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包]当雍正穿成包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少包]当雍正穿成包拯- 第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若是外放的话,雍正怕就没办法就地教导了,所以,在为高丽太子验尸时,便将公孙策带在了身边。外放作官,自是要做实事的,断案就是其中一步,所以,在外放之前,能教一点就教一点吧——雍正如是想。
  
  公孙策自是不知雍正的心思,只是面对雍正若有似无的对他的提点,也知是为自己好,便坦然接受了。
  
  “没错!这划痕的深阔,与太子的指甲相符,相信是太子弄成的。”雍正看着公孙策的表现,很是满意,却也不表现出来,只是接口继续说道:“只是这个‘十’字,是人名?符号?武器?还是未写好的字呢?”说完,雍正和公孙策齐齐叹了口气。
  
  “那么说,凶手应该是个武功高手喽?我们可以从这方面着手啊!”陆云觉得自己这个猜测很是靠谱。
  
  “还是有些不对。”公孙策摇了摇头,否决了这个答案,“刚才我也检查过,太子房间的门窗全都是从里面锁住的,事发时我们也要破门而入才能发现太子已死,单单是懂武功,也不能办得到啊!”
  
  “没错!”公孙真也开口了,当时他也是在场的,自是有发言权。“来仪阁的前前后后都有衙差守卫着,凶手不可能不动声色的逃过我们的看守。而且我带人来这儿的时候,正好碰上事发。听到太子的声音我们就马上冲上来,凶手没时间逃离现场!”
  
  “那么,还有一个可能性!就是凶手本来就在来仪阁里面,因为如此才可以逃避守卫,杀人于无形。”雍正说完,递给了公孙策一个眼神。
  
  “敢问皇子殿下,事发时,殿正与各位使节身在何处?”公孙策收到雍正的眼神所想表达的讯息,很是恭敬的问道。公孙策和雍正一搭一唱,很是有默契,一旁的胤礽交此情景看在眼里,很是皱着眉头。
  
  虽然当时公孙策与雍正早就知道了,可是还是必须要问上这么一句。也许能在他们的答话中找出些许蛛丝马迹;察觉到自己之前并未察觉的事情来。




10

10、第十章 。。。 
 
 
  “案发时,我正在房中抚琴,我的婢女可以为我作证。”高丽公主并不为难对方,马上就说道自己的行踪。
  
  “之前,我在东门那家春风满月楼喝酒,你们检查皇兄尸体的时候,我才回来。”既然高丽公主已经开了口,那七皇子也跟着说道。刚一说完,又想了起来,七皇子便又说道:“对了!我在喝酒的时候,还跟一个醉汉起了争执,相信酒家的人都看到了。”
  
  “我当时独自在房间练剑,哪都没有去过。”说话的是崔尚书崔光浩。
  
  崔光浩一说完,一旁的陆云也为其作证:“没错,我从窗外看见崔大人正在舞剑。”
  
  “朴将军和高丽军驻守城外,事发后才进城的。其他士兵可以作证。”沈良也为朴将军作证。只是,雍正却是听出了其中有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守卫这么森严,各位又都不在场,难道真的是女鬼?”公孙中听到这里,终于忍不住开了口。
  
  “什么女鬼?”问话的是七皇子。因着高丽太子的房中闹鬼之时,七皇子并不在场,是以,现在开口问话,众人也不奇怪。
  
  “事发之前,太子的房中曾经闹鬼,房里应该还有一个女子,但事后却不见踪影。”公孙策开口解答了七皇子的疑问。
  
  “那女子怎么会在皇兄的房中。”七皇子紧接着问道。
  
  “没错,是我奉太子之命,从百鬼竹林里抓来的,叫个什么艾的。”见到某些人把视线放在自己的身上,朴将军豪不在乎的说道,“那又如何。”
  
  百鬼竹林、名字中有个艾字的女孩子,还能有谁?自然是小艾了。
  
  沈良马上就反应了过来,瞪大双眼,一把抓住朴将军的前襟,“那小艾,小艾在哪?她怎么样了?”
  
  “我怎么知道!”朴将军从来没被这么对待过,马上就生气了,粗暴的扯开了沈良的手,怒吼道:“哼!”
  
  “她不在这里,事发后我也曾经找过,没见过她的踪影。”见到沈良着急的模样,崔光浩也想起了自己苦求而不得的爱情,不禁觉得对方与自己同病相怜,自是不愿让沈良再得罪朴将军的。连忙说自己知道的事情,也算为沈良解围了。
  
  “身为太子,强抢民女,这就是高丽选出来的太子,未来的储君。”公孙策想起之前小艾就差点惨遭高丽太子的毒手,没想到好不容易逃出了魔手,高丽太子却仍不肯放过小艾……公孙策忍不住讽刺了一句。
  
  “我高丽太子遭人杀害,命殒大宋,如此之事才是难以容忍。我会马上修书返国,告知父皇!”虽然公孙策所说之事很是难听,偏偏高丽众人却是反驳不能。七皇子怨瞪了朴将军一眼,只能将大宋牵扯进来。“公孙中,是人捉人,是鬼捉鬼。若然不能交出凶手,那么我们只有兵戎相见,到时你就要承担一切后果!”
  
  “好啊!”开口的却是一直沉默着的胤礽。之前不说话,只是因为还未到时候,如今高丽一行人既然已经开口要兵戎相见了,若还不开口,便不合时宜了。
  
  公孙中见到胤礽竟然同意了,惊呼一声:“庞将军……”
  
  “稍安匆躁。”胤礽唇角微勾:“竟然高丽想要与我大宋交战,我自是不会畏战的。”
  
  “庞统,别以为我们高丽会怕你!”朴将军与胤礽交战过,自是知道胤礽的实力。可是输人不输阵,自是不能表现出畏惧的。“这次可是你们大宋的不是!”
  
  “我们大宋一路上都将高丽太子保护得好好的,只是太子性喜渔色,引狼入室,让我等实在是……啧啧啧!”见到高丽众人脸色铁青,胤礽觉得火煽得差不多了,再多就要惹火烧身了,便马上转了口气:“不过,高丽太子确实是在我大宋出事了,我大宋自是会交出凶手。你们便不用多虑了!”
  
  “好!”七皇子微眯着眼睛,狠狠道:“我们便等着大宋的交代了!走!”
  
  高丽太子一死,就属七皇子的身份最尊贵,因此使节团中自是以七皇子马首是瞻。见到七皇子抬脚要走,崔尚书和朴将军,以及高丽公主自是也要跟着走的。
  
  天知道,公孙中多么想要拉住七皇子,喊几声请留步,并说上几句好话的。偏偏刚刚挑衅对方的是庞将军……公孙中只是颤惟惟的站在一旁,不敢多言。
  
  见到高丽众人一走,胤礽笑得(自以为)和善:“公孙大人,我们大宋的名誉便要看你的了!”
  
  公孙中真真是苦不堪言啊——人都捉不到,更何况是鬼呢!这回我的老命可保不住了。
  
  待得胤礽走了,公孙中苦着脸一阵,突得见到雍正,顿时脑中灵光一闪,连忙跑到了雍正的面前。“包兄弟,你的机智是出了名的。如果你的策儿,还有陆云和沈良一起,破这个案子,就有希望了!”
  
  “伯父!事关重大,包拯一定尽所能,查出真凶!”雍正自然是知道刚才胤礽接下这个案子,一方面是为了自己。若是能凭着此事闯出名声,日后与胤礽两相扶持,自是得宜的。而今公孙中果然求救于自己,雍正当即答应了下来。
  
  成败在此一役,自是许胜不许败的!就算是为了自己,也为了……二哥吧!
  
  公孙中很是不敢确定,心中慌恐不安:“真的可以吗?”
  
  “那是自然!”雍正微微笑着,奇异的安抚住了公孙中。
  
  ★☆★☆★☆★☆★☆偶是分割线★☆★☆★☆★☆★☆
  
  在庐州城内正因为高丽太子的死,以及高丽七皇子要与大宋兵戎相见的宣言而人心惶惶时,大宋的京城——东京,也并不平静。
  
  “打!”说这话的,是一个杀气腾腾的老者。
  
  “不行,以和为上!”主张和平的,是一个文弱彬彬的中年人。
  
  “不对,该打!”
  
  “以和为上!”
  
  在朝堂上正在唇枪舌箭的,自然是庞太师和八贤王了!
  
  “好了,两位卿家不要再争吵了!高丽太子死于宋境,高丽使节上书向朕问罪,我们大宋自是不能独善其身的。”大宋的天子赵祯肃着张脸,打断了朝中两位重臣的争执。“该打该和,却是要看看庐州那边是否能查出杀害高丽太子的真凶的。”
  
  “皇上,我们大宋版图倍于高丽,且兵精良足。此次高丽欲与大宋和亲,不就是因为大宋打败了高丽吗?所以,根本用不着在高丽面前低声下气。”庞太师歇下了脸上的戾气,显得平和,却自有一番坚持。
  
  “不是这么回事吧?高丽太子死于我大宋境内,我们于理有亏。”八贤王先是反驳了庞太师所言,然后又对着赵祯说:“皇上,如果再冒然出兵,我怕……”
  
  八贤王话还未说完,庞太师却是冷笑着打断了:“八王爷,你实在是太仁慈了!”
  
  八贤王还待开口,一名穿着军甲的士兵边喊着:“报——”边跑进了宫殿,在宫殿门口便跪了下来:“启禀皇上,边关告急!”
  
  赵祯一听,神色一肃:“禀!”
  
  “今日兵部收到边关急报,高丽国内兵马有异动。他们紧急征兵入伍,不知有何所图!”
  
  “皇上!”庞太师斜看了身侧的八贤王一眼,敛住了眼中的志得意满。“高丽一边以国书向问罪,一边齐集兵马,看来早已决心一战。更有甚者,微臣恐怕高丽太子之死,本身就是一个骗局。”
  
  八贤王听完,忍不住哈哈的笑了出声:“庞太师啊,你未免太多心了吧?高丽皇帝为了牺牲一个太子,就是为了与我大宋大动干戈,他有什么好处啊?”
  
  “若然他们与旁人早有勾结,以力不轨呢?”庞太师说完,缓缓的看向八贤王,似乎在说那个旁人就是八贤王一般。
  
  八贤王见赵祯神色有异,不由得心神一动,知道自己要想办法为自己脱得身来,免得遭了帝王的怀疑,却没想到赵祯却是说出另一番话来:“莫非……你是说高丽与大辽勾结?”
  
  庞太师一怔,随即便想到赵祯对着八贤王还是很信任的,这才说得这番话来解了自己为八贤王设的语言陷阱。无奈之下,庞太师只能眯着眼睛看向八贤王。
  
  八贤王见赵祯为自己解围,心中一松,赶忙上前:“皇上切莫冲动!高丽和大辽是否勾结,现在还言之过早。但是,我军的兵力,大部分集中于东北,而西北的大辽是有机可趁。再说,高丽的兵马不过是隔靴搔庠,而西北的大辽才是豺狼虎豹!”
  
  “皇上,国体攸关!若任由高丽军兵在边境示威,我大宋国威望何在?请皇上准奏,速速调动二十万官兵到东北,以压高丽气焰。”庞太师敛了情绪,说出的话也确实有理。
  
  八贤王也不甘示弱,“皇上,国家兴亡,不可轻言动武,以防大辽有机可乘!”
  
  “八贤王!若然高丽不顾一切,兴兵进犯,到时你担当得起吗?”庞太师冷言道。
  
  “庞太师!如果两国开战的话,你是否身先士卒,亲自出征啊?”八贤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