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大崩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金融大崩盘- 第1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种分歧是有指导意义的。保尔森谈论过房地产借贷方面的监管挑战,从美国的立场来看,历史先例清楚地支持将房地产作为当务之急。格林斯潘、费尔德斯特、席勒、罗森伯格、里默与其他诸位在8月及9月间关于以房地产为导火索的危机与房地产价格会严重跳水的预测毫无疑问都成为了现实。相比其他因素,这场危机的范围会在更大意义上决定美国政府今后的监管风格与对这些产品的监管力度。2006年年底,以芝加哥为总部的北方信托的首席经济学家保罗·卡塞尔简明扼要地指出了最差的情形:“美国的银行持有最高额的抵押相关资产总量。如果房地产市场陷入严重的衰退并造成大规模的房地产贷款违约,那么美国的银行系统将会承受类似于20世纪90年代日本银行经历的巨大损失。如果事情真的发生了,美联储会将利率下调为“0”,但这对于整体经济形势与通货膨胀局面没有积极作用。”
  卡塞尔在很早就阐述了这一观点。到2007年年底,其他人也发现自己一直笼罩在之前的日本泡沫与危机的阴影中。耶鲁大学的罗伯特·希勒、日本经济学家中前忠志与亚洲的彭博财经专栏作家威廉姆·派塞克也都提出了类似的观点。在新年那天,机敏的《金融时报》资本市场编辑吉莉安·泰特看到银行系统中有坏账产生、信用缺失与拖延结算时间的现象,这引发了她类似的思考。吉莉安引用了摩根大通副总裁蒂莫西·赖安的话:“像我这样的前美国银行监管者会觉得自己应该承担一部分责任,因为是我们所用的风险资本调整规则将这些高风险资本排除在了资产负债表之外。但我们从来没有想到这会导致结构性投资工具与复杂的杠杆性债务抵押债券的产生……金融‘工程’走得太远了。”而且,美国房地产市场不是唯一一个面临风险的市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一份报告显示,英国、爱尔兰也存在着资产高估,同样面临随时可能破灭的泡沫。
  根据美国以往的经验,我们可以大致预测将会发生的情况。许多人会将1989~1990年与1929年的住房价格变动作为参考。而悲观的罗伯特·希勒在9月早于国会联合经济委员会的表态中称这些比较都是不充分的:“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住房价格增长势头显著强于1990~1991年危机之前的增长,而且去年开始的房地产投资的缩减也更加急速。我很担心住房价格的崩溃会发展成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危机。”
  在美国,住房价格下跌持续的时间要比9~18个月的股市下滑与温和衰退来得更长。现在这次住房价格的下跌似乎是人们记忆中最大规模的。但我们仍希望,席勒对房地产市场的估计与将其和日本进行的类比是过于悲观了。('EXC')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