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木兰辞- 第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顿时踌躇,“送出去的东西,怎么可以再回来?”

  柳庆轻叹,“算了,不难为你,我稍后知会安乐巷的橡媪,让她明天带几个齐整的丫头过衙门,你挑着买一个吧。”

  我暗自松口气,不期然想起裴寂,心里叹息,却不敢表露在面上,以免柳庆修理我。

  橡媪是晋阳最有名的牙婆,专事买卖年纪在十岁到十五岁之间的小女郎,手上的货色个个无比优良,当然价格也无比高昂。

  第二天下午,橡媪果然带了四名丫头来衙门,从后门进后堂,供我和柳庆挑选。这是我第一次见到橡媪,她穿着深色衣服,漆黑头发扎得严严实实的盘在头上,面容平淡无奇,嘴唇很薄,化着厚厚的妆,身量不高,还不到我胸口,看不出年纪,也不怎么说话,站在四个如花似玉又伶俐乖巧的丫头旁边,就像一粒最微不足道的尘埃,半点也不引人注目。

  柳庆目光浏览四个丫头,笑着说道:“橡媪,刘大人的女眷,是本朝蒲山公的爱女,伺候这样的贵族小姐,你觉着四个丫头当中,哪一个最合适?”

  橡媪沉吟了阵,说道:“中间第二个,珠玑。”

  我愣了愣,觉橡媪说话声音沉稳似水,带着一种奇异的金属质感,入耳有一种古怪韵味,就忍不住想要逗她说多两句,“为什么你觉着第二个合适?”猜想她一定会滔滔不绝长篇大作说出五百万字形容这丫头的好。

  没想到橡媪却不入我圈套,“就是合适。”四个字干脆利索,干掉了我的问题。

  我无计了,柳庆在旁边讪讪的笑,我略略有些尴尬,不过还是不死心,于是改问价格:“那么多少钱卖给我?”

  橡媪说道:“一百两。”

  我很是吃惊,“这么贵?”等着她说出两百万字解释一百两银子买这个叫做珠玑的丫头是如何的物超所值。

  橡媪这次连一句话都没施舍我,倒是柳庆在旁边帮腔:“不贵的,橡媪出品的,都是上等货。”

  我瞪了柳庆一眼,“好吧,刘安,带这位媪媪去拿银子,买了那个丫头。”

  刘安带着橡媪和四个丫头离开后,我对柳庆说道:“有没有觉得这个橡媪很古怪?”

  柳庆笑道:“和她接触过的人,都有这看法。”

  我问道:“有没有人查过她?”

  柳庆笑道:“怎么没有,还有不少,包括我在内,不过,没有一个人查出她的来历。”

  我笑出来,“这么神奇?”我还以为只有明月是没有来历的人。

  柳庆淡淡说道:“只要你把心思从裴大人身上收回来,在这个小小的晋阳县,你还会发现更多神奇的人事。”

  我尴尬的笑。

  八月二十六的上午,没有人击鼓鸣冤,也没有积案要破,我正在书房看闲书,柳庆在帮我写本月工作总结,早间有收到明月送来的消息,说李四公子解毒过程十分顺畅,目前已经懂得辨人,正在着手恢复他的记忆,预计再过十天功夫,就可以使他康复的和从前一样,短信的末尾照旧殷殷嘱咐我:看好吴春。

  柳庆一边写作业,一边和我闲聊:“大人,裴大人好似已经有十来天没过衙门吧?”

  我说道:“他忙吧。”

  柳庆若有若无的笑,“是啊,忙着跑青绀别墅,据说因为李四公子的病情好转,殷开山大人对他很是礼待。”

  我没做声,沉吟良久说道:“那就好,他可以借此机会投入唐国公门下,以后自然是平步青云,我很替他高兴。”

  柳庆笑着说道:“如果他真的投入唐国公门下,以后你们见面的机会就更少了。”

  我没做声。

  柳庆问我:“这两年他都在利用你,你是聪明人,不可能不知道,心里有没有怨过他?”

  我摇头,“没有。”

  柳庆问道:“为什么?”

  我沉吟了阵,淡淡说道:“朋友之间互相帮助,是应该的。”

  柳庆嘴角露出嘲讽笑容,他停下笔,鼓着嘴唇吹干纸上的墨湿,“阿萼估计也该到了,以后你要好生对待她。”

  我沉沉说道:“我知道,我会的。”

  话音才落,刘安就眉开眼笑的进门通报:“老爷,李家小姐的马车到了。”

  我赶忙起身出去,果然见着衙门口停着一辆坚固马车,车轱边上站着个年纪约有十三四岁的小丫鬟,撩起垂帘,阿萼就端正坐在里边。

  我和阿萼仿佛已经有三四年没有见面,她的样子有所改变,脸形比以前尖锐,目光也比以前清冷犀利,我心里想,这女子就是要和我共渡一生的人了?忍不住开口确认,“是阿萼么?”

  好书尽在。cmfu。





  第一品 阿含经 第七章 内史舍人

  (起8J点8J中8J文8J网更新时间:2006…12…1 10:00:00  本章字数:3261)

  

  话一出口我就后悔了,柳庆在背后狠狠踢我一脚。

  女子抿嘴笑道:“我是。”

  我干笑,走到马车跟前,伸手把她抱下来,欲盖弥彰的解释:“有些年不见你,长得比以前漂亮好多,不敢认,”想起买的那个丫头,赶紧说出来讨好她,“知道你要来,我特意给你买了丫头。”

  阿萼轻描淡写的笑,“不用,我随身带了丫头来。”

  我尴尬的笑,赶紧把阿萼让进后堂僻静的厢房,“这里原本是我住的地方,刘安已经把房间仔细打扫过,十分干净,就是简陋些,委屈你了。”

  阿萼四处打量了阵,“挺好,我住了你的住处,你住在哪里?”

  我轻咳了声,“我去前院官署,和柳庆一起住。”

  阿萼轻笑,“刘大哥果然是正人君子,嫁给你这样的人,我很是放心。”

  我脸上发烧,看着阿萼,呐呐说道:“我以后会对你好好的。”

  阿萼笑道:“我相信,”她沉吟了阵,接着说道,“我今次来晋阳,除了探望你以外,也还有一件小事,想要问你要个建议。”

  我问道:“什么事?”

  阿萼关上厢房的门,“哥哥遇到麻烦了。”

  我心里警觉,“什么麻烦?”

  阿萼说道:“他做错一宗事,落下把柄在韦福嗣的手里。”

  我皱眉,“他做错什么事了?” 

  韦福嗣是本朝礼部尚书韦世康的次子,也是本朝有名的文臣,圣上钦点的太子太傅,也是李密在朝中头号对手,说到两个人结仇的过程,多少也和我有些关系。

  开皇初年,我在长安求学,有幸投入当时的太子太傅明克让明大学士门下受教,李密也是明大学士的门生之一,我和他最初关系并不怎么交好,直到我认得越王杨素的长子杨玄感,这个人是武将,但喜好读书,也颇有才识,我很欣赏他,两个人走得很近,杨玄感和李密私交甚好,慢慢的三个人也热络起来。

  大业元年,杨玄感在黎阳叛乱,暗自差人送了密信给我和李密,邀我们过黎阳和他一起谋事,我考虑再三之后,没有答应他。

  对谋逆反叛这种事,总体来说,我兴趣不大,除非是为着特别的理由,一般情况下没有加盟的欲望。

  但是李密却被他说动,做了他的谋士,不过为着保险起见,他没有离开长安,只是通过书信,和杨玄感做沟通,指导他用兵。

  后来杨玄感俘获了本朝有名的文臣、内史舍人韦福嗣,让他做自己僚佐,韦福嗣才干和李密不相上下,又随时侍奉在杨玄感跟前,渐渐杨玄感大部军务开始交给韦福嗣处理,李密被韦福嗣架空,心里很不服气,就想除掉韦福嗣,来问我要主意。

  这种勾心斗角的事,我最是没有兴趣,可是架不住李密再三再四追问,这种勾心斗角的事,我最是没有兴趣,可是架不住李密再三再四追问,只好写了封信,胡乱给了个建议敷衍他。

  我在信中是这样写的:韦福嗣是因战被俘,迫不得已做了杨玄感的谋臣,其人妻子儿女全部在长安,这是他的后患,有这个后患在,他就不可能全心辅佐杨玄感,因此你可以设法,怂恿杨玄感讨伐帝都,让韦福嗣写檄文,他权衡利弊,多半不肯写,你再趁机向杨玄感进言,说韦福嗣并不是真心和他同盟,俯首不过是权宜之计,如果得到机会逃脱,一定会一走了之,所以越早斩杀越好。

  李密觉着我说的有道理,就照我的计策写了密信给杨玄感。

  如我所料的那样,韦福嗣忧心亲眷的安全,果然不肯写檄文,但事后的发展却并没有照李密希望的那样,韦福嗣不知道用了什么手段,不仅说服杨玄感放弃讨伐长安,更反指李密明知该时不当伐帝都却怂恿杨玄感冒险,一定是心有他图,杨玄感因此疏远李密,许多军机要事,不再和李密商议,李密赔了夫人又折兵,觉着有些心灰意冷,慢慢也淡了和杨玄感的来往。

  这年的冬天,杨玄感兵败,韦福嗣弃主逃回长安,杨玄感想要西奔突厥,找不到人策划路径,又主动恢复和李密的往来,李密不计前嫌的帮他设计了逃亡路径,但是一转身,就把这消息和路径图呈给了当今圣上,至于之前自己私下和杨玄感来往的事,当然是略过不提,只当是从来没有存在过。

  杨玄感最后在营州被俘,因为不肯就擒,被乱箭射死。李密举报有功,圣上封他做了左亲侍郎。

  大业三年,韦福嗣蒙圣上隆恩起重,复职做了内史舍人,李密和他同朝为官,因为之前的心结,两个人面上虽然客气,背后却时常交手,纠缠一年有余,各有胜负。

  到今年初,圣上挑了韦福嗣做太子太傅,教习四岁的元德太子功课,韦福嗣的地位开始凌驾于李密之上,四月初,韦福嗣向圣上进言,说有杨玄感叛军旧人,日前来他府上,敬献了许多杨玄感叛乱期间,某位本朝官员写给他指点战事的书信,他怀疑这些书信疑似出自左亲侍郎李密之手。

  圣上看过这些书信之后,把李密找去,问他要解释,李密心里很清楚的知道,韦福嗣肯定一早就握有那些书信,只是因为时机不成熟,所以没有献出来,现在他觉得是可以回应当年李密馈赠的时候了。

  但李密也不是省油的灯,他当初选择用书信和杨玄感沟通,一早就已经料到书信可能会落在心怀叵测者手中这一变故,因此所有书信内容,都是找人代笔的,他只负责口述,代笔的那小厮,也早在他和杨玄感来往疏淡时候就刺死了。

  有了这样万全准备,李密在圣上面前理直气壮的矢口否认和杨玄感有过书信来往,并当场写字,供圣上做笔迹比对,结果可想而知,韦福嗣吃了哑巴亏,圣上将他狠狠修理一顿,并和颜悦色的安抚了李密一通,又让他袭承父亲李宽的蒲山公爵位,作为自己猜忌他的补偿。

  这些事阿萼在写给我的书信中陆续提到,由柳庆说给我听。彼时我还和柳庆猜测,韦福嗣下一步会拿谁说事,柳庆铁口直断:“下一次纷争,一定是因太子而起。”

  当今的太子名昭,母亲是圣上的正宫皇后萧氏,他是皇长子,出生不到两岁,就立为太子。除了昭以外,圣上目前还有两子,分别是萧皇后生的次子齐王暕,以及今年五月初,美人萧嫔生的赵王杲。

  阿萼叹了口气,“他派人行刺太子未遂,狙击手落网,被韦福嗣拿获。”

  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