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错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花错了- 第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纤柔的手,轻轻抚弄读文章的人内心深处的某一根弦。  
  贴这些图片的ID叫“在路上”,他的个人图像是一个步行者的背影,在他的前方是一条看不到尽头的路。  
  他的图片激起我写文字的欲望,于是我也注册了一个ID,“三醉芙蓉”。我在BBS上写下了一幅内心深处的图片,朝白暮红的木芙蓉和静静流淌的宓水河。  
  用文字描绘完木芙蓉和宓水河,我又看了会儿“在路上”的帖子,那些图片实在太美了,美得令人窒息,而那些文字又令人产生无限遐想。  
  “还不走吗,JUDY?”SAM的声音打断了我的遐想。  
  我如梦方醒,一看显示器右下角的时间都八点半了,于是说道:“这就走。”  
  “还坐我的顺风车吗?”他一脸笑容。  
  “你没有约会吗?”据我的观察,办公室里的城里人和江南人几乎每晚都有约会,不知他们哪来的那么多约会。我来上海一个多月了,一次约会都没有,当然,我也不奢望有什么约会,我只想平平安安地活下去。  
  “走不走?”他没有回答我的问题。  
  “走。”我起身,收拾东西。  
  “我去取车,你在停车场的出口等我。”  
  “没问题。”  
  SAM先走了,我关上电脑,收拾完东西准备走。这时MAG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她每天也走得比较晚,估计和我一样,也是一个人在这个拥挤的城市冷冷清清地生活着。SAM和我说的话她一句不漏的都能听到,如果她想听的话。  
  “你下班还有顺风车坐啊?”她说这话时眼睛直直地盯着我,她的眼睛里有些令人难以捉摸的东西。  
  “我也没想到,今天运气比较好。”我说。  
  “你运气是够好的。”她笑着说,笑得很复杂。  
  “走吗?”我也笑了笑。  
  “等一会儿。”她的眼光仍然停在我脸上,我有些受不了。  
  我从MAG的目光中走出了办公室。  
  我上了SAM的车,CD里正放着那首《Dreamcatcher》,单纯的音符,一尘不染的精灵。我对SAM笑了笑,说了声谢谢。  
  “谢我什么?”SAM一边转着方向盘,一边问我。  
  “谢谢你让我坐顺风车,谢谢你让我听这么好听的音乐。”  
  “如果请你吃晚饭,你也会谢我吗?”  
  我有些意外,说:“你刚才怎么没说?”  
  “现在说不算晚吧。”SAM微笑着把车开到了马路上,却不是回绍兴路的方向。  
  “你真想请我吃饭?”  
  “当然,本来想请你吃馅饼的,可你又不爱吃,西餐吃得习惯吗?”  
  “还行,不过如果你喜欢吃馅饼,我愿意陪你吃。”  
  “我可不吃,没品位。”  
  “你为什么突然想请我吃饭?”我平时和他除了工作没有其他交往,关系一般,纯粹是同事。  
  “没什么原因,就是想找个人一起吃饭而已。”  
  我本来想问他难道没有女朋友吗,转念一想又懒得问了,干嘛要打听人家的隐私。            SAM带我去了一家位于南京路上的西餐厅,餐厅的环境很好,有悠扬的音乐,有盛开的百合,有飘逸的香水,有金发碧眼的洋人,有笑容可掬的服务生。  
  SAM把精美的Menu递给我,我一看,里面全是英文,每一道食物的价格都上了三位数,我有点心虚。宁愿他请我吃馅饼,多省事,一张馅饼,既有了主食又有了菜,还便宜。        
  SAM见我犹豫了半天也没点一道食物,于是看了眼服务生,对我微笑着说别担心价钱。我怕他面子上过不去,只好点了几道数字最小的食物。等我点完了,SAM连Menu都没看,就报出了几个名字,看来他是这里的常客。  
  服务生脸上一直挂着职业笑,他内心真实的想法被这笑容藏得严严实实,我想他一定在心底暗笑我是个乡下人。我突然感到压抑,觉得无所适从,而我的这一切又被对面的SAM清清楚楚地看在眼里。我有一种被人扒光了衣服一丝不挂的感觉,有些后悔和他来吃饭,我宁愿回家就着隔壁软绵绵的越剧吃方便面,尽管口感不怎么样,但没有压力。  
  还好,我在北京时去过几次西餐厅,知道该用哪只手拿刀、哪只手拿叉子,否则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乡下人了。  
  好不容易,一顿让我无所适从的西餐吃完了。SAM用信用卡结账,在账单上签字时他的动作非常娴熟,他似乎经常在餐厅签字。  
  离开西餐厅,SAM说去酒吧,我没同意。我不想让他继续看我的无所适从,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我不会喝酒,学过但没学会,也许今生与酒无缘,每次去酒吧都只能坐一旁,看一些或性感或妩媚的女子端着酒杯,或举杯豪饮或低眉浅酌,喝得风情万种。  
  “夜才开始,这么早回去干什么呢?”SAM的语气有些扫兴。  
  “我不会喝酒。”  
  “不会吧?”  
  “真的。”  
  “你真可爱!”SAM哈哈笑着,“那去喝咖啡怎么样?有家店的Macchiato非常不错,既有Cappuccino细腻滑爽的牛奶泡沫,又有Espresso浓烈的咖啡苦香。”  
  “我不太喜欢喝咖啡。”  
  “那喜欢喝什么?”  
  “茶。”  
  “那我们就去喝茶吧,我知道一家台湾茶楼的功夫茶非常不错。”  
  “今天不想喝了,我想回去休息。”  
  “你在家的时候你爸妈是不是对你管教很严厉?”  
  “没有。”  
  “那你是天生的乖乖女?”  
  “不是。”  
  “那是什么?”  
  “我也不知道。”  
  “你挺特别。”  
  “一般吧。”  
  “好吧,那咱们回家吧。”  
  SAM于是送我回家,他把我送到了楼下。我准备下车时,他微笑着说道:“不请我上去喝杯茶吗?”  
  “不好意思,家里很乱。”  
  “那好吧。明天早晨八点半我在路边等你。”  
  “你真让我坐顺风车?”  
  “当然。”  
  “那多谢了!”  
  “不客气,明天见!”  
  “明天见!”  
  “做个好梦喔。”  
  “好的。”  
  我的确也想做个好梦,或者什么梦都不做也行,只要不做那个噩梦。                
木芙蓉     
  从此以后,如果没有特殊情况,SAM几乎每天早晨八点半都准时把车停在了路边。我不用挤公交车,而且还可以听到好听的音乐,生活似乎有些明媚了。  
  SAM很健谈,每天在去公司的路上都和我天南地北地闲谈一通。他和我谈《洛丽塔》,谈米兰·昆德拉,谈凡·高,谈毕加索,谈巴赫……        
  虽然我不知道《Dreamcatcher》,但不意味我不知道其他,我知道纳博科夫在《洛丽塔》中说过“洛丽塔,我的生命之光,我的欲念之火。我的罪恶,我的灵魂”;我知道米兰·昆德拉说过“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我知道凡·高不仅画过《向日葵》,还画过《夜间咖啡馆》;我知道毕加索画中的女人都是支离破碎的;我知道巴赫是“西方音乐之父”……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我能接得上SAM的话题,因此我们聊得很投机,每天上班半个小时的路程显得很短,不一会儿就到公司了。  
  总经理DAVY对苏绣情有独钟,而我精通苏绣绣法。我外婆和母亲当年都是刺绣高手,可能遗传了她们的基因,我在这方面有几分天分,而且从小和外婆学刺绣,十五六岁就学会了双面绣,一块布正反两面,一样的图案,什么凤凰牡丹、鸳鸯蝴蝶、小桥流水,绣得没有任何线头和瑕疵,栩栩如生。  
  刺双面绣的时候必须气定神闲,心无杂念。也许是因为多年刺这种绣的缘故,我学会了控制情绪,学会了保持冷静,学会了如何从容应对生活中的种种变故,这是外婆送给我的一笔宝贵的财富。  
  一方面为了向DAVY展示我的绣工,一方面为了保持内心的平静,我买了一套刺绣的工具,经常在隔壁的越剧声中刺绣,我绣的是宓水河的木芙蓉。  
  花了大半个月时间,双面绣绣成了。DAVY看后非常喜欢,原本他对我设计的服装比较欣赏,见我还有此等绣工,十分赏识我,也没有再提醒我要自信了,他不知道我当时的不自信是缘于对他的疑虑。因此我奠定了在公司的地位,前途一片光明。  
  尽管工作顺心,但我没有朋友,难免孤独寂寞,而且内心深处的恐惧像个挥之不去的影子,如影随形地伴着我。我想找点寄托,于是除了刺绣,在网上看图片便成了我驱赶孤独寂寞和恐惧的最好办法。  
  自从在那个名叫“情缘似水”的BBS上看了“在路上”的图片以后,我常来这个BBS了,而且每次来都先看“在路上”的帖子。我发现他不仅贴图片还写了很多东西,关于生命,关于爱情,关于时间,关于生与死,他是个很有思想的人。而且喜欢他的图片和文字的人很多,他的每一个帖子都有很多评论。  
  一天下班后,我又上了“情缘似水”,发现以前写的那篇关于木芙蓉的帖子被“在路上”回复了。他的回复是崔橹《山路木芙蓉》中的一句诗:枉教绝世深红色,只向深山僻处开。  
  我于是向他回复了这首诗的后一句:万里王孙应有恨,三年贾傅惜无才。  
  不多久,他回复道:缘花更叹人间事,半日江边怅望回。  
  我一看,他的个人图像是亮的,显示他在线,原来他此时也在BBS上,我心中一颤。但是崔橹的诗用完了,我不知如何回复,我不擅长和陌生人聊天。  
  不一会儿,他用信使给我发来消息: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我于是接上后一句:犹胜无言归桃李,一生开落任春风。  
  他回复:水边无数木芙蓉,露滴胭脂色未浓。  
  我回复:正似美人初醉后,强抬青镜照妆慵。  
  哈哈,不愧是“三醉芙蓉”,能接上这些诗。你很喜欢木芙蓉吧?  
  是的。  
  为什么喜欢?  
  《广群芳谱》中说它清姿雅质,独殿众芳。秋江寂寞,不怨东风,可称俟命之君子矣。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你也喜欢木芙蓉?  
  是的。  
  为什么?  
  我老家有很多木芙蓉。  
  你老家哪里?  
  蓉城。  
  芙蓉盛开的地方。  
  是的,了解它吗?  
  知道一些典故。  
  喔,说来听听?  
  后蜀主孟昶在宫苑城头遍植木芙蓉,花开时如霞似锦;女校书薛涛用浣花溪的水、木芙蓉的皮、芙蓉花的汁,制成了色彩绚丽又精致的“薛涛笺”,写下“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的诗句。                
  看来你还真知道一些,你也是蓉城人吗?  
  不是。  
  是南方人吗?        
  算是吧。  
  为什么“算是”?  
  我在北方出生,在南方长大,后来又去了北方。  
  曲折迂回,你又回南方了吧?  
  是的,你怎么知道的?  
  你说“去”了北方。  
  你很聪明。  
  一般般,不算很聪明,你在哪里?  
  上海。  
  是吗,很巧,我也在上海。  
  的确很巧。  
  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