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大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英雄大爱- 第1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为研制核武器有功人员颁奖的头一天让这些人去排队、站位置,做一个表演,彩排一下。就是这么重要的彩排,邓稼先没有去。他知道来日不多了,他要回去吃一顿家里的饭,重温一下那个曾经带给他无限欢乐的家的感觉。
  回家的那天,许鹿希让家里的保姆准备了甲鱼、芦笋,还有许多邓稼先爱吃的饭菜。可以说,每一道菜都做得非常精细。但是,饭桌上他们却相对无言。他们都知道,这是最后一次的团聚饭了。那天的饭菜是什么滋味,谁都不可能吃出来。这样的时刻,带来的只能是无言的哀伤!
  吃过饭后,邓稼先想随便走走。许鹿希知道,他这是在告别了。他去了自己在北京的办公楼、研究室,还去了办公楼对面他们常常去买东西的小卖部。他在小卖部附近徘徊许久,他看到有一个熟人从小卖部出来,邓稼先主动上前打了招呼。
  北京的“八一湖”,是邓稼先过去经常游泳的地方。那一片幽静的、蓝绿色的湖水在阳光下晃动着缕缕波纹。许鹿希和邓稼先在湖边找了一个安静的地方坐下。微风吹来,邓稼先发现许鹿希的头发一缕一缕地在风中飘动,他想用手把正在飘动的头发按下去,但是很快又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他觉得此时的许鹿希更加迷人。
  “稼先,你在看什么?”
  “看你呀,你的头发好像长了些。这样也好,这样更好看。”
  听着邓稼先没头没脑的话,许鹿希用手捋了一下头发。是啊,自己一直把头发剪得很短,这段时间为了照顾邓稼先,头发长了也没去剪。
  这时已经是黄昏时分,忽然,他们听到了远远的夹杂在风中的歌声,时而逼近,时而茫远,然而却是那样的忧伤。不知怎的,那歌词却渐渐清晰起来:“我要去那里,那里没有战争。我要去那里,那里有开满*的纷芳。我要去那里,那里有我的好姑娘??”。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十七章 最后的时光(8)
他们俩都被这歌声震惊了,述说不出的感动,让他们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特别是那句“那里有开满*的纷芳”,让他们又回到了结婚初期,他们到处看*的美好时光。许鹿希,这位坚强的女性,此时泪眼婆娑地靠近邓稼先,注视着邓稼先。
  那一天,他们在“八一湖”待了很久??
  第二天,也是最后一次,邓稼先提出再去天安门看看国旗。医生坚决反对,还是许鹿希帮助说了情,医生才勉强同意,但要求不要在外面待得太久。那一次,许鹿希有一节重要的课要给学生上,所以是警卫员陪邓稼先到天安门去看的国旗。
  邓稼先和警卫员来到天安门广场。看着飘荡在天安门广场上空的五星红旗,邓稼先激动不已。他前后看了看,发现自己站的位置刚好是在红旗下,邓稼先的心中油然而起的一种自豪逐渐地蔓延到全身,他感到许久没有的一种力量驱使他挺了挺胸。邓稼先,祖国的优秀儿子,久久地注视着五星红旗!
  离开天安门之后,他又到了几个长期在大西北工作的同事家里看了一下。他是多么热爱自己的事业,牵挂自己的战友啊!
  他是在向这个世界恋恋不舍地告别!
  “他的血流尽了”
  应该说,邓稼先最后的日子也是不平凡的。
  1986年的7月17日,*副总理把全国劳动模范的奖牌给邓稼先送到了病房里。那一天,邓稼先面对共和国的副总理和记者,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再次做了无悔的表达。当时在场的许多人都被这位共和国忠诚的儿子所感动。在邓稼先去世前不久,组织上为他个人配备了一辆专车。不过,他只是在家人搀扶下,坐进去,让司机开着转了一小圈,他和自己的家人对此多次向组织表示感谢。
  远在美国留学的女儿典典也回来了,现实中的变化让邓稼先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将走到尽头。
  许鹿希说:“1986 年7月17日*副总理送的奖牌,那时距去世只有12天,*副总理来时他还清醒,没过几天就昏迷了。昏迷之后,在7月20日醒过来一次,那一次醒过来后,稼先拉着我的手说‘煤矿工人太苦了’,说到这儿他停顿了一下继续说‘将来可以用造氢弹的原理,做成很小的可控核聚变钻探机,就可用于煤矿钻探,就不用人下去了。所需要的氘和氚,这两个是海水里无穷无尽的。这是最清洁、没有公害的能源,而且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因为地球上的海水太多了。这个,人类50年一定能达到。可惜,我是赶不上了??’”
  许鹿希继续回忆:“现在我们国家的可控核聚变已经开始了。海水淡化是要用能源的。另外,核辐射是最好的清洁剂,像这次汶川大地震,喷了很多消毒液,现在核辐射消毒还没有大面积的使用,如果能够使用上核辐射消毒,就太了不起了。辐射保鲜也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领域。原子能方面的发展不完全是搞几个原子弹、氢弹,在民用方面的用处是非常大的。这些邓稼先在他第一次昏迷醒来后都跟我说到了。”
  一个生了重病的人,知道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他会怎么对待自己所剩无多的生命。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也许会有两种状态:一是消极痛苦乃至恐惧,不知如何是好;还有一种,积极的,把自己的生命价值发挥到极致,像邓稼先那样,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不悲伤,不叹气,用宝贵的时间和自己的同事一起写出今后10年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甚至思考着核能源造福百姓的事情。那是生命即将终结前的生命价值的耀眼光辉。

第十七章 最后的时光(9)
许鹿希说:“邓稼先最后留下了两句话。一句是‘苦了你了’,当时我感觉得到,他对我很担心,不知道今后怎么办?还有一句是‘死而无憾’,这句话是说他自己这一生没有空虚地度过。第二次昏迷就再也没有醒来。他全身大出血,输血都来不及,输的血没有流的快,很快就不行了。”
  对邓稼先的病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都很关心。301医院的领导和医护人员也尽了最大努力,但最终还是没有挽留住这位功勋卓着的伟大科学家。
  一代英豪,就这样走到了生命的终点。
  1986年7月29日,下午1时50分。
  这颗科学巨星陨落了,终年62岁。
  他的身体凉得那么快,悲痛之中许鹿希还紧紧抓住他那双手,喃喃地说:“他的血流尽了。”
  假如生命是无味的,我不要来生。假如生命是有趣的,今生已是满足的了。邓稼先带着满足走了,他是带着爱和梦去了另一个世界的。他得到了永远的安慰。
  人们为这位中华精英过早离开人世而感到悲痛。他的同事和朋友们怀着无比悲痛、崇敬的心情献给他一支支挽歌。
  后来担任九院院长职务的胡思得是1958年来九院的28位大学毕业生之一,他为邓稼先写了传记。
  邓稼先的老同事杜祥琬怀着崇敬的心情写诗悼念:
  悼老邓:
  和平岁月未居安,
  一线奔波为核弹。
  健康生命全不顾,
  牛郎织女到终年。
  酷爱生活似童顽,
  浩瀚胸怀比草原。
  手挽左右成集体,
  尊上爱下好中间。
  铸成大业入史册,
  深沉情爱留人间。
  世上之人谁无死,
  精忠报国重天山!
  1986年7月30日,正在外地的张爱萍将军接到了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关于邓稼先病逝、安排其后事的传真报告,深感悲痛,当即在电报上批示:决定何人参加追悼会,请即告我。我今日赶回京。
  1986年8月3日下午,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举行了追悼会。根据中央的决定,张爱萍致悼词。
  新华社为此发通稿。8月4日《人民日报》海外版的题目是《中国两弹元勋邓稼先逝世党和国家领导人深切哀悼》。
  同时还发表了张爱萍的悼词《无私无畏贡献毕生精力呕心沥血建立国防殊勋》。
  追悼会后,张爱萍满怀悲痛写下了一首挽词:
  痛悼我国杰出的核科学家邓稼先同志
  踏遍戈壁共草原,
  二十五年前。
  连克千重关,
  群力奋战君当先。
  捷音频年传。
  蔑视核讹诈,
  华夏创新篇。
  君视名利如粪土,
  许身国威壮河山。
  哀君早辞世,
  功勋泽人间。
  许鹿希回忆说:“稼先逝世后,张将军请我和孩子到北戴河军委疗养院休息了10多天。他还建议拍一部《两弹元勋邓稼先》的纪录片,连片名都给写好了。我把他亲笔写的这幅墨宝挂在家里,以示对稼先的纪念,也是对张将军的感念。张将军曾在邓稼先逝世后两天,即1986年7月31日,拄着手杖,爬上了二层楼,到我家来看望我们。我们全家都很感动。”
  邓稼先逝世前是*十二大中央委员。
  许鹿希最理解丈夫的心。在邓稼先的追悼会后,一位当时的领导人问许鹿希有什么要求。许鹿希说:“希望国家能经常为在基地工作的人进行体检。”
  许鹿希认为,邓稼先对自己选择的路死而无憾,她也同样为自己的选择永不后悔,不改初衷。
  悠悠岁月,不改变初衷是因为他们从未分别;不怀疑犹豫是因为他们从未失去幸福;不放弃选择,是因为他们永远不会年迈衰老。那种最广阔最深沉的爱既浸润了他们的一生,也浸润着我们的人生,浸润着我们这个世界。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