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足良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食足良缘- 第23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颜予轩也不说话。默默看着对方,事到如今。还有什么好说?命运弄人,唯有承受而已。
    “自我走后,她,她过得怎样?”高易雸垂首颓然,此刻他觉得在颜予轩面前抬来起头似的,对方刚才的话,一下将他的心浇了个透明,那信是母亲拿出来的,从此之后凡提到书玉,母亲总在自己面前惶恐的原因,也就呼之欲出了。
    “她过得不好。不过她性子刚正,却是不肯白白受人欺负的。”颜予轩短短一句话,将高易雸打得无力还击,她过得不好,她过得不好!自己爱她,却没给她丁点保护,想想身边五尺男儿,心里实在有愧,此时再念及那日对她出言不逊,真叫高易雸头也抬不起来了。
    “高兄也无需自责,毕竟,一来你不知情,二来,你离京去了外头,也无力回护。”颜予轩倒是体量其意,出言安慰。
    高易雸此时再不想看对方一眼,不是鄙夷,是自己羞愧,不过这并不代表他就要将书玉拱手相让了。相反,现在他知道了一切,反倒更激起他的斗志来。
    “我这就走了,今日是我来错了,不过也好,知道了真相。颜兄,临走我有一句相赠:既然书玉现在再次蒙难,颜兄这样躲在家里却不是事。一向颜兄不是自诩总护于书玉身边?这回却又如何?现在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若真要帮她,还要用心用智才行!”说完这几句,高易雸掉脸就走,留下颜予轩在身后,沉思不语。
    这天晌午,颜予轩便开始进食,他吃了许多,甚有将前几日弥补回来之意。
    颜予岚听得下人来报,心中甚是宽慰,以为二弟醒悟过来,自觉心中大石落定,饭后因冬日天短,不便午休,便出来在园子里走了几步,疏散疏散。
    不想才走到书房外,就正撞见了颜予轩。
    “大哥也出来了?”一见颜予岚过来,颜予轩便笑着上前来,又道:“想必几日未吃油腻,中午吃得太多,有些腹涨肚饱,只好出来走走。”
    颜予岚笑着点头,因心情大好,便玩笑道:“你也是玩得过了火!现在怎样?自己肚子受累。”
    颜予轩少不得陪笑,跟在自己大哥身边,慢慢向前踱去。
    “明儿就是元宵节了,宫前正门处,山楼影灯已结起来了,宫中内外山棚皆起,想必又是一场热闹,明儿咱们倒要好好高乐一回。”颜予岚边走边说些闲话,又看予轩神情。
    颜予轩淡然自若地笑道:“这是自然。腊月间我便命下人去了灯市,买了好些珍奇者回来,想必明儿都要挂出来了。”
    颜予岚点头,随口道:“明儿想必皇帝也要去宣德楼上观灯,黄罗彩棚下,御座业已设好。我听高太师说,就连太妃也是要一并去的。”
    颜予轩点头,有意无意地道:“太师最近甚有东风再起之势,大哥倒要多加小心为是。”
    颜予岚听这话不对,回头看了他一眼,语气有些不安地问道:“二弟,你这话是何意思?”
    颜予轩轻言细语道:“眼见过了年就要殿试,今年赴京会试的学子水平不知如何?若实在太差,只怕皇帝那里也不好过关。”
    颜予岚一听,本走得轻松的脚步便有些放慢了下来,一手抚须,开始陷入沉思。
    颜予轩似没看见,又闷头说了下去:“高太师看顾自己的亲家,也是应当自然,太妃偏袒自己的弟弟,更是理所当然。只是,大哥也是知道的,翰林院向来主管科举,乡试主考监场也向由大学士担当。这回是潘士杰,下回,却又是谁?若长此以往下去,总有一天弄出祸来,到时金殿之上,皇帝看入京的竟是一般俗物,问也问不出所以然来,当众叫皇帝难堪,他老人家发起火来,可不是玩的。”
    一语惊醒梦中人,颜予岚不想自己的二弟不入宦海,竟也有如此心思,当下便斜了眼看他,有意问道:“若依你意思,又该如何?”
    颜予轩见问,便胸有成竹地答道:“要我说,太师已近利令智昏,潘大人去了,再无人辖制,太师愈发有恃无恐,只怕越弄越大,到最后不可收拾。”
    “可是他背后有太妃撑腰,就连皇帝也要给他三分薄面,李大学士那样受宠,不也一样当面碰了钉子?更别说我了。”颜予岚连连摆手,他知道自己二弟的话里意思,只是他一向稳重保守,是绝无可能当那出头先烂的椽子的。
    此外颜予岚心中也十分明白,颜予轩有意将事态说得严重,也是有其自己的私心的,不知为何,自己二弟偏就是对那潘家小姐念念不忘?
    颜予轩看得出大哥的心思,遂不再多言,知道这不是一天两天能下的工夫,今天能说到这一步,已属不易,机会早晚会用,到时候再看吧。
    却说高易雸回到家中,首先就去了高太太院里。因台夫人来了,高太太正与其说些小时候趣事,不想几个丫鬟拦着抱着,还是阻不住自己的儿子,见其径直冲了进来,也不管有人没人。
    台夫人看着不好,又不知何事,只好看看高太太。
    高太太脸上有些抽动,强忍着不安,笑问:“你在哪里吃了酒来?没见我这里有客?来人,快领三爷下去,洗把脸换个衣服再过来!”
    高易雸哪里肯走?到底当了人又不好发作,只得喘气坐了下来,却是既不上前来请安,也没有行礼的意思。
    台夫人知道不妙,于是笑对高太太道:“想必你母子有事要说,罢了,今日我也来得久了,还是回去得好。咱们有话留待下回!”
    高太太求之不得,赶紧起身相送,又道:“明儿晚上看灯,到时候再见就是。”
    台夫人去了,高太太回身便嗔道:“雸儿,如今你也没了规矩了!你台伯母在这里呢!怎么看见也不说句话儿?”
    高易雸早已忍耐多时,见台夫人去了,正好要说话,高太太看其脸色红涨,青筋直暴,心里慌了起来,挥手叫下人出去,又抢在儿子前头开言道:“你才去了哪里?谁把你气成这样?”
    高易雸怒极,手抖心颤,直接问到自己母亲脸上来:“娘!今儿给儿子句实话!当初潘书玉写给儿子的那封绝情信,到底是怎么来得?!”
    高太太怕的就是这个,一句果然被戳中心窝,惊得气也喘不均了,向后几步,跌坐在炕沿上 
        
第三百十章 新鲜的一天
    感谢热恋^^亲的打赏支持!
    、、、、、、、、、、、、、、、、、、、、、、、、、、、、、、、、、、、、、、、、、、、
    高易雸见母亲被自己惊到,知道这事必与其相干了,来时路上心里本来还报有些希望,希望是颜予轩为自己开脱,因而才找自己母亲做了借口。
    虽然想想也不可能,颜予轩不是那样的人,再者,自己母亲一向的表现,恐正印实了事实。
    可当事实正摆在眼前时,高易雸又觉得难以接受了,怎么会?为什么?
    “我儿,为娘的也是无可奈何呀!”高太太扑到自己儿子身上,哀声求道:“你知道在这家里,我没有别人,只有依靠你一个,你爹又是那样,我也是没法子呀!你若丢下这个家,叫为娘的今后怎么活,还见不见人呢!”
    高易雸用尽全身的力气,方才摒住了没将母亲推开,却也是摒得浑身筋也酸了,几不曾迸裂。
    “雸儿,”高太太见儿子不说话,自为事情有了转机,面上换了付表情,陪笑又道:“你看如今可不好了?你爹向是看重你的,知道你回心转意,愈发心里疼了,这不,伸伸手就替你谋个前程,你只好好的,过不几年,再调回京来,总是有你爹和你姑妈在,那。。。”
    高易雸大喝一声:“住口!”他实在听不下去了,母亲确实是为儿子,可难道没一点儿私心?难道不为在家里姨娘面前争口闲气?
    高太太退缩了,她看出来,儿子眼神中有不满,有鄙夷,可到底她是母亲。儿子不肯,也不愿意丢一句重话。
    高易雸拨开高太太紧抓在自己身上的双手,慢慢向后退去。他来不过确认真相,现在知道了,便觉多留无益。
    “雸儿!”高太太软弱地在他身后,唤道,她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失去儿子了,心里忐忑,惴惴难安。
    高易雸停了一下,头也不回。却丢下一句话来:“娘如今也糊涂了,不过婚姻之事,父母做主也是常理。”说完便走了出去。只留下高太太,一个人闷住了气,难思其解。
    是夜东恩馆,书玉饭后便歇下了,且入睡得倒快。倒难说香甜,却也比在钱家时安逸许多。这是她熟悉想念的地方,她在这里觉得十分安心,虽则心中担忧父母,却如兰纬所说,他们在外时间久了。也甚适宜,且这事一时半会难见分明,因此倒将心放下许多。
    一夜无话。翌日书玉起了个大早,因睡得好,便觉得神清气爽,醒来见自己是在东恩馆,更添欢愉。
    酒儿睡在外铺。被书玉起来的动静吵醒,睁开眼睛竟见书玉已站在了炕前。衣服穿得整齐清爽,就连围裙也系好了在腰间,一付预备大开一场的架势。
    “小姐,你怎么起这么早?”酒儿睡眼惺忪,不停地揉着眼睛,有些犯傻。
    “懒丫头!还不快起来?现在不是在钱府了,东恩馆里开门就是一堆事,你还不快我速速起身!”书玉说着,顺手抓起桌上一柄擀面杖,佯装着向酒儿身上打来。
    “小姐饶命!”酒儿一个翻身就从被子里爬了出来,她与书玉玩笑惯了,因此配合着做出鬼脸道:“好容易睡个安稳觉,小姐一大早起来就要吵人!”
    书玉将酒儿的衣服丢了过去:“快点快点!厨房里事多呢!今儿第一天复工,你可不许找借口偷懒!”
    两人说笑间洗漱完毕,这就下楼去了后头厨房。
    但进了厨房,书玉便觉得一股混合着生食熟物,蔬菜荤腥的美妙滋味,扑面而来,浓香的是老火鸡汤,清淡的是冬笋果蔬,甘洌的是腌制好的泡菜,肥硕的是各类风干禽类,太美好了!
    厨房里只有柱子一个人,正看守着炉上自开张以来从不歇火的高汤,见书玉二人进来,又惊又喜,不禁开口道:“小姐来得这么早?今儿是十五,店里还不曾开张呢!”
    酒儿一听便开始抱怨:“我说不必这样早,小姐只是在耳边催命!”
    书玉拍她一把,道:“不必开张,你就不必吃饭了?早上喝西北风好不好?就你话多!柱子看了一晚上的火,也不曾听他有过一句多话!”
    酒儿嘿嘿笑着,书玉便叫柱子:“你先回去补个觉,这里我们在就行了。”
    柱子笑着去了,酒儿便问书玉:“小姐心中必已有主张,早上做什么好的给大伙儿过嘴?”
    书玉想了想道:“冬日早起,无非清粥暖胃,小菜取味,再加些热腾腾的点心,那就最相适宜了。
    酒儿点头,却道:“我最爱豆粥,只可惜熬起来费事,非两个时辰到不得嘴,豆子不烂便有腥气,想必今儿是来不及了。”
    书玉不以为然,敲了她脑袋一下道:“这有可难?豆子成粉入粥,不就顷刻而至了?”
    酒儿惊喜地笑道:“小姐果然聪明!这招也想得出来?!”
    书玉得意满满,推其快去,于是酒儿在院里,就着小石磨,磨出一小堆豆粉来,书玉现通火熬粥,熬到五成熟时,将豆粉尽洒其内,看看再过小半个时辰,也就差不多了。
    点心书玉也想好了,就用火腿冬笋,并些干菠菜之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