《清风》作者:猫小碧
文案:
带着前世的记忆成为了康熙的第二十三子胤祈,
从出生就被赋予了不一样的评价,即便是不情愿,
他也不得不参与到了康熙末年的风云变幻之中
而在这样一个波澜起伏的年代里,有着这样一个左右为难的身份,
他的生活,未来,亲情,爱情,将会有怎样的轨迹……
身边的人,父亲,兄长,侄子……
又有谁能够一直陪伴他,不离不弃?
从康熙末年到雍正初年,从雍正初年到……
一生的六十年光阴啊……
内容标签:清穿 穿越时空 宫廷侯爵 不伦之恋
搜索关键字:主角:胤祈 ┃ 配角:康熙,雍正,弘历,弘昼 ┃ 其它:历史,清穿,耽美
番外:
编外番外(修)
番外一:弘昼继位之后的事
番外二:弘历的番外
番外三:当清风穿越成FQY——恶搞番外
番外四:四哥的番外
1
第一章 斗篷
第一章 斗篷
一场大雪从新年开始,洋洋洒洒了十来天,断断续续,竟是没有哪一天不飘几片雪花。
这可不是瑞雪兆丰年了。京城中,人人都说这是老天爷也应了人间悲凉。没瞧见么,打皇太后薨逝,雪就没停歇。
胤祈踏出奉先殿侧门时,天上就正掉雪片儿。他仰头看着点点白絮随风歪歪斜斜地往下落,只觉得心中空落落的,难受得紧。
穿越者也不过是时空夹缝中的侥幸者,哪能真的像那所谓活佛所说,给尊长带来福气?
若是真的,为什么他也努力过,可太后的过世,仍旧是完全依照历史的轨迹,一丁点改变都没有?
他站住脚步,身后就撵上来了贴身侍奉他的小太监张振春。张振春手里拎着一件米白色的斗篷,道:“二十三爷,天寒地冻的,您为太后伤心,也得心疼些儿自己的身子。”
胤祈让过他的手,接过斗篷。
这斗篷还是上一个冬天时皇太后着人给他做的,用的是织造贡品里最好的雪绒料子,轻薄绵软,却又暖和。
上面缀着的大红色的毛边,还是早些年康熙进献给太后的,亲手猎的火红狐狸。太后留着好几年没舍得用,去年时却将它给胤祈做了斗篷了。胤祈看着斗篷,只觉得眼里有些发酸。
四年多来,皇太后对他,算是这世界上最好的了,真有些祖母的感觉,他也是真心孝顺太后的。可如今,皇太后也去了有将近两个月了。
已然是康熙五十七年,从去年年底开始,皇父康熙因为皇太后薨逝的缘故,又是伤心又是劳累,病了也有三十多天。
胤祈知道他是脚面浮肿,走不得路;又兼精神不济,头晕症状重,才不面见外臣。可旁的人却不都是清楚的,心中免不了各自嘀咕。
就连几个面见过圣颜的阿哥们心里也寻思着,皇父的寿数是不是到了。他这一病,倒是人心浮动,有心的又开始到处钻营起来了。
胤祈对于清史了解不多,却也知道五十七年初会有人又把太子抬出来,闹一出立嫡的笑话。算了算康熙病着的日子,大概这些个人也快等不及了吧?
这几日里,好容易到了一回尚书房的王琰老师傅全然没有平素的淡然,给他们几个小皇子小皇孙讲学的时候,讲到尊卑秩序,竟讲出了慷慨激昂的模样。又说了些礼教守制之类的话,言语中竟是隐隐将康熙已经当作了要死的人了。
胤祈想到他上一年和御史陈嘉猷等八人一道在康熙面前重提建储的事,那时候王琰还差点丧了性命。如今却又动起了这样的心思,真是一把年纪了,还不知道长教训。
王琰还只是读书读得昏了头,认定了汉家立嫡立长的规矩,康熙倒也还能容忍他一次两次。可别人呢?
说不得过几日又要有人人头落地了,倒是染脏了这么洁净的一片皑皑白雪。
胤祈一时间又想起自己那位二哥,也真是命运多舛的人了。不过从他生在这世上,到如今已经将近五年了,他却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位哥哥——别说二哥,实则他没见过的兄长多着呢——倒真是丝毫同情不起来。
但凡是被康熙圈了的,斥责了的,从小儿便养在太后身边长大的胤祈,都没能得见。就算是还在外面的,也只有和胤祈姓名念起来是一样的五哥胤祺,因为早些年也是在太后身边养大的,才见得多些。其他的那些个哥哥,有些年份一年也只能在除夕家宴上见上一回。
心里想想这情形,这算是什么一家人啊!
~~~~~~~
又看看手里的披风,胤祈心中真是不由得一阵火起。
他才一个周岁不满五岁的小孩儿,不说年纪幼小,出身低微,母家微弱。单只是当年活佛亲口对康熙和太后说过,他胤祈没那天下间最大的福分,他们也早该放心吧?却居然这样算计他,真是想把他打入万劫不复之地吗?
皇太后丧未及四十九日,从小养在她身边的皇孙便穿红戴宝,一顶大不孝的帽子,少不了胤祈的。皇宫中处处都是眼线,若是这会儿胤祈真的披上了斗篷,只怕不出一炷香的时间,康熙就能知道——别管是谁的眼线报的信儿,总落不了胤祈的好。
到那时候等着他胤祈的是什么?
这事儿是谁主使,他真是连想都不乐意费心思去想了。
嫌疑人数量实在是太多,若是一个一个去查,如今的胤祈还没有那么大本事。
左右不过是那几个兄长,那几个侄子。旁的人还不至于算计他,也就是自家人,才会费了这个心思算计他一个小孩儿。
胤祈一时间更加灰心,只将那披风叠好,交给张振春捧着。
“你日后,也稍稍机灵些!”
想了半晌,胤祈也只是这么说。
他贴身伺候的人,自然是他拣选了许久,才敢放在身边的。只是他这么个身份,说上不上,说下不下,能给他使的,不是各家眼睛,就是被挑剩下的,哪有几个机灵的。
张振春虽然忠心,却真是太过老实驽钝了,近乎于蠢。不然今日怎么也不至于做出将带着红狐狸的披风拿来给胤祈的事情来。
张振春看看手里披风,也知道今日他实在是做错了,哭丧着脸。
胤祈想了想,今日替他准备东西的人,是外屋的大宫女高慧。明面上那是大哥家的包衣旗下奴才出身,实际上是谁的人,那可就真不知道了。
不过虽说不是他拿的,张振春却没记得在出门前检查一遍,也是该打。
胤祈道:“今日便罢了,回去叫苏遥再多教教你!我知道你是怕我冷着了,可你也要瞧瞧这衣裳颜色!”
他一身藏蓝袍子,头上戴着的帽子也是灰黑的。没有开始留头,满头的头发打了辫子,束着辫梢的也不是皇子用的黄色丝绦,是用白线打络子束了头发。
小小的孩子,打扮得素净。手里抱着的披风却带着一抹耀眼的火红,怎么不打眼?
张振春低头应了。他们主仆两人说话声音小,这处又是在外面,空旷无人,倒也不怕旁人听见。也知道张振春是个嘴严的,胤祈就低声道:“若是你还学不机灵,就等着和你主子我一道去和大哥做伴儿罢!”
这话把张振春吓得不行。他也才十来岁的孩子,登时眼圈就红了。
胤祈也不管他,径自往前走。今日下了雪,路上滑,他想要及时赶到尚书房,就得快点赶路了。
~~~~~~~
清早起了就先到慈宁宫后面大佛堂,向着太后灵柩请安。又走了那么远路,到奉先殿祈福,一通折腾,足有一个多时辰。来到尚书房,胤祈难免有些精神不振。
好在如今康熙已经没有精力过来查班了,胤祈嘱咐了他的伴读和廉与庆春替他看着,等师傅来了叫他起来,自己趴在了桌上,眯起眼睛。
胤祈历来到得早,不过却也早不了多少工夫。不多时尚书房就挤满了人,都是些皇子皇孙们,各个沾亲带故,哪有相互不招呼的道理。
尚书房里顿时就一片乱哄哄的,这个说一句,那个答一语,师傅们还没有到,没人管束,这尚书房里顿时吵嚷得教人头疼。
总是歇息不成了,胤祈干脆爬了起来。
他在这尚书房里辈分算是高的了。年长些的阿哥们都有了差事,早不来上学了。数全乎了,整个尚书房也只有排行二十,二十一,二十二的三位哥哥需要他请安。
偏生今日二十阿哥称病没来,胤祈就只走到胤禧和胤祜哥儿俩并着的桌子旁——他俩一年生,只差了十来天,历来同进同出——给他们打千请安。
从生下来,胤祈就被草原上来的活佛说是给尊长带福气的。他右手心里又正巧有一块红色胎记,与太后从草原上带来的,一块几十年不离身的血玉形状正相符。这也算是吉祥征兆,因此还没睁眼时,他就被抱到了太后宫里养。
可巧那时太后正凤体有恙,胤祈被抱过去不到三天,太后可就痊可了,正是印证了那位活佛的话,不就是给尊长带福气来的么?自此以后,太后对待胤祈,不说是放在心尖尖上,总归也是宠爱得很。
胤祈又是二世为人,自然知道怎么讨老太太欢心。这几年自然只有越发得宠的,就连康熙,虽说不见得真心待见,每每见面,言谈间却也对这个小儿子温煦许多。
是以虽说他是弟弟,胤禧和胤祜还真不敢就生受了胤祈的礼。胤祈腰才弯下去,胤禧就两手扶起他来,笑道:“二十三弟用不着这么客气。还是趁着师傅们没来,多温习几遍功课要紧。你汉文略有欠缺,可别再被师傅抓着了,又得罚你抄书。”
这是兄长教导了,胤祈垂手,点头应了,又回到自己桌边。翻开一本书,也不知是什么书,只是借着看书出神。
他上辈子就是汉人,汉文哪里有什么欠缺。不过是因为这辈子从小长在太后宫里,耳边听的,嘴里说的,都是蒙文满文,现在入了尚书房,忽然汉文学得很好,才要惹人怀疑。
脑子里茫茫然,一片混沌。这是起得太早了,精神费得太多。毕竟年纪小,这会儿精神头就不足够了。胤祈只看着满汉师傅依次走进来,对着诸位皇子皇孙行礼,又受了礼,然后开始挨个儿查问昨日的课业。
国语蒙文,胤祈自然是对答如流。问到了汉文,胤祈才入学,学的还是三字经,只是为了认字罢了。虽说昨天晚上今天早上都没用功背,却也能磕磕巴巴说出个大概,汉文师傅已经是非常满意了,点了点头,开始问胤祈的侄儿们。
尚书房里的这几个皇孙们,没有一个是简单的。能被康熙选中养在宫里,除了背景不一般,自己个儿也都是聪明的,个个人精。胤祈只觉得还好弘晰已经不在尚书房了,不然,单只应付他一个,就能让人绞尽脑汁。
按着年岁,不多时问到了十四阿哥的长子弘春,胤祈没心思听他说些拐了弯带着深意的话,来曲解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