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默热红楼故事新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土默热红楼故事新勘- 第5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任何先进的或落后的思想,都是当时社会思潮的凝聚和折射,孔夫子创造不出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也创造不出邓小平理论。同理,《红楼梦》的思想,也必然是产生她的那个时代、那个社会的思想折射,这种思想是否先进,必须把它还原到当时的社会去比较判断。
  《红楼梦》产生的时代,是在康熙中期,她的作者,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戏剧家、诗人洪昇。《红楼梦》反映的思想,就是明末清初江南知识分子的普遍思想,也是洪昇个人独特思想经历的再现,是当时社会思想共性与作者个人思想个性的辨证统一。
  一、仕途经济观念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热心读那些杂书,不肯作举业文章,说“除明明德外无书”,把四书以外的书籍都烧了(大概没烧小说剧本,只把程朱王陆的解释孔孟之道的书烧了),见到“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楹联,便不肯在屋中睡觉;把官场之人,统统骂为“禄蠹”、“国贼”,贾雨村那样的大官僚来访,他拒绝陪着说话;谁要劝他为求取功名读书,就和谁翻脸,袭人、宝钗、湘云因为这个,都被他立刻翻脸呵斥过,惟独黛玉不说这些“混账话”,所以被他视为知己。从这些描写看,《红楼梦》作者一定是个反对仕途经济的人,这也是他具有异端思想的铁证。
  且慢,这样下结论未免太早。《红楼梦》中以上的描写确实是事实,但书中还有另一面的描写,也是绝对不能忽略的。《红楼梦》一开篇,作者就感叹,女娲炼五色石补天,独留一块顽石未用,遗弃在大荒山青埂峰,石头上的字迹还有“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的诗句。什么是“补天”?在封建社会,走仕途经济道路,“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就是“补天”!那些自负甚高的学生举子,往往都以“补天手”自命。由此可见,《红楼梦》作者不仅不反对走仕途经济道路,还为没有走上这条道路而深深苦恼呢。
  

《情僧录》系统:木石盟、金玉缘(7)
问题还不止于此,《红楼梦》作者还很有可能参与追求过功名,似乎因某种原因跌了“筋斗”,终于没有实现自己的愿望。《红楼梦》书中对此充满了自怜、自怨、自叹、自悔的描写。书中贾宝玉一出场,作者就给了他一首充满这种情绪的《西江月》,说这个人是“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红楼梦》作者年轻时一定是个纨绔子弟,确实有过拒绝追求功名的经历;后来追求功名时,却“经历了一场梦幻”,对朝廷不用自己耿耿于怀,心存怨怼;在经历了富贵与贫穷巨大反差的生活后,晚年非常追悔自己年轻时“潦倒不通世物,愚顽怕读文章”的“偏僻乖张”行为。
  以上分析,就是给洪昇画了一张惟妙惟肖的“自画像”!洪昇年轻时,家庭生活优裕,整天“耽搁花笺彩纸”,写下了大量的香艳诗词,醉心于创作言情套曲,就是不肯用心读孔孟之道,无意追求功名。这里面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清初刚刚经历了改朝换代的社会大动荡,江南知识分子中普遍存在拒绝与新朝合作的情绪,宁愿削发为僧遁迹空门也不肯出门当官,把热中功名利禄的人,斥骂为“禄蠹”、“国贼”。洪昇的老师沈谦、毛先舒、陆繁等,都是这种民族情绪强烈的著名文人,受他们影响,洪昇青少年时产生反对仕途经济的思想,是必然的。
  但是,洪家这个明朝的“百年望族”,在改朝换代后,失去了爵禄,正是一个死而不僵的“百足之虫”,面临着巨大危机。家族把复兴的希望,完全寄托在洪昇身上,希望他走仕途经济道路,在新王朝中高官厚禄,重振家族雄风。无奈之下,洪昇离开温柔富贵的家庭,来到北京国子监读书,希望从这条道路上求取功名。不幸的是,康熙二十八年,因为“国丧”期间聚演《长生殿》,洪昇被朝廷革去了国子监生功名,终生断绝了洪昇走仕途经济的道路,家族也因此彻底“落了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红楼梦》是洪昇晚年作品,回忆自己的一生,对青年时期的“荒唐”难免自怨自悔,对朝廷革去自己的功名也难免恨恨有声。假如你就是洪昇,你会怎样写这段历史呢?大概也只能像《红楼梦》开篇那么写,表达自己那种“愧则有余,悔又无益的大无可奈何”情绪。这就是《红楼梦》及其作者对功名利禄态度产生的原因,他不是曹雪芹头脑中的天才杜撰,而是当时社会现象和洪昇个人遭遇的必然产物。
  二、爱情婚姻观念
  红学界对《红楼梦》表达的宝黛爱情评价极高,认为这两个人是封建叛逆,反对传统的封建婚姻制度,拥有现代的、先进的爱情婚姻观,敢于冲破世俗观念,大胆追求自己的幸福。虽然后来成了“水中月镜中花”,但他们的反潮流精神,还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对这种任意拔高文学作品中人物思想的说法,实在是无话可说。实际上,《红楼梦》作者的爱情婚姻观是相当复杂的,根本当不起如此高的评价。用现代人的爱情婚姻观,去比附三百年前的人物,简直让人啼笑皆非!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确实深爱着表妹黛玉,二人之间的爱情,有着共同的思想基础,这点谁都承认。但贾宝玉决不是现代爱情纯洁专一的思想代表,相反,他是一个“见了姐姐就把妹妹忘了”的爱情很不专一严肃的人。他爱着黛玉的同时,还与宝钗、湘云保持着三角关系,对妙玉、宝琴也有非分之想。
  爱情之外,贾宝玉在男女交往方面也很不严肃。与丫鬟袭人“初试云雨情”,同丫鬟晴雯、秋纹、鸳鸯、金钏的关系也不清不白,婚前就有了性生活;除了这些清纯的小姐丫鬟之外,还在社会上与妓女、戏子鬼混,与“云儿”、“琪官”等人一起大唱相思曲就是明证。
  更值得注意的是,贾宝玉还是一个同性恋者。在学校与“香怜、玉爱”关系暧昧,与朋友秦钟在铁槛寺晚上睡觉说不清楚。他之所以挨父亲痛打,最主要原因是与王爷争夺蒋玉涵,在城郊紫檀堡买房子包养戏子。中国有为尊者讳的悠久传统,红学家们都文化功底深厚,哪个会看不懂《红楼梦》中的这些情节呢?但全部顾左右而言他,岂非咄咄怪事!
  其实,不止是贾宝玉,书中几乎所有男性,在两性关系方面都是不严肃的。《红楼梦》作者在男女问题上并没有什么先进思想,似乎经常抱着欣赏的态度,去描写那些令人作呕的场面。红学界大师们一口咬定《红楼梦》作者在婚姻爱情方面思想先进摩登,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情僧录》系统:木石盟、金玉缘(8)
《红楼梦》作者之所以用这种复杂暧昧的男女观创作,应该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受明末清初艳情文学的影响。明末清初,在小说、戏剧、诗词等领域,艳情作品比比皆是,《金瓶梅》、《牡丹亭》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连《聊斋志异》中,也不乏对香艳情节津津有味的描述。《红楼梦》是同一时期稍晚的作品,与《聊斋志异》几乎同时产生,必然打上这个时代文学背景的深深烙印!
  二是受《长生殿》的熏染。《长生殿》是洪昇的代表作,宣扬的是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生死爱情,书中的唐明皇,深爱着妃子杨玉环,但也是“见了姐姐就忘了妹妹”,同梅妃和杨玉环的三个姐妹,都保持着暧昧关系,两人为此也经常闹点小别扭,总是以明皇赔罪了事。《红楼梦》中的爱情生活,与《长生殿》几乎完全相同,人物性格的描写,也有明显的剿袭痕迹,就连宝玉、宝钗、黛玉的名字,都明显是来自《长生殿》中的“玉环”、“金钗”和“钿盒”。
  三是洪昇的个人爱情婚姻经历决定的。洪昇这个人很奇怪,一方面同妻子青梅竹马、相濡以沫,终身爱得深沉坚定;另一方面确实与“蕉园诗社”中的好多表姐妹曾产生过爱慕依恋的感情,在洪昇的诗作中多有反映。中年时,洪昇还花费千金,在苏州买了一个名唤雪儿的小戏子为妾,根据友人诗中记载,此后洪家中出现了丈夫作曲,大妇调弦,小妇歌唱的其乐融融景象。
  洪昇一生同好多妓女保持着密切关系,晚年还为杭州名妓朱素月“校书”(妓女的雅称)创作过好多首爱情诗。洪昇似乎也是一个同性恋者,与他的好朋友毛玉斯的关系就很暧昧,在北京期间,经常异乎寻常地频繁给杭州的毛玉斯写信,表达思念之情;毛玉斯死后,洪昇的悲痛,也超出朋友的感情。
  好多朋友可能会问,洪昇既然是这样一个龌龊的人,还值得称赞么?其实,明末清初的江南知识分子,在男女问题上,几乎都是这样,不足为怪。大诗人钱谦益,纳秦淮名妓柳如是为妾,筑“绛云楼”金屋藏娇,士大夫们纷纷祝贺;大诗人陈其年,终生爱着一个“龙阳公”,为其写长诗肉麻歌颂,朋友们也都为他纷纷题咏。当时的社会风气就是如此,如果一个士大夫阶层的人,不逛秦淮河,不纳几个年轻漂亮的妾,不养个把戏子小厮,倒是不正常的。人们对此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红楼梦》产生于这一时期,必然反映出这一时期爱情婚姻、男女关系方面的思想,书中人物必然带有这一时期的深刻印记。把以上洪昇个人的婚姻爱情经历同《红楼梦》中描写的贾宝玉的情况比较分析,不难看出,二者惊人地一致。中国历史上有三个性关系混乱的时期:“脏唐臭汉”和明末清初,《红楼梦》不会是汉唐时代的作品,必然是明末清初的产物。
  三、厌世遁世观念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尽管生活极为优裕,是个典型的纨绔子弟,但他却经常流露出一种厌世情绪,总说自己要“出家当和尚”。在因为姐妹们之间的矛盾调停无效的时刻,居然写了一首充满厌世思想的“偈语”。亲人们怕他“悟了”,都十分担心,惟独黛玉说他“悟不了”,一顿诘难,让宝玉无言以对,以皆大欢喜收场。
  对于宝玉最终悟没悟,是否出家当了和尚,学术界有争论。有人以书中黛玉“悟不了”的预言和脂砚斋断定贾宝玉当不成和尚,结局只能是潦倒以终,也有人根据贾宝玉屡次发狠要“出家当和尚”,以及在家破人亡后的心情,断定一痛决绝,出家当了和尚。两种观点似乎都有道理,谁也说服不了谁。《红楼梦》中的贾宝玉究竟有没有消极厌世思想,究竟会不会出家当和尚?续书作者让他在科场逃走,被皇帝封为“文妙真人”后,在风雪中对着父亲殷殷下拜,然后飘然而去。《红楼梦》后半部分究竟是不是作者原创,学术界争论也十分激烈,迄今没有定论。
  贾宝玉是否遁世出家,还关系到一个大问题,就是《红楼梦》究竟有没有“反清吊明”思想?红学界多数学者断定没有,原因就是曹家是清朝皇帝的“包衣”奴才,参与过打天下的战争,决不会反对祖先为之流血牺牲的大清政权。但也有一些学者断定有,理由是曹雪芹虽然属于汉军八旗,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