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不从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庶不从命- 第1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来,身后还跟着两三个小丫环,手里都端着盛着早膳的食盒。
  桑云明见常氏进来,怕他影响桑楠梓的背诵,忙示意她轻点,却听见常光远对桑楠梓道:“行了,背到这里便好了,一般孩子到了七岁才会送到礼院学习,之前在家的时候也会多少教一些,却都是些名人诗词挑选着背下来罢了,没有像你这般系统的学习,今见你背诵流利,又闻你父亲说你已经学到《千字文》和《千家诗》,想必曾先生教你也是煞费苦心的。这样吧,待我那边安排好了,便让你去上学。”
  “那小婿先谢过岳父大人了。”桑云明闻言,惊喜的起身对常光远作了一揖。
  “自家的孩子,老夫自然是要帮衬的,只是······”常光远伸手虚扶了一下,有些犹豫,又摇了摇头道:“也罢,就先让你到静心阁上学罢,静心阁教的是入学启蒙,你去先适应一下礼院的环境,明年春试的时候若是你的成绩优异,再升你进潜心阁也不迟。”
  “他才多大点,还能过春试!”
  桑云明刚想再次谢过常光远,冷不丁的便听见桑雅琴在门口小声的说道,说是小声,却让屋子里的人都听的清清楚楚,忙回头不悦的瞪了她一眼。



  第四十六章 雅琴作怪,光远心思难测

  常氏怕桑雅琴再被训斥,忙把她往身后拨了一下,抬脚走了进去笑着道:“既然已经说好了,那便用早膳吧,若是再晚些便可以直接当是午膳用了。”
  常氏说完,见桑云明没有反对,忙转头招呼端着食盒的小丫环们赶紧进来布置桌子。小丫环们手脚麻利,不一会,六碟小菜一大碗的白果肉粥,并一些包子葱饼之类的便摆了满满的一炕桌,虽都是些清淡的,单早膳来说也算是丰盛的了,且都是些二人平日爱吃的。
  “岳父大人请!”桑云明待小丫环们摆好吃食退下去,便开口说道,见桑雅琴一屁股坐在常光远的身后,常氏持筷子替他们二人布菜,想起桑初瑶、桑楠梓两姐弟站在这里也着实尴尬,便想让他们先出去,还没开口,便听见常光远对他们道。
  “都是自家人也不必拘礼,你们且先坐会,老夫还有话想问你们。”
  “外祖父!”桑雅琴原以为常光远是来给自己撑腰的,却听他说跟桑初瑶和桑楠梓是自家人,心下顿时不悦起来,撅着嘴唤了一声。话音刚落,便被常氏呵斥了一声。桑雅琴想起先前她沉脸训斥自己的那些话,晓得今日是不能再惹她的了,要不然到了晚上,不是屁股遭殃便是手遭殃了,便不敢再造次,狠狠的瞪着桑初瑶,缩在常光远身后。
  桑云明不晓得常光远要与两个孩子说什么,心里没有底,却又不能让他们走,示意他们在旁边的扶手椅上坐下,便一边留心观察常光远的脸色,一边用起膳来。
  暖阁里安静下来,偶尔只能听见筷子撞击碗盘的声音,连一声咳嗽都没有,桑初瑶和桑楠梓规规矩矩的坐在椅子上,旁边的矮几上都放着茶,他们却没有一个人伸手去拿,外面伺候的小丫环们也静悄悄的。
  桑雅琴闹惯了,这么静她便有些耐不住了,又不敢去招惹常氏,只能斜着眼打量桑初瑶,见她眼观鼻鼻观心的静坐着,比自己还有大家闺秀的样子,心下便有些不服气起来,撇嘴打量她身上穿的衣裳,见那衣裳虽是新的,却只是些粗布衣裳,与自己家丫环穿的料子一般,又拿眼去瞅她身上头上佩戴的饰物,见都是些平常玩意,心里便平衡了。
  桑初瑶想起先前常光远考她的时候,让桑初瑶看了笑话,又猜她一个乡下丫头即便认识几个大字,也没有读过多少书,便有意让她出丑,仰着头唤了她一声,问道:“哎,你读过《论语》吗?”
  桑初瑶听到了桑雅琴问的话,也晓得她是在跟自己说,听她挑衅的口气原是不想理她的,却感觉到常光远回头看了自己一眼,遂抬头迎着桑雅琴的视线点了点头道:“先生教过的。”
  乡下丫头还请先生呢!桑雅琴暗自腹诽,转头见大人们都没有理她们,便冷笑了一声,接着道:“那你背一篇来听听。”
  “不知姐姐想听哪一篇?”桑初瑶问道,一脸的平静。
  桑雅琴眉头皱了一下,心想这乡下的丫头好大的口气,年纪没她大,倒是装的学识有多渊博一样了,有心想为难她,却也不晓得《论语》里哪一篇是最难的,想了半天,见桑初瑶还望着自己,脸上有些挂不住,轻咳了一声,便选了一篇自己大概有印象的道:“就背‘里仁’吧!”



  第四十七章 暖阁问学,是个可造之材

  桑初瑶暗笑了一下,桑雅琴不喜念书她是晓得的,还以为会只让她背第一篇的,或许还记得些,没想到却是问的“里仁”一篇,她倒是有些意外,只怕自己若是背错了,桑雅琴也是不晓得的,只是屋子里毕竟还有三位长辈在场。
  桑初瑶想了想,便轻声背诵起来:“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子曰······”
  “里仁”本不长,不肖一盏茶的功夫桑初瑶便背了一遍,桑雅琴正听的迷茫,只觉不应只有这么些的,见她停下,不由自主的开口道:“完了?”
  话音刚落,便听见桑云明的筷子重重的落在桌上,道:“哼!自己不学无术,还成心考人。”
  桑雅琴吓了一跳,却不知反省自己的不是,反觉得是桑初瑶成心卖弄让自己丢脸了,咬牙瞪了她一眼,一脸绯红的闭口不言了。
  “背的倒是不错,你可明白其中的真意?”
  桑初瑶原本只因自己前世对桑雅琴百般退让,凡是都谦让与她,最后反而落的那般田地才心中有恨,见她成心让自己出丑,才借机显示一下,让她晓得自己不是无能之辈。没成想常光远会有这么一问,便有些犹豫起来,不晓得该不该答,抬头看了桑云明一眼,见他对自己点了点头,才缓缓道:“回外祖父话,先生教授的时候也曾解过,只是阿瑶驽钝不能全然理解,若有说错之处还请外祖父见谅。”
  “只管说来听听。”
  “是。”桑初瑶点头应道,想了想才道:“里仁一篇共二十六章,内容涉及义与利的关系问题、个人道德修养问题,孝敬父母的问题以及君子与小人的区别。阿瑶愚见,认为孔老夫子在这一篇实际上论的其实只有两个观点,一是君子与小人,二则是孝敬父母!”
  “哦?那你且说说,为何只有这两点。”常光远像是听出了兴致,放下手中的筷子,侧身望着桑初瑶接着问道。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阿瑶以为其意为,君子考量的是道德与法制,小人考量的却是乡土与恩惠,然君子与小人各自的考量,难道不是又与‘义与利’与个人道德修养有关吗?而孝敬父母则与君子小人无关,不管是君子抑或是小人,都有孝或者不孝的,君子有忠孝两难全者,小人亦有长侍身侧者。”桑初瑶答道。
  “嗯。”常光明闻言应了一声,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却不说话了,打眼看着桑初瑶,一脸的严肃。
  桑云明见状,怕桑初瑶犯了常光远的忌讳,但凡做学问有些成就的人,都希望别人支持和推崇自己的见解,常光远亦是如此,便假意训道:“阿瑶怎么也如此没有规矩了,岂敢在你外祖父面前卖弄起来,比起学问,你懂的那些还差的远了。”
  “不,她说的也不能算是错,众多文人学子对论语中的言论都是有颇多争议,她一个小小的人儿便能有此等见解也实属难得。”还没等桑初瑶起身道歉,常光远便开口说道,言毕转头望着她道:“你虽为女儿身,有如此学识可见也是个可造之材,若是埋没了也着实可惜,正好礼院明心院还有学位,你可愿意去?”



  第四十八章 出乎意料,不知是福是祸

  礼院分三个院阁,从低到高分别为静心阁、潜心阁与明心院,一般官家富户的子弟若是聪颖之人,过了礼院的入院试便能进入静心阁学习,每年春季举行一次考试,若是成绩优异者便能升入更高一级的阁院,若是不能,便只有继续研读本阁所教授的知识,等待下一年的春试。因是根据春试成绩升学,所以每阁院之中学子的年纪都不想当,有十四五岁任在潜心阁内混迹的,也有不到十岁便进入明心院的,俱是根据个人才德而定。
  就连桑雅琴进明心院的时候都考了三四次,最后还是众先生怕常光远面子上过不去,才勉强让她进入,可见每阁院升学的严谨。可是这次常光远却轻易的让桑初瑶进入明心院,桑雅琴心中自然颇为不满,开口正想反驳,见常氏瞪了自己一眼,晓得自己今儿个是被人嫌恶的,若是开口,只怕又要招人责备,便恨恨的闭了嘴。
  桑初瑶没想到自己的一时显摆,竟然会让常光远提出这样的要求,心中也颇感意外。
  前世她一直甘为平庸无能之人,又是庶出小女,自然难以接触到常光远,更不会被他注意,莫说是进入礼院上学了,就是送桑雅琴去礼院上学,都会被她喝止在门口不许进入的。况且她自认为先前也只是粗略而谈,并没有深入,常光远身为大学士,见过的文人学子有才之士不在少数,理应不会对她这点小才能感到讶异才是。
  现在常光远既然让她去礼院上学,便改变了她前世的生活轨迹,只不过是福是祸便不得而知了。况且她若是去了礼院,自然是可以照顾到桑楠梓的,可是留在府中的颜氏该怎么办呢?眼下常氏只是迫不得已的让她做了二房太太,她便对常氏感恩戴德了,往后常氏再用些什么伎俩,只怕她是招架不住的!
  桑初瑶眉头微皱,还来不细想,便听桑云明惊喜的开口道:“岳父大人如此抬爱,只是莫要给岳父大人带来不便才好。”
  “哪有什么不便,礼院自来便是为我朝培养贤德之才的地方,再说我朝对女子的才能也极为重视,当今的太后、皇后哪一个不是德才兼备之人,若是阿瑶有出息了,将来能入宫为女官,陪侍太后、皇后或者是公主身侧,岂不也是光耀门楣之事!”常光远开口说道。
  常光远虽只说希望桑初瑶进宫做女官,可前一句却拿当今的太后、皇后作比较,可见他对桑初瑶的欣赏。
  连桑初瑶都有些受宠若惊的感觉,抬眼看着他,想弄明白他为何会如此看得起自己,却见桑云明已被他的话煽动的热血澎湃,腰背挺的笔直满脸绯红,便晓得此事不是自己能做的了主的了,暗暗咬着下唇心思复杂。
  当今皇上年近四旬,桑云明过去也曾动过要送桑雅琴进宫为妃的想法的,只是后来见皇上时常抱恙在身不来早朝,都是当今皇后代为打理,若是把桑雅琴送进去恐怕也没有出头之日,还平白断送了一个闺女的幸福。且桑雅琴也是个不学无术之人,怕她进宫不但不能让门楣光耀,反而招致祸端,才止了这个心思,也让他大为惋惜了一阵。



  第四十九章 心愿有望,常氏满腹疑惑

  今日常光远提及此事,便又把他跟宫里拉上关系的心思勾了起来,怎能让他不欢喜,遂高兴的道:“即使如此,哪有不愿意之理,阿瑶,快些与你弟弟一起过来谢过你外祖父。”
  桑初瑶晓得此事已成定局,再说无益,便牵着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