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不去的记忆:老三届新三级》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抹不去的记忆:老三届新三级- 第9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起大落。
  逆境在人生中的地位,本身是一个二律背反的命题。一方面,它破坏人们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和安定感,置人于主观上不得不面对的身心痛苦中;另一方面,恶劣的处境又的确给人们提供了锻炼意志、增长才干的机会,使他们有可能从中得到一般人所不具备的素质和向上的精神。老三届一代在“*”中是作为一个群体、共同接受了逆境的砥砺,急遽地完成了大起大落的全过程。

论“老三届”那代人(5)
自我意识的回归是他们在上山下乡中进行历史思索的结果,也是这代人脱胎换骨走向成熟的第一次自我否定。他们长年所受的教育使他们只知道自己是集体的一分子,却往往忽略了个体存在的意义。长年在社会底层的奋斗拼杀,逼迫着他们去思考,唤醒他们的自我意识,加快了他们社会化的进程,同时也使他们逐渐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正由于这样,真正能够脚踏实地后的这代人,虽然曾经在“*”初期创造了最狂热的对个人迷信的追捧,但实际也是最早从这种狂迷中觉醒出来的群体。当他们摆脱了现代迷信的桎梏,实际也就否定了自己当年的“红卫兵”历史而逐步接近了真理。这也是这代人走向成熟的第二次自我否定。
  通过极为痛苦的否定之否定,这代人在上山下乡的变异状态中逐渐完成了他们的蜕变。这代人了解了社会,认识了人民,从而把自己逐渐植根于黑色的土地中,更重要的是他们整体建立起了对于社会和人民的责任感和历史承诺。正是一代人社会化过程中具有相当一致的思想体验,所以这个群体对于代的认同感非常强。当年一张知青的标签就几乎可以到全国的知青点蹭饭吃;一见面只要一提老插仿佛就有一种内在的交流;今天也还有不少性情中人在关注着当年的掉队者,如北京一些老知青正在积极筹建一座延安知青陵园,以便让当年那些因种种原因长眠于黄土高原的北京知青游魂有个归宿。虽然素昧平生,虽然耗资不菲,但是有众多的人投入了,仅仅因为彼此都是“知青”。
  这代人的共同行为特征,是那种从苦难中培养出来的坚毅和求实精神。
  老三届一代在上山下乡过程中经受了许许多多过去未曾体验的艰苦,从生活上和劳动上受到磨砺。他们在农村中受到的最大锻炼,是培养起受用终生的坚毅和求实的精神。
  当他们刚刚回城的时候,他们以顽强的意志和脚踏实地的精神来应对一切,因为他们深切地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救世主,等待别人来救不如自己救自己。全国几百万的待业青年,曾经是一个严重社会问题,但是未经多久就被消化殆尽了,与其说是社会消化了这个包袱,不如说是这些待业青年自己消化了自己。
  面对回城后又一次的逆境,这些毕竟吃过苦的一代人,有社会最底层的生活经历作为参照坐标,最终平静地接受了这种现实。他们所具有的求实精神,在农村修理地球时学来的吃苦耐劳,从几上几下、几多曲折中摸索来的社会经验都派上了用场,在各行各业中逐渐展示了这代人的力量。社会终于发现,这代人已与人们头脑中那个冲呀杀呀的形象大相径庭,他们已成为各方面崭露头角的骨干力量,需要刮目相待了。
  当默默的大多数从学徒工、临时工重新开始,好不容易才在社会上站稳脚跟后,新一轮的深化改革和社会利益再分配,使他们中的大批人再次沦为失业大军的主要对象,不过这次的名称则由“待业”改为了“下岗”。这是经常会让人感动的一代人,他们不是个别人、而是整体经历了上山下乡、回城待业和下岗三次失业大潮,他们中的多数人甚至终其一生都在挣扎着应对基本的生存问题。而我们看到的是,这代人今天再次以宽容的心态,顽强的意志和求实的精神来应对一切,在默默地支撑着改革的大业。

论“老三届”那代人(6)
可以这样说:为了谋生,他们今天可以是体面的白领,明天下岗照样能够在街边支起油锅卖油条而面不改色;为了求学,他们今天或许还在大学授课,明天留洋立马可以在他乡端盘子扫地而心安理得。有了青春期的艰苦磨炼垫底,没有什么能够击倒他们。这就是这代人的行为特征,拿得起也放得下。
  这代人的共同历史性格,主要体现在坚守不弃的理想追求。
  自幼被培养起来的自强不息和孜孜追求的理想主义精神,是伴随“老三届”们最基本的性格特点。
  他们是共和国最早的小主人,出生在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之下。他们是中国共产党夺取政权后,以全新的思想意识刻意培养的共产主义接班人,从幼年即被灌输了满脑子与其年龄不相称的阶级斗争理论,几乎还没有枪高就叫喊着要打倒“帝修反”、去解放世界上三分之二还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阶级兄弟。这种虚妄的理想主义使他们在“*”初起就充当了急先锋。这种理想追求被误导为危害社会的红卫兵运动,使那些没有因此失去理想追求的多数不得不对这一理想主义的后果反思和忏悔。
  他们进入社会亲身参加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三大社会实践,使这代人建立在“阶级斗争为纲”之上的理想主义和盲目的社会责任感经历了动摇、否定和重建。随后,通过广阔天地炼红心,通过艰苦生活的磨难,这代人成熟了,也圆滑了,但是他们与祖国的命运更紧密了,即使他们蜷缩在社会底层的角落里,也依然关心着最高层的政治动向。
  通过“*事件”等,更多地是从自身的社会落差和实践中,这代人体味到指导社会运转的思想体系出了问题,而成为最早探索中国前途、并向“四人帮”发出呐喊的社会群体。由于这代人整体与改革的命运息息相关,他们实际是中国改革开放政策最积极的社会力量。
  用那句“位卑未敢忘忧国”来形容他们是最合适不过的了。每当共和国面临危机,他们都会一次次汇集起来发出带血的呐喊。为祖国的命运而喜、而忧、而奋搏,这种坚守不弃恐怕就是他们一生难以磨灭的历史性格了。
  有句非常精辟的话是:从“八一八”我们拥向金水桥边,到“四五”运动我们齐聚纪念碑下,这一箭之遥,我们一代人走了整整十年。
  另一句同样精辟的话是:我们是一群残存的、却是不死的,而且是失去了“理想”的理想主义者。
  无论如何,老三届一代在中国现代历史进程中,如果用代与代之间做比较,他们是受害最深的一代人。一位学者这样分析:我们在了解国情、了解基层和个人意志品质锻炼方面确有一定的优势,然而为此“得”付出的诸多代价中最沉重的莫过于青春的逝去和知识结构的欠缺。此一“失”终生难以弥补。这代人中每位佼佼者身后被埋没的同龄人的基数比任何一代都高,换句话说,这是淘汰率最高的一代,被淘汰者并非完全因为他们无能,很多是出于历史的阴差阳错。
  这代人以无数个体无可挽回的损失和被淘汰,换取了这代人整体的一种特性和优势。一场上山下乡运动,把他们抛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理论和实践的脱节,理想和现实的落差,社会和自我的冲突,现代和传统的交错,使他们的足迹留下一串串的问号,在他们心底触动了自我意识的觉醒和改革社会、兴利除弊的萌动,而这种萌动已不再具有当年狂热的幻想色彩。他们中很多人把“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去应对艰苦的磨炼,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长期的社会底层的生活,使他们的双脚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倾听着人民的呼吸,感受着大地的真情。使他们不仅学会了脚踏实地地推动历史进步的态度,也建立起他们对这片土地及生活其上的人民的承诺。 电子书 分享网站

论“老三届”那代人(7)
在谈到老三届一代正面形象的同时,也不能不指出的是,同样作为其独特经历的伴随物,对这代人历史性格的形成也起到负面的作用。经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很难把他们剥离清楚。
  这代人还在以祖国的花朵、共产主义接班人的身份被宠爱有加的时候,他们幼小的心灵已经被灌输着大量的阶级斗争毒素,他们心中的“真善美”已然是一种被扭曲的概念。
  这代人是“*”初起社会上第一批起来“造反”的群体,他们在革命的口号下多数参与了批斗自己的师长,以青少年的反叛心理迎合了领袖的号召,他们既摆脱了权威的束缚,也失去了衡量是非的准则。
  这代人也是“*”中分化极其剧烈的一代,在多数处于迷惘之际,激进者依然慷慨激昂,追随着时尚的风帆;而颓废者则一破再破社会的道德底线,街头的打架斗殴,乡下的偷鸡摸狗,把社会底层最粗糙的语言堂而皇之地搬上大雅之堂,都曾是这代人在影视作品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缩影。
  这代人成长于知识无用的时代,对“臭老九”的批判正好使青少年爱玩弃学的本能得到张扬,直到他们被这种误人子弟的导向深受其害后才奋起直追,而时不我予,他们最终会因其知识结构的局限而提前退出历史舞台。
  这代人的“*”十年,不仅自身受到极大的摧残,同时这代人也造成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传承的巨大冲击。
  这是一代过早卷入政治,过早进入社会,过早承受精神压力也过早经历生活磨难的青年人,趋利避害的本能在他们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时代骄子和社会弃儿的身份在他们身上交替重演,那个年代的“假、大、空”氛围,都带给他们一种双重人格,往往在为人处事上显露出面具效应。同时,“复杂的经历,使他们在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情感方式上充满了矛盾。在行为方式上,他们表现出行为选择的多原则性,早晨他们可能是血气方刚的青年,中午,他们会像第二代人那样谨小慎微,而到晚上,他们也许会像第一代人那样,堕入对传统的留恋。在思维方式上,他们表现为多重思维方式冲突的妥协性。对未来的选择,他们可能是出于现代观念;对待现实的问题,他们可能最遵循传统;对历史的反思,又总是把两者结合起来……在情感方式上,他们同样表现出这种矛盾性。”这是后代人对老三届一代的评价,它不无道理。
  不过,这一代也是后“*”时期最早被誉为“思考的一代”和“反思的一代”,他们对于自身弱点的认识之深刻并不亚于他们对于社会的认知,他们更愿意以一种真实的写照留给历史。这就是我所认识的老三届。
  在收笔的时候,还需要说明两点:
  “代”和阶级阶层是社会研究中对社会群体的不同划分方法。一是横向的社会层次,一是纵向的年龄段。这二者不是平行的,而是一种互相垂直的关系。本文限于篇幅等原因,只从“代”的角度对其共性的东西有所概括,未能全面分析这代人由于所处不同阶层和处境,虽经历相同却产生的不尽相同的感受。这是本文的一个缺憾。对此可参阅我的《聚焦红卫兵》一书中的有关章节。另外,我也深知,作为这代人中的一分子,很难把自己和历史拉开距离,很难把自己置身于群体之外,本文的论述也很难不带有一定的感*彩或者有所偏颇。这是本文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