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桥书※吧※BOOK。※
第11节:三、转不过弯(3)
这件事最后还是小赫儿的后妈给解了围,她安排两个男人在李景赫家住下,然后跟我妈一块儿看了我俩整整一宿。
那天回来小赫儿也发烧了,我俩躺在床上对着说胡话,一身一身地出汗,这两个女人就一直喂我们水喝,拿毛巾给我们擦身上,不停地给我们换身底下的床单,一整夜没合过眼。我们俩再睁眼的时候,看见身边这两个女人脸色蜡黄,黑烟圈就像被人揍了一样,大眼睛里布满了血丝。这时候才突然意识到,孩子对女人来说有多么重要。
李景赫后妈刚一见他睁眼,一把就把他拽到自己怀里,摸着他的头流下眼泪,李景赫也不挣扎了,红着眼睛一句话也不说,我想他该接受这个妈了。
有妈真好!我笑嘻嘻地转过头去看我妈,我估计怎么也得像这样来一个大拥抱,谁知道她老人家照着我后脑勺就是一巴掌。
〃你缺心眼啊?哪天都不发烧非得昨天发烧!要不小赫儿怎么会跑啊?要不你俩怎么能成这样啊?你个缺心眼的东西!烧吧烧吧!下回再玩命疯跑烧死你我都不带哭一声儿的!〃
〃妈,你哭来的?〃我怎么就没看着啊?
〃你别废话!〃她脸涨得通红,一扭身掀门帘出了屋。
李景赫他后妈搂过我,笑嘻嘻地说:〃你妈啊,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昨晚上哭得眼睛都肿了。现在准是给你做鸡蛋羹去了。〃
小赫儿看着我,又一次〃扑哧〃笑了,他心里是不是我想的一样呢?有妈真好。
跟我家躺了两天,我们俩终于能下地了,虽然腿还是有点软,可好歹爬坡上坎的也能将就了。李景赫开始叫妈,他后妈脸上散发着幸福的光芒,她真的是一个好女人。
他爸跟他后妈结婚那一年北京开了亚运会,一个叫盼盼的熊猫把人折腾得够呛。我记得那时候张国立演的一个电影特火,说的就是亚运会这点事儿。电影叫什么名儿我给忘了,不过我记得那里面有个小孩,特轴,死活非要为亚运会做点贡献,别人都管他叫〃安大傻子〃。
八几年的北京小孩儿其实都跟安大傻子没什么区别,没几个有心眼儿的。市政府让练队伍为亚运会争光,就一个一个往死里练,把上亚运会开幕式当成一生的追求,比起现在奥运会的火爆劲儿,有过之而无不及。用我妈的话说,〃真实诚〃!
可有些孩子是挺个别的,别人都说他们〃葛〃。这种人一小就从骨子里透出一股子酷劲儿,不管沉默不沉默,总是能在他们的眼角眉梢看出对这个世界的不屑和嘲讽。他们是世界的叛逆者,他们轰然撼动了整个地球。他们其中有一个就是王旭。
我们遇见王旭的时候是个大雪天,真的挺冷。过去北京下雪不像现在,掉地上都是一粒一粒小冰疙瘩,没有粘性也没有美感,堆个雪人都堆不起来。当初北京的雪是一大片一大片地往下飘,眼瞅着他们从天上打着转儿飞奔而下,落在衣服上看得清那六个瓣都是什么样的花色,要等到夜里,能真真地听见雪花落在地上扑簌簌的响声。我们那天去了后海,当年的后海和北京的千万个大杂院一样破败,没有外国人没有酒吧。那个年代的人去后海不是为了泡吧,是为了溜冰。对于80年代刚长成的北京小伙子来说,一定得去后海的溜冰场认识姑娘,那儿的姑娘是整个北京城最时髦最漂亮的,并且一定要为了一个这样的姑娘和别人打一顿架那才叫男人。我们就是在这样一个地方见着王旭的。
▲虹桥▲书吧▲BOOK。
第12节:三、转不过弯(4)
他长得很结实,要是把他比作一个桶,就是能把我和李景赫一块儿攒吧攒吧塞进去的大个水桶。可是他不胖,身上一点囊肉没有,光是硬邦邦的肌肉,就算是穿着厚厚的大衣也能看出两块突出的胸肌。
那天那么冷他也没穿多少衣服,一个人蹲在冰场边上,阴沉着脸不说话。李景赫心里可怜他,硬是拽着我跟他搭话。
〃你干吗哪?〃
他瞥了我们一眼没说话。
〃你在这儿待着冷不冷啊?〃
他还是没说话,这回连瞅都不瞅我们了。
我觉得没劲拽着小赫儿想走,可李景赫天生好奇心就重,别人越是不理他他就越是刨根问底,我总觉得那是他天生的一种神奇能力,大眼睛一忽闪,别人就把他当成世界上最好的人了。这以后的许多年里,我们身边的所有人说起第一次遇见李景赫,都能清楚地回忆起那对儿眼巴巴瞅着人的大眼睛,那双眼睛就像是让大魔王下了咒,你看见了就只能越陷越深,哪怕想从别的地方挖个坑钻出来也不可能,你一露头,就看见小赫儿睁着大眼睛眨巴眨巴瞧着你,你一愣神,就又陷下去了。
王旭就因为这骂了不少不干不净的话,每一句说出来都够少儿不宜的,我有时候实在听不下去,就想劝劝他别那么较真,可他非说一想起来这事儿,心里就窝火,有一天趁着在后海喝酒的时候,愣是一把抱起李景赫把他顺到水里了。打这以后,他才觉着稍微出了口气。
其实那天王旭开口的经过时是这样的:
小赫儿问完他冷不冷没见反映,我觉得挺没劲,人家不理你你还死乞白赖的干吗呀,咱又不是狗皮膏药。我就想把李景赫拉走。谁知道他压根没理我,蹲到王旭面前笑呵呵地问他自己漂不漂亮。
〃你看我漂亮吗?〃李景赫眯着眼睛乐呵呵往地上一蹲,歪着个小脑袋就跟王旭搭上讪了。
我很无奈地朝天翻了个白眼儿,你丫有病啊?这时候都忘不了卖弄小风骚!
王旭转过头,诧异地看着眼前这个眨巴着大眼睛的男孩儿,两只眼睛睁得老大,像是看到传说中的外星人。过了老半天,估计我俩的脸都冻成冰了,他才慢慢说了一句〃你丫有病吧?〃看吧,跟我想的一样。
王旭和我从一开始就显示出了超乎寻常的默契,缺乏新时代少先队员应有的正义感,只对自己喜欢的东西充满热情,其他的在他眼里就跟垃圾一样,他总是对这世界抱有悲观的态度,不满意这社会所有的东西,一张阎王脸总是阴沉沉的,脾气暴躁可以动不动就把别人爆揍一顿,那时候这种人统称〃愤青〃,你可以理解成很爱愤怒的青年,当然也叫小痞子。
小时候脑袋就是转不过弯来,我们明明在那个年纪就充分显示出了在日后追求的朋克精神,只是完全没有意识到,还以为自己不够酷,拼命向前冲,舍弃了一切,哪怕再痛苦再难熬也没放弃过,汲汲营营忙忙碌碌,完全忘记了那些应该去温暖的人。最后终于在承受不住的那一天猛然回头,发现一直追求的早就已经在那里了,可是我们拼命地向前冲,却把它丢在了身后,再想回头,已经不能够了。
这样的人生就像一部侦探小说,总是到了最后结局〃啪〃的打开的那一刻,回过头去看才明白,那些本来不甚明了的细节是整个事件的关键……就像我们这些看起来只是碰巧的遇见。
◇。◇欢◇迎访◇问◇
第13节:四、you rock my world(1)
四、you rock my world
王旭的出现就是耶稣基督行了神迹,我们俩是耶路撒冷的一对瞎子,被耶稣基督的双手一抹才看见了光明。好像是一阵狂风刮过天际,卷走了遮住半边天的密布乌云,我们才能看得见整个世界。
他像基督一样来去无踪影,带领我们从蒙昧穿越到开化。认识他以前我们从不知道世界是这么大,我们从未想过生命还有这么多可能性。我们被这些眼花缭乱的画面晃晕了眼睛,又被那些叽叽喳喳的声音震聋了耳朵。到底在那些日子里我们看见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我早就已经无法讲述,但是有一些画面硬生生的如海报一般,紧贴在我记忆的电影院里,成为我追溯过去的线索。
比如电视屏幕上吼叫的摩岩三杰,比如藏在车库里的乐队排练,比如抓在手里的一百个烤串儿,比如很黄很暴力的家庭问题……
以及我们最爱去的九湾胡同。
前门外大街有一条弯儿特别多的胡同,20世纪60年代时它还叫〃九道湾胡同〃,后来改名为现在的〃九弯胡同〃,我估计是为了区别于北京其他地方那几条九道湾胡同。
九弯胡同弯弯曲曲不太长,不足半里,九个拐弯形式各样,有死弯、活弯;有直弯、斜弯;还有弯连弯。胡同里最宽的地方也就是三四米,最窄的道而也就一个自行车车把那么宽。那时候老是有对胡同感兴趣的爱好者……还有不少外国人光顾九弯胡同,他们有的在数胡同里的弯,有的拎着相机拍照,虽然我们看不出来,可想必这胡同有吸引人的地方。
其实要我们说,九弯胡同就是一条挺普通的胡同。没有东西城那样的四合院,可也不是我们住的那种平房大杂院,胡同里一个个小院儿彼此相邻,也算得上错落有致,院里头顶多是三两户人家,也有独门独户的,一条胡同不过二十几个小院儿,五十多家人。在这种人口密集、车水马龙的前门大街的胡同群里也算得上是闹中取静。胡同里几十户人家都是地道的平民百姓,老街旧坊的彼此都特熟悉,我们在那片儿玩,叫他们大爷大妈的,他们全笑着答应,回一句我们仨的小名儿,听了心里那叫一个舒坦。
这胡同之所以受到我们的追捧是因为我们开始学骑车了,这胡同它西高东低,练自行车最爱顺坡而下,不用蹬地还省劲,更有拐弯时的角度,自我感觉特美,有时我们几个把自行车一字排开一冲而下,现在回想起来比漂流还有乐趣,那真叫一刺激!要赶上夏天下大雨,胡同里就积满了水,我们用纸叠成小船儿,从胡同西口放到水里头,小船儿在波浪中起起浮浮顺弯而下,用不了十分钟就能漂到东口。等到冬天下雪,整个胡同又成了我们的战场,跟那儿的二十几个孩子分成两拨儿打雪仗,从东口打到西口,又从西口打回东口,胡同的每个拐弯处都是双方激战的阵地。那时候我老是和李景赫一拨儿,王旭是另一拨的头儿。我们疯了一样地闹!可就算我们搅尽脑汁想辙也打不过王旭,之后就纠集其他的所有人把他按倒埋在雪里。
◇欢◇迎◇访◇问◇BOOK。◇
第14节:四、you rock my world(2)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北京城翻天覆地地变了个样儿。
大拆迁开始了。
这是北京城改天换地的一年,有一天早晨我突然发现,连推土机都开到城里来了!拆迁令就像是一夜之间下达的,拆我们家的那天,小赫儿拉着我站在胡同口,亲眼看到几辆大卡车正在对宅子〃落梁翻修〃,当时旁边的十几个院子已经全没有了,据说有专家论证墙都不行了。但这些专家是谁,我们压根不知道。
我不知道梁启超抱着城砖在前门楼下痛哭是不是就这种心情,〃五十年后,你们会后悔的!〃他当时这么大喊来的。我倒不知道专家会不会后悔,我当时只是想着我们童年就这么全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