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买单- 第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买单 绪论(1)
献给爸爸、妈妈、米克、里克,以及特里苏……最初影响我的人。
  绪论
  设想一下,你正口渴难耐。这应该不难想象……口渴是人类的基本生理状况,每个人,不论其身处何种文化;都应经历过。这是身体发出的一种信号,对水产生渴求的一种信号;是人的一种基本需求。
  过,别担心你口渴时要喝什么。随便一家杂货店,甚至路边加油站的食品架,都会有种类繁多的饮料供你选择。我们都知道,当代消费文化能够提供的商品种类多得可怕。关键是你想要什么,究竟什么才是你“渴”望的那一个?
  2001年12月的一天,迈阿密海滩天气晴朗,温暖宜人,我到那里去采访红牛(Red Bull)这种功能型饮料为销售所做的宣传活动。那个时候,红牛的出品商刚刚将这种饮料推向市场,而且对于美国市场来说,功能型饮料还是一种全新的概念。换句话说,红牛给消费者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刚一开始,我觉得这个宣传活动毫无意义,根本不能达到效果。宣传活动请了一群极限运动爱好者,他们计划用风筝冲浪……从基韦斯特港远行到88英里以外、位于古巴的韦拉德罗。那时我住在新奥尔良,刚刚在该市法语区的酒吧里见到过新出现的红牛饮料。所以这种饮料到底是什么,它的目标消费者是运动员还是酒吧常客,为什么没有广告明确地说明这些情况……对于这些我一无所知。所有这些看起来很怪异的方式,甚至是一群人表演风筝冲浪的宣传活动……我的理解是:最大限度地吸引消费者。但是,我认为这样的宣传只能是徒劳无功:当时就只有我一个记者在对这次活动进行报道,没有任何特定的观众,现场甚至都没有任何标志来吸引观众。那个时候我对销售一种产品的理解是,其宣传活动能够告诉消费者到底为什么要买这种产品,为什么要选它来满足我们的渴望。相反,红牛那次的市场营销却显得非常朦胧,甚至我当时生造了一个词专门来描述这次的营销:混沌市场营销(murketing)。因为模糊市场营销现在已经是个专有名词,因此对于作者创造的murketing这个词,本书采用了“混沌市场营销”的译法。……译者注
  结果,红牛的这次混沌市场营销居然取得了成功。自迈阿密的那次活动开始,功能型饮料逐渐进入饮料行业的主流市场:从一开始在美国无人知晓,发展到现在成为一个以红牛为首的、年产值达37亿美元、同类产品成百上千的功能性饮料市场。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说到这个问题,我并不是指一个品牌或一种产品从一个消费群到另一个消费群,直至几乎所有的人都熟悉它,而是指个人层面上的意义。每个人都会口渴,我们怎么会认定哪些饮料能够解渴而哪些不能?而这样的观点又怎样受到耗资几亿美元的广告宣传的影响?知道红牛这个品牌之前和之后,我们和那些“品牌”专业人士的关系有了很大的变化,这又是怎样做到的呢?
  这就是本书想要讨论的问题:商品和消费者之间的秘密对话,以及这一过程是如何不断演变的。
  我使用“对话”一词,是因为我们所谈论的这一内容并不是一个单向的过程。这不是简单的涉及商品本身,比如红牛。这也不仅限于产品是由什么做成的,或者用途是什么的问题。它也不只是一个品牌形象,由专家创造出来,并强迫大众全盘接受的问题。任何产品或品牌,能够获得市场,都是因为我们自身:由于我们作为消费者,决定它有价值、有意义,并主动选择购买。这即是消费者和商品之间的对话。 。 想看书来

买单 绪论(2)
我还使用了“秘密”一词来作修饰,是因为这种对话无法被清楚地描述,消费者和商品之间的对话很复杂,很微妙,有时甚至会产生误导,而且在我看来这种对话还在不停地发生变化。从我去迈阿密海滩……在那里我第一次对我们如何选择饮料解决口渴问题(真实的和比喻意义上的)感到困惑……到现在,这种秘密的对话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晦暗不明。
  当时,市场营销机制对我来说还是一个全新的事物。那时我在为一家名为《页岩》(Slate)的在线杂志撰写有关广告方面的评论文章。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广告更多的是为了延伸流行文化,而不是一种商业行为。对于红牛,我从买方和卖方两方面进行了评论。那篇评论中包括了早期几个商品或品牌的成功案例。结果那个时期成为了一个有趣的开始……广告宣传业(mercial persuasion industry)和大众之间的关系开始受到关注。不久,随着数字录像设备(TiVo)、iPod播放器、日益复杂的手机、YouTube和Facebook等创新技术和设备的迅速涌现,改变了媒体和技术的模式,使之进入到全速发展时期,呈现里程碑式的日新月异。YouTube是设立在美国的一个视频分享网站,让使用者上载观看及分享视频短片。Facebook是美国第二大社交网站。……译者注
  到2004年年初,我开始为《纽约时报》杂志(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撰写每周的专栏,名为“消费品”。该专栏致力于讨论消费者和消费品的方方面面。正如我早期发表在《页岩》上的商业评论一样,我的视角仍倾向于消费者,但相对而言,我更加注意这一对话中实施广告宣传的一方,以及市场营销专家和消费者文化观察员,留心他们对正在发生变化的现状的观点和看法。
  据他们中的许多人看来,这种新的情况不仅改变了广告宣传行业,也改变了消费者。我们这一代消费者和前几代相比已有了根本的不同。老一代被动的“沙发土豆”式的消费者非常容易被电视广告所影响,他们简直把电视广告当成了不容违背的命令。如果反复观看某段30秒钟的特定电视广告,这些消费者便会毫不犹豫地去买该广告中的商品,正如当前的一位新技术专家所形容的:“像机器人一样走出去买唐尼柔顺剂。”
  但是现在,21世纪初,消费者开始自主思考,于是“新一代消费者”应运而生。当我开始为“消费品”专栏撰写文章的时候,这一聪明的“新生物”已配备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技术,从广告拦截工具,到各种类型的平民媒体。这一切加在一起被某位职业评论家誉为“一种模式的转变”。“消费者不再像木偶一样亦步亦趋了。”一位着名的时尚大师如是说。“我们正逐渐对广告免疫。”其他专家宣称。盲目的“大众市场”已被个体趣味所替代:“消费者正在轻松地逃离主流。”无论怎样,现在我们都能或多或少地对市场营销、品牌和标识免疫;我们能够“看穿”广告宣传的把戏。这就好像,人类的基本认知已经被重启、升级,更新换代的速度如同黑莓手机一样快。
  唯一的问题在于,现有的这些论断似乎和我每周在《纽约时报》杂志发布的观点相左。正是我听到的这些论断和我看到的事实之间的差异促使我写这本书。所谓的“新消费者”的神话,在我看来,无论是对市场人士还是普通的消费群体,都会起反作用。

买单 绪论(3)
的确,真正的变革正在进行当中,而且这种变化会影响很多事物……从我们的个体意识到我们对集体的理解(以及我们如何平衡这些概念)。但是,如果你真的想了解它,必须首先了解什么是不会改变的。这就是解开我们是谁(消费者)和我们买什么(商品)这两者秘密对话的起点。
  这本书的第一部分是关于我所说的需求密码。解开它涉及几个步骤。第一要清楚符号对我们来说为什么很重要,那些有意义的符号(包括标志)是怎样被创造出来的,甚至当我们自称对某些物品不会产生购买冲动后,为什么我们还是会不由自主地被它影响。第二要理解,即便到了21世纪,我们仍然纠缠于内心的两难境地……一方面我们想要成为独立的个体,另一方面又觉得自己属于一个更大的群体……我们时时刻刻都在设法解决这个现代生活中的根本焦虑。第三是要看清楚我们在讲述自己的故事时,解决这种根本焦虑的需求在我们的生活中正占据着核心地位。第四是要理解我们在向谁讲述那些故事(不,这并不就意味着要和左邻右舍讲排场比阔气)。
  尽管现在已经出现了“新消费者”,但有关美国人“痴迷”于消费或购物的抱怨仍然是老生常谈。我认为“痴迷”倒不完全是,但有资格成为痴迷者,我们应该真正认真思考一下我们买了什么,为什么要去购买。尽管我们都享受着现代技术的进步,但在我看来,我们更换这些消费品的速度还并不是那么频繁。因此,破解需求密码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自己的行为,甚至可以帮助我们改变它。
  尤其当营销专家们谈到诞生了新的消费群时,他们真正的意思是他们自身所在行业所涌现的再创新。许多着名的商业权威人士最近一直乐于宣称“广告业即将走向灭亡”,这些人口中所谓的“广告业”是指“传统”的广告:有人为一家大公司的软饮料或者其他一些产品想了一句新的宣传语或一首朗朗上口的广告歌曲,然后放置在大众传播媒介中进行广告,90%的受众及时得到信息,于是为数众多的“快乐消费机器”便会抢购可口可乐、Scope漱口水或Model A款福特车。而现在,那些专家宣称广告无用的一个原因是,新的消费者并不关心一些广告告诉他们谁赢得了百事可乐的挑战赛,或者占总数4/5的牙医的推荐。一些老品牌的销售放缓,以及新产品推出所呈现出的高失败率都是很好的证明。
  贸易、商业和主流媒体都支持这一论断。由于“消费者处于现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纽约客》这样评论,“品牌忠诚度正在快速下降”,而且“消费者成了上帝”。《经济学人》也指出,接触到超多信息的消费者在与商业游说者的较量中,已经获得了“史无前例的力量”,并且赞许地引用一位着名的广告公司经理的宣言:“有史以来第一次,消费者成为老板。”《广告时代》(Advertising Age)非常慎重地告诉其读者,由于“公众的力量”,消费者近来获得了“日见增加的影响力,可以控制任何产品的成败”……也就是说,消费者现在处于控制者的地位。
  应当承认,广告业本身随着新媒介的发展而不断进化着。但是,这些飘飘然的言论并不止于此:毕竟,消费市场有助于形成一切,从经济到流行文化。那么,还有什么能够证明消费者是“老板”并处于“控制”地位呢?较低的信用卡余额?城市街道和商场某种引人注意的品牌的消失?消费者的狂热、潮流和疯狂的消失?广告数量的减少?垃圾填埋场的减少?更大规模和更有效地抵制不健康或遭遇道德质疑的产品?储蓄率的提高?也许这些理由能够说明一些问题,但是可惜以上皆不是事实。相反,事实是,在2000~2006年期间,也就是有人宣称消费者开始成为真正的上帝、开始“控制”着美国市场的时候,世界500强企业的利润猛增。事实上,该榜单中属于消费品行业的企业的利润成倍地增长,甚至更多。与此同时,大多数美国人的工资却几乎没有任何增长,而同期的个人储蓄率实际上下降到负值,这是自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