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聪明的中国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耍聪明的中国人- 第2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一个单位,一名正职五名副职是领导,十多个科长是中层,其中一个中层是正职的亲信,他对分管自己的副职根本不看在眼里,专门与他为难,他这样做得到了正职的大力支持,因为这个副职对正职也不怎么服气,正职此举是报复措施之一。
  那个科长有了正职的支持,对分管自己的副职采取了以下措施的整治办法:
  1。 公开顶嘴,不给副职留面子。开会也罢,在下面的工作安排上也罢,科长觉得副职话中有漏洞、安排不周到,他会公开给副职提出来,指出他安排不合理,并宣称说,按副职的安排,工作肯定干不好,会越干越糟。他嘲笑副职经验欠缺,学习不够,并说副职这样安排是想将这一科室的人带向灾难。这种公开挑衅,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争吵,副职在大失面子的情况下,会震怒而起,指责科长太嚣张,于是两人就大吵起来。

第十一章 内斗(4)
2。 工作拖沓,故意刁难副职。如果是副职亲自安排的工作,科长就采取种种办法敷衍,争取不按时完成,如果有大的行动,科长就用借故迟到的办法来让副职难堪,在副职现场指挥的时候,他以说怪话来冲淡现场的气氛,减弱大家的斗志。
  3。 副职有失误,科长立刻就报告给正职,并在有关会议上毫不犹豫地抖搂出来。
  4。 在他的科室散布对副职不利的流言,并称正职会设法赶走他,鼓励科室人员都起来和副职对着干。
  但是这个科长最后失败了,那个副职在一次高层会议上将他与科长之间的矛盾公开了出来,并称有人在背后支持科长整自己,让自己的工作十分被动。副职隐然将矛头指向了正职,义正词严地说支持科长的人以损害工作为代价来排斥异己,副职随后提出:如果不免去这个科长,他就辞去副职职务,并当场将写好的辞职信交给了正职。
  副职的这一大胆行动引起了其他副职的同情,其他副职也害怕同样的情形落到自己头上,于是纷纷出言谴责那个科长。正职此时非常狼狈,他无权接受副职的辞职,这是上一级组织部门的事,但副职不管这个,他要挟说:不免去那个科长,他直接将辞职信送到上级的组织部门,并详细向上级说明自己的辞职原因。
  正职不愿意上级知道自己所在的单位内部有内斗纷争,这将影响他的声誉和以后的升迁,另外其他副职不同程度地流露出了忧虑,担忧不强调下级服从上级,今后的工作将人人都很难搞。无奈之下正职做出了让步,同意免去那个科长的职务。
  那个科长整治高位者以失败而告终,这说明他的那一套办法不可取。这个科长的办法基本是蛮干,是硬性对抗,但在任何一个群体中,都是强调下级服从上级的,科长的公开不服从,这是他失败的主要原因。
  有聪明人总结说:低位者整治高位者其实很简单,高位者是发命令的,低位者是执行他的命令的,要整治高位者,其秘诀就是:当他发布了正确的命令,执行得尽量慢一点,等待他修改命令;当他发布了一个错误的命令,那就立刻执行,让他来不及改正就铸成大错。
  这个聪明人还补充说:越是要整治高位者,表面上就越要对他表示恭谨,让他思想上麻痹,心理上没有准备,他说一就是一,说二就是二,绝不反驳,让他傲慢自大,这样,他犯错误的几率就要变大,而当他刚一犯错,就立刻用行动将他的错误固定下来,让他无法更改。这样搞几次,高位者就会老实下来,不敢自高自大随便就发号施令,也不敢轻举妄动随意就口出狂言,当然,能和他的上司配合整治他,那当然更理想。如果这个高位者很聪明,轻易不犯错误,那么就诱引他犯错误:
  1。 在适当的场合,诱引他打麻将赌博。比如在上级部门来检查工作,或者在客商来谈生意,并成功地签订了合同,双方都比较高兴时,在这种情形下,高位者容易放松警惕,也不好坚决拒绝。
  2。 在适当的场合,诱引他涉足*场所。高位者喝了酒,神情兴奋,如果觉得安全的话,很有一试的可能。
  3。 诱引他涉足其他违法违纪的事。
  诱引成功,并及时与有关部门联系,比如派出所,比如纪检委,那么整治就算基本成功了。
  这位聪明人说,其实这些都不难,通俗地讲,这就是拉上司下水,而现在的上司,具有操守坚决不肯下水的,并不是特别多,在合适的环境下,他们可能在你不诱引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想下水,别人拦都拦不住,谁拦就会和谁发急的。

第十一章 内斗(5)
这位聪明人只讲理论,没有举出实例,但媒体上曾经报道过,并且现在仍在报道的官员,行政上的官员或者企业上的官员,因打麻将借用公款太多而潜逃的,大有人在,因涉足*场所给自己惹麻烦,弄得灰头土脸并丢了乌纱帽的,也大有人在,当然这些人不可能都是下级诱引的,其中的情况可能非常复杂,但恐怕也有因受下级诱引而犯错的吧。
  三、平级之间的内斗
  平级之间的内斗,多发生在共伺一个上司的平级之间,也就是一个体系之内。如果与别的体系的人争斗,那不会是为了自己,那是为了自己的上司,那是自己的上司与他的平级内斗的延伸。
  共同拥有一个上司的多人之间,凡是聪明者,都愿意向上司效忠,都希望通过效忠而得宠,得宠之后,自然就有很多的实际利益,于是在聪明的下属之间就无形地展开了一种竞赛,比赛谁对上司更忠,比赛谁对上司更体贴,比赛谁对上司的意图领会最深、贯彻最有力。这种争宠有点类似于旧社会一夫多妻制家庭里众妻妾争相向男主人的献媚争宠,而内斗,就在这种争宠中发生。
  就像多妻制丈夫有偏爱一样,上司也不可能对每个下属距离均等、完全地一视同仁,其中肯定有厚此薄彼的现象,有偏爱这个嫌弃那个的心理,众下属之间就免不了拈酸吃醋。平级之间的内斗多有这种醋态心理,可能是出于嫉妒,也可能是出于不平。嫉妒多发生在上司偏爱的人能力较强、工作也很勤奋,而上司正是因为这两点才偏爱他的情况。不平则多发生在上司偏爱的人能力平平、工作业绩较差,但擅长邪门歪道,并以邪门歪道获取上司的偏爱。
  平级之间的内斗以扯后腿、设陷阱埋伏、挖墙脚等形式最为多见。争宠的对手之间,如果一个遇到危险、陷入了不利境地,其他几个是暗暗得意、幸灾乐祸的,甚至会伙同外人共同来整治他。上司的红人遭遇这种整治的可能性更大,整治上司的红人,不但可出一口恶气,整倒了他,还能在争宠时少了一个强劲对手,对自己更为有利。
  通常,平级之间的内斗都是在暗中进行的,暗中较劲,不能公开进行,公开进行必然遭到上司的严厉呵斥,所以,聪明的平级之间在表面上会假装一团和气,会假装亲如兄弟,但只要有机会,他们就萌生拆对方的台、陷害对方的心思,当然,这必须以不暴露自己为前提。出于这一点,平级之间的内斗多是借助别人之手实施。
  争斗的平级,假如他们是a、b两个人,如果a在工作中有了漏洞却没有发现,b发现了,b可能举手之劳就能将这个漏洞补了,但b是不会补的,他也不会告诉a来补,他会等这个漏洞不断扩大,并酿成大事故,或者他会暗示别人将这个漏洞直接告诉上司知道。这种内斗是消极形态的,积极形态的内斗其良性表现是攻讦对方的错误及失策之处,其恶性表现或者隐性表现是相互挖墙脚、使绊子、拖后腿,耍各种阴谋诡计,务必使对方摔跤跌跟头。
  良性的内斗一般是公开的,其结果是产生派别,派别之间在公开场合叫板。恶性的内斗也可能产生派别,也可能产生不了派别。良性的内斗因为是公开进行,斗的气焰很烈,但比较好提防,可以正面应对。恶性的内斗因为是在暗处使劲,表面上看不出什么,甚至表面上风平浪静,一派祥和景象,但私下里暗浪涌动,各种阴损的招数都能使得出来,所以极难提防。很多高人经过了无数的风浪,但稍有大意,就会在阴沟里翻船。
  传统的主流文化是不允许内斗的,讲究和为贵,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内斗一般都是在暗中进行的,因此险恶无比。古代中国的官场之所以充满了狡诈和残酷,就是这种暗中进行的恶性内斗造成的。随后官场的风气被聪明人所仿效学习,在其他地方也大显身手,让内斗变成了一种风景、一种顽疾。
  由于内斗,一个单位或一个群体内,往往真正业务能力强的人不能脱颖而出,因为他们是内斗时重点的矛头指向,因为自认为能力强,所以这类人在向高位者献忠诚、与平级之间拉关系等方面不很重视,而他的能力强又可能对平级,甚至对高位者也构成威胁,因此这类人很容易招致高位者与平级一起来斗他,这种情势下,他的业务能力再强,受多方的打压、排挤、扯后腿,也难以做出成绩。
  内斗,特别是暗中进行的无序内斗,给精于内斗、善于内斗的个人带来的好处自然不少,但内斗让一个单位、一个群体的对外合力大幅下降。而对一个民族来说,内斗的盛行是灾难性的后果,会让民族的整体战斗力无限地降低,因为战斗力都损耗在无休无止的内斗中了。
  

第十二章 让别人犯错(1)
让别人犯错,从而名正言顺地将犯错的人拉下马,既清除了对手,又清除得理直气壮,所以聪明人在与对手的竞争中,设法让对手犯错,这是最常用的一招辣手。这一招,基本属于权术的范畴了,只不过现在的聪明人太多,又急功近利,让这一招的痕迹太过明显,弄得这一招的技术含量大大降低,才变成了聪明人的普通技艺。
  让别人犯错,使用这一招最圆熟的人是春秋时期郑国的郑庄公,“多行不义必自毙”的名言就是他说出来的。他以各种办法让弟弟犯错,让弟弟的错误逼得自己忍无可忍,这才在无奈之际杀了弟弟,而哥哥杀亲弟弟,却博得国中人人叫好,无人认为他不亲不义,这就是郑庄公技巧的圆熟老辣了。
  郑庄公小名叫寤生,是郑国国君郑武公的长子,他母亲是申侯之女武姜,武姜生寤生时难产,所以给他取了这个名字。很可能是他的深沉狠毒的性格,使得他母亲一直不喜欢他,而喜欢他弟弟叔段。郑武公册立世子的时候,武姜就极力反对,想要武公立叔段为世子,但郑武公没有同意,他按老习惯立了长子寤生。
  武公死后,寤生继位做了国君,这就是郑庄公了,母亲武姜对做了国君的大儿子仍然厌恶如故,她千方百计为小儿子叔段谋利益,利用自己的身份要郑庄公将京邑封给叔段,京邑辖地人口多、物产丰富,邑城又高又大,封叔段在这儿,隐然有一国二主的嫌疑,但郑庄公同意了。叔段于母亲的支持下,在京邑招兵买马,扩充实力,郑庄公却假装不知道,大臣跑来告诉他,说不制止叔段的话,后果不堪设想。郑庄公却坚决不制止,还说什么“多行不义必自毙”,让大臣们不要管,等着叔段自毙。
  叔段在庄公的默许下,不断扩充势力,他后来又向庄公提出,要将自己管辖的范围再扩大,庄公也答应他了,将西北边境一带的地方以及两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