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古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老古董- 第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向是东北大吉。卯时正符合我每天溜达的时刻,平素每天出门都是信
步而行,既然东北方大吉大利,咱就冲东北方向而行,入乡随俗,求得
心安理得,总比别别扭扭来得舒坦。
    哪知冲东北方走了没几步,就看一位鬓发如银、纡行婆娑的老太太,
头上戴着一朵恨福来迟大红绒花,不但红得鲜艳异常,就连绒上的金箔,
仍旧金光闪闪,特别醒眼。这朵红绒花无疑是当年北平绒花铺的杰作。
    提起扎绒花,那是当年北平最细巧的手工艺,那班手艺人大半是



心灵手巧,卖不了气力。近畿人家比较文弱的子弟,才到京里投师学
艺。在清木民初,绒花铺鼎盛时期,在耍手艺的里头说还是很出色的
行当呢!北平的绒花铺分细作普通两类,普通绒花铺都设在隆福寺、
护国寺、白塔寺、土地庙一带,逢到庙会集会之期,也派伙计们在庙里
设摊营业。细作的绒花铺分别在崇文门外花市、东安市场集中,虽然
都是绒花铺,可是个人做个人的生意,互不相犯,粗活细活,他们自己
人是一目了然。大致梨园行戏装上绒活生意概由花市一带绒花铺承
应,王府勋戚名门巨室官眷们所戴绒花绢谷,则就是东安市场里几家
绒花铺的生意了。各种耍手艺的行当,都是要年假让伙计回家过年
的,唯独绒花铺岁尾年头家家都是忙得不亦乐乎,先忙着扎佛前花、干
鲜果子花、蜜供花,跟着就要攒头上戴的五福捧寿、恨福来迟,各式各
样的绒花了。哪家师父如果想出什么别出心裁的新花样,就秘不示人
地扎上几百朵,密密麻麻,一排一排地插在秫秸秆糊的纸匣子里,等正
月初二拿到彰义门外财神庙专卖香客带福还家,一会儿就会抢得一朵
不剩。堂客们买绒花自然精挑细选,琼花九色,顾眄便妍,只要式样别
致,不怕价钱高。就是一般名绅巨贾烧完香进城,海龙帽水獭四块瓦、
棉胎便帽上也都要插上几朵红花袁示已被财神爷垂佑,福自天申啦。
有些野老村妪头上虽然发疏鬓稀,没法子戴,更没有地方插,他们就用
一块浅杏黄土布把头包起来,然后把各式各样绒花插戴满头,让人一
看就知道他是虔诚的香客回香了。绒花铺的手艺人稍停两个月,至迟
三月初,各绒花铺又忙着要赶金顶妙峰山的生意了,金顶妙峰山的庙
会,从四月初一到二十八整整一个月的会期,在河北省来说,算是最大


的庙会了。等到愿了回香,无论男女老幼,一个个好像争妍斗丽似的,
头上戴满绒花,绚艳悦目多彩多姿。据绒花铺的手艺人说:“当初好年
月,绒花铺一年的嚼谷(生活所需),一个金顶妙峰山庙会,就能挣出来
了,其余的生意就都是赚的啦。”
    听说当年上海浦东杜月笙家的宗祠落成典礼,因为布置祠堂正
厅,四明银行特地派专人到北平办了副堂彩,翠绛螭、斑龙九色全部都
是长圆寿字,福蝠相间,交织而成,这一堂裁绒帘幕,就是北平东安市
场德盛斋绒花铺承应的,价钱当然让人听了咋舌。可是北平做绒花手
艺人披锦捻金,技巧横出的手法,直让上海香粉弄一带做绢花的店铺
只是点头、咋嘴叹为观止了。
    有一年梅兰芳首排昆曲《刺虎》,准备在开明大戏院爨演。梅的一
班友好在缀玉轩闲聊,在响排之前,聚坐聊天。就有人谈到贞娥洞房的
扮像啦,按正规打扮自然是凤冠霞帔、百褶衣裙最为得体,不过《刺虎》
的身段繁琐,如果头上明珠翠羽、锦衣缔绣,歌舞起来实在顶顶挂挂感
觉吃力,影响做表。于是有位才智之士,想出一个绝妙方法,头上不用
点翠珠饰,全部改绒花扎成的凤冠,不但轻巧便捷,而且摘卸容易,对于
《刺虎》一场激昂惊惧的表情,可以尽量发挥,不致有碍手碍脚的地方。
梅畹华在四大名旦中,足最能采纳嘉言的,大家商量好式样立刻请管事
的姚二顺(玉英)到东安市场绒花铺订制了一顶满帮满底全部大红绒花
的凤冠,后来在台上歌舞起来,圆转飘举,恍如玉辂卷云,绰约柔曼之
极。后来坤伶中琴雪芳、陆素娟等都各订做了一顶,名坤票雍柳絮(德
国人)甚至于订制一顶,用玻璃锦匣装潢起来,放在客厅里当摆设哩。



杆儿上的
    前些天请一位洋朋友去听京剧,这位洋朋友是特地到台湾研究风
土文物跟中国戏剧的。可巧那天我们听的是全本《红鸾禧》(又名《棒
打薄情郎》),戏里金玉奴的父亲金老丈是个“杆儿上的”。那位洋朋友
问我,杆儿上的是什么行当,希望我详细地告诉他。常听戏的朋友,大
概都知道“杆儿上的”叫化子头,对于它的来龙去脉恐怕也就不甚了了
吧。
    在前清不论是天皇贵胄勋戚旗丁,一律归旗。所以凡是真正满洲
人都属于八旗,所以平常聊天,会有人问您属于哪个旗下,每个旗部有
一位佐领,所有这一旗里人都归佐领管辖。当年满洲人写履历,都是
些什么旗或镶什么旗,满洲或蒙古,底下紧跟着写某某佐领下,就是皇
上也无例外,一样要归旗。不过贵为天子,不写佐领下而佐领上而已。



    “杆儿上的”这个名词,是清朝才有的新名词,上溯元明,是没有这
个行当的。当清兵进关,顺治入主中原的时候,除了正规军队之外,攀
龙附凤的各色人等,当然不在少数。作战时期,需人手,随营吃粮的闲
杂碎催,所谓黑人,在队伍里混口饭吃,原无所谓,可是大局底定,各就
各位。名在籍册的人们,该领俸的领俸,该关饷的关饷,至于那些随
从、关外跟来的闲杂人等,鞍前马后,不能说没有一点汗马功劳。一时
既没法安顿,又怕他们流荡街头滋事生非,于是设立一个像游民收容
所的机构来安置这帮人,不单管住而且管吃,每个月头还能领点剃头
洗澡钱,有适当机会,就给介绍工作啦。人多花费大,这笔款项可就出
在大铺眼儿(北平人对大商店的俗称)大商号啦。大的每月出个十两
八两不嫌多,小至出个一吊两吊钱也不嫌少,积沙成塔,每个商家出的
钱可就够开销啦。这种非正式衙门的组织,管的又是近乎吃粮不当差
的无业游民,要不是有权有势的大员,还真压不住那一群天不怕地不
怕的刺儿头呢!听说最初是由一位铁帽子王来统御,名称是总首领,
后来由神力王爷来接替。神力王爷是位正直无私神力盖世的人物,对
于这般闲散游民,管理非常严格认真,一时讹诈勒索、扒手小偷都相率
敛迹。地面上治安反而仰伎他们来维持,一般商家得以安心无虑地做
买卖,所以每月多捐几文钱来打发他们,也是心甘情愿的。当年专说
单口相声戏迷传的华子元说:“神力王爷每年寿诞前一天暖寿,总有人
送一个小三号的瓦缸来,上面用一张发面饼糊得严严的,里头是一个
猪头、一鸡、一鸭、十个鸡子,炖得红润润、油汪汪、香喷喷的一缸大杂
烩,他们美其名叫‘一品富贵’。神力王爷是有名食量惊人的,这一缸



杂烩,虽然不吃个缸底见青天,大概也剩不下什么了。”这是华子元台
底下闲聊天说的,是真是假就莫由究诘啦。
    他们这个机构有一个传代之宝,正名叫“大梁”,也就是大家都知
道它的俗名叫“杆儿”的。传说这根大梁是康熙皇帝微服私访,发现他
们对地方治安维持秩序,无形中的确有若干帮助,于是赏赐雕龙紫檀
木杖一根,黄绒丝缠绕,平素用黄缎子包好,供在他们治事之所大堂之
上(他们叫作“攒儿”)。遇到凶狠刁狡甘犯法纪之徒,可以请出大梁,
用杖责打,纵或毙命杖下,所谓打死无论,官厅也不追究抵命,从此之
后做首领的职权也就更大啦。
    到了道光年间,随着进关这一班人的后裔,大部分生活都有了着
落,地方治安机关可就把一班乞丐,归纳到所谓“攒儿”的机构来了。
当初在攒儿里管点事吃钱粮的人,如见大梁,无论在什么地方,必须立
刻一跪三叩首。自从乞丐归攒之后,也就不分彼此,一律行礼如仪了。
    总首领又叫督总管,都是由王公贝子贝勒兼领,最初确实是事必
躬亲,到了清朝中叶以后,那些亲贵渐渐习于安乐,自己空是顶个名
呢,多半派府里管事代为招呼啦。这种管事攒里人暗地里叫他“大
拿”,所谓“大拿”就是王爷贝子的替身了。统领之下设副领,东西城各
设副领一人,王府都在北城.所以北城不设副领,南城住的都是一般平
民,因此南城也没设副领。副领之下设贴写,要有什么动笔墨或是跟官
中打交道的事情,就由贴写去办了。再下一等叫“把儿头”,他们把大街
巷分区划段各设一位把儿头,又叫“团头”,京剧《红鸾禧》里金松金老丈
就是这个角色,戏里所形容的虽不尽然,大致说来还算不离谱儿。


    民国初年这个组织并未全废,商店行号仍旧照拿花销,管领西城
的副首领叫“多禄”,住家在西单北小英子胡同,每月初三初十两天,凡
是花名册上有名有姓的都可以前去他家领份儿(既不叫钱粮又不叫关
饷,因为这笔款项是铺户乐捐的所以叫领份儿)。凡是新来的花子,册
上无名也可以登记补缺,一旦补上就叫归册,按月拿份儿啦。倘若是
遇上有钱人家办红白喜事,账房先生一定将把儿头找来,商量好开多
少钱的份儿,到了月底汇总起来,大伙儿均分,把儿头自己名为给人家
照应照应,其实是跟吃跟喝之外,还得捞摸几文。至于本家吃不了的
残茶剩酒杂合菜,他们那一帮苦哈哈也就随着乐和一番了。当初北平
撒纸钱儿的“一撮毛”就是这路角色。有哪个不听把儿头的指挥,私自
勒索捣乱,把儿头可以请出大梁责打一顿,以示惩罚,最严重的可以驱
逐离开本段。所以北平城里虽然混混儿花子不少,可是有各段把儿头
管着,无事生非并不多见。这位洋朋友对这个组织很有兴趣,他说中
古时期罗马也有类似的组织,权力很大,对于地方治安帮助不少,所谓
杆儿上的“杆儿”,他很想找份当时的照片来看看,可惜当时照相术还
没传到中国来,现在那根御赐的黄杆儿,也不知税驾何方了。



迎春话水仙
    冬至阳生,一过冬至又是培养水仙花的时期,此刻培植花头,及至
一元肇始献岁发春,则吴娃越艳,高雅婀娜,冷香宜人了。
    水仙是一种国际性的花卉,欧洲中部,地中海一带,亚洲的日本、
中国都有出产。尤其欧洲的荷兰,对于球根花卉最感兴趣,培植也最
得法,所以拥有球根花卉王国的雅誉。依据园艺专家们统计,每年冬
天水仙花季,欧美各国的水仙花,十之八九都是由荷兰供应的。日本
不但气候适宜种植水仙,而他们对花卉园艺,在国际间也是早著声华
为人乐道,所以东南亚各国进口的水仙就由日本独占了。
    我们中国的水仙花原产福建漳州,后来才在两广江浙分布繁衍起
来。现在年终岁末,台湾各地花店摊贩出售的水仙花头,除了极少部
分是日本输入,其余全是福建移来的品种呢!



    “水仙”在花卉里,算是一种比较耐寒的球根花类,当年奉天省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