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商道智慧:诸子精华与商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诸子百家商道智慧:诸子精华与商道- 第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环视天下,惟刘备独尊,惟蜀汉最强”的心理。正因为刘备滋生如此极端的“个人英雄主义”与惟我独尊的盲目“自我崇拜”心理,所以才使刘备不顾蜀汉群臣及诸葛亮的再三劝谏,而执意举倾国之兵七十万,御驾亲征伐吴。当时刘备的心情似乎很简单也很纯粹,那就是以强兵压境之势,不到一年便可直掏吴都建业,生擒孙权,歼灭东吴为关、张二弟报仇血恨。 。 想看书来

5.诸子论政解道 管理仁法德行(4)
虽然刘备先以势如破竹之势攻城掠寨,直进吴境几百里,但是刘备事与愿违,结果陆逊一把大火烧掉刘备七百里蜀军大营……
  也就是刘备所轻视的陆逊这一把大火,烧得三国形势聚变:原本已实力第一的刘备蜀汉,在此一役中真可谓是前功尽弃——不仅使刘备留下白帝城含泪托孤的遗憾,而且还使日后的蜀汉国势严重大衰。
  究其刘备如此大败的关键原因,在刘备对诸葛亮的托孤坦言中,足以证明为君者滋生“个人英雄主义”与惟我独尊的盲目“自我崇拜”心理的致命性后果。
  因此,作为一位英明的君主与执政者想让后人敬仰,不仅要规避“个人英雄主义”与“自我崇拜”的心理,而且还要深谙为君者与执政者的“四固”。对此,《管子·立政》中讲:“君主要慎重做到为政的四固:一是要重视道德却没有做到仁,不可以授给他国家大权;二是遇到贤能的人不能让贤的,不可以封给他尊贵的职位;三是对关系亲近和有权势的人应该罚不罚的人,不可以让他统率军队;四是不崇尚农业生产,不重视土地利用,随便征收赋税的人,不可以封给其都邑。这四固均是君主施政的根本,也是国家得以国泰民安,繁荣昌盛的关键。”
  管子所讲的“为政治国”之道,就是要求当今的管理者与领导者,要有“德、仁”,并能有举贤任能之胸襟。一个有德的管理者,就会遵守法规制度,不干违法乱纪的事,守法经营,能给企业一个得以长久发展的环境;一个有仁的管理者,就知道体贴自己的属下人的甘苦与实际工作情况,让属下人归心所向,以企业的发展为己任。这样的管理者与领导人,就会让手下人心甘情愿地为企业奉献其聪明才智。当然有仁的管理者,也更容易增强员工的团队意识,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另外,身为管理者与企业领导人,也要知道“国无常强,无常弱”的道理。对此为政之道,《韩非子·有度》中就讲:“国君实行法治很坚决,国家就富强;反之,就衰弱。当今之时,能除去臣下谋取私利的做法,一切都能信阖办法的国家,人民就会安定,国家就会富强,军队就有战斗力。所以国君以过审察,任用能贤坚决实行法治的人去统辖群臣与百姓,那么国君就不会为臣下的私利或行为所欺骗;经过考察,国君任用了衡量利弊的官员去处理政事,那么国君就不会因天下事物有轻重而被欺骗了。现在如果按声誉任用人才,那么人们就重视私人交往,不好好地执行法令。所以任命官员与管理者不拿才能作标准,国家就会混乱。听到说谁好就奖赏谁,听到谁坏就惩罚谁,那么追求奖赏逃避惩罚的人,就会放弃法令,结党营私,相助为恶。他就会背着国君,提拔党羽。这样一来,下面忠于国君的人就少了。那些人交结广泛,党羽众多,朝内朝外就会搞宗派。如果这样的话,在一支团队中,小私利为单位的小组越多,也就越不利于团队的整体领导与管理。当然这样情况下,也会严重影响团队的凝聚力。
  因此,明君用法作为择人的标准,不按自己的看法来提拔人;用法来衡量功绩,不凭主观看法。有才能的人就不会被埋没,干坏事的人也不能再掩饰;徒有空名的人不能受重用,有功遭诽谤的人也不会被罢免。这样的话,君臣之间就能清楚地辨别功过是非,国家就容易治理了,所以国君只要用法治国就可以了。”

5.诸子论政解道 管理仁法德行(5)
韩非子是“法家”的代表,因此韩非子为政之道就强调“法政与法治”。韩非子主张“使法择人”、“使法量功”,而不能“以誉为赏,以毁为罚”,这样才能“民安而国治”,“兵强而敌弱”。韩非子的“法政与法治”之道,对于当今的企业构建与当今法制社会的构建,都有现实的意义。因为我国是“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的法制社会,所以我国的企业发展也要“以法政与法治”为构建企业的根本。如果企业管理者与领导者,真正做到“使法用人”、“使法量功”,那么企业就能选用到真正有才能的人,企业管理者也会在企业中创建一种“赏罚分明”及所有员工都“以企业纪律与规章制度”为行事准则的良好企业氛围。
  对此,我就想到当今中国管理界,一个十分流行的词“中国式管理”。是否真正像我们理论中的那样,在每个企业中均能够开展或使用“中国式管理”,就能够促成一支对外具有良好信誉及品牌竞争力,对内形成一个具有和谐凝聚力的团队呢?
  要想探究什么是“中国式管理”及为什么“中国式管理”在当今管理界如此受欢迎?我想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台湾学者曾仕强的《中国式管理》一书在大陆风行。近来,论坛上大批企业家对于中国式管理推崇备至。中国式管理真的是中国企业未来的救星吗?其实对于这个答案,似乎很难在企业管理实践中,能够找到最有例的佐证。因此,香港著名实业家李嘉诚等世界知名的华人企业家,对此也有他们自己的呼声。也就是说,什么是造就世界性企业的决定因素呢?
  从中国式管理的目标看,“和”为管理的终极目标,所谓组织效益目标的实现只是实现“和”这一终极目标的必经过程。孔子把“和”引入伦理学领域,作为识人的重要标准,得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论断,提出了“和为贵”的社会生态平衡的指导原则。上下和谐,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和谐。集大成者的说法,就是修己安人。
  虽然其实这种理念的基础源于孔子的“上下和谐与修己安人”,但是其实从企业管理实践出发,这个理念得以确切实施且真正发挥管理作用的保证,其实还是韩非子法家所讲的“使法用人”与“使法量功”。否则,一切“上下和谐与修己安人”,都只不过是理论家的一种理想而已。因为企业的生存根本就是具有竞争力,而一个企业的竞争力的根本,则又来源于企业的生产力。当然一个企业的生产力,必须由企业的员工及管理者,共同来实现。与此同时,管理者在实现企业终极管理目标“生产力”的同时,必须要有企业本身的一系列奖罚及竞争机制作保证。而管理者要想真正达到企业员工“上下同心,全心向企”的氛围,就必须要有与此管理目标(当然主要是任务目标)相适应的奖惩与激励机制。也就是说,不可能像当时欧文与傅利叶他们那样,用空想的理论及十分理想的实践,来维持他们的“所谓公平与合理”。相反事实上,过于追求理念上的公平与合理,倒有可能会在现实的竞争社会中,贻笑大方。因为企业生存的保证,就是利润。如果企业没有利润而言,那么严格意义上讲,企业也就失去了企业的意义。既然企业管理终极目标,要追求利润的最大化,那么管理者就必须要有相应的企业机制作保证。否则,所有员工干不干都一样,干多干少都一样,那么长此以往,企业的竞争力又何从谈起?企业的利润又何从而来?因为人与人是有客观私欲存在的。似乎这一点,不应该有什么怀疑。要说人们理论上所追求理想中的“大公无私”,其实在现实中、客观上是几乎不可能实现的。正因为如此,无论是中国式管理,还是外国式管理,其实对于企业本身都不应该成为负担。因为任何管理模式与管理方法,都各有其长,各有其短。因此说,我们既不能过于相信“中国式管理”,更不要过于迷信“外来和尚会念经”的“外国式管理”。因为企业的根本就是利润与生存,所以说,无论是什么样的管理模式,只要能够真正适应自己的企业现状,能够确实给自己的企业管理,带来活力及效用,那么我们企业管理者就应该执行。
  因此说,从管理科学的层面来看,无所谓中国式管理或者西方式管理。无数事实证明,管理科学只有和当地的风土人情相结合,其效力才能够增强。
  当然同样,中国人从小接受中国传统思想的熏陶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在管理科学中融入中国式的管理哲学,更易为人们接受,也能更好地推进企业的发展。
  因此说,诸子论政解道,管理实践中的“仁法德行”,无论是“中国式管理”,还是“外国式管理”的价值,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变通性和灵活性。西方企业界经过大量失败,不断更新并提出的弹性管理理论,其实正是回归到我们的变通管理,如情境领导、权变理论等等。因此说,诸子论政解道的核心作用就是,强调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而不是固守单一的方式或预先确定的制度。
  

6.孔子政者正也 领导身体力行(1)
《论语·泰伯》中讲:“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其实在这里孔子所讲的意义在于他的“为政者不能越权”的“政者正也”的为政方略。与此同时,孔子又说:“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这也说明孔子对舜、禹治天下观点的认同与赞颂。孔子热情地赞誉了舜、禹的从政方针的伟大与崇高。孔子为了进一步阐明“政者正也”的观点,在《论语·颜渊》中又这样回答季康子。孔子回答季康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呢?”孔子所讲的也就是,强调他从政的第二个观点:为政者的表率与榜样作用,对于一支团队的重要性与意义。
  关于管理者与领导者的榜样作用,孔子在《论语·子路》中也说:“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当季氏总管仲弓向孔子请教如何管理时,孔子解释说:“给自己的手下人做个榜样,给下属起个积极的带头作用,对手下人也不要太计较小失与小过,同时还要有识别贤才与举荐贤才的眼光与能力。”仲弓听了孔子的话,有些不解地又问:“那么管理者怎么样才能了解并举荐贤才呢?”孔子又解释说:“管理者举荐自己所了解的贤才;如果天下管理者都能知晓这个道理且能做到这些,难道说你不了解的贤才,还怕别人举荐吗?因为所有统治者与管理者,都希望自己的团队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与竞争力,所以所有英明的统治者与管理者,都会积极为自己的团队举荐或招收贤能智士。”
  孔子为了进一步说明管理者的榜样与带头作用的重要性,一再强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领导人本身的行为正当,就是不下命令,领导者的榜样作用,也会耳濡目染地对自己的下属起到强于指令的积极效果。也可以说,管理者与领导人如果能够以身作则,行事多为手下人考虑,那么手下人也就会把领导当作是自己的亲朋,十分信任领导。如果下属这样想了,那么下属就很容易做到以领导为榜样,做到“以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