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链条终结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资本链条终结论- 第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0。1  序言
某天,某公司门前,来了一个乞丐,他看了一眼该公司贴在公告栏里的《招聘启事》:本公司“大门守卫”一职空缺,有意者请到人事部接洽!

  乞丐揭下《招聘启事》,端着讨饭用的破碗,手里拄着自我保护时用的响竹竿,推开公司大门,走进人事主管办公室,把《招聘启事》扔给人事主管:这个职位是我要了!

  你的待遇要求是多少?

  你们公司一年的分红总额是多少?

  去年的分红总额为——三千万克黄金!

  我的年薪要求不高,一年一千五百万克黄金!

  你不是在开玩笑吧?

  这是我计算后的确切要求,不答应,那就拜拜!

  等一下!我想问问,你能与本公司签多久的合同?

  时间不久,就一年吧!

  好!本公司雇佣你啦!现在就签合同!

  人事主管拿出合同,两人正式签约。 。。

0。2  绪论
写完《界限资本论》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是,我为试验里面的东西而写的小说,至今还有一部没有写完。4月26日凌晨,我躺在床上,想着我的小说该怎样继续写下去,突然发现,通过这段时间对小说的续写,我已经积累了非常多的想法和思考,一直在我心中构思的《界限资本论》续写,就此开始动笔。

  我用了一个故事作为本文的《序》,没有看过《界限资本论》的人肯定会问:“这个故事到底是笑话,还是在讥讽谁啊?”我的回答如下:本文的写作目的就是让与该故事类似的事情,真实地发生在人类社会中——不过,这个故事的基础,就是本文的题目主体——资本链条终结。

  本文的论述基础为:一、物质资本;二、文化知识资本;三、工序资本;四、价值守恒定律。

  本文的具体内容是:用逻辑推论,非常简单的数学公式,来证明“经济要发展,就必须改变现今资本流动的链条”,最终的方向是“终结资本链条”。

  《界限资本论》中一直还欠着大家一篇附录的论文。附录的第一篇论文是本人的大学毕业论文(真想在这里感谢某些人——我现在很思念他们,虽然有他们的联系方式,却又不敢跟他们联系——我性格的原因,抑或我过得太糟糕了!)第二篇论文《反货币的产生》,它一直都在我的笔记本上,可惜一直都不想动笔把它写完,因为光是这么篇小论文太过极限,所以我就把它用在本文里,作为开头章节的一个部分。

  对了,还有个事情,就是《界限资本论》提到的“物质资本拥有量上具有垄断地位”这个观点,好像一直没有跟大家做出详细的解释,我也把它放到这里来进行论述。

  哎,我不是数学爱好者,也不是大学里的什么课题组成员,更没有在物质上支持我研究的个人和单位,数据模型、模拟函数、图表等等一系列的研究工具,我都没有那个实力去使用,只能用看似非常不专业的东西,来写这应该算是非常专业的东西,所以根本就不属于“学界”吧,不过,对于广大的读者来讲,也许会有那么点优点,可能会更好地理解本文,并通过自己掌握的知识进行一定的论证。 。 想看书来

1  货币
因为文化知识资本的流动比较特殊,这里暂时排开,工序资本更加特殊,它的性质是不怎么适合用货币来表达的,也得排开,只得在对物质资本进行论述之后,再单独进行论述。

  在物质资本流动的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环并不是物质资本的质量与数量,而是对于物质资本含有的价值的市场认可,即物质资本作为一种商品,与其它每一种物质商品进行交换时的互换比例。

  这个比例在人类发展历史上,先后用了各种各样的货币来进行简化。不但简化了交换的过程,在买卖物质商品的时候,还使人们把这个比例隐藏了起来,而互相讨论:“你的商品多少钱?”

  这个简化具有的好处,我归纳为:1、简化可互相替代商品的对比;2、提高物质资本回收效率;3、加快生产力先进的生产者生产出来的商品占据市场,加快淘汰生产力落后的生产者,进而推进整个社会的生产力发展;4、促进个人、地区、国家的分工。

  从上面的归纳出来的好处可以看出,货币的产生,对于物质资本的流通可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不过,直到人类世界发生了几次经济危机之后,特别是近期的金融危机,大家都看出了现今世界的货币体系有问题,于是就出现了超主权货币的呼声。

  说到超主权货币,我现在就可以回答一个疑问,我在序言里用的货币为什么是黄金?黄金作为一种贵金属,作为全世界都使用过的一种货币,作为现在许多国家用来稳定纸币的重要物资,称之为黄金储备,它的功能不是具有相当大的超主权货币的功能吗?所以,我决定在本文里,所有涉及到货币、价格、价值等问题的时候,所有的单位都用“克黄金”。

  对于超主权货币,很多人认为它是拯救金融危机、防止金融危机的重要措施,我个人却认为:这将把全球的经济,带入一个非常不公平的发展空间。因为只要是国家、政府等等各种组织发行的货币都具有几个缺点:

  1、货币抹杀了可互相替换商品中,每一个商品具有的特殊性,这就导致了商品质量、数量的波动,而引不起价格的波动,形成了不公平竞争;

  2、当货币发展到今天,人类已经完全进入了纸币时代,正跨入电子币时代,但是某一种货币的发行量,依然掌控在某一个组织手中,那么,根据现今各个组织管理权力的分配方法,这个发行量的控制,始终是掌握在那些财大气粗者的手中,这就导致了货币发行量的控制,成为剥削他人的一种工具;

  3、货币发行量的控制,引发了物质资本拥有者为加快资本回收,建立了变相的货币(例如:股票、分期付款、期货等),导致间接的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进而剥削他人的利益,进行明明白白的压榨;

  4、“拥有大量货币者”进行流动性操控,可导致某些拥有物质资本者的资本链条崩溃,还可以毁掉与该资本链条有关联的许多个人与组织;

  5、货币所代表的价值,已经脱离劳动者加入商品的价值,而成为许多“拥有大量货币者”的主观价值,价值规律出现了不适用的假现象,例如:在经济危机中,某企业破产,意味着某种商品的供应量将减少,但是这个时候,这个企业生产的产品的价格却会比未破产的时候低上很多;

  6、因货币引发的经济危机,如果只依靠货币来应对,必将使经济急剧倒退,这就产生了政治团体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制定各项经济举措,来压制那些在经济危机中获利的人或组织,长此以往将严重阻碍经济多元化发展,把经济死死地压制在某条轨道上,一旦出现问题,将会导致更大的经济危机。

  这六个缺点,之间有一定交叉,不过,他们之间所针对的情况有些不同。对比我提出来的优劣点,可以看出,这些优劣点有针对商品交换的,有针对资本回收进行再生产的,有针对生产力发展的,还有针对社会化分工的。优点很好区分,缺点我一时半会儿也划分不出来,所以,在这里就不进行这四个方面的对比性讨论啦。

  既然我提出了这六个缺点,下面给出我就给出我得出这六个缺点的原因。 。 想看书来

1。1  货币对商品买卖的伤害
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得先说说什么是“可互相替换商品”,什么是“每一个商品具有的特殊性”。在本文里“可互相替换商品”有两种情况,一种,就是这个章节里特指的物质商品,是在外形、质量、含有价值量三方面基本相同,而且在使用它们进行生产时,能互相替换的商品;另一种,是含有物质、文化、工序三种资本的商品,在外形、质量、含有价值量基本相同之外,还需要包括生产、运输、销售等与商品的企业或组织,在进行自己所负责的生产时,所涉及的专利、原料、机器、生产的工人、生产的时间、售后服务等方面,都基本相同的商品。第二种“可互相替换商品”的数量极其少,严格点说,这个世界很可能根本就没有满足这些条件的商品存在。“每一个商品具有的特殊性”指的是,每个商品在进入其所在销售网络或者销售区域的时候,它作为另一种商品的原料,对于每个交易的双方所具有的不同供需关系。

  物质商品在生产完成之后,在进入销售渠道之前,假设每个商品拥有的价值量为A(包含剩余价值)。商品进入销售渠道之时,需要经过包装商、销售代理商、运输商、零售商、库藏商等企业或组织的渠道,或者由生产部门交给直销部门,或者因是预订商品直接交给运输部门发货……总之,当任何商品在完整自身的生产之后,都要加入新的价值,才能完完整整地到达客户端的面前,假设这个新加入的价值量为B,那么,当一个客户面对商品的时候,这个商品的价值量应该为A+B。

  在谈论货币如何伤害商品买卖之前,首先得假设,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与其标示的价值量是相等的,即标示为“100克黄金”的货币,它代表的价值量就是100“克黄金”,也就是不考虑任何的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电子书 分享网站

1。1。1  杂酱面的价值量
现在,就来讨论一下货币如何伤害这个价值量为A+B的商品。先从生产时间非常短暂,买卖过程也非常短暂的商品说起,例如一碗杂酱面!

  同一个店面、同一锅煮出来的两碗都含有价值量A的成品杂酱面,由同一个服务员端到同一张桌子上的两个客人面前,店面为两个客人提供的餐具都是具有同样价值量的——也就是说这两碗面在进入客人肚子之前,含有的价值量都变成了A+B。

1。1。1。1  合格标准之争
两个客人吃第一口的时候,问题就来了!

  问题一:甲喜欢杂酱面咸一点,乙喜欢杂酱面淡一点!

  我们把这两个人看成是两台进行生产“劳动力”这个商品的机器,那么杂酱面就是他们购买的原料,因为两个机器性能的不同,对原料的要求也就有所不同,消耗同样的原料之后,生产出来的“劳动力”的数量、质量、所花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三个商品生产指标中肯定就有一两个,甚至全部都有所不同,也就是说他们利用杂酱面进行再生产时,在同样的时间内,赋予同样数量杂酱面的价值量也就不同,导致了生产力的不同——基于此,甲乙两人吃完同样含有价值量A+B的杂酱面,也就是甲乙两人都购买了价值量为A+B的一碗杂酱面,可是因为杂酱面里含盐的数量x(毫克)的原因,同样的杂酱面在他们两个人的跟商家进行交换时,甲乙两人的价值判断就出现了分歧。

  假设甲对盐的需求量为x+1(毫克);乙的对盐需求量是x…1(毫克)。为了展现这点盐的差量产生的效果,我们先假设1毫克的盐的差量不会引起一碗杂酱面的价值量A+B的变化。

  在这里,甲对杂酱面的要求只需要再加1毫克的盐,就可以达到,乙却要从整碗面里挑出1毫克的盐来。如果真的要使杂酱面达到两个人的要求,甲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