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地主 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朝小地主 下- 第17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然无声的朝皇城方向而去,在僻静的安兴mén前停下,数十个军卫立即警惕注视,车帘掀开,一人下来,很快就惊动了宫中的李世民……





    第二卷 长安行 第四百九十章 为君分忧
     更新时间:2011…9…16 23:29:52 本章字数:64


皇宫是秘密最多的地方,换句话说,在万众瞩目之下,所谓的秘密,有的时候,也自然不是什么秘密了,至少代国公李靖进宫会见皇帝,两人在御书房中,畅谈了一天,期间甚至连午餐也没用,这件事情,以最快的速度,闪电般的,传到朝廷权贵耳中。
    自然而然,引起了众人的密切关注,出奇的,他们却没有议论,仿佛不知道这事似的,各司其职,安然工作,当然,心中肯定不像表面上那么简单,仔细的揣度,李靖进宫,为了何事?拜谢皇帝给自己洗脱冤情,或是不满意朝廷对于高甑生的处罚,或者干脆就是进宫表达自己的愤怨……
    各种稀奇古怪的念头纷至沓来,众人浮想联翩,不过猜测终归只是猜测,不管心里多么好奇,却没人敢进宫探个究竟,毕竟好奇心再是旺盛,也不能与自己的xiǎo命相比,有无数的事例可以证明,在官场上,知道不该知道的下场,往往十分悲惨。
    所以,直到黄昏时刻,李靖出宫,返回家中,依然没人去探问,他面圣的原因。
    又是几天过去,众人发现,一切如常,李靖依然闲居在家,闭mén谢客,皇帝照样勤政,临朝视事,没有任何异常举动,种种迹象可以表明,其实李靖进宫面圣,真的没有什么缘由,只是普普通通的一次见面罢了。唐朝小地主第四百九十章 为君分忧
    至少时间长了点,这个……说不定两人谈笑风生,下棋对弈,一时忘记了时辰,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情,一些人猜测,恐怕连他们自己,也是半信半疑。
    如果,只是普通的闲聊,绝对不可能到废寝忘食的地步,况且君臣两人的自制力,远胜于常人,岂会那么容易沉浸于对弈游戏之中。
    其中,必有问题,而且是大问题……
    诸如长孙无忌、房玄龄等几个重臣,以他们对于皇帝的了解,敏锐的察觉,这些天来,李世民心神恍惚,甚至于在早朝的时候,也偶尔走神,只是由于掩饰得当,众人才没有发现,但是绝对瞒不过几个心腹大臣。
    毕竟,几个大臣,跟随李世民已经有二十年,彼此之间的关系,不仅是普通的君臣而已,某种程度上,可以称之为知己,能让李世民这样失神的,肯定不是xiǎo事,而且多半是与李靖有关,不过,既然李世民没有垂询的意思,几个大臣,也不好主动为君分忧。
    有的时候,表现的过于积极,也未必见得是好事,虽然揣摩上意是官场生存之道,不用开口,底下的人,就能领会自己的意思,把事情办得十分妥当,上位者自然非常满意,不过也容易引来猜忌,皇帝肯定不会喜欢一个,能够摸透自己想法的臣子。唐朝小地主第四百九十章 为君分忧
    chūn秋战国时期的文种,就是很好的例子,帮助越王勾践灭了吴国,却由于智深似海,时常让勾践感觉自己的智商不高,非常自卑,找不到丝毫的优越感,干脆bī文种自杀。
    所以说,伴君如伴虎,天威难测就是这样,愚昧无知的臣子,皇帝肯定不会用,表现得太过聪明也不行,真正拥有大智慧的臣子,自然明白藏拙的道理,即使皇帝知道你是装的,但是做出了姿态,识时务,知进退,皇帝岂有点破之理。
    不能太好,也不能太差,这也就是为什么,儒家中庸之道,在官场上盛行的原因,不过能够把握其中jīng髓的,寥寥无几,长孙无忌应该是其中之一。
    长孙无忌在朝廷的地位,确切的说,应该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十分特殊,不仅是被提拔于仇敌手下的魏征等人不能与之相比,就是房玄龄、杜如晦他们也稍有逊sè。
    在朝中权重无比、恩宠无匹,身兼外戚和元勋的双重身份,却与某些骄横外戚绝不相同,自然更加注意避嫌。
    特别是近些年来,在妹妹长孙皇后多次劝告下,深得和光同尘之道,不管事,不理事,专心享受荣华富贵,广纳美婢,豢养歌ji,夜夜笙歌,使得子nv的数量,差不多能与李世民相比,为长孙家族开枝散叶,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不过,身为李世民最为信赖,推心置腹的忠臣良佐,有些事情,不是长孙无忌想要不管,就可以避开的,就在长孙无忌倚在软榻上,享受美婢温柔服侍之时,一个内侍从宫里而来,传达了李世民的口谕。
    根本没有拒绝的理由,长孙无忌只得舍下香软的美人,披上厚厚的衣帽,迎着呼啸冷风,上了奢华香车,慢慢的朝皇城而去,到了皇城mén下,出示令牌,军卫稍加检查,也不用长孙无忌下车步行,立即予以放行。
    马车悠悠的在宫城中畅通无阻的行驶,能够享受这种待遇的,放眼京城权贵,屈指可数,就是皇室宗亲,公主驸马,也未必有这样的权力。自然,持宠成骄,不是长孙无忌的风格,很快,马车到了宫殿附近,长孙无忌立即下车,走到宫殿之前,按照规矩,让内侍前去通报,得到允许之后,才轻步走了进去。
    宫殿富丽堂皇,铺着五彩斑斓,鲜yàn绚烂的地毯,十分绵软舒适,温暖如chūn,与外面的寒冷气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只是一墙之隔,就是两种不同的环境。自然,家里的布置,也与这里类似,长孙无忌绝对不会感到惊奇,轻步来到宫殿的中央益,轻轻伏跪下来,毕恭毕敬的行礼。
    “平身……”李世民抬手,笑容和煦,犹如chūn风,赐坐是正常的,吩咐内侍拿来暖手的雄黄石,奉上烫好的温酒,这个才是额外的待遇。唐朝小地主第四百九十章 为君分忧
    长孙无忌躬身言谢,解去斗蓬披风,递给内侍拿去烘干,接过暖石,xiǎo饮了两杯温酒,顿时觉得浑身暖和舒畅,好像是不胜酒力,脸上多了抹浅浅的红润,然而眼睛却异常的明亮,脑袋十分清醒。
    也没问李世民召见自己,是为了什么事情,长孙无忌举杯,又抿了口美酒,微笑说道:“魏侍中酿造的醽醁,芬香似兰,入口轻柔,进了腹中,却化作暖流,不愧为珍奇。”
    “呵呵,魏徵的酒,可不好求,兴致来了才酿造,数量极少,宫里只有两坛,辅机想要,待会就拿回去吧。”李世民笑道,对于口舌之yù,并不是十分看重。
    “如此,就多谢陛下了。”长孙无忌欣然说道,并没有拒绝。
    李世民笑了笑,吩咐几句,宫殿的几个内侍连忙拱手退下,片刻之后,宫殿之中,除了李世民与长孙无忌,再无其他人存在。长孙无忌故作不知,倒了杯酒,举在手中,低头轻嗅酒香,却没有品尝。
    这个时候,李世民起身,离开龙案,走了过来,长孙无忌连忙长跽,就要站起来,李世民微微摇头,按住他的肩膀,席地而坐,取杯,斟酌,自饮,眉头轻皱眉,露出了忧虑之sè。
    适时,长孙无忌也不好装聋作哑,轻声问道:“陛下似有忧愁之意?”唐朝小地主第四百九十章 为君分忧
    唉,李世民轻轻长叹,没有说话。
    李世民的表现显而易见,长孙无忌更加不能装糊涂,连忙说道:“君忧臣辱,陛下有何烦心之事,不妨直言,臣愿意为君分忧。”
    “前几天,代国公李靖入宫。”李世民顺水推舟,捋须说道:“与朕会谈,滋事体大,朕不能轻易决断,故而烦忧。”
    “既然如此,不妨召集群臣商量,集思广益、群策群力……”长孙无忌在做最后的努力,想把自己从中摘出去,根本不用多想,连皇帝本人也觉得为难的事情,肯定非同xiǎo可,必然十分麻烦,一个人怕是扛不住,自然要找人帮忙分担。
    “言之有理。”李世民点头,轻声说道:“不过事情牵扯过广,朕想先听你的意见,再作决定,是否公布于众。”
    眼睛掠过一抹激动,就是为了这份信任,长孙无忌不能再推托了,正襟危坐,低声问道:“陛下,到底是什么事情,居然这么慎重?”
    “关乎江山社稷的军国大事。”李世民说道,目光闪烁,神情十分复杂。
    长孙无忌一听,心中惊诧,认真起来,肃然道:“请陛下明示。”
    “这是奏折,你先看,有不明白的地方,朕补充。”李世民说道,在衣袍之内,取出了一份厚厚的本子,递了过去。
    长孙无忌双手接拿,轻轻翻开,字体密密麻麻,不下万言,看了眼李世民,长孙无忌低头仔细观看,心情也随之变幻起伏,掀起了轩然大*。唐朝小地主第四百九十章 为君分忧
    李世民安静等待,任由长孙无忌连续看了两遍,这才问道:“武举之策且不提,军校,你觉得如何?”
    长孙无忌思绪万千,没有着急回答,再三考虑,权衡利弊,过了半响,脸上露出无奈的表情,轻声道:“臣也不知道。”
    是啊,李世民点头赞同,这种类似开天辟地的创举,在没有实施之前,谁也不能知道,会产生什么影响。
    “李yào师,不愧是李yào师,满朝文武,唯一让我有几分佩服的,也只有他了,没有想到,还是低估了他。”长孙无忌轻声道,自叹不如。
    李世民的脸上,突然泛出古怪之意,迟疑说道:“辅机,你可能误会了,奏折的确是他呈献的,不过出谋划策者却另有其人。



    第二卷 长安行 第四百九十一章 系铃人
     更新时间:2011…9…17 23:38:46 本章字数:4804

    第四百九十一章 系铃人
    长孙无忌愕然,十分惊奇道:“是谁?”
    “你再看这个。”李世民不答,又递了个本子过去。
    长孙无忌带着几分míhuo,接拿过来翻看,字迹却十分熟悉,却是出自李世民的手笔,眉头立即动了下,迟疑道:“陛下,这是……”
    “当初,那人只是口述,这是后来,朕自己整理的。”李世民说道,看得出来,他十分重视这件事情,宁可自己亲力亲为,也不愿意让更多的人知道。
    “英烈堂。”长孙无忌轻声念诵,若有所思,继续观看,过了片刻,抬头看着李世民,眼中透出震惊之意,对于一个经历风雨,泰山崩于前,面不改色的人来说,1ù出这样的表情,已经是非常失态的事情。
    “怎么样?”李世民问道,心中越是琢磨,越是觉得,无论是英烈堂的设想,还是武举军校的设立,对于朝廷的,确切的说,是对于李唐的江山社稷,好处无穷无尽,然而,其中的利害关系,实在是牵扯太广,就是李世民,轻易之间,也不敢决断。
    长孙无忌没有回答,心中不停的盘算,沉思良久,突然问道:“陛下,三个建议,难道是出自同一人之手?”
    “没错。”李世民点头说道,表面上不动声色,不过心里是什么想法,那就不得而知了。
    “谁?”长孙无忌再问,似乎有几分急切。
    李世民沉默了片刻,轻声说道:“太常博士,韩瑞。”
    “他,怎么可能。”长孙无忌惊声道,第一反应,就是不信,在他的印象中,韩瑞不过是个诗赋文章,写得极佳,颇有三分风趣,二分傲骨,七分才气的少年,政治才能十分浅薄,怎么可能想得出这样的计策。
    “为什么不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