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往事:新疆最后一个王公200年的家族记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西域往事:新疆最后一个王公200年的家族记忆- 第1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热依姆的烦恼(2)
鄂对猛然怔了一下,他没有想到妻子的小脑袋瓜里,居然装着这么一大堆问题。他一直觉得自己身处准噶尔,又是山雨欲来的世道,男人间的一些话题不免过于沉重,只适宜于用男人的肩膀来扛着。妻子的心里希望的,却并不是这样啊!
  “我跟朋友之间的事,是男人们的事。男人的事嘛,女人还是不知道的好。”鄂对说。
  热依姆坚持说:“你知道古老的叶尔羌汗国吗?那时叶尔羌内外纷乱,盗寇四起,男人都镇不住这个局面,帕夏夫人却把天下平定下来。虽然她手段残酷,可起码说明女人并不比男人软弱啊……我现在是你的妻子,你的天就是我的天。这个天要是塌下来了,我必须和你一起扛着。这是真主的旨意,你懂吗?”
  这番话让鄂对很受感动,他轻柔地说:“你想知道啥,我都告诉你。”
  “色提巴尔第他们几个人,是不是想造反?”热依姆问。
  “他们不会造反,只想找和卓兄弟,为咱们报仇!”
  “这个仇该报。那个霍集占和博罗尼都全是魔鬼,他们给咱们的婚礼带来了多大的晦气啊!咱们不会放过他们的!”
  “可惜,霍集占让准噶尔的官差给带走了,去找博罗尼都,又碰上色提巴尔第的那个汉族朋友,就是那个叫什么赵东来的汉子。听色提巴尔第说,这个人很够朋友,还打算找时间来咱们家看咱们哪!”
  热依姆好奇地问:“咱们?难道他也知道我吗?”
  “知道。他知道的事情可多了,连伊玛木……”鄂对本不想说伊玛木这个话题,可一不留神嘴上少了把门的。
  “伊玛木?伊玛木咋样?”
  鄂对先是支支吾吾,结果越抹越黑,最后一狠心,索性把自己发现伊玛木口袋里那块绣品的秘密,以及朋友间对伊玛木身份的传闻等,一五一十全部告诉了妻子。
  

隔墙有耳(1)
达吾提的祖先鄂对没有一天不在记挂着舅兄伊玛木。他没想到伊玛木离家后会把关大良的两个孩子弄丢了,更没想到伊玛木会与赵东来会面。所以,后来伊玛木回到哈密的一切情况,完全不在达吾提的祖先鄂对原先的料想之中了。
  伊玛木回到哈密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听迪里娜。
  那是伊玛木刚醒来不久,李翠莲被都统大人的勤务兵匆匆带过来和他见面。
  伊玛木把翠莲拉到身边,在她耳旁小声说:“去把门插上,顺便看看窗外有人没有。”
  李翠莲插上门,又朝窗外张望了一眼,伊玛木低声说:“迪里娜呢?不是一直陪着你吗?”
  “你不说我倒忘了,”李翠莲忽然想起什么,“她一直跟我住在都统府。前天突然走了,说是回家去。对了,她还给你留了一封信哪,叫我无论如何要亲手交给你!”说着从怀里掏出一个信封。
  伊玛木慌忙打开信封,里面竟是一张五十两的银票!里面卷着一张小纸片,上面用维语写着一行细小的字:务必向陕甘总督府的人说出秘密!伊玛木惊得张大了嘴巴,好半天合不拢。
  翠莲紧张地问:“纸上写的啥?”
  伊玛木赶紧把她的嘴捂住,又把小纸条塞到自己嘴里,一边嚼一遍低声说:“小声点,这事不能声张。迪里娜这个人,有来头!”
  “我就奇怪嘛,她说是都统大人让她来陪我的。都统大人怎么就认得她……”李翠莲努力回忆着和迪里娜相处的种种细节,却怎么也理不出个头绪,“伊玛木,这银子咱不能花!”
  伊玛木抚摩着翠莲的头发,说:“别想这些事了,咱俩只要在一起,就什么都不怕。”
  这句话说出了李翠莲的心声,她禁不住哭起来。
  两人分别这几个月,李翠莲受了不小的惊吓。眼下好不容易熬到重逢,这个让她朝思暮念的男人又背着一身重伤。女人那点执著和浪漫的堤坝,实在经不住这么多的风雨。李翠莲隐隐约约感到有个巨大的恐惧在包围着他们,睁眼闭眼,都是深不见底的陷坑,浑身毛孔似乎都得随时随地张开,以防备着那些看不见的危险。李翠莲有些承受不住,那晚她伏在伊玛木的床头哭了大半夜。
  李翠莲的痛哭,含义是很复杂的。
  还有一件事她没敢告诉伊玛木。就在伊玛木离开哈密的第四天,李翠莲便有了妊娠反应,突然间看到食物就恶心,吃啥吐啥。起先,她还以为是水土不服,记得刚到哈密时曾有过这种情况。后来迪里娜看出了门道。为此这个热心的哈萨克女人,在茶饭方面给她用了不少工夫,养得她那段时间所有衣带都不够长度。
  一天后半夜,迪里娜沉沉睡去了。李翠莲睡不着,于是天不亮就穿衣起床,悄悄溜到营伍那边,期待从那里得到伊玛木的消息。这只是她无数次悄悄的行动中的一次。可是这次,李翠莲一阵晕眩,头重脚轻,踩了个虚脚,从坡顶一直滚下来……肚子里的那点念想被摔掉了,这让她足足伤心了一个月。
  生命垂危中的伊玛木接连用了几副“一贴活”,箭伤逐渐有所好转。李翠莲看着男人脸上一天比一天有活气,感到生活又有了盼头,心里好像也敞亮多了。那些奇奇怪怪的事情,她不愿意多想,就算都已经过去了吧。
  女人的美梦又开始上路了,那只是一个简单的图景——和自己的男人在一起平平常常地生活。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对平常生活的理解。达吾提祖先热依姆的这位新嫂子,惟一的愿望就是一样——能看到自己的男人,这才是最真实的、靠得住的生活。
  这天天气晴好,伊玛木决定让李翠莲搀扶着出外走一走,活动活动。出了门,兴许是心里有事,脚步就不知不觉来到天山客栈门前。小客栈远看上去像是一个城堡,高高低低坐落在一个四面是深谷的大土堆上。它全是用泥块垒起来的,所以在阳光下呈现出灿烂的金黄色,那金色墙壁上一个又一个疏落有致的小窗洞,好像一张一张盯着人们想要说话的嘴,又像是深藏着无数秘密的眼睛。
  。 最好的txt下载网

隔墙有耳(2)
对于伊玛木和李翠莲来说,这地方是他们初到哈密时的立脚点,两人多少有些怀旧的感情。自从去了营伍,好久没来过这里了。李翠莲说,难得两人重访旧地,不如一块儿到客栈里面去看看。伊玛木也有兴致。两人熟门熟路很快进了天山客栈,径直去找过去住过的那个楼梯间。
  伊玛木推开那扇熟悉的小门,见那间小小的隔房里,一切都还原样摆在那里,丝毫没有变化:靠窗户的土炕,三条腿的小炕桌,夹墙上裂开的几道缝隙,还有几个用过的碗盆……一切都是那么亲切。
  两人掩上房门,坐到过去常坐的土炕上,好像时光一下子回到了从前。翠莲把头靠到伊玛木的胸前,伊玛木热情地吻了她,他们情不自禁地重温起少男少女的旧梦,恍惚中,忽听那夹墙的裂缝里传来隔壁住客说话的声音,伊玛木觉得那声音很熟悉,仔细听听,竟是吕西坤守尉!
  “……大人打算在哈密公干多久?”吕西坤在问。
  那个被称做“大人”的家伙是个破锣似的嗓门:“总督大人着急得很,皇上还在宫里头候着哪!”
  伊玛木和李翠莲两人一听“皇上”二字,吓得大气都不敢出,各自紧捂着自己的嘴巴。
  吕西坤说:“总督大人有啥交代没有?”
  “皇上有密旨,准部治下天山南北,回子势力最大。回子对准部久有不满和叛逆之心,可善待之。务必要把归顺过来的回子迁出去、安顿好。哈密就这么点儿地方,都留在哈密不是个事儿!还有……昭武都尉那几百人……”
  吕西坤一声长叹:“西域这么大的地儿,撒个三五百人,那还能见得着人吗?更何况要秘密地联络,谁也不许认得谁,昭武都尉大人肩头的担子可不轻啊!”
  “嗨!这你就外道了,那是寻常的几百人吗?不光是满人和汉人,还有回子、有哈萨克、有布鲁特、塔吉克……什么族的人都有,个个神通广大,功夫了得啊!再说了,皇上的宠臣也不是好当的……东宫那边还顶着个臭名声,娘娘到如今都不依不饶哪。唉,没法子啊,这是皇上他老人家钦定的事儿,谁敢去给娘娘透这个信儿啊,不依不饶就不依不饶吧,正好是个烟幕……”
  “皇上圣明,这可是学那孙猴子,钻到铁扇公主的肚子里掏心挠肺哪!”
  “可不……跟你透个底儿,你可得搂住喽。都尉已有密报,西到喀喇昆仑山,北到哈巴河、阿尔泰,东面就不用说了,到处都是咱大清的孙猴子呐!说也是,这么大的事儿,连东宫都瞒过去了,娘娘还蒙在鼓里呢。”
  ……
  伊玛木实在忍不住了,“嘘——”一口大气压着慢慢吐出来。他闭上眼睛悄声喊道:“主啊!”猛然似乎明白了什么,再也不敢听下去了,赶紧拉着李翠莲的手,屏着气息轻脚轻手离开楼梯间,出了天山客栈,头也不回地逃离了这个可怕的地方。
  两个人一路上心都在噗噗跳,谁也不多说一句话,只顾埋着头走。刚走到营伍门口,抬头就见都统大人的勤务兵站在那里。小家伙看到伊玛木着急得都要哭了:“我的天老爷呀,你跑哪儿去了?都统大人等您都一个多时辰啦!”
  

引子
时间:2004年9月5日
  地点:达吾提·买合苏提家
  乾隆皇帝下决心统一新疆,有很多因素,最重要的,我看有两个:一个是准噶尔内乱,内部分裂,政权没法自立,这样易给俄国人可乘之机。沙俄对我们新疆地区,一直有野心的,几百年时间,抢占土地,掠夺财物,强行移民等等,啥都干了。18世纪初吧,西伯利亚那个叫什么噶噶林的总督,凭想像给沙皇递报告,说天山南路出金子,沙皇一看,又是征集军队,又是派遣工匠,搞测绘、建据点,搞了很多很多名堂。俄国沙皇对准噶尔从来没死心,有机会就来收买啊、策反啊,干这些事。到1752年吧,清朝这边是乾隆十七年嘛,沙俄听说准噶尔有人造反,负罪逃到哈萨克,那就是准噶尔台吉达瓦齐和辉特部台吉阿睦尔撒纳两个人,急忙就邀请人家,公开搞收买。乾隆感到,新疆问题不解决可不行。
  还有个因素是群众方面的。那些年,跑到哈密投奔清朝的人越来越多。从乾隆二年开始,一直没断过,各民族群众都有。原因就是准噶尔统治太黑暗了!拿叶尔羌地区打个比方,在噶尔丹策零统治时期,一年要缴10万腾格的税赋,那就是10万两白银啊!你想想看,叶尔羌那时才多少人口?哎呀,那个收税的官差啊,要酒、要肉、要妇女,啥都要。稍微不满意,又打又骂,群众哪有好日子过啊。而且,那时候,准噶尔奴隶买卖很普遍,一个奴隶还不够买两匹马,落后得很哪。所以群众都不干了,都去投奔清朝。我的祖先鄂对,还有他的一些朋友,都赞同清朝统一新疆,积极帮清军做事,这个形势皇帝肯定也考虑到了。
  所以说清朝统一新疆,时机选的比较好。用汉族同志的话讲,有天时,有地利,也有人和。皇帝看到了统一的紧迫、统一的重要,很及时。他的一些策略,今天看来也很有道理。行动之前,清朝有很多年的准备,外交上的、宣传上的、人财物力上的,如派人安抚土尔扈特部,保持中俄边境和平,派大批人秘密钻进来做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