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芳菲BY 蔷薇柠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竞芳菲BY 蔷薇柠檬- 第10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已经很久没有动过画笔了,可是今天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就想着要画画……

    画了一张,又一张,朱毓昇总是不甚满意。为什么总是画不出她独有的美态呢?要是她真人在眼前就好画多了吧?

    要是她真人在眼前……

    朱毓昇不愿意再深想下去。再想下去,他怕……他会克制不住自己的心情……

    那天他和她,只是匆匆见了一面,说了几句话。可只是短短的一刻,却不停地在他脑中反复回放。

    她尖尖的下巴,晶莹的双眸,浅粉色的嘴唇……还有那不盈一握的纤腰……每一处都是那样美。他努力地画,也画不出她一半的美丽,尽管身边的惠周和内侍们都对他的丹青赞不绝口,他却越发烦躁了。

    不想了

    他是皇帝,不应该被儿女私情所缠绕,处理政务才是正理

    朱毓昇在床上翻来覆去,忽然就听到四更天的鼓响了起来。

    贡院那边,应该已经开门了吧。

    大明兴安元年礼部会试,正式开始——

正文 第一百二十七章:进场

    第一百二十七章:进场

    尽管有诸多风波,但是会试依然能够如期举行。

    直到陆寒顺顺利利进了场,芳菲悬在半空的一颗心才稍稍放了下来。

    无论这次考试的结果如何,对她而言,都已经不再重要。

    虽然她很能理解,男人家渴望鹏程万里的决心,而自己也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工作狂。但究其本性,她也还是个传统的小女人。

    在成就与平安之间,她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

    她爱工作,是因为她不喜欢无所事事的感觉,却并非存了什么富贵野心。锦衣华服,珠宝首饰,她并非不喜欢,可却没有刻意追求过。

    会试要持续数天,考生严禁进出贡院,只能蹲在自己的号舍里写卷子。

    陆寒进场的次日,端妍便让人来请芳菲过府一叙。

    芳菲坐上她派来的马车,往靳家而去。

    端妍在内室招待她,显然没把她当成外人。

    “芳菲妹妹,看你气色好起来,我就安心了。”

    端妍拉着芳菲的手一起在罗汉床上坐下,认认真真打量着芳菲的模样。见她虽然还有些憔悴,但眼中的神采却已经恢复得七七八八,不由得轻轻吁出了一口气。

    芳菲对于端妍对她的关心十分感动。从萧卓口中,她听说了端妍的夫家这一次也差点遭到大难,很惭愧自己在她如此烦心的时候还给她找麻烦。

    “姐姐,前些日子……我老是来麻烦你,真对不起。你如今正在安胎,不该如此劳神的。”芳菲脸上闪过一丝愧疚。

    端妍脸上始终挂着温和的笑容,轻声说:“你我多年姐妹,就不要说这些见外的话。何况我也没帮得上你什么忙。”

    “姐姐怎么能这么说呢?我……”

    端妍伸手轻轻捂住了芳菲的嘴巴:“再说我可要生气了”

    芳菲只好把没说完的话咽了回去,心中对端妍却更加感激。

    “好了好了,咱们就别说这些事了。我找你来,是想让你给我写些安胎、开胃的菜谱,也不知道怎么了,上次怀女儿的时候一点事都没有,现在却天天都反胃想吐呢”

    端妍这个人说话永远是那么让人舒服。明明是因为担心芳菲才找她过来,看看她的情况,却说成是要芳菲来帮她的忙,完全不提自己对芳菲的恩情。

    芳菲知道端妍的用意,但是端妍孕吐也是实情,她便开动资料库搜索起一些适合孕妇吃的食谱来。

    早有小丫鬟拿过笔墨来,伺候芳菲写食谱。端妍看着芳菲优雅地执笔写下一道道食谱,拿过一页来,还没看内容就笑道:“你真是要羞煞姐姐我了,字越发写得好了呀。”

    “我哪能和姐姐比?”芳菲这话不是谦虚,端妍的字在闺学里向来也是数一数二的。

    端妍轻摇臻首,叹道:“我啊,都多久没正经写过字了”这也是实话,她自从管了家务,每天忙得足不沾地,这阵子要不是因为要安胎才不会有空陪芳菲闲坐这么久呢。

    说到写字,芳菲不由得又想起恩师湛先生来。该再找个时间再去探望一下恩师才对……

    “姜丝煎蛋?”

    端妍生在富贵之家,又嫁入高官府邸,对于饮食自然是讲究的。不过这道菜,她可从没听过。

    芳菲笑道:“姜丝有益脾胃、散风寒的功效,想吐的时候嚼一嚼姜丝便能祛风暖胃。姐姐你现在就该吃点简单又清淡的东西……其实你尝尝想吐呀,也许是因为油腻菜吃多了的缘故?太补了也不好哦。”

    古时妇女生育,便是一只脚踏进了鬼门关,因此在传统观念中就该拼命进补,觉得那样才能在可怕的生产中撑下来。

    “也对,我确实也想吃清淡些……只是这样对孩子没妨碍吧?”端妍想到自己越是没胃口,厨子就越是做些好肉好菜来给自己吃。结果自己看到那层油就饱了……

    “嗯,现在姐姐你还是吃蛋最好。”芳菲笑笑:“蛋是最补的哦。”她想起自己给陆寒做了好些个煎蛋饼子带到考场里去吃,不知道他现在吃了没有呢……

    陆寒这批临考获释的举子,是赶在最后时刻到达礼部贡院外签到,拿到考号的,所以无一例外都被分配到了最后的考舍里——在这里,“最后”等同于“最差”。

    窄,小,脏,这些不是重点,重点是……这些号舍都是朝着风口的。

    二月春风似剪刀,但绝不是温柔一刀,而是刮骨钢刀……

    这批举子本来就在承天府的大牢里受到了极大的折磨——当然主要是精神上的,有举人身份在身,承天府的官员也没那个胆子对他们用大刑。

    他们中有些人,虽然获得了自由,但也病倒了没能来参加考试。来了的一个两个都是病病歪歪的,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地看着卷子,心里都已经料定自己将会名落孙山。

    不过陆寒身子虽然不比众人强健,却有一点是他们所比不上的,那就是对恶劣环境的适应和忍耐。

    加上芳菲早有准备,给他穿上了最名贵暖和的薄貂皮做里子的丝棉袄,又亲手给他缝制了又薄又保暖的露指头的貂皮手套——这种没有指头的手套,别说陆寒是头一回看见,就连碧荷这种做惯了手工的丫头都没见识过。

    陆寒惊喜地问芳菲是怎么想出做这种手套的,芳菲只能回答说灵机一动,难道直说是我上辈子常常戴的不成……

    他将外界的各种影响尽量摈除出脑外,专心地看着眼前的卷子。

    最前面的三道四书题,从来都是皇帝亲自出的题目。这是规矩,是为了体现皇帝对科举的重视,同时也让考生们从侧面了解到皇帝的一些喜好。

    陆寒看着那三道题目,心中对这位年轻的帝王有了一点自己的看法。

    兴安帝,绝对不是个甘于守成的,秉持“中庸之道”的皇帝——上一任的老皇帝倒是如此。

    这三道题目,一道是关于革除朝政弊端,一道是关于国家的边防,还有一道……是如何为国库开源的问题。

    每一道都很犀利,显示出这位新帝对于中兴国本的决心。

    是一个很有锐气的人呀。陆寒有些大逆不道地想着。

    既然大致揣测出皇帝是个什么样的性格,那就好办了。陆寒本来就不是那种酸腐的呆儒,对于治国,他虽然没有什么从政经验,却也有着自己独到的看法。

    埋头写卷子,时间过得很快。当陆寒和同窗们离开贡院的那一刻,他回头看了一眼那在夕阳中显得格外巍峨庄严的贡院大门,心里对自己的成绩也有了一定的估计。

    中个进士大概是没什么问题的……

    不过,自己是不是写得太激进了一点呢。

    同样是中进士,也有一二三等的区别。如果考得平平,落到二等后或者三等里头,那将来的政治道路就很坎坷了。

    因为名次低的进士,直接侯官外放,没有考庶吉士的资格。不能考庶吉士,进不了翰林院,那就基本上等同于与朝廷的最高部门——内阁绝缘了……

    但既然已经考完了,陆寒也不再去想自己能做到哪一步。剩下的,就听天由命吧

    剩下的这段时间,就是各位考官们评卷的时间,没考生们什么事了。

    他们需要做的就是等待,等待,再等待……

    许多人觉得空等着无聊,便三五成群,去那秦楼楚馆去见识北地胭脂。又有人拉上几个好友,去郊外踏青,纾解一下因为备考而压抑了好长一段时间的心情。

    陆寒已经又搬回阳城会馆去等消息了,总是住在萧家,也怪不好意思的。萧卓根本没回过家,他先是担任考试的监考官,又要负责监督考官们评点卷子。

    朱毓昇容不得这次考试再出差错,所以才把这重任放到了萧卓的身上。陆寒跟萧家管家萧林打了个招呼,托他表达自己对萧卓的感谢,就带着砚儿回了会馆。

    本来有些同窗约他去喝酒、郊游、看戏,陆寒都一一推辞了。同窗们还以为陆寒是遭了大难以后心灰意冷懒得出门,结果又发现他早出晚归,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其实这些日子以来,陆寒只做了一件事,就是专心陪着芳菲。

    “因为我的事情,让芳菲妹妹担惊受怕……现在我也考完了,可得好好补偿妹妹才是。”

    芳菲听陆寒这么说,也不矫情,便笑道:“那我要你陪我去哪,你都要陪哦”

    陆寒理所当然地点头:“就算是天涯海角我也陪你去”

    “什么天涯海角”芳菲见陆寒心情好起来,又开始说俏皮话了,心里也是快活的:“你不嫌累,我还嫌累呢我只要你陪我去京城附近那几处著名的经典看看风景就好了。”

    于是他们租了马车,今天去京郊桃花坞里看初绽的桃花,明儿又去碧溪上泛舟垂钓,后天便到京城下面的小县城里吃最地道的炸酱面……

    真是只羡鸳鸯不羡仙的美好生活,连跟着去的碧荷、砚儿等也玩得很开心。

    比起那些表面上装潇洒,心里急得要疯掉的在京城里等着放榜的同窗,陆寒的心情真是好的不得了。

    有美作伴,不亦乐乎

    快乐的日子总是转瞬即逝,立刻就到了京城中万众瞩目的放榜时间。


正文 第一百二十八章:捷报

    第一百二十八章:捷报

    让时间稍稍倒退一些,回到一天前,靳录带着这次会试考官们公认前十名的卷子来到御书房面圣中的那一刻。

    会试最后几名的排名,可以由考官来定,但皇帝要插手也不是不可以的……尤其这次,是兴安朝的第一次会试,朱毓昇还是很在意的。

    靳录垂首恭立一旁,静候朱毓昇阅卷。

    “今科的才子确是不少……”朱毓昇淡淡地说。“不过文章不是辞藻华丽就够了。”

    靳录听到这话,汗一下子就下来了。

    他选的这些卷子,好像还真的大部分都是些文采斐然的锦绣文章……

    以为皇帝年轻,自然更爱才子,谁知竟没有体察圣意。

    “朕出这三道四书题,”朱毓昇面无表情地说:“是为了选出能够真正为朝廷做事的人才。光会写些华美句子,而不能提出真正的治国方略,这种人最多也只能做词臣,不可能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