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百年 系列--残阳如血剑如虹》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风云百年 系列--残阳如血剑如虹- 第2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鉴湖女侠秋瑾,对儿女们的政治理想非但不予阻止,还鼎力支持,年过半百出国留学,成为课堂里年龄最大的学生,人家一儿一女,一媳一胥出了四个*中央委员,去世时,毛泽东亲自为其写了挽联:“老妇人,新妇道;儿英烈,女英雄”。

  当时去法国的中国留学生有1600多人,之所以选择法国是因为法国的花费较之其他欧洲国家要低廉的多,加上法国因为一战的原因需要大量的劳工,二者一拍即合。除了蔡和森一家,还有周恩来、赵世炎、李立三、陈毅、李富春(后来成为蔡和森的妹夫)、王若飞、陈延年、聂荣臻、李维汉等人,他们组成了留法学生共产主义小组,开始认真的研习*主义。这中间有一个年仅16岁的小个子四川人,叫邓希贤,在法五年,俭学了5个月,剩下时间光勤工了,他很活跃,大哥们讨论家国大事,他很喜欢参与,尽管没人在意一个小男孩儿的意见,这个人后来改了名,叫*。

  *和恩格斯起草的《共产党宣言》中,结尾一句是:“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所倡导的一个观点,即在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专政的背景下,实现全世界工人阶级的大联合,国家将不再是大家的利益共同体,阶级归属才是把大家团结在一起的纽带,工人没有祖国,他们的经济状况是国际性的,他们的阶级敌人是国际性的,他们解放的条件也是国际性的,他们的国际团结比民族团结更为重要。在这一观点指导下,*极其追随者一直试图建立一个全世界工人运动的统一领导机构,只不过这样的努力总是失败再失败,到十月革命后,在莫斯科成立的“共产国际”已是第三国际了。“工人没有祖国”这个观点是不是很遥远啊,哈哈,已经很久很久没有人提及了,在100年后的今天我们看到的是工人依然是有祖国的,而他们试图打倒的资本却因其逐利的天性而实现了无国界大融合。

  “共产国际”非常执着的挑起了领导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重担,理所当然的要指导一下处在起步阶段的中国革命,于是在1920年3月,共产国际代表卫经斯基来华,在北京和上海分别会见了李大钊和陈独秀,他们研究了中国的情况,认为在中国成立共产党的条件已经具备,可以正式建党了,两个人非常高兴,毕竟人家是正宗,能得到正宗的首肯,“旁门左道”很是欢欣鼓舞。

  1920年11月,陈独秀接到了广东军政府大员陈炯明的邀请,南下广州就任教育委员会委员长,并在陈炯明的帮助下于翌年春建立了广州共产主义小组,即有陈独秀的领导又有当地政府的鼎力支持,广州组搞的风生水起,至此包括李大钊、张国焘的北京组,董必武、陈潭秋的武汉组,毛泽东、何叔衡的长沙组,张申府、周恩来的旅法组,陈独秀当初建立的上海组等等,国内已经涌现出了不少共产主义小组了,人本来就不多,还各做各的,也确实是时候大家见个面了,暂时做不到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咱们这几个人先联合一下啊,起码有个统一名称啊,于是上海组向各地的共产主义小组发出了通知,请大家派代表到上海来,开个建党会议,事后大家把这次会议命名为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可在当时,好像并没有人把这太当回事。首先,你上海组本来也没资格召集这样的大会,陈独秀在广州,李大钊在北京,要召集也该是他俩中的一位,你上海出面召集无非是因为共产国际的代表在上海而已。其次,当时各地的共产主义小组可不是咱们现在的党组织,拿着工资坐办公室看报,那会儿都是业余性质,得有份糊口的工作,一下来来回回十几天,假都不好请,所以选代表时也比较随意,没什么人有争当代表的意愿,北京组之所以选张国焘,只是因为当时张正好在上海。第三呢,大家普遍对这次会议的里程碑式的意义估计不足,因为会前对于会议的议题议程并没有统一规划,毕竟是第一次,要讨论什么问题,大家本来心里也没数,上海组又没有一位如南陈北李这样有足够威望的领导,所以就只好等代表们到了后现商量,事先谁也没想到这个会一开完,中国共产党竟然就成立了,人家陈独秀、李大钊来都没来,毛泽东和董必武想必也没有对这次大会给予特别的重视,否则也不至于两个人都记不起大会召开的日期了,当时在延安的只有他两个参加过一大,只记得是7月,手边又没有资料,一商量,党的生日就定在了7月1日算了。

  后来经过考证,*一大召开的日期是1921年7月23日晚上,地点是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一桩上海典型的石库门住宅,这是李书城、李汉俊兄弟俩的家,客厅有个长餐桌,这就成了会议室,室内没有特别布置,陈设简单。参加会议各地正式代表一共是12人,他们是上海小组的李达、李汉俊,武汉小组的董必武、陈潭秋,长沙小组的毛泽东、何叔衡,济南小组的王尽美、邓恩铭,北京小组的张国焘、刘仁静,广州小组的陈公博,旅日小组的周佛海,武汉小组还来了一个人,叫包惠僧,他是在广州与陈独秀商谈工作期间,受陈个人委派参加会议的,他们代表着全国50多名小组组员。共产国际代表,荷兰人马林和赤色职工国际代表,俄国人尼克尔斯基出席了第一天的会议。所以参加*一大的总共是15人。

  会议开始,两个外国人对这次大会表示祝贺,马林首先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具有重大的世界意义,第三国际增加了一个东方支部,苏俄布尔什维克又多了一个亲密战友,并对*提出了建议和希望。尼科尔斯基介绍了共产国际远东局的情况,要求*把工作进程及时报告远东局。外国人祝词说完了,咱们中国人得说点实际的了,咱们先把议题议程定一下吧,咱们干什么来了?于是第一天,大家先讨论我们来干什么的问题,最后大家一致确定先由各地代表报告本地工作,再讨论并通过党的纲领和今后工作计划,最后选举中央领导机构,大家凑一起不容易,我们就把党建立了吧。 

  按照议程,第二天,各地代表介绍了自己小组的活动情况,这个时候,除广州小组在陈独秀的率领下组织过几次像样的*外,其他的小组都还停留在学习和传播*主义的时期,没有开展什么具体的活动。第三天第四天,也就是25和26号休会,用于起草党的纲领和今后工作计划。27、28和29日三天,分别举行三次会议,集中议论此前起草的纲领和决议,因为没有绝对的权威在,大家平等的讨论自然认真而热烈,*气氛很浓,当然效率自然就会比较低,三天时间也没有达成完全共识,于是准备在30日晚进行最后的决议,这天晚上原定议题是通过党的纲领和决议,选举中央机构,因为是最后一次会议了,两个外国人又一次列席,可刚开始几分钟,突然门被推开了,闯进来一个人,穿着灰色竹布长衫,李汉俊问,你找谁,此人四下打量了一下,说对不起,我走错了,说罢退了出去。会场上其他人都是书生,以前充其量就是喊喊口号什么的,没有做过什么危险的事,而马林则不同,此人有着丰富的斗争经验,他马上跟大家说,这人应该是巡捕房的,我们被监视了,大家马上撤。因此除李汉俊和陈公博外大家迅速撤离。十几分钟后,那个灰布长衫的人带着一个法国总巡捕及一干众人闯了进来,总巡捕问到,为什么开会?李汉俊和陈公博回答我们没开会啊,只是朋友聊天而已。那两个教授是哪国人?答曰英国人。那个总巡并不相信,下令搜检,翻箱倒柜的折腾了足足两个钟头,什么都翻到了,唯有摆在抽屉里的一张共产党组织大纲草案,却始终没有注意,这人都一样,越隐秘地方他越要翻,明摆着放着的东西却不在意,当然,一张改的一塌糊涂的薄纸,没有在意也有情可原。这李汉俊原是一个做学问的人,家里藏书颇丰,这几位外国先生从中认出了几本*的经济著作,于是微笑着对俩人说:“看你们的藏书可以确认你们是社会主义者;但我以为社会主义或者将来对于中国很有利益,但今日教育尚未普及,鼓吹社会主义,就未免发生危险。今日本来可以封房子,捕你们,然而看你们还是有知识身份的人,所以我也只好通融办理……”,然后就撤了,没什么损失,虚惊一场。 

  这共产主义小组在各地的活动都是公开的,大家还办刊物写文章宣传*主义呢,怎么跑到上海就有巡捕来捣乱呢?其实这次事件和共产主义小组无关,几个穷书生平时写写文章,骂骂大街,谁会认为他们能成什么气候呢?问题出在马林身上,这马林是共产国际的人啊,共产国际是宣称用暴力手段推翻所有现政权的组织啊,俄国被你们给赤化了也就算了,你们可别到我们这里来折腾了,所以这马林早就上了欧洲各国的黑名单,走哪都被当地政府记录在案,这次你潜入法租界,自然就引起了法国巡捕的注意,不过好在撤离及时,他们也没找到什么证据,这事就有惊无险的过去了。

  这次事件便宜了一个程子卿的,他是法租界华人探长,就是闯入会场的那个灰布长衫男,他本是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因为以不速之客的身份闯入*一大会场而被载入了史册。

  怎么办呢,李汉俊家是不能再去了,大家接受了李达夫人王会悟的建议,去嘉兴,在南湖上把会开完。李汉俊是李公馆的主人,此时正受监视,显然不能离开了,陈公博倒很心宽,带着新婚妻子去杭州游西湖了,两个外国人太扎眼,就不邀请你们同往了,自己找地方呆着吧。其余人等去了嘉兴,关于到嘉兴的时间有7月31,8月1,8月5日等多种说法,谁也弄不清具体时间了,弄不清就弄不清吧,本来也无关紧要。王会悟给大家雇了条游船,这是一条中号画舫,长约16米,宽3米,船头宽平,内有前舱、中舱、房舱和后舱,右边有一条夹弄贯通,会议就在中舱举行。王会悟则坐在船头放哨。 代表们以游湖为名,让船主把船停泊在离烟雨楼东南方向二百米左右僻静的水域,上午11点左右,";一大";南湖会议正式开始,最主要的议程是选举中国共产党的全国领导机构——中央局。经过无记名投票,选举陈独秀任中央局书记,张国焘分管组织,李达分管宣传,北京组领导人、享有崇高威望的李大钊竟然没有进入中央局,而因为正好在上海而幸运的成为一大代表的张国焘却进入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中。因为参与会议的总共只有11个人,后来的境遇差距又非常大,大家对此事又都没有提及,以至于李大钊落选之谜似乎已经无从破解了。

  会议完成了全部议程,胜利闭幕,中国共产党诞生了。大会在全体代表";共产党万岁!第三国际万岁!共产主义万岁!";的轻呼中结束。一群并非“无产”的知识分子准备作为无产阶级的代表登上历史舞台了,尽管无产阶级还不知道代表他们的是何许人也。

第十九章  孙中山屡败屡战
大家可能感觉到了,一个大人物从本书中消失很久了,对,是孙中山,咱们这叫“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这边“二十一条”、“府院之争”、“巴黎和会”、“五四运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