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包]当雍正穿成包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少包]当雍正穿成包拯- 第6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沈氏沉默了,她似乎察觉了什么,深深的看了胤祥一眼,叹了一口气,便先回房去了。
  
  罢了,便等等吧。
  
  想着刚才雍正望着那名男子时的眼神,沈氏明白,自家那向来冷清的儿子,是动了真感情了。
  
  胤礽睁开眼睛,看着不停流着泪的雍正,心中抽痛。
  
  雍正向来冷清,性子倔强,胤礽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竟然有一天,会看到他哭。
  
  胤礽用手指抹去雍正眼中的泪水,一把抱起雍正,进了内院。
  
  包府,胤礽在离京之前曾经来过,雍正住在哪个房间,胤礽自然也知道。胤礽抱住雍正进了房间,把他放在床上,轻声问道:“可以吗?”
  
  雍正:“胡子太扎人了!”
  
  胤礽看着雍正下巴的红点,有点尴尬,“那、那就算了。”便欲起身。
  
  雍正猛的把胤礽拉了下来,咬着嘴唇,强自镇定的道:“都这个时候了,你还想退缩不成!”
  
  胤礽见雍正脸色暗红,暗骂自己的迟钝,却是再也忍不住了。
  
  衣服一件件的脱下,雍正的身体跟脸一样有些黑,却因为坚持练武的关系,看起来还是很结实的。
  
  胤礽并非是除尝情事,也非没有碰过男人,可是遇到雍正,还是禁不住如痴如狂。胤礽吻上雍正胸前的璎珞,手一路向下,抚上那尚未被人碰触过的物什。
  
  雍正轻哼一声,那物什便硬了起来。“二、二哥,别……啊……”
  
  胤礽从衣袖中取出了药膏。打仗总会受点伤,那药膏便是胤礽随身带着,正好就用在此刻。胤礽抹在食指上,然后便伸进了雍正的□……
  
  梨花一枝春带雨,芙蓉帐暖度春宵。 

作者有话要说:很久没写肉了,所以有点手生了……




72

72、第六十九章 。。。 
 
 
  闹腾到了半夜,雍正终是受不了的一把将胤礽推开。
  
  要知道,胤礽来时已是快用晚膳的时候子。雍正当时一时情迷意动,被胤礽得逞了去,如今已是饥肠辘辘了,偏那胤礽还来纠缠。
  
  雍正并不是什么好性子的人,一怒之下,便将又欲行那销魂之事的胤礽给踢下了床,这才慢悠悠的起身,在衣橱里找了身衣裳,穿上。
  
  “二哥,你也不看看现在都什么时候了。你一路上风尘仆仆的,便不累吗?况且你还未用晚膳,若是饿坏了怎么办。”雍正说完,便有些后悔了。怎么这字字句句就表明了自己如此的关心他的。
  
  虽是真心话,却仍让雍正脸色暗红,便又赶忙道:“你便是不饿,我却也是饿了的。”
  
  本来因为被雍正踢下了床,而面露哀怨,意图讨得雍正同情的胤礽闻言,不由得眼中一亮。胤礽马上站了起来,捡起床边的衣裳,却是怎么也不愿意穿的。
  
  雍正看着胤礽面露嫌恶的看着他自己的衣裳,又如何不知呢。
  
  胤礽自小锦衣玉食的长大,虽然因为打仗时,很是没有办法顾及自身。如今既是回了汴京城,又是在雍正的家中,胤礽便不用再委屈自己了。
  
  胤礽一路上马不停蹄的赶回汴京城,也没怎么歇息,更不用说是勤换衣裳了。所以,到了包府,不止是满脸的风尘,连着衣裳都有着浓重的汗味,以及泥土污垢。
  
  雍正犹豫了一会,又从衣橱里拿出了一件内衣裳,一件外衣裳和一条裤子,丢到胤礽的身上。“换上吧。”
  
  胤礽眉头微皱。
  
  要知道,这衣裳是从雍正的衣橱里取出来,那便是雍正的衣裳了。雍正向来不喜欢把自己的东西给别人用的,胤礽能得了衣裳,已是很值得炫耀的事情了。
  
  可是,雍正的身量虽然虽高,但胤礽却比他还要高一个头,而且身材也比雍正壮些。如果胤礽真要穿上雍正的衣服,那必是狼狈至极的模样。
  
  但是雍正的好意,胤礽若是敢拒绝的话……
  
  胤礽想了想自己可能的下场之后,果断的把衣服给穿上了!
  
  胤礽穿上之后,方才觉得不对劲。雍正明明比自己的身量小些,怎么自己穿上的这身衣裳却如此的合身呢?
  
  这么一想,胤礽便看向雍正。只见他坐在桌边,脸色在蜡烛的映符下虽看不出什么,但神情却能看出有些不自然的。
  
  胤礽不由得浮起一抹傻笑。
  
  但是,他很快察觉了自己脸上那破坏形象的笑容,赶忙收敛住,走到雍正面前,轻声道:“很合身。”
  
  雍正抬起头,看着自己为自家福气(狮子狗)准备小衣裳时,突然就心血来潮,想到要为胤礽准备一件衣裳,这才让自己房中管针线的人,缝上一身适合的衣服。
  
  没想到,这回竟就真的派上用场了。
  
  雍正一想到,此情此景,竟像是自己特特儿为二哥准备了衣裳似的,心中很是有些别扭。可是看到胤礽眼中几不可见的幸福时,雍正便释怀了。
  
  雍正站起身,帮着胤礽把衣领给整理后。
  
  那是一身月白色的衣裳,领子,袖子处都用略深一点的蓝线绣上了蝙蝠的图案,衣裳的下摆处则是绣了一朵金莲花,然后又同衣裳同样的月白色的丝线,绣上了一首诗,细节之处更显精致。
  
  若不是细心的人,哪里又能看见那几乎和衣裳的颜色融为一体的诗呢。
  
  看着那雅治整洁、清俊秀拔的字迹,分明就是雍正所写所作的诗。雍正写后,然后让负责针线的丫环照着字迹绣上去的。
  
  这完全就是雍正的风格,却意外的适合胤礽。
  
  “这衣裳很是好看合身,让你费心了。我好喜欢,也好欢喜。”
  
  胤礽眸色深沉,便欲吻上雍正,却被雍正赶忙拦住。“快别闹了。要知道明日可是还要早朝的,若不是因为饿了,我怕是早就要休息了。不然明日早朝时迟到了,或是议论朝事时不小心打起了瞌睡,却是不庄重了,要惹人闲话的。”
  
  胤礽这才无奈的作罢。
  
  雍正看胤礽已是穿戴整齐,这才去开了门。门口并没有守着人,所以雍正便唤了几声。
  
  贴身的婢女墨兰早就守着了,只是听着房门内那断断续续的呻吟声,这才羞的躲了远了一些。如今见雍正唤自己,墨兰便赶忙小跑过来。
  
  “去准备些吃食来,越快越好。”
  
  墨兰一听,忙应下,跑了开去。
  
  因着是半夜,厨房的人都已歇下。墨兰无奈,只能将负责厨房的柳二家的叫了起来,让她唤人准备些吃食来。
  
  柳二家的一听是老爷要吃食,也不敢怠慢,只唤了一个烧火丫环,和一个掌红案的起来。柳二家的亲自掌勺,做了雍正喜欢的素食,一个油闷春笋、一个四喜丸子,一个干炸香菇和一个荠菜蛋饼。
  
  因着都是素食,略微单调了点,柳二家的便又追加了一个板粟烧鸡翅。
  
  因着是做惯的,再加上墨兰催的紧,不超过一柱香的功夫,柳二家的便把吃食放到了食盒里,又加了一壶竹叶清酒,让墨兰送了过去。
  
  雍正和胤礽早已是饿坏了,挥退了墨兰之后,两人便先吃了几口菜,缓和了胃部的不适之后,胤礽便用酒把两人的酒杯斟满。
  
  两人边吃边喝,倒也畅快。
  
  可惜,老康、上天和作者却看不得两人清闲。(咦?好像有奇怪的东西混进去了……)两人才吃得五分饱时,便听到一阵喧哗。
  
  雍正蹙着眉头,很是不悦。
  
  这时,却有一阵脚步声由远而近,然后敲门声也紧跟着响起。
  
  “老爷,不好了。宫中来人传话出来,黄河决堤了,河北东路商胡、横陇一带决溢,死伤无数,灾民也是数以万计。皇上特特儿宣您和庞将军去宫中议事呢。”门外的正是包明的声音。
  
  雍正和胤礽闻言,再不可能坐得住的,忙着就要赶紧进宫去。
  
  只是,雍正还好,只要换上官服,便可即刻进宫。
  
  反而是胤礽,因着包府离将军府可是离得甚远,要让胤礽马上赶回去,然后换了官服再进宫,很是有些耽误时间的。
  
  雍正正想着,要不要让胤礽就穿着这一身衣裳进宫去时,包明的一句话却是解了雍正二人的燃眉之急。
  
  “老爷,庞将军的官服已是特特儿的备好了,还请老爷开开门,让奴才送进去。”
  
  雍正闻言,也来不及多想,赶忙便上前开了门,让包明把衣服送进来。
  
  反倒是胤礽,却是勾起了嘴角,泛出了一抹冷笑。
  
  皇阿玛,可真有你的!
  
  可是你也莫忘了,你儿子我也不是省油的灯啊!
  
  ★☆★☆★☆★☆★☆偶是分割线★☆★☆★☆★☆★☆
  
  当雍正和胤礽随着宫中派来的小太监一起进了宫,到了康熙所在的大殿时,一干大臣都已经到了。
  
  雍正定睛一瞧,连公孙策竟然也在早朝之列。
  
  看起来,倒像是早朝提前了几个明辰举行了一般。
  
  而康熙则一身龙袍,坐在大殿之上一副勃然大怒的模样。
  
  雍正和胤礽见状,丝毫不敢怠慢。
  
  两人给了都给对方使了一个眼神之后,极有默契的齐齐跪倒在地:“臣包拯/庞统叩见皇上。臣等来迟,请皇上恕罪!”
  
  康熙哪里舍得怪责雍正呢,所以也顺便原谅了胤礽,忙对二人道:“两位爱卿快请起吧。”
  
  “谢皇上!”二人谢礼之一,分文武,各自站在了自己的位子上。
  
  因着见到雍正,康熙的脾气便收敛了几分,便一开口还是难掩话语中的怒意。康熙冷声道:“登州、镇阳、雄州地震山摧,贝州诸处又为蝗虫之灾。可这些都是天灾,也就罢了。可是黄河呢?那里的堤坝可是修了又修,结果还是年年闹水患,而现在更是因着黄河决堤而死伤无数,你们都说说吧,朕该怎么办。”
  
  “皇上!”太尉卞谋延站了出来:“臣知皇上知情心切,但是此事更该做的是救护灾民。太原府急报,横陇、商胡一带灾情严重,尸横遍野,疫症肆虐,已扩散到邻近的州县。皇上,民乃国之根本,民不聊生则民心不稳,民心不稳则易生变,变则对我大宋江山不利。还请皇上先行救治灾民,再言其他。”
  
  好个卞谋延,一连串的话下来,倒显得是康熙只顾着查办官员,却将受灾的百姓弃之不顾了。
  
  康熙眼睛微眯,看向卞谋延。
  
  卞谋延有些不自在,却还是强撑着。
  
  “好,卞爱卿果然爱国。但你要知道,朕可是先你之前便已得知太原急报,朕早在等你们进宫之时,便已下令让太原府尹开官仓赈灾,并由河北西路、永兴军路调动大米六百万担,及数十连的药材,先行解这燃眉之急了。”
  
  “皇上英明!”众臣一听,皆是跪下赞颂起康熙来。
  
  “好了,都起来吧。”康熙百无聊赖的挥了挥手,“卞太尉,河北东路年年水患,朕早在数年前就曾拨款修堤筑坝,为何还会造成如此天灾惨祸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