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东方不败不得不说的故事--杨莲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与东方不败不得不说的故事--杨莲亭- 第1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立刻有人惊讶道:“武学文、武学武?他们两个的名声在座的可都是听过的,那都是响当当的好汉。可我听说武学文前几天得了一场大病,武学武带着四处求医,连‘赛华佗’华先生都没有办法了!”
  
  田先生摇了摇扇子道:“这个却要引出另外一段故事。前面的各位想必都清楚我也不多言。却说就在连‘赛华佗’华先生也无计可施之时,人群中走出一个人来,面如冠玉,眼若星辰,嘴如涂朱,鼻若悬胆,端是一副好相貌!只见他围着武学文绕了三圈已经看出端倪,对‘赛华佗’华先生道;‘这位先生,这病在下识得,不知能否借用贵宝号的一席之地用来治疗病人?’华先生问他道:‘哦?你识得此病?未知能否告诉老朽如何医治?’那少年道:‘开刀!’。”
  
  杨莲亭震了一震,这年代已经有外科手术了?莫非真的是穿越众?也是,我能穿越,别人为什么不行?看来要在早做打算。
  
  “华先生一听也和诸位一样惊讶,思付半晌才问道:‘开刀?关云长曾刮骨疗伤,你莫非是华佗传人?’那少年道:‘正是。’华先生气道:‘自曹操杀华佗后,华佗的医术就已断绝,你莫要欺我无知!’那少年见华先生动气不得已说出了一段隐秘,他对华先生道:‘先生却是不知,华佗在被关在狱中的时候写了一本医书,名为《青囊书》。将此书传给狱卒吴押狱,吴押狱害怕曹操诛连,假意烧了一本书,对外称妻子不小心之下将《青囊书》烧掉了。其实此书尚存,家师曾游历天下,治病救人,有天遇到一个老人,言他有爱人之心,随传授《青囊书》。我习的正是家师从那老人手中得到的《青囊书》,因此以华佗传人自居。’华先生听后道:‘没想到竟然是如此!天使华佗医术续传啊!’遂请那位少年和其师兄医治武学文。这少年是如何救治武学文的就不得而知。总之没过几天武学文又能和武学武一起追随陈总舵主一起杀倭寇却是实情!”
  
  说道这里田先生停了下来,没有再说。下面的人忍不住问道:“田先生,你是个见多识广的人物,定然知道其中的一些奥妙隐秘,快与大家伙说说!”
  
  田先生并不着急,慢悠悠的喝了口茶道:“依我想,定然是倭寇那边知道武学文以后会打杀他们,才暗下杀手。你们想倭寇所在的地方以前有一个名称叫做‘扶桑’,可不是属东方之木么?是以那少年以西方之金克之,武学文的病自然就好了。”
  
  人才!真是个人才!见过能忽悠的,没见过能把手术忽悠成五行相克的!杨莲亭把自己的脑袋埋在教主的肩上无声的笑起来。
  
  听了田先生的解释不少人恍然大悟。张三道:“原来是这么回事!田先生不愧是田先生。”李四道:“田先生,说了半天,你还没告诉我们救武学文的那少年是谁啊?我老娘身体不好,下次遇到了也好求他治好我娘!”李四的话引来了大家的赞同,都问道:“是啊!是啊!那少年是谁?”
  
  田先生放下茶杯,不紧不慢的说道:“这少年我们先前也提过,正是陈总舵主的师兄——姓杨名莲亭!”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作者有话要说:小时候到是每天都看中央三台放单田芳先生的评书。。。只是时间久了。。。不大记得了。。。
抱怨下收藏和评论不相符。。。。偶看了很多书。。。都是收藏少于评论。。。偶就掉了个个。。。
鱼类们。。。再不出来我要撒网了啊。。。。
天地会的包袱算是抖出来。。。其作用。。。。很深远哦。。。不是偶一时无用处的恶搞哦。。。在此澄清一下下
偶华丽丽的又去上学了。。。大家要想我哦。。。 
                  林家
  杨莲亭现在心情很糟糕,假如陈近南出现在他面前,他一定会将他大卸八块、十六块、二十三块、六十四块。先奸后杀,再奸再杀,凌迟处死,挫骨扬灰……
  
  事情还是要从那位说书先生田先生说起。
  
  在田先生说出杨莲亭三个字后,杨莲亭已经感觉道不妙了。
  
  他的感觉有几分好的不灵,坏的灵的味道。田先生说完杨莲亭三个字后,又讲出一段话来:“前几日,小老儿怀着敬仰之心去拜访陈近南——陈总舵主。天地会的位置向来不为人知,好在小老儿在福建这一亩三分地上好歹还有几分薄面,因而最后还是见到了陈总舵主。陈总舵主对我讲了个中情由,武学文、武学武两兄弟正是受了陈总舵主师兄的恩惠,才投效于总舵主。总舵主曾言道:‘我的师兄才能更胜我万倍,我到福建后的作为都是按照他的规划。可怜我以前自忖才高,欺他年幼,时常以排名在他之后而不忿,对他言行也多有不恭敬之处,因而恼了他。若再得我师兄万分之一的谋划,倭寇怎么如此难平?”
  
  说到这里田先生当众朝杨莲亭那跪下,一时众人的目光也移到了杨莲亭处,这使得杨莲亭欲走而不能。众目睽睽之下田先生开口哀求道:“杨先生,陈总舵主现在已经很后悔以前的作为,请您原谅他吧!我在这里代被倭寇祸害过的人给杨先生叩头了!只愿杨先生和陈总舵主早日重归于好,泯灭倭寇!”
  
  听书的众人这才知道原来自己今天居然和陈舵主的师兄在一家酒楼吃饭,都感到与有荣焉,酒楼的老板更是暗自盘算要将杨莲亭坐过的位子保护起来。要不是那个时代没有“狗仔队”和报纸,否则这个消息估计也能在娱乐版块占有一席之地。
  
  田先生如他所说“砰砰”的给杨莲亭磕起头来,这个举动带动了不少人当场向杨莲亭下跪哀求。中间有人喊道:“杨先生,可怜可怜我们这些在土里刨食的人吧!那些倭寇不是人啊!”也有喊别的话的,总体来说都是劝杨莲亭和陈近南和好。
  
  杨莲亭总觉得这一幕十分眼熟,想的入神了,一时竟没了反应。辛而还有教主在旁,教主双手虚扶道:“各位!我们师兄弟之间并没有什么隔阂,还望大家不要听信人言!消灭倭寇的计策也不是一时能想出来的,否则倭寇岂能嚣张到现在?当然,假如我师弟真能想出什么妙计,也绝不会因为个人恩怨,藏而不露的。”
  
  这一番话下来才算平了民意,田先生带头说道:“有东方公子这句话,我们就安心了。东方公子和杨公子在此处吃饭我们也不好多搅扰,先告辞了。”当即告辞而去,大队人马也跟了出去。
  
  等人走的差不多了,杨莲亭脸上才露出了堪称冰冷的笑容,看着颇为骇人。教主见他这样不仅不怕,脸上反而显出了笑意问道:“莲弟知道了?”
  
  杨莲亭道:“如果连被人算计都不知道,我还活着做什么?!”
  
  教主见他生气故意问道:“何不找他去?”
  
  杨莲亭白了一眼教主道:“胜儿在考校我么?”
  
  教主被他一白,只觉得有万种风情,话也说不清了:“没有…莲弟…我同你去…。。”
  
  杨莲亭看他如此气也消掉不少道:“你以为他不会算上你?”
  
  教主自责道:“是我疏忽了,韦小宝平时也是个机灵极了的人,怎么也没想到他会趟这趟子浑水!”
  
  杨莲亭深觉教主的情商有待提高,便借机教育道:“那你为什么愿意如此待我?”一句话成功的让教主失了声。末了,杨莲亭又画蛇添足道:“你也说了韦小宝是个机灵极了的人物,他又怎么会不懂得‘县官不如现管’的道理?”后一句话让教主大点其头,杨莲亭对教主的第一次情商教育以失败告终。
  
  教主见杨莲亭还是一副气冲冲的样子道:“莲弟,该陪我出去转转了。”
  
  杨莲亭被人算计,暂时报仇无望,心情抑郁,本不想出去。现在教主好不容易主动相邀,还是应了,一路上踢飞石子无数。
  
  两人在繁华的热闹的大街上,一前一后的走着。杨莲亭不时转头回望教主,教主很享受这项待遇,就一直走在他后面。每当杨莲亭回头来看,教主都会回应以笑容。按照往常的规律,等杨莲亭不耐转头回顾教主的时候,就会停下等教主走到身前,并肩而行。
  
  今天杨莲亭心绪烦躁之下,回头的次数骤然增多,让教主笑的脸都僵硬了。这不,教主上翘的嘴角还没有松下去,杨莲亭又一次回头。看到了教主,心静了一些,眼角瞄到了一个和尚。和尚?少林寺?不是说什么“北少林,南武当”的吗?少林寺不是在河北吗?对了!貌似我以前看过一部电视剧,上面戚继光消灭倭寇就是得到少林的帮助!想起来了!福建有个南少林!杨莲亭兴奋的指着那个好像是在化缘的和尚问教主道:“胜儿,那个和尚是南少林的吗?”
  
  教主看了一眼正色迷迷的拦着一位破布衣衫,脸上皱纹横生的中年大妈布施化缘的和尚道:“一个骗财骗色的假和尚而已,莲弟何故看重!”
  
  醋坛子又翻了。杨莲亭解释道:“胜儿误会了,我只是想到一个方法,好教那人自食恶果。”
  
  教主见他胸有成竹,也不多问道:“莲弟既然已有了办法,我们这就去找他吧。”
  
  杨莲亭自然应好。
  
  偶华丽丽的报复展开分割线
  
  陈近南自忖准备的妥帖,听闻杨莲亭和教主来访也不惧他,坦然的开门迎接。
  
  杨莲亭见大门中开,连忙以袖掩面,暗拿葱蒜刺激眼睛,两滴鳄鱼的眼泪出炉。他一面扑向陈近南,一面哀痛的喊道:“师弟……。”
  
  陈近南被他拉了长音的“弟”,刺的浑身冒冷汗,躲到一边不让他扑着自己,假笑道:“师兄这是怎么了?”
  
  杨莲亭生怕别人不知道他哭过,扬起满是泪痕的脸,环顾左右后道:“师弟…!师兄…师兄对不起你啊!我…我不该啊!…我不该为了和师弟之间的私怨,置师父的吩咐而不顾啊!”
  
  陈近南看情形不对,知道要糟,但事情到了如此地步也只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了!当下和声说道:“师兄不必如此,有话慢慢说。”
  
  杨莲亭见陈近南入套,有些得意,面上半点不显,一副羞愧的无以复加的样子道:“师弟,其实我对怎么灭除倭寇,确实有些打算。只是不满你对我不敬,所以没告诉你。你今日借田先生的口向我道歉,却让我这个做师兄的无地自容啊!”
  
  陈近南警觉,肉戏来了!面上也是一副羞愧之色道:“师兄勿要如此说,此事本是我的不对,我该亲自向师兄赔罪才是。”对灭除倭寇一事却不提。
  
  陈近南不提,自有人提。天地会的总坛所在地也是他们的演武之地,聚集的多是为倭寇所害之人。杨莲亭一进门就扑向陈近南,却是故意不进客厅,等的就是这个机会!
  
  那群被招收近天地会的汉子们没让杨莲亭失望。当中有一个30岁左右,右边脸上有一道刀伤的男子走了出来,他个子不甚高,却很有威望,看他走出,两旁的人都闪开一边让出一条道来。
  
  那男子走到人前,向杨莲亭一抱拳道:“在下丁浩,见过杨先生。不知杨先生所说的灭倭之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