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公里。以丘陵和山地为主,平川约占五分之一。最大的河流汾河流经晋阳城区。此外还有支流潇河、屯兰河、大川河、柳林河、凌井河、杨兴河等。山麓地带泉水较为丰富,境内较大湖泊六处,以晋阳湖为最。给农业用水带来很大方便。
现在在赵扬面前出现的是一大片农业用地,三面环山的地理环境,令晋阳城完住不用担心会被外敌攻击农地,不过这也只限於在黄巾之乱之前,黄巾一来,张燕、张牛角等人打不过朝廷正规军,自会转战至此,和平气氛亦会由此而打破不复存在。
让检查的门尉盘查了一遍,交了不少的门头税才得以进入。
现在不过是春季,北方的牧民需要从中原购买一些生活用品和盐铁糖茶等等,自然也专门马市,所以来晋阳的商人还颇多,只不过马市虽然明着设在城里,但实际上小一点的牧民基本上都是在近郊等待生意(……逃税的没见过么?)。
不过赵扬这一次毕竟不是只买几匹马,所以要进城的专门马市向那些外族牧民买马,他们的马都是在城外(那倒是,如果马都进了城,估计整个晋阳城都会让马粪给淹了……),自然数目比较多,也能够更好的商议。
赵扬好歹还是一个太守,这些马都是要回去装备部队的,所以话最好还是找当地的官员出面,这样还能够便宜一些。
~~~~~~~~~~~~~
黄巾之乱 第15章(。dushuhun。) 踏上黄土高原、革命热土(……)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0…3…6 17:05:54 本章(。dushuhun。)字数:2119
过了一会高顺就回来了,将赵扬带入了刺史府。
刺史府也不大,转了几个圈就到了正厅。赵扬直道谢,希望给高顺留下了一个好印象。
结果惹得高顺心中直发毛,心中一边寻思着这个太守也太客气了吧,一边暗暗下决心下次一定要狠心收钱,免得再遇到这样客气,而且今天老二看见自己又放弃了送上门的钱,恐怕心中及其的不爽吧。
这个此时就是丁原了,胡子都已经发白了,看样子已经接近五十了,不过却十分健壮,身上竟然还有一身内铠甲,一看就是一个武将打扮。
赵扬抬头看了看丁原,仿佛是看见了一副白骨:可惜,丁原这个冤死鬼,到了最后竟然被他的义子给杀了……
丁原趁赵扬不注意,打了两个喷嚏,一边在心中骂道:“哪个鳖儿子又骂老子了……”
见了丁原,互相行礼,因为赵扬不但是平原太守,更有侯爵身份,而且平原那种人口比较多的大郡,也不是并州这种穷地方比的,虽然一个是太守、另一个是刺史,实际上二人地位差不多。
赵扬也不废话,直接说出了来意:“丁刺史,我这次来主要是买马的。”
这种事情丁原见的也不是一两次的,能够找他的基本上都是大笔生意,晋阳的主要税收基本上都是来自于马市。而且自己经手的,肯定也能吃不少回扣,在并州这种穷地方当刺史,想贪污也没有什么办法。
丁原听见原来是这个事情,一方面是觉得没有什么难事情,不会导致为难;另外一方面就是因为这样多少也是有点“好处”了。于是看起来也热情多了,道:“友靖买马,肯定是因为前次黄巾爆发,所以想要装备部队的吧,为朝廷做事情,我自然会让马市商人给你便宜一些的,只是不知道你需要多少马?”
听见丁原这么会找借口,替自己找了一个好理由,赵扬一边心中默念“你太有才了”,一边口上道:“呵呵,我这次可能要买3000匹成年公马,另外,我还想让丁刺史出面,让牧民卖给我一些良种母马留种。”
现在虽然是马市比较好的时候,但是春季也是动物交配的季节,牧民大多数都是将一些公马交配过后出售,而此时的马大多还刚刚受孕,牧民为了利益,基本上不愿意出售母马,这种事情,基本上还是需要丁刺史出面的。这次从黄巾哪里缴获了不少战马,但不是什么良种马,要是坐上一个穿着盔甲的大汉,手里面再拿着一个重兵器(体重85kg+盔甲30kg+兵器30kg+马具5kg以及一些其他的马刀等等),基本上是马的最大负重,这个时候马怎么还能够跑起来呢,如果只是普通的小兵还无所谓,可是大将要是骑着的马是一匹劣马,不被敌人笑死才怪,更别说单挑了。
丁原一皱眉,还是道:“让牧民出售一些母马倒还难不倒我,不过此时母马基本上都已经怀有小马了,所以价格自然也会贵一些,而且没有办法卖给你太多。”
这个是当然的,而且弄多了母马,丁原肯定也会认为赵扬不会再来买马了。
不过不管怎么样,平原毕竟不是产马区,也没有打算养很多马。要不然农田都要改成牧场了,赵扬可不想像当初元朝的时候,将全国的很多耕地都放荒生草,结果弄出了大饥荒……
三千匹成年公马,也是不小的一个数目了,所以丁原需要亲自出面了,反正到时候自己也少不了“回扣”……
丁原说着就准备起身和赵扬去马市和那些外族马商“交涉”。
“恩?友靖不打算让我去吗?”
丁原看着赵扬竟然没有动窝,不知道赵扬还有什么话要说。
“咳咳,丁刺史,我还没有说完呢,这么多马,我不可能都自己一个人驱赶回去啊!”
那倒是,3000匹成年公马,就是来100个人驱赶都是一个问题,更何况是赵扬着一些没有经验的人,而且,这一些马都是放养的,不是平原那种圈养的,都没有经过训练和驯化,万一有一个马不老实,结果引发全部的马骚乱,赵扬的人根本没有办法摆平。
说完,赵扬便接着道:“所以,还需要让丁刺史允许我在当地招募一些牧民,不过,招募的着一些牧民,我也会给您一些补贴。不过,我们都是内地人,言语不通,而且习俗也不同,所以希望丁刺史能借给我一个人。”
丁原稍微想了一下,觉得没有什么大碍,而且既然说了要给点“小费”,什么话不好说?在这个鸟不拉屎的烂地方当刺史,觉得挺有面子,实际上要嘛嘛没有,吃嘛嘛不香,就指望这点外快了。
“不知道友靖想要何人?”
“刚才我在门口的时候看见那个姓高的壮士很有礼节,所以扬也十分喜欢,”赵扬接着道:“内地人的礼节比较多,咱们并州人十分豪爽,但是内地人大多数都是文质彬彬的人,有这样的人带路,我也觉得放心。万一找一个鲁莽点的,路途上那些关卡收费的大哥都比较“直接”……”赵扬停顿了一下,觉得还是用这个词描写比较好,“万一真是打起来了,我这么多的马恐怕就会被没收了。”
~~~~~~~~~~~~~
黄巾之乱 第16章(。dushuhun。) 再拐骗人才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0…3…6 17:05:55 本章(。dushuhun。)字数:1841
丁原心里面正寻思那个高顺有什么能耐,不会赵扬想挖墙角把。
高顺是那次自己的义子想招募士兵打击劫掠的异族的时候招来的,因为武艺不错,加上也比较有礼仪,所以被安排道自己的身边,免得见着那些商人出言不善坏了事情。
高顺人是不错,就是有点和别人合不来,为人太正直了,有什么事情都看不惯,别人给的“打赏”他也从来不接。别人接了钱大多数都是和别人一起请客花掉了,唯独这个高顺格格不入,他不请别人别人也不请他。这倒是还没有什么,但是要知道,别人知道他不接受别人的钱就算了,但是哪次别人都硬塞给他,别人看见了心里面肯定痒痒,表面上称赞他“正直高洁”,心中则是暗骂他SB。
不过内地人比较讲规矩倒是真的,在这个时节,经常有一些人因为和内地商人交谈的时候说粗话,结果大打出手。
赵扬看见丁原还是犹豫,不知道在想什么,以为是等自己“放点血”,于是乖乖的塞了一串珍珠。
珍珠在后世上看起来不是很贵,次点的,小点的,平均不过一两块钱一粒,但是在古代这就不一样了,加上打孔的工艺费用,这一串珍珠更是值钱,尤其是在内地,销量很小,通常都买不到。
丁原偷偷瞥了一眼,塞进兜里,然后道:“这个你亲自问一问高顺就是的,如果他同意,我就不阻拦了。”
说罢,便叫人喊来高顺。
“高顺,这个是平原太守赵友靖,想让你帮忙看管牧民,不知道你愿意么。”
赵扬怕高顺误解,不答应,所以赶紧道:“扬见了高壮士,心中喜爱,所以希望高壮士答应。而且,如果你不想在平原呆着,还可以在回来。”
不管怎么样,只要高顺上了赵扬的“贼船”,赵扬就会有办法让高顺留下。
高顺本身就十分听从上级的吩咐,对于这个命令也不例外,而且既然赵扬明着找自己,肯定有事情,再加上自己平日在众人之中也没有什么好留恋的。
稍微考虑了一下,高顺就答应了。
………………
出了大门稍微吩咐了跟自己的侍卫,让他们在城门口张贴招募令。
反正有了丁原出面,也应该不会有人阻拦,而且赵扬开出的条件也很丰厚,所以就让他们自己去就可以,万一有什么特殊情况在通报就是的。
等了丁原,就步行来到不远的马市。
虽然叫做马市,实际上没有几匹马,除了一些好马或者是特种马,其他的马大多数都是大批的卖。放在这里根本也放不开。
有了丁原出面,那些异族马商顿时换上了“有话好商量”的表情,毕竟,能让刺史出面的肯定是大买卖。
不过赵扬要的马还是太多了,小部落的马根本不够,不过这样,也更方便了压价,最后谈妥,价格如下:
成年公马每匹五千钱,往年的价格都在一万钱以上(这些都是刚才周瑜他们问出来的)。
母马每匹一万钱,因为赵扬要的都是良种马,所以价格十分贵重,不过外面在这个时候基本上没有卖的。
二龄马驹每匹三千钱,外面市价也需要五千钱。
不过因为二龄马驹还没有成年,向来都是附近的人买回去养大,所以并不是很多,不过几个这么低,赵扬除了买了三千匹成年公马,那个母马基本上也都是要了五百来匹,即便是马驹也要了一千多匹。
往年的马匹十分贵,销量仍然很好,但是今年买马的商人却十分少了。
黄巾之乱的动乱本身就导致了商业的受损,而且因为战后物资紧缺,物价上扬,也没有多少人有闲钱购买这么多马了。好不容易来了这一个大主顾,加上还有丁原出面,这个价格竟然低到这个程度。
这个价格虽然很低,但还是没有低到离谱的程度。
即便是这样,赵扬还是十分吃惊,要知道,在平原,距离辽东和并州这几个主要产马地还不算远,但是一匹成年马市价至少要一万五千钱,大多数的时候都是一万八千。而且质量更是差的离谱,参差不齐,一看就不是一拨的,很多都是从当地买的小马驹养大之后再卖的。
商量完交货地点时间,谢别了丁原(当然还有点回扣的),就准备去看看那边牧民招募的怎么样了。
~~~~~~~~~~~~
黄巾之乱 第17章(。dushuhun。) 再拐骗人才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0…3…6 17:05:55 本章(。d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