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种田之旺夫旺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种田之旺夫旺子- 第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姓氏通婚,等你入了村塾就知道了,天瑶村里,基本上只有朱姓的子孙,是人人进村塾读书的。”

    “这个,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吗?”小寒感觉到其中肯定有问题。

    “有是有,但要等你进了村塾后才能够知道。”张锄头很干脆地结束了这个话题。

    “那,朱家是不是也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小寒只好旁敲侧击了。

    张锄头见女儿有兴趣,也乐得告诉她,“朱家的人都能说会道,又有特别的秘法通传消息,所以世代从事商贸之事,小田村里并不是所有东西都能够自产的,那些缺的,或者多余的,村塾里的老祖们都会交由朱家的人四下出售。因为合作得很好,所以,小田村里的五姓,对朱家的人也挺客气,再加上朱家人能说会道,进入村塾后人缘一直都很好,你姑姑就是在村塾里和朱家那小子看对眼了,两人出师考要办的事情地点又相近,就约了一齐去,结果事情还没办完呢,他们倒已经定亲了。便宜那小子了!”

    “怪不得我从没见过姑姑,她还在完成出师考的任务?”小寒明白了,要知道她会这么漂亮,有一半归功于娘亲,另一半就是象了姑姑,才会漂亮得超出双亲遗传。不过,从爹爹说这话的语气态度来看,“爹爹,姑姑的亲事,是她自己作主的吗?”

    难道不是父母作主的吗?对于这个未来必然会关切己身的问题,张小寒很介意。

    “咱们庄户人家,婚事都是自己看对眼了,父母又不反对,就没啥大问题了。”张锄头难得孩子气地撇嘴,“如果不是爹娘在外头遇到他们,被那小了说动同意了,要我来说,才没那么容易让那个家伙过关呢。”

    张小寒想来想去,嗯,现在她可明白了,小田村里有姻亲关系的,其实只有四姓,胡家是住山上的,虽然也算小田村人士,但到底独辟一支——哥哥说过,胡家是不与小田村其他四姓通婚的,也就是说,只有葛家钟家孙家张家四姓,才互有姻亲关系,算是小田村的核心成员。

    不过,也正因为胡家从不与其他四姓通婚,小田村里有点什么争纷,都是请胡家人给评判的,每次都非常公平合理。

    而且胡家毕竟与小田村中四姓日日相处,所以交情也很好,才会将涉及到小田村安全的那座山交由他们居住。

正文 邻村天瑶

    天瑶村就是在山那边的村子,里面的姓氏也比较杂,爹爹说的四个姓,只是其中大姓,听哥哥说过,还有什么郎姓、牛姓、章姓、苗姓、花姓……的,总之杂七杂八的很多,与小田村里的孙家葛家胡家也偶有通婚的,但都不多。

    倒是张家与钟家,两个姓氏的通婚对象比较严谨,似乎这两家所学的功法限制多多,各有奥妙,所以,牵连到了通婚。

    钟家和张家,最初也并不限制,任由子孙们自己做主,情浓难舍,自然有人与不合适的人结了亲,但一成了亲,马上散功,寿命一下子短了,没几年就双双逝去、无法白头偕老不说,害得亲长白发人送黑发人,病了一大家子,而且还祸及子孙,小田村里那个看上去很老的巧姥姥,就是这样的例子中遗留下来的张姓后裔,即不能练功,也不能进私塾,只凭着一门裁缝手艺,养活自己罢了。

    她也不成亲,说是“没得害了人家”,只把这一生平安渡过就是了。

    有这样的例子在前,张姓和钟姓的两大家族,再要结亲就要多方面考量了。

    再怎么情浓难舍,也不能令父母亲长伤心,自己辛苦努力了近一辈才练出来的功夫,也不舍得一朝而废,所以,后来虽然也出了不少有缘无份的痴情故事,到底没再和不适合的对象通过婚。

    不过,因了那些故事,钟家张家,每几代就会有一两个终生不婚,把全副精力都投入到练功里去的,出了不少高手呢。

    话是这么说,小寒对哥哥口中那些高手,只听说,从没亲眼见过,小田村里头人还真是寥寥,她又小,见过的人就更少了,只当故事听。

    “那以前哥哥说的,咱们张家和外公那边的钟家,都是很了不起的,但他没说仔细,”小寒左想右思,“爹爹告诉我吧?”

    “钟家的故事,现在说给你听反而不好,会影响到你进私塾后的学习,所以你哥哥不是没和你细说,而是他们现在也不知道。关于张家的事情,在你进私塾前,我会慢慢地告诉你,这个也算是启蒙吧,”张锄头摸了摸女儿的头,“别急,小寒还小呢,离进私塾还有好久呢。”

    “葛家是种药材果树山实兼制药的,钟家是打鱼的,孙家是治病制药兼教书的,我们张家是种田的,胡家是搞养殖的,鲁家是做工具的,朱家是行商的,”小寒一一数来,“那另几家呢?佘家、海家和归家,又分别是做什么的呢?”

    “佘家是打猎的,”张小寒带着小寒走到院子里,遥遥指点,“呐,胡家所住的那座山,只是整道青暮山脉中最高的那一座,名叫神栖山又正好坐落在小田村的右后方,整道青暮山脉是东西斜向的,一头向着西北,一头向着东南,整道山脉差不多贯穿了半个大商国,山里自然也有很多凶兽猛兽,佘家就是专门应对山里那些野兽的。

    “至于海家与归家嘛,他们两家原来住在东北方向下去,总有几万里路远的地方,是啊,那儿就是海边,他们两家原来是靠海吃饭的,在海里打鱼、摸珍珠,撬贝壳,捞海菜之类的,就是现在,海边那个村子里,还有那两个姓氏的原姓族呢。会到天瑶村落户,是因为他们前几代和胡家结了亲,又需要葛家的药和鲁家的兵器还有张家的粮食,才会在天瑶村建了宅子,最早只不过为了方便族人过来用海里的某些特产来交换小田村出产的东西的,后来似乎那两姓人里,因了种种不合族规却无伤德行天良的事情,被族里逐了出来的,才到这儿来落脚,几代下来,到现在也成了天瑶村里的大姓了。”

    “好复杂哦,”张小寒听得这么一大串,有点恍恍惚惚的,“还有,那个违反族规却不伤德行天良的事情,到底是什么?”

    “这些,你现在听听就好,”张锄头见女儿真有点犯晕也是笑了,“反正私塾出师前你也见不到天瑶村里的人,大约知道一点就好,到也不用记得那么仔细。”

    “哦,”小寒倒真对于天瑶村里的事情不太感兴趣,对她的生活不产生影响,倒是,“爹爹刚才说的是大商国?我们就是属于大商国里的人吗?还有,除了大商国,还有其他国家吗?大商国有多大的地啊?”还想问有没有地图来着,但似乎感觉中有什么顾忌,这是不能问的。

    “这个,等你从村塾毕业,进行出师游历时就知道了,现在我也说不清楚,”张锄头刮了下她的鼻子,“而且,现在你知道了也没用,私塾没出师的,连邻村和山里面都不能去。村塾毕业之前,你的活动范围也只在山里和邻村,直到出师考才能出远门。”

    小寒侧头想想,还真是这样,想到外面去探索世界,还得按村里的规矩来呢,不过,“爹啊,我们村为什么会叫小田村呢?”

    “这个,也是有来历的,”张锄头开始眉飞色舞,“其实,这村子最早是张家人建立的,但张家也念恩,田呢,是最早教我们祖宗功夫的那个人名字里的一个字。这个,就是在你进私塾前爹爹要慢慢给你讲的故事,至少,学功夫前,你得知道张家功夫是打哪儿传下来的。

    我们张家祖宗,也就是一家庄户人,祖孙三代一家六口,守着一片田种粮食种菜,因为天下太平,和其他庄户人家一样,日子过得也算小康。有一天晚上收留了个错过宿头的老道,而且老道似乎还受了点伤,因为正是农闲的时分,张老爷子又是天生好客,就热情招呼了他住了两个月,老道才养好了伤,离开前,他问张老爷子,要什么,可以满足他一个愿望,无论是想要黄金满仓也好,良田千倾也好,要当大官也好,只要他说出来,就自有办法做到。”

    小寒嘴巴张大了,怎么变成许愿故事了?“三个愿望”?

    “然后,张老爷子就说了,现在家里的日子过得满好,没什么特别想要的。”张锄头伸手替女儿把下巴托上去,阻止了她想要说话的企图,“听我说完!老道还是坚持,张老爷子的儿子就想到了,说是,如果道爷能够让我们都不生病就好了,前些年娘生病了,他们不但要花钱请大夫,更让人心疼的是,生病时的难受劲。再加上孩子又小,更是身体弱爱生病。”

    “老道想了想,就点了点头,说我再留个三天,教你们一个法子,你们每天早晚照我教的做,能够保证你们少生病,如果忽然受了寒或着了热,把我教的办法多做几次,病也能够好得快些。”张锄头对着女儿一脸“原来如此”的表情摇头,“老道又留了三天,教了张家祖宗一套呼吸吐纳的法子,看张家这一家四口都学会了,他才准备离开。”

    “咦?这老道不是姓田的吗?”张小寒不明白了,不是说,为了纪念教功夫的人,才……

    “所以我说,你等我说完嘛。”张锄头摇头,“张家这么利害的功夫,哪可能就这么简单就能够学会!”28024。

    “那爹快说呀?”小寒大张着眼睛催促他。

    “唔,”张锄头点了点头,“不急,今天可以慢慢给你说,不过,我记得你大哥之前有跟你说的吧?”

    “大哥没说这个,”小寒鼓了鼓嘴,“他只说了盘古开天、伏羲推演八卦、女娲抟泥造人之类,其他都没说。”

    “也是,张家功夫来历和你说了也没用,你小,又不能练习,倒是天地起源这些,你听听也是有好处的,至少会长点见识。”张锄头笑得很诡异。

    我长见识?是私塾里那些人被我长见识吧?

    盘古开天身化万物,小寒没话好讲,毕竟她自己也不知道天地是怎么来的。伏羲发明八卦推演成六十四个卦象,她就问了n多个问题,毕竟伏羲那个时候没有文字,那么,伏羲推演八卦的事情,是什么流传下来的呢?

    如果只是口口相传的话,当中肯定有夸张不实之处,所以,现在我们所知的肯定不是完全正确的。

    但既然能够流传下来,说明伏羲的发明给当时的人类带来了很大好处,八卦对我们现在来说,都如同天书一般,又怎么可能替当时非常原始的连衣食都未足的人带来好处呢?

正文 张家历史

    所以,小寒推测,所谓八卦应该只是伏羲第一个想到的,用来记事传递信息的符号吧?而且,他推演出六十四个卦象,每个卦象很可能就指代当时特定的一个事情,方便当时的人传递消息,比如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坎代表水,离代表火,震代表雷,艮(gèn)代表山,巽(xun)代表风,兑代表沼泽,那么,当时的人如果离开的话,就可以在自己原来所在的地方留下几道杠杠,来表明自己的去向,或者在需要集体出力的事情上,在某个公共的地方用几道杠杠来发布某些消息。

    因为在没有文字只用绳结记事的时代,这些或长或断的杠杠,让当时的人手边没有绳子时,依旧能够传递消息,成为了最初的文字或者信息传递符号。

    这些信息符号公开后,方便了所有的人,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