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青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路青云- 第89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陈玉清点了点头:“是的,当然我们还希望省里给予一定的支持,毕竟包括海州地区银行在内,全市都已经尽最大的能力在支持这个项目,如果再有其他项目,恐怕还是会有些吃力。”



  要是其他人这样说,徐盛教还真有些怀疑,但是他了解陈玉清,既然她这样说了,那海州地区十之八九是真的有办法解决资金问题。徐盛教没有想到的是海州地区确实有能力解决资金问题,但是陈玉清之所以这样说,其实是想跟省里谈条件。



  徐盛教笑了笑说道:“这倒是挺奇怪的,其他人、也包括你陈玉清,以前都没少向省里要支持,怎么这次有这样大一个项目,却反而不想要省里的支持了?”



  陈玉清微微撇了一下嘴角:“省里的支持哪次轮得到我们海州地区?我现在就担心省里又要求我们顾全大局。”



  徐盛教不由干笑了两声,此前在韩国山水公司的项目上,省里确实曾经这样做过,要不是陈玉清顶着,海州地区大概都已经就范了——当然现在看来,当时薛绍华与包飞扬的让步并不一定是真的,大宙重工与唐盛集团的合资项目那个时候应该已经在酝酿,他们要么是觉得山水项目可有可无,要么就是知道有了大宙重工的投资,韩国山水公司的项目也一定跑不掉。



  徐盛教说道:“合资项目对于提升海州地区的造船工业意义重大,海州地区缺乏造船工业的底蕴、十个亿的投资对于海州地区来说也是一笔比较沉重的负担,省里有意向海州地区提供一定的支持。洪省长认为可以让省船舶公司支援海州地区的造船工业,参与合资项目的建设。”



  “合资项目在管理上、技术上主要以外方为主,省船舶公司加入进来,除了资金。对我们海州地区大概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帮助。”陈玉清板着脸说道“资金的问题,我们海州地区自己可以解决。”



  徐盛教耐心地说道:“那么在人员上面呢?省船舶公司拥有大量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和管理人员,这个正是海州地区所没有的。”



  陈玉清摇了摇头道:“海州地区是缺少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和管理人员,但是合资项目并不缺。合资项目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主要由外方提供,甚至外方并不希望我们的人出现在关键岗位上。通城的华远川崎项目。大量工程技术人员都是招聘的应届大学生,然后送往日本进行培训,海州地区的合资项目也会如此。”



  徐盛教手指下意识地敲了敲桌面,对于陈玉清的顽固,他是很清楚的,想要让这个女人改变主意,难度不是一般大。



  陈玉清道:“省船舶公司要是真愿意支持我们,合资项目就不麻烦他们了,不过我们海州地区船舶要建新的生产基地,省船舶公司要是愿意借我们一些人。我们海州地区一定感激不尽。”



  “海州地区船舶还要建自己的生产基地?”徐盛教皱了皱眉头,有些疑惑地问道。



  陈玉清点头说道:“是的,合资项目可以带动海州地区本地船舶制造工业的发展,不过韩国人对我们的防范很严格,限制条件很多,要发展我们自己的船舶制造能力,还是必须要以我为主,所以市里还是要支持海州地区船舶建设自己的造船基地。”



  徐盛教沉吟了一下,然后说道:“嗯,你们的想法很好。海州地区要建自己的造船基地,省船舶公司肯定是愿意支持你们的,具体的方式,可以再谈。不过海州地区船舶既要参与合资项目。又要建设自己的造船基地,在资金和人员方面,是不是都会比较紧张。”



  陈玉清犹豫了一下,说道:“是有一点,不过合资项目是可以保证的。”



  徐盛教笑了笑,摇摇头说道:“玉清同志。你可不能够光要好处,却不肯分配利益啊,省船舶公司可以支持你们海州地区造船基地的建设,但是在合资项目上,你们也要让省船舶公司参与,这样既可以减轻你们在合资项目与自主项目上的资金和人员压力,又可以换取省船舶公司对你们的自主造船基地建设的支持,这是双赢的!”



  陈玉清皱了皱眉头说道:“领导,你不是说让省船舶公司支援我们吗,既然是支援,那还要跟我们锱铢必较?”



  “这不是锱铢必较,这是互利互惠,省船舶公司自身也要发展嘛!”徐盛教语重心长地说道。经过这几个来回,他其实已经摸清楚陈玉清的底牌,知道陈玉清并不是不愿意让省船舶公司参与合资项目,但是希望用参与合资项目的权利来交换省船舶公司对海州地区船舶的支持,这个条件并不算过份,徐盛教也愿意成全陈玉清这个要求。



  陈玉清的小心思在人老成精的徐盛教面前根本隐藏不住,当然陈玉清嘴硬不肯承认,徐盛教也不会去点破,两个人就省船舶公司参与合资项目并支持海州地区船舶新建基地的事情进行了一番交谈,徐盛教也大致弄清楚了陈玉清的要求。



  中午,海州地区市委书记薛绍华从燕京飞抵凤湖,他首先和陈玉清、韩起文、包飞扬等人见了个面,弄清楚合资项目的细节以及现在的情况。薛绍华对陈玉清、包飞扬提出来的方案大致比较赞同,只是他提出来一点,要将海州地区的船舶制造工业园区列入省重点项目,虽然这不一定能够从省里要到钱,但是列入重点项目,以后再有什么事情的时候都方便解决。



  得知薛绍华也到了凤湖以后,省委书记王虹锋索性跟省长洪锡铭商量了一下,临时召开了一个会议,省委书记王虹锋、省长洪锡铭、省委副书记曹农平、常务副省长徐盛教等省委省政府领导参加,另外省直部门的计委、招商厅,省船舶公司舶公司负责人、几家银行的代表均到场,海州地区方面就是市委书记薛绍华、市长陈玉清、副市长韩起文,以及包飞扬参加。(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一一章 借船出海
  王虹锋在通气会上开门见山地说道:“大概的情况大家也应该清楚了,世界五百强、韩国排名第二的大集团大宙集团与著名华商、墨西哥唐家的唐盛集团达成全面合作协议,双方将投资两个亿美元,在海州地区新建一座设计年生产能力达到一百万吨的现代化造船厂,该工厂的投资规模将会超过华远川崎,在我省形成又一新的船舶工业基地。”



  “海州地区拥有全省唯一的深水良港,是全国三纵三横中一横的陆桥铁路的东桥头堡,也是全国最早开放的十几个沿海城市之一,拥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与空间,海州地区形成现代化的船舶工业生产制造能力,对于我省的经济发展,尤其是船舶制造产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于提升海州地区的临港产业发展、提升海州地区港的地位、提升海州地区对海州地区湾地区和陆桥经济带的辐射影响与向心力,都有巨大的作用。”



  “海州地区与通城是我们省沿海的两颗明珠,他们一南一北,分别与徐城、凤湖相互辉映,构成我省经济发展的大框架,并引领全省经济的发展。”



  王虹锋说道:“这是涉及到全省经济发展的大事,因此省里面与海州地区方面要积极协调推动,力争让项目早日落地,让项目对当地和周边产业的带动作用早日形成……”



  大宙重工与唐盛集团的合资项目涉及投资三亿美金,直接利用外资两个亿,但是让省里高度重视的并不仅仅是因为这些投资,而是海州地区一直以来的特殊地位。



  海州地区作为最早开放的十个沿海城市之一,又是中央确定的陆桥经济带的桥头堡。从地理位置上看,海州地区连接齐鲁、江北两省,向西通过陆桥铁路连通整个中西部地区。海上向北可以联结北海经济圈,直达燕津和东北;向南就是大江经济带,向东则是日韩,可以说海州地区是一个连接南北东西的重要节点。地缘上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无论在哪一次全国的经济规划中,海州地区都没有被落下。但是海州地区的经济发展却又配不上他的这种地位,虽然作为集装箱大港,海州地区港也能够排进全国前十。但是地方经济的发展始终不温不火,如果算港口总的吞吐量,甚至还不如以散货和江港为主的通城港。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也与海州地区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有关,海州地区地处江北与齐鲁省的接壤处。说得好听点是两省交汇的要地,不好听一点就是边缘了。江北省的发展中心在南部,对北部的投入有限。而齐鲁省在发展的时候又会重点照顾本地城市,甚至不希望省内的资源外流。



  紧邻海州地区的吕州能够后来居上,短短时间内就在港口吞吐量与GDP总量上超过海州地区,就与齐鲁省的重点支持有很大的关系。齐鲁南部煤炭储量丰富,原本可以修一条支线连接陆桥线,直接从海州地区港输出,但是齐鲁从本省的利益考虑,力主从当时基础条件还很简陋的吕州出海。呂州港发展起来以后,每年输出的煤炭就高达一千万吨,输入的铁矿石高达上亿吨,仅此一项就甩开了缺少大宗项目支持的海州地区港。



  当然,吕州港能够发展起来,也与其独有的港口条件有关,与海州地区本身的发展不够有力有关,但如果抛开两省隔阂的话,海州地区本应该有更好的发展。



  正是因为地方与地方之间的竞争,使得海州地区并没有获得规划中的地位所应该获得的支持。省里面也有省里的苦衷,毕竟江北省在全国的省份当中,排名并不靠前,在沿海几个省份里面。实力相对弱小,省里的资源有限,肯定要优先考虑基础条件更好的凤湖、徐城和通城等地,海州地区是有一些十分优越的条件,但是要将这些条件转变成实力,则需要巨大的投入。省里也感到力不从心。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除了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中央和省里在对海州地区的投入上有所欠缺,但是在政策支持上向来慷慨,海州地区总是能够最先享受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在各种规划上面又被重点提及,但是海州地区却总是不能够将这些照顾变成发展的助力,自己不争气,省里面当然也没有办法。



  现在海州地区虽然只是引进了一个投资三十亿左右的造船厂,这个项目放到琴岛、沪城或许不算什么,但是对江北省、对海州地区来说意义却很重大。就算是在造船业实力比较雄厚的通城,华远川崎也将通城造船业提高了一个层次,唐氏和大宙的合资项目,也必然会带来海州地区市造船产业的大发展。



  海州地区的基础虽然差,但是潜力却很巨大。海州地区的想象空间甚至比通城还要大,通城发展得再好,也只能作为沪城侧翼的一个卫星城市,海州地区发展好了,却可能成为淮海湾,乃至陆桥经济带的领头羊,这对于任何一个江北省的领导来说,都可能是一份非常显眼的政绩。



  更重要的是,中央对海州地区一直寄予厚望,以前囿于各种限制,海州地区一直都没有发展起来,现在海州地区有这么好的机会,如果江北省没有动作的话,也没有办法向上面交代。但如果顺势做出推动海州地区发展的决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