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笔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青春笔祭- 第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小时的午觉以及一下午的忙碌没能真正平复复杂的心情,“脆弱爱情的最终夭亡”让我最终放下课本打开了发誓自考前不再打开的电脑。

  真的是冥冥中的注定吗?“一个月零一天的缘分”,因为电脑故障,当初的那段文字再也找不回来。而刚刚结束的这段缘分也短暂得很,追溯到2009年12月6日的初次见面,截止今天(2010年4月8日)也不过4个月零2天。

  曾经以为她会是我今生的另一半,而按照她的说法,虎年春节算是这种判断转折的分水岭。之前她看到了我的许多优点,之后许多缺点或不足则一点点地暴露了出来,带给她许多失望。

  在我看来,正如《情感讲述:爱情徘徊在高房价之外》所表达的那样,高房价的现实与“我要为你提供一个小窝”的理想间的巨大差距,使我一直耿耿于怀,现在想来这甚至是一种愚蠢的自我纠结,因为初次见面时她就对此表示过淡然。

  在她看来,房子问题不是横亘在我们之间的鸿沟,恋爱感觉的若有若无才是根本所在。也许是吧,因为诸多加在房子问题上的问题,如对资金、家庭关系等的顾虑使我变得优柔寡断、三缄其口。

  也许我们血型不同的缘故,我的O型终究与她的A型不能相互溶解。她的独立,她的理性,她的……一直让我由衷欣赏,却又无奈保持距离。曾经,我很享受那种对一个人牵挂的感觉,虽然不比单身自由却很幸福,但被牵挂的她感觉不明显或是压根儿就没有感觉。

  女人的心思很难猜,女人的感觉很敏感,当我自认为爱情就是水到渠成时,一切都在悄悄地改变着。一个衣着的评判成为未燃待尽的导火索,一个意向的变更演变成了出尔反尔,一个浪漫日子里的不浪漫埋下些许怨言,“五天的销声匿迹”酿成了第一次危机,一段“明年五一结婚”的信口雌黄无疑是火上浇油,一条默默无语的街道无奈地成为了第二次……甜言蜜语变得酸涩,相约游览名山大川的“诺言”彼此绝口不提,谈婚论嫁更是苍白无力。

  相亲得来的爱情太脆弱,脆弱得如同那句老话“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我们之间的裂痕愈来愈大,到最后竟然形同陌路人,彼此沉默寡言。为了维系这段脆弱的感情,突然间我发现自己竟有太多“对不起”要说,然而所有的解释在脆弱爱情的裂痕越来越大的现实面前显得异常语无伦次。

  清明假期前我在电话里“严肃地说问题”时,我就不再对这段缘分抱有多大希望,即使小礼物也没能挽回一次次的不欢而散。当一切已成往事,我反倒有了种释然。空空的心里,空空如也。

  晚风习习,牵手走过的城市大街小巷霓虹灯寒气逼人,地处闹市的老地方依旧灯火昏黄。缘分的尽头,除了记忆,还留下了什么?

  再见了,真心地说声“对不起”,同时真诚地祝福你——我曾经喜欢过的女孩儿。2010…04…08
  作者题外话:温情年代。 最好的txt下载网

由巧合说开去
像空间里两条直线的交叉,这世界有太多的巧合。如《刘心武揭秘〈红楼梦〉》里的种种艺术与史实的巧合,再如这两天遇到的这样事……

  说不清究竟是哪天,总之近些天在QQ上认识了一位新网友。她主动来聊,后来了解到她可能是通过新浪微博找到的我。昨天,了解到她是一位高中教师;今天下午,了解到她教的课程是历史。历史,多么亲切的字眼儿,一则自己打小就喜欢,喜欢读历史故事,喜欢听历史小说;二则这还是小X所教授的课程。抱歉,话题自然而然地又聊到了小X。无意之中,又了解到这位网友也毕业于师大历史系,而且属相、工龄均与小X相同,我便推断她们俩是同学,即便是不同班也是认识的。然而,我自愿将这种种巧合就此打住,我不愿向她透露小X的姓名,以及她所在的学校(如果她们果真认识,那我多半会很尴尬)。

  这个世界真是说大就大,说小就小,茫茫网海居然遇到了这样的巧合。不知是天意注定,还是缘分使然?可是,我知道天意常常是作弄人的,缘分有时也吝啬得厉害。

  我沉醉于这种巧合,并不由自主地回首往事。转念又一想,回首又有多少意义呢?她不过是曾经的美丽一抹,对于我的心路历程而言已成为过眼云烟。昨天这位网友问我后悔不后悔,我说无所谓后悔与否,天意注定与事在人为共生,她因我的优柔寡断而分手,那是她的权力,我深知即便当时努力挽回,我们之间那脆弱的爱情也已经有了裂痕。

  生活如此,可以缺这少那,但总是要继续的。正如昨夜发的那条微博:“这生活就和人吃饭一样的,需要被各种“食物”——或曰情感、工作之类,或说精神的,物质的,或是宏大的、琐屑的东西来填满,填不满便会觉得日子空虚恍惚。但又不能填得太满,太满就会“消化不良”,这个时候就得往外倾倒——倾诉些方能达到平衡。”光阴荏苒,韵华易逝。情感空缺了,我便用其他方式来弥补,只有那样我才不会感觉自己在虚度时光。

  这些日子,深陷《红楼梦》之中,自认为用废寝忘食、手不释卷是一点不为过的,也因所感写了发了好一些“读书札记”。爱屋及乌,由如痴如醉读小说到对作者曹雪芹的关注。挑灯夜读,自己仿佛就幻化成了书中的贾宝玉,或者说他的原形曹雪芹。当我用“一把辛酸泪”写些文字(虽然粗浅),在外人看来不过是“满纸荒唐言”,真正看到这些文字的人或许“都云作者痴”,但可知“谁解其中味”?2010…06…24
  作者题外话:温情年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