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默热红楼故事新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土默热红楼故事新勘- 第2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首诗令钱谦益无地自容,也使柳如是脸上阵阵发烧。她真正心意相投、呼吸相通的人,还是这个在“生公石”上写诗的人,诗虽然主要是讽刺钱谦益,但结尾也指斥了自己的白璧之瑕。这应该是“赤瑕宫”、“神瑛侍者”、“木石前盟”的真正出处。
  至于那块大荒山顽石,他慨叹的主要是“枉入红尘”,“无才补天”的愤慨心情。在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叹息自己“无才补天”是有特定含义的,就是在科举中怀才不遇,没有走仕途经济道路的机会。洪昇家难后为什么要到北京去?因为他是“国子监生”,要在那里学习,等待朝廷选用或者参加科举考试。但不幸的是,机会始终没有向他招手,厄运却不期而至了。康熙二十八年,洪昇因为在“国丧”期间“聚演”《长生殿》,被朝廷革去了“国子监生”功名,终生不得录用!这时的洪昇,把自己比喻为“五彩石”,慨叹“无才补天”,实在是再恰当不过了。
  由此推测,《红楼梦》创作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洪昇逃出家庭前,此时的洪昇,生活优裕,风流倜傥,但心中又充满了兴亡感叹。这种心境下,最容易与柳如是的事迹发生心理共鸣,完全可能大量收集了柳如是的事迹,大量阅读了柳如是的诗歌,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神瑛侍者”和“绛珠仙子”下凡“还泪”的结构,描写陈杨“木石前盟”和钱柳“金玉良缘”的故事。作品的名字,就应该是《红楼梦》,因为出处就在木石的“小红楼”和金玉的“绛云楼”。
  第二阶段是康熙三十一年后,洪昇被革去功名,赶出北京,无奈回到故乡。归乡后,发现昔日情投意合的“蕉园姐妹”们早已风流云散,个个命运悲惨。此时洪昇的心境,与当年醉心柳如是故事时已经发生了天壤变化,他现在要慨叹的是自己无才补天,是姐妹们“千红一哭,万艳同悲”,是自己家庭和四大家族都“落了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洪昇重新拣起昔日创作的《红楼梦》初稿(或者是林以宁创作的《芙蓉峡》),把作品的主人公由柳陈钱等人,换成了自己(宝玉)、林以宁(黛玉)、钱静婉(宝钗),添写了冯又令(湘云)、自己的两个妹妹(迎春、探春)等,重新创作了《红楼梦》。好在闺阁之梦亦可称为“红楼梦”,所以作品的名字依旧。
  这样两个阶段创作出来的《红楼梦》,就不可避免地带有一些矛盾之处,如宝玉的女性化,宝钗的道学气,黛玉的无缘无故哭泣伤感等等。这些都是原来柳陈钱三个主角身上的性格,不可避免地反映在新的三个主角身上。原作品中的“神瑛绛珠”、“金玉良缘”、“木石前盟”、“白首双星”等主要架构,也保留了下来,不可避免地给今天的红学研究,带来那么多歧异和争论。限于篇幅,这里就不一一分析了,读者朋友可以自己试着分析一下,看《红楼梦》中的各种谜团是否可以得到令人信服的破解。
  作者
  2006年1月于长春
  

《红楼梦》五个书名与五个题名者(1)
第一章 《红楼梦》五个书名与五个题名者
  古今中外任何一部小说都没有《红楼梦》奇怪,居然有五个书名和五个题名者,他们是:石兄的《石头记》,“空空道人”的《情僧录》,东鲁孔梅溪的《风月宝鉴》,吴玉峰的《红楼梦》,曹雪芹的《金陵十二钗》。更奇怪的是,这五个书名和题名者,全部堂而皇之地写在作品正文的开端,这绝对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写法。人们不禁要问:
  1。 作者为什么要在作品正文中罗列这么多书名?罗列这些书名有什么特殊用意?是为了交代成书过程么?如果是这样的话,把这些异名放在序言、跋或者凡例中交代不是更合乎情理么?
  2。这五个书名是否真的存在?为什么只有《红楼梦》一个名称正式流传下来?为什么《石头记》在1927年甲戌本发现后方为人们知道,而其他三个名称至今未见任何版本支持?
  3。为《红楼梦》题名的这五个人为什么神龙见首不见尾?他们究竟实有其人,还是作者假拟妄托的虚构人物?为什么红学界在公认的作者曹雪芹身边,无论如何也找不到他们的踪迹?
  4。中国古典小说几乎没有一部是作者真实署名的,《红楼梦》作者为什么一反常态,不仅署名,而且要连署五个之多?其他四个名字如果是假托,为什么单单曹雪芹使用真名?
  5。曹雪芹为什么要把自己说成是“披阅增删”者?曹雪芹究竟是不是作者的真实姓名?如果是,那么有这样愚蠢地掩耳盗铃式的“故弄狡狯”么?
  这些问题,在“胡适红学”的范畴内是无法解开谜底了。笔者过去曾提出,红学要想取得真实的突破,必须从“曹家店”突围另辟蹊径;离开了“曹家店”,“胡家庄”自然也就土崩瓦解了。这自然要引起红学界中“胡家庄”铁硬分子的一顿臭骂。他们如果能提出什么可靠的证据证明我的论断错误,我还是服从真理的;但仅凭他们对曹雪芹的“朴素阶级感情”,来否定我的论断的正误,恐怕也无助于走出红学的困境。如果红学界真的能勇敢地放弃胡适先生考证的曹雪芹著作权,及其对江宁织造曹家历史的附会,《红楼梦》研究可能会出现“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崭新局面。
  红学界公认的《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生活在清代乾隆中期,红学界诸位高居掌门地位的大师,经过了比“经院哲学”“一个针孔能钻过几个天使”还要烦琐的考证,也没有找到石兄、情僧、孔梅溪、吴玉峰这几个人,当然更说不清这几个人同《红楼梦》及曹雪芹的关系了。笔者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推断《红楼梦》根本不可能产生在道学气氛浓郁的乾隆朝,而是明末清初思想解放运动的产物,是明朝中后期艳情通俗文学的延续。脱离开红学界几乎挖地三尺的乾隆朝,到明末清初的文学大观园中,去考证《红楼梦》的五位题名者,很容易就一目了然了。
  书中的“石头”、“石兄”的原型自然是作者本人,不过这个作者不是曹雪芹,而是曹雪芹爷爷曹寅的好朋友,清初顺康年间的大文学家洪昇。洪昇(1645—1704),字昉思,号稗畦,又号稗村、南屏樵者。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洪昇的一生,是个不可救药的情痴情种,著述颇丰,代表作是著名传奇《长生殿》。至于洪昇为什么要化名“石头”创作《红楼梦》,后文再谈。
  第一节  《情僧录》与空空道人原型
  为《红楼梦》“传抄问世”并题名《情僧录》的“空空道人”,原型是洪昇的老朋友,驻锡京东盘山(现隶属天津蓟县)青沟寺的“智朴和尚”,又称“拙和尚”,也叫“拙道人”。据《盘山志》记载,盘山有盘古寺,自古便有“盘古”在此开天辟地的传说;盘山有女娲庙,传说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天”的所在。盘山上有一个“青沟禅院”,应是《红楼梦》中“青埂峰”的谐音出处。“青沟”、“青埂”谐音应无疑义,但一个寺庙何以又称为“峰”呢?其中大有玄妙!晚清以降,盘山不太有名了,但在康乾盛世,盘山却是赫赫有名的天下四大名山之一,乾隆皇帝便有“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的诗句。盘山当时有名,“青沟禅院”当时更是名动天下!据康熙朝位居刑部尚书的大官僚、大诗人王士《居易录》、《渔洋续集》记载,康熙二十五年,皇帝本人亲自游历盘山,曾在“青沟禅院”小住,风雅的皇帝玄烨同寺院住持智朴和尚联诗酬唱,心情大为高兴,御书“户外一峰”四字,赐给“青沟禅院”。从此,文人雅士把“青沟禅院”又称为“青沟峰”,这就是《红楼梦》中“青埂峰”的真实来历。把寺庙称为“峰”,在中国历史上只此一家,别无分店!
   txt小说上传分享

《红楼梦》五个书名与五个题名者(2)
据《盘山志》和王士等康熙朝文人的著作记载,智朴和尚号拙庵,俗姓张。江苏徐州人。十五岁出家。三十五岁至盘山,在青沟“结庐”,是“青沟禅院”的创建人和寺院住持。今天在盘山,还有传说拙庵和尚原来是驻守蓟州的明军高级将领,明亡后在此出家,不过这个传说缺乏史料支持,待考。这个智朴和尚十分了得,他不仅佛学造诣很深,更是一个文化功底深厚的“诗僧”,一生吟咏不辍,著述颇丰,可谓性情中人,称“情僧”应是名至实归。他不仅曾同当朝皇帝吟咏唱和,同京中的众多公卿士大夫,都有几乎不拘行迹的密切往来,与康熙朝的著名文人如朱彝尊、王士、王泽弘、李天馥、洪昇等,往来尤其密切。这在智朴所修的《盘山志》、《盘山志补遗》、《电光录》以及上述清初著名文人的作品集中,都有丰富的记载。
  智朴这个“情僧”,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还确实有“道士”的双重身份,竟是一个货真价实的“空空道人”!智朴号拙庵,时人一般都尊称他为“拙上人”、“拙和尚”、“拙大师”,谁能料到,他居然还有一个别称“拙道人”!康熙朝江苏巡抚、著名诗人宋荦的《西陂类稿》卷十七就记载有《盘山青沟拙道人远道见访留住沧浪亭两首》诗,诗后附有智朴《次韵奉酬》诗。既然“奉酬”了,就说明本人也承认了“拙道人”的称呼。
  其实不仅在称呼上可证明智朴这个“情僧”同时就是“空空道人”,在行为上也可以充分证明这一点。智朴这个人是个对儒释道三教都有浓厚兴趣的智者,他出诗集,修山志,大量刻印佛经,也曾刻印过道教的最高经典《道德经》!康熙三十二年,他就曾捎书王士,委托他为刻印的《道德经》作“序引”;王士的《居易录》对此有明确记载。智朴不仅为同他交往的文人雅士讲经说法,劝他们看透仕途人生,还经常给他们送去盘山所产的草药“黄精”、“紫芝”等,在王士、李天馥、洪昇等人头上出现白发时,他都曾捎去“黄精”,据说可治白发,令这些人深受感动,在他们的诗集中都有记载。采药治病是“道士”的行为,从这一行为也可看出智朴身份的释道二重性。
  智朴和尚就是《红楼梦》书中“空空道人”的原型应无疑义,洪昇在北京寄居的二十年中,与智朴和尚关系十分密切,经常到盘山青沟寺与老朋友谈禅。康熙二十八年洪昇因“国丧”期间聚演《长生殿》被“斥革”下狱后,万念惧灰,曾跑到盘山去“逃禅”,《红楼梦》的创作构思,就是“逃禅”期间,在这个“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完成的。随后,洪昇便举家返回“三生石畔”的故乡杭州。
  康熙四十一(1702)年,智朴和尚前往江南“扫塔”(《红楼梦》称空空道人访道求仙),在杭州会见了阔别十年的老朋友洪昇。洪昇拿出了自己“十年辛苦”创作的《红楼梦》(当时的书名应为《石头记》)书稿,委托智朴和尚“问世传奇”。当时智朴大师名动京师,经常大量刻印各类图书,百万字的《红楼梦》,洪昇无论如何是刻印不起的,委托智朴“问世传奇”,可谓得人。《红楼梦》开篇时,“石兄”同“空空道人”的一番关于文学创作的精彩谈话,应该就是两位老朋友的谈话实录。
  第二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