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志要趁早》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立志要趁早- 第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浮L钔瓴欧⑾旨嗫祭鲜σ丫驹谖业呐员吡恕K挥兄浦刮遥强醋盼倚赐旰螅芷骄驳匕丫碜邮樟松先ィ棺⒁饬艘幌挛业拿郑乙丫辛艘恢植缓玫脑じ小@鲜κ掌刖碜雍螅伎际越崾⑹疽馕伊粝吕础5蔽易呱辖蔡ㄊ保鲜λ担骸澳愣嘤昧宋迕胫邮奔浯鹛猓庵中形云渌Ю此凳遣还降模晕一岚涯愕那榭錾媳ǖ絚ollege board(考试中心)。”
  “会有什么结果?”
  “这个由他们决定。可能你的成绩被取消,也可能什么也不影响。”
  我只是觉得很讽刺,半年的努力,仅仅是因为这么最后五秒钟就付诸东流了。我求了那些老师,说情说理,我想这五秒钟时间,虽然在规则之外,却是在情理之中,我希望他们可以通人情,可是他们没有。
  回去的路上,我绝望了。功亏一篑大概就是这种感觉。我心里不舒服并不是因为我的SAT成绩将被取消,而是因为我不能知道自己这半年的努力到底会有什么样的结果。我觉得我被开着作弊器的命运打败了。一直以为付出会换来回报的我,被事实彻底地打败了。不过我还是想,我也并不是没有学到东西,这个结果至少让我学会了坚持。为了目标而努力,要一直坚持到目标实现,不然,很可能就败在了那最后一秒上。
  回去后的第一个星期,我不停地问以前的同学被report之后的情况,我还打电话去college board进行解释。第二个星期,我学会了接受事实,不过就是再来一遍,我可以做一遍,自然也可以做第二遍。第三个星期,我在网上查到了自己的成绩:2280分。看到分的一刹那我真的震惊了。妈妈说我的手都一直在抖。毕竟我的心理预期是cancel,而这个分数却已经实现了我的目标。虽然命运在过程中不断地折磨我,可是原来它只是想让我多学习一些东西。付出,最后还是会得到回报的。
  第一次支教给我的启示
  出国申请最特别,也是最困难的地方就是要提早与社会打交道。美国学校对学生的评价很大程度上是依据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程度和能力。所以,每天穿梭在学校——家两点一线世界里的我们,为了申请,必须踏上社会,至少是初步地接触社会,在这个过程中,我获得了许多在学校里面没有获得的经历。
  2008年的暑假,我去红山民工子弟小学支教。我们在一个三年级的班上支教,一个班上有将近八十个同学,教室的环境还算比较宽敞,设备却是简陋到极点了。全部的教学工具只是黑板和粉笔,我们带着英文磁带本来想去教他们唱英文歌的,却发现那里连录音机都没有。开始的时候我们都有些紧张,第一次当老师,虽然大概有了些准备,上场时却犹豫着该从哪里引入。“老师,我能要那个苹果吗?”一个小朋友忽然问我。我忽然自然了起来:“你要是能说三个英文单词来形容这个苹果,老师就把苹果给你。”我回答他。这些小朋友都丝毫不会紧张,我们老师还有什么好紧张的呢?于是第一节课就这么开始了。上课的过程很顺利,一方面使我们准备了很多互动的活动,例如猜词之类,另一方面这些小朋友也很积极地配合,所以课堂气氛一直很活跃,每一个问题问下去,都会有十几个小朋友举手发言,他们还喜欢站起来,或者跑下座位,生怕老师看不见。他们知识面很广,除了英语之外,还和我们讨论了很多,讨论了美国,讨论了NBA,等等。他们很聪明,我们一节课教了二十多个英文单词,课后检查的时候发现大部分同学都能记住十个左右,还有几个特别好的学生基本上全掌握了。让我感动的是,下课的时候,让他们每人画幅画,来帮助记忆单词,画收上来后我发现有一个小朋友在画的背面写上了“谢谢老师们”,虽然是很简单的几个字,但是我看着这些稚嫩的笔迹,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袁瀚 我的电影(9)
走之前,我承诺他们一定会再来的。在回家的路上,关于这次支教的经历我想了许多。一次经历让我学到的,比看一本书还要多。以前都是在电视中见到这样的学校和小朋友,而现在我站在他们中间,看着他们的笑容,我觉得他们像所有孩子一样值得有一个好的环境,来满足他们对世界的好奇,可是我这一次的支教却根本帮不了他们什么。与他们相比,我要幸运得多,我有机会去追求自己的理想。我的幸运让我觉得我有义务去帮助这些孩子,在命运天平的另一端的孩子们。在申请结束后,我又来到了这个小学,来完成我的承诺,也来履行的我义务。
  哈佛领袖峰会让我认可美式教育
  哈佛领袖峰会(HSYLC)是非常精彩的夏令营。倒不是说它对申请有什么直接的帮助,不过在那里,我第一次真真实实地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也认识了很多好朋友。
  哈佛领袖峰会是哈佛大学的中国校友们每年组织的在中国开展的夏令营活动,夏令营的所有老师都是哈佛学生,而工作人员也都是各个大学的优秀人才。这个夏令营活动的宗旨是让同学们培养一种团队精神,团队意识。所有的活动都是根据这个目标去设计的。
  给我印象最深的两个项目之一是Mission300,这是一个之前完全没有透露任何相关信息的项目,所有的课程安排介绍上只写了Mission300这一个名字,所以大家都很期待会参加一个什么样的活动。到了晚上7∶30,所有人都聚在了一个大的礼堂里,期待着主持人宣布我们的活动项目。在所有人欢呼后,先是每二十个人组成一个小组,选出一个组长,然后宣布了第一个任务:画画。根据关键词和颜色要求作画,每人作画二十张!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最快及最出色的小组就可以获胜。于是整个气氛就火热起来了,三百多名同学都在作画,而组长们则在不停地传递着油画棒这类的工具。终于,一小时后,第一个任务完成了!在各小组都在为自己的成功喝彩时,主持人又宣布了第二项任务,小组按组号顺序离开礼堂,去体育馆!
  一进体育馆,就响起了更热烈的欢呼声,原来早有一队工作人员埋伏在那里,为所有进来的队员加油鼓劲!之后便宣布了我们Mission300真正的主题:把所有画出来的图按照背面的坐标贴到体育场地面上相应的位置。于是紧张的工作又开始了。8月份的上海夜晚,三百多个人在体育馆里热火朝天地工作,队员们密切地配合,一张张图连成一列列,一列列图又拼成每个小组的那一块,最后把所有的小组成果拼到一起,一张占了有半个体育馆大小的大型Logo出现了:HSYLC 2008!当看到所有人的努力汇聚在一起时,所有人都激动不已,虽然只是个简单的图案,可是这个图案足足有几十平方米,它让我们看到了集体的力量有多么巨大!
  另一个活动叫做At Venture,十个人一个团队,需要提出一个社会问题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最后需要做一个Presentation,说服这些哈佛学生请来的企业家们采纳我们的建议,同时还要作可行性分析,也就是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要能获得一定的利益,不然也不能指望企业家们都是慈善家。不过如果真的取得了他们的认可,甚至有可能真的得到他们的经济资助!在团队讨论中每个人都要提出自己的看法,我们小组想要解决的问题是计划生育政策造成的独生子女合作精神和集体观念的缺失。因为现代都市的许多独生子女都是长时间一个人待在家里,少了很多交际的机会,也造成了一些心理障碍,可能是他们无法融入集体及社会,造成一些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而缺乏合作意识的原因。针对这个社会问题我们小组提出了开办类似于HSYLC的以培养合作意识为主旨的早教班,名为班,实际上是让独生子女们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有更多的机会参与了解合作的精神。最终我们的提议获得了优秀奖。虽然没有得到那些企业家们的资助,但是我们还是很开心自己能真正地利用自己的力量和团队的力量为这么一个社会问题提出了一个基本可行的解决方案。

袁瀚 我的电影(10)
这次峰会让我体会到了什么叫做美式教育,课堂上没有安静的听课,没有昏昏欲睡的氛围,没有严肃的老师,有的只有热烈的讨论和激情的交流。这些哈佛的学生热情、细心,每次课前总是会发下来大摞的材料让我们事先熟悉理解。而课后,他们带着我们一起玩,一起疯,这就是美国的教育。Work hard,play hard。这是我从这些哈佛学生那里学到的生活方式。这次经历,让我更加向往美国的教育,那种严谨又不失激情,学术又充满乐趣的校园环境。在这里,我也交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好朋友。我的舍友们,我的组员们,我们在这十多天里共同奋斗过,合作过,彼此之间也都有了认同感,即使在峰会结束后,我们也仍然保持联系,相互鼓励,相互支持,曾经只是峰会上的合作伙伴,现在已经真正成为可以相互分享生活中欢笑与泪水的好友了。
  牛人辈出的Workshop
  在出国申请的过程中,参加北京新东方的Workshop对我的影响也很大。
  参加这个培训是在8月份,当时我已经拿到了一个比较满意的成绩,在准备竞赛的同时,我也在为即将到来的10月份申请作准备。可是,当时的我对申请还只有大体上的认识,对于具体的表格如何去填写,推荐信该用什么格式写、写几封、向哪些老师要,这些具体操作我都完全不清楚。
  正当我不知该去找什么人请教的时候,同学向我推荐了北京新东方的这个Workshop培训课程。
  开始时我对这个收费高达2万的培训班并不怎么感兴趣,何况又远在北京。可是,我看了上几届Workshop培训出来的同学们的情况,又看了培训班老师的名字,当即就被吸引了。这个Workshop是由号称“哈佛妈妈”的周容老师亲自主讲。而经过Workshop培训的学员们,全部进入了全美前三十的大学,无一例外,每届都更有三到五个进入哈佛、耶鲁的同学。我心动了。我真的很想申请到理想的大学。不想有任何意外。
  而当我又了解到SAT2200+,TOEFL110+的同学可以免费参加,虽然只满足其中的一条,但我也尝试着去联系了,结果新东方同意让我免费参加了。
  于是在7月到9月每个双休日我都奔波在去北京的火车上。
  事实证明,参加Workshop是值得的。
  在上课的第一天,各个同学的自我介绍,就让我认识到什么叫“没有最牛,只有更牛”。
  “大家好,我曾经获得过全国数学竞赛一等奖。”
  “我曾接待过美国大学校长,他还为我写了推荐信。”
  “我是少年作家。”
  “我曾经当选为世界小姐。”
  “我是全国化学竞赛北京第一。”
  当然,听得最多的是“我是学校的学生会主席”。
  我那时候才意识到,原来全国最优秀的申请者,都已经聚集在这个教室里了。而这个Workshop,实际上是让我们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前几节课,周容老师给我们介绍了我们的目标大学,接着介绍了申请材料的清单。
  之后我们就开始着手准备申请材料了。
  在Workshop的开头,周容老师就承诺过我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