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甜苦辣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酸甜苦辣咸- 第1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了大小青鱼,冻成一座小鱼山。
    鳇鱼的特征是鱼唇突出、骨软肉细,稍大一点的鳇鱼,鱼头里充满
了鱼脂脑髓,比起我们日常吃的红烧鲢鱼头,还要腴美甘肥。这些湖
泊河川,当地人一律称之为海,天地深广,芳草如茵。据说有几处海水
盐分特别浓重,水呈深青色,跟从天津坐海船去上海,经过黑水洋海面
一样阴森可怕。海里不胜舟楫,当地盐户引水上岸,用水晒盐;别处晒
顶多黄白两色,可是青海盐湖不同地段晒出来的盐,分青红黑白四种
颜色,盐的咸度鲜度虽然大致相同,可是水产就大有差别了。据说能
产红黑盐的地区,无论鱼虾都是特别鲜嫩肥硕,笔者因为停留时间短
暂,只好姑妄言之,姑妄听之而已。



赏菊何须羡持螯
    东篱菊绽,已透嫩凉,稷熟蟹肥,又到了持螯赏菊的季节了。
    平津吃螃蟹讲究七尖八团,江浙一带吃螃蟹说九月尖脐十月团,
应时当令,才是黄满膏腴的时候。初来台湾人生地不熟,仅仅在蓬莱
阁、新中华一些酒家吃过红鲟,黄硬肉粗,徒有蟹形,而无蟹味。后来
发现台湾也有清水蟹,有人说蟹内有一种吸血虫,如入脏腑,人即贫血
赢枯而死。故友杜应镇酷嗜大闸蟹,来台之后就不时以台湾清水蟹解
馋,终以吸血虫入肺,肺烂血竭,不治去世,于是我更断了在台湾吃清
水蟹的念头。
    1973年去港泰旅游,在曼谷避暑胜地拍特雅海滨,一家大饭店新
张迎宾宴会上,有一道菜叫“新巴克( New Bery)式烩虾”。新巴克是大
西洋海岸一个港口,以产龙虾著称。这道菜原本是以龙虾为主的,可



是那天的虾,人口之后虾肉细润,远胜龙虾,芳鲜适口,几可媲美阳澄
湖紫背金螫大蟹。向人请教,才知道是泰国土产的长脚虾做的。
    参加这次晚会的有位泰侨鱼类输出组合邝君,他说:“长脚虾是世
界上最大的淡水虾,东南亚的印尼、马来西亚、泰国等地的溪流河川都
产长脚虾,以泰国产的长脚虾肉最肥嫩。它是属于杂食性的虾类,除
了以水生昆虫、蚯蚓、蝌蛹、幼蛭,以及水里植物的嫩叶须茎为主食外,
甚至人类所吃的食物,都能够做它的饲料。不过最适宜长脚虾的水温
是摄氏二十四度到三十四度,水温低于十五度时,它就失魂落魄呈现
假死状态啦。如果不赶快提高水温,它就无法适应难以生存了。因为
泰国长年酷热,日照灼人,河川水温经常比印尼、马来西亚高而稳定,
所以泰国的长脚虾,鲜味、透明度在东南亚都是首屈一指的,凡是打算
养殖长脚虾的国家,都乐意到泰国来引进虾苗。目前台湾农复会(现
改农发会)的林绍文博士,正在曼谷研究如何解决繁殖饲养台湾引进
长脚虾的技术问题,将来繁殖成功,台湾就有肥大芳鲜的长脚虾可吃
啦。”听了邝君对于长脚虾的一段谈话,我在泰国住了一个暑假,留泰
期间,遇有吃海鲜场合,总是大啖长脚虾。
    回到台湾,曾经跟屏东东港渔会的林水破几位先生谈起长脚娇的
问题。他们认为:“本省南部河川有一种过山虾,无论煎炒烹炸做出菜
肴来,风味都佳,跟长脚虾有虎贲中郎之似,真正精于饮馔的内行,才
能品尝出些许差别。过山虾的肉比较粗松一些,这种虾也深受日本观
光客的欢迎,因为产量有限,每次网获所得,大半都被几家观光饭店扫
数搜购,以飨外宾了。”
赏菊何须羡持螯


    去年仲秋在屏东里港乡友人家中餐叙,有一道菜是泰国式名菜
“煎虾饼”,旁边还配了有甜、有酸、有辣的作料颇为道地,是女主人新
从泰国学来的。这个菜选料要精,草虾、砂虾、斑节虾都不能用,一定
要用长脚虾才够味儿。大家试尝之下,果然虾鲜味正,肉细而甘,跟曼
谷珍宝大酒楼的煎虾饼式样滋味,完全一样。经主人解说,才知道所
用长脚虾,就是从泰国引进繁殖成功的。
    据说农复会引进的长脚大虾,最初是交给水产试验所东港分所跟
台南分所培育饲养,经过两所的细心观察试验,严格选别,饲养六个月
即可登盘供餐了。于是在里港、高树、潮州、枋山等十个乡镇各选五户
农家养殖。想不到民间大力养殖推广之下,今年长脚虾的年生产量,
已经从三十吨,遽增至八百吨了。这种名贵且风味独特的虾种,市面
售价每台斤约为二百二三十元,虽然还没有滞销现象,可是年产量二
三十倍往上增加,如果不早点严格订定产销计划,最后辛辛苦苦的成
果,恐怕要付之虚掷了。
    昨天有人从南部给我带来一篓刚捞上来的长脚大虾,每只都十多
公分长,头大脚长,身体壮硕。庭前菊花已绽,想起当年东篱赏菊、把
酒持螯之乐,心中正感到怅惘空虚,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在心头滋
扰。忽然想起长脚虾肉细而甜,拿它蒸熟蘸姜酷来吃,其味可能跟吃
大闸蟹仿佛。于是洗净扎好上锅蒸煮,用姜末米醋蘸着虾肉大嚼,虽
然没有腴润的蟹膏可吃,可是比吃红鲟过瘾多了。长脚虾的虾脑殷红
柔腴、金浆味永,留起来下虾脑面,鹅黄衬紫、凝脂腴香,比起上海大发
的虾脑面又高明多了。现在既然吃不到大闸蟹,能以长脚虾来代替,



可算慰情聊胜于无啦。听说养殖专家们为了推广长脚虾,正研究菜
式,准备再开一次品尝会。我想,以虾代蟹的清蒸大虾,以及虾脑煨
面,列入菜式,一定能受到老饕们的欢迎呢!



辑三·点  心


—广  幸
n  母
    中国人为了纪念战国时代三闾大夫屈灵均五月五日纵身泪罗江
而死,全国各地无论南北,都用粽叶裹了角黍(俗称粽子)。端午节吃
粽子,这个习俗由来已久,唯独北平除了包粽子外,还要吃五毒饼,这
是过五月节北平独有的小吃,其他省份恐怕都没有呢!
    北平几家老字号如正明、毓美、、兰英等饽饽铺,一到五月初一,门
口就贴上“本号新添五毒饼”的红纸告条了。五毒饼大小有如核桃酥,
馅儿不过是松子、核桃、枣泥、豆沙一类材料,用枣木模子磕出来,上吊
炉烤熟,出炉后提浆上彩,表面上再抹一层油糖,点心上凸凹的花纹,
可就特别显眼了。
    传说在元朝末年,江西贵溪县龙虎山某一代张天师的裔孙,在尚
未继承道统之前,下山遨游,来到京师。正赶上久旱不雨,疠疫横行,
五毒饼91


他不幸感染时疫,突然晕倒在一家饽饽铺的门前。那家饽饽铺掌柜
的,是位宅心仁厚的长者,一看是一个气宇不凡的少年倒卧在门首,马
上叫伙计们把他抬到柜房,亲自动手给他刮痧,然后针灸兼施,居然把
这年轻人的性命给救过来。知他只身来京,此地别无亲友,于是在后
柜搭了一张铺,延医调治。将养了好一阵子,一直到他病愈方才道谢
告辞离去,年轻人始终没有露出自己的真实身份来。饽饽铺的掌柜
的,只觉得他蕴藉俨雅,必定是颇有来头的南方富家子弟,怎么也想不
到他是张天师嫡系裔孙。
    过了不几年,他沿袭道统,正位天师,忽然想起当年卧病道旁,饽
饽铺掌柜的救命之恩,于是用朱笔画了一道灵符,加盖龙虎山乾坤太
乙真人金印,派人专程晋京,送给那位饽饽铺掌柜的,留为驱邪辟疫之
用。那家饽饽铺收到张天师所赠亲笔灵符,视同瑰宝,立刻贴在后柜
作坊上梁。
    当时饽饽铺都雇有专门雕刻点心模子的工匠,有一位心灵手巧的
工匠,整天眼望贴在梁上的灵符,天矫盘曲,朱厚色鲜,久而久之,心领
神会,无意之中就爬抉剔刮,照灵符的笔顺,刻了一方模子出来。被掌
柜的无意中发现,觉得新颖别致,于是用枣泥做馅儿,刻了几十只烤了
一炉枣泥饼,准备不好卖,留给柜上同仁自己吃。谁知这批点心一出
妒,不论放在什么地方,用不着加纱罩,绝无苍蝇蚊子来滋扰,那位掌
柜的是个有心人,把这批点心取名“五毒饼”,在端午节发售一天。大
家听说五毒饼不招苍蝇,又能驱邪避疫,饼一出炉,总是一抢而光。
  北平各家饽饽铺一看这种情形,争相仿效,家家也都大发利市,不



过他们五毒饼的模子,因无张天师的灵符可拓,既名五毒饼,就把蝎
子、壁虎、蛤蟆、蛇虺、蜂蜮五毒刻在模子上,成了名副其实的五毒饼
了。木头模子用久了,自然纹路模糊不清,有一家饽饽铺特地请了一
位擅画花鸟虫鱼的江南画家,画了一幅虺蜮潜踪图,工细传神,栩栩如
牛,于是让巧匠依样葫芦,刻了一副木头模子。那位江南老画师,是江
苏武进人,南方有蜈蚣(俗名百脚,北方极少蜈蚣,有一种叫钱串子,有
一种叫蚰蜒,跟蜈蚣极为相似)而没有蝎子,所以南方画五毒,就把蝎
子换成蜈蚣了。因此北平当年饽饽铺,就有南派五毒饼、北派五毒饼
之分了。
    当年画家陈半丁说:“京剧《混元盒》里五毒,只有蜈蚣而无蝎子,
《五花洞》剧中变幻人形在世间扰乱一番的金头大仙化身,也是蜈蚣而
非蝎子,因为昆曲乱弹都是由南而北,在南方蝎子是很少见的。”半丁
先生以南人落籍北平,他的说法是颇有见地的。
    有些细心人端午节吃五毒饼,发现模子上有蜈蚣蝎子不同,有些
好事之徒硬把五毒饼分为南派北派,还引起了当时《顺天时报》迂听花
(日本人)跟《群强报》戴槐生打了一场很火炽的笔仗。笔者记得在幼
年过端午吃五毒饼,确有蜈蚣蝎子之别。至于照张天师灵符刻的印模
所做的五毒饼,只是听前辈老人们传谠,既没有看过,更没吃过。
    欣逢佳节,这段五毒饼的小故事,知道的人可能已经不多,所以特
地写出来,聊供中原父老饮雄黄酒、吃端午粽时的谈助吧!



了腊月初八的腊八粥,就该准备过年还赊清欠了,吃了腊月二十三祭
灶的关东糖,年近岁逼,债主等就要上门讨债了。吃腊八粥的风气,好
像北盛于南,谈到口味,向来是南甜北咸。笔者吃过江浙两湖皖赣等
省人做的腊八粥,大半咸多于甜,反而冀晋察绥的腊八粥都是甜品,还
没见过有做咸腊八粥的,真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事。
    当年在大陆,凡是信仰佛教的人,对于腊月初八都称之为佛腊,熬
粥供佛,又叫腊八节。依据佛典记载,释迦牟尼佛,是印度迦毗罗城主
净饭王的儿子,为时在周昭王十六年诞生,生下来就有超人的宿慧。
他看见众生为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等八种
苦厄煎逼,还有当时印度四姓种族阶级的不平等,毅然放弃王位,深夜



悄悄溜出王城,历尽千辛万苦,跋涉险阻,云游到了蓝摩国,遇到一位
先知圣哲,经过三天三夜不眠不休的谈经说道,才皈依佛门。苦修六
年,天天坐在菩提树下,静观思维,终于腊月八日,夜睹天上明星,禅心
一点,忽然大显光明,立即悟道成佛。
    印度历法是建子的,释迦悟道那天,印历是二月八日,拿中国建寅
的夏历来推算,恰好是夏历的十二月初八,于是中国佛教徒众,就把腊
月初八定为佛祖证道的吉日良辰了。
    腊八粥源远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