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鸣生五访汶川纪实录:绝地重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李鸣生五访汶川纪实录:绝地重生- 第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个年轻的战士,名叫武文斌,1982年10月出生,河南省邓州市张村镇人。武文斌2002年12月入伍到济南军区,2005年7月考入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2007年7月回到部队所在师炮兵指挥连实习,2008年5月12日随部队紧急赶赴四川。本来,连队是安排武文斌留后的,可他主动请战,还是去了灾区。
  去了灾区后,为把食品和饮用水及时送到受灾群众手,武文斌和战友们翻越三座大山,走遍了都江堰市玉堂镇12个村7816户人家;为搜救失事直升机,他不畏山高路险,一直走在最前面探路,三次滚落下山,三次被树拦住;抢建板房中,他一人干几个人的活,身上多处划伤。
  6月17日傍晚,劳累了一天的武文斌和连队70多名战友一起,冒雨执行卸载8车活动房板材的任务。板材卸完后,本来连队安排他歇息,可他又去帮助别的班排卸车。9时许,武文斌因过度疲劳,累倒在胥家镇卸车现场。尽管连队及时将他送到医院救治,但因过度劳累引发肺血管畸形破裂出血,抢救无效。6月18日凌晨4时45分,武文斌停止了呼吸,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6岁。
  武文斌的事迹不仅引起各级高度重视,更是感动了数以千万的灾区人民。6月21日,济南军区某集团军给武文斌追记一等功,并批准为革命烈士。6月24日,武文斌遗体在四川都江堰市火化。得武文斌火化的消息后,周边20000多名当地群众从四面八方源源不断地赶赶到都江堰殡仪馆,在馆外排起数里长龙,为烈士自发送行;哀悼的花圈,摞了一层又一层。由于都江堰殡仪馆被挤得水泄不通,参加送别的战友最后只好从告别厅退出去执勤。原定半小时的遗体告别,从9点开始,一直持续到中午时分。7月,武文斌被中央军委授予“抗震救灾英雄战士”荣誉称号。 电子书 分享网站

1.抢建板房(6)
后来,在《感动中国2008年度人物评选》评选中,我注意到,武文斌烈士以第二名的高票当选。我还听说,在很长时间内,武文斌生前所在的济南军区“铁军师”炮指连每天晚上点名时,第一个点的,就是武文斌的名字,而后全连战友,集体答“到”;连里每周评出的学习标兵中,也有“武文斌”的名字;连里每次参加拉练或者某项大型任务前,战友们总是把武文斌的遗像拿出来摆在面前,向他宣誓、告别,等完成任务回来时再面对他的遗像,道一声好;甚至就连武文斌的床铺,战友们也一直给他留着,并且每天都有人给他整理。——在战友们的心里,武文斌一天也没离开过,从来就没离开过。
  还有一位援建者,名叫戎金亮。戎金亮出生于山西忻州市一个普通的农民之家,一个忠厚诚朴的老实人。戎金亮家境本来就很贫困,偏偏又从造纸厂下了岗。下岗后的他无路可走,只好借钱买了一辆农用车,利用农闲跑跑运输,勉强支撑着一个六口之家。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戎金亮寝食难安,他不仅捐出了身上仅有的100元钱,还交了50元的“特殊党费”,而后四处打听,天天想着、盼着,要去灾区做一名抗震救灾的志愿者。2008年6月6日晚,戎金亮得知忻州市要组织援建队赴灾区承建过渡板房的消息后,马上跑到同村的任文祥的家,托他说情,帮忙到灾区。后经任文祥“开后门”,有关部门最终同意了戎金亮赴川建房的请求。
  6月10日,戎金亮和11名援建队友来到都江堰崇义镇桂桥村。时值夏季,桂桥村不仅酷热、潮湿,而且蚊虫很多,晚上根本无法入睡,这让习惯了晋西北黄土高原生活的戎金亮很不习惯。但戎金亮是一个非常实在而又特别能吃苦的人,在抢建板房中,他总是挑最苦最累的活干,自己累了不说,一旦看见大伙儿累得东倒西歪时,他还总是打来热水,给大家泡茶。有一次,他在房顶拧螺栓时,发现一根地槽钢比规定标准长出了一寸多,竟忍不住扯着粗嗓门骂了起来:厂家生产出这样的螺栓,怎么对得起灾区百姓!
  6月24日,是抢建板房最紧张的一天,戎金亮一人独揽了七八个人的封边、和灰任务。中午,休息吃饭时间到了,他却还在太阳底下埋头大干,累得气喘吁吁,满头大汗。援建队领导劝他吃了饭再干,他却坚持干完再吃饭。直至晚上9点,他才把手中的活干完,回到工棚后,他倒下就睡。睡到半夜,他的队友王培明见到紧紧按着太阳穴,问他怎么了?他只说了一句话有点头疼(这是戎金亮留在世上的最后一句话),接着便大口大口地吐了起来。队友们急忙将他送到镇上的医院,镇医院一看病情严重,又将他送到郫县人民医院,紧急着再转到四川省人民医院。省人民医院听说戎金亮是援川建房的志愿者,分文不收,立即给戎金亮实施手术。可惜,抢救无效,6月25日6时40分,年仅44岁的戎金亮把自己壮年的生命永远留在了四川灾区,留在多灾多难的巴蜀大地。
  我听说,队友们在清理戎金亮的遗物时,发现戎金亮到灾区半个多月来仅有的遗物,就是一张浸满汗渍的凉席,和一双沾满泥巴的旧胶鞋。崇义镇的村民们得知援建工人戎金亮因劳累过度而去世的消息后,纷纷自发捐款,在短短几天时间里,捐款数额就达10万余元。戎金亮的妻子赶到灾区后,崇义镇镇长代表乡亲把装满10万余元的捐款箱交到她的手上。然而,谁也没想到,戎金亮的妻子——这位贫困的农村妇女,却将捐款箱塞回镇长的手上,说:“这些钱,我代表我丈夫戎金亮捐给镇上的受灾群众,他们比我们更需要这笔钱,请你们一定要收下!”而戎金亮在湖北打工的儿子也很快赶到灾区,得知父亲的情况后,表示要留在灾区,继续抢建板房,了却父亲的遗愿。6月29日,戎金亮遗体告别仪式在都江堰市殡仪馆悼念大厅举行,近千名群众从各地自发赶来,默默汇集一起,胸戴白花,为戎金亮抹泪送行。 电子书 分享网站

1.抢建板房(7)
很快,一个来自戎金亮老家的消息让灾区人民更为震惊:戎金亮的家位于山西忻州市的旧城区,房子十分破旧,多年来四周墙面一直漏水、掉灰;但由于贫穷,至今没钱维修。
  四川东正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得知这一消息后,感动万分,主动表示,一定要为戎金亮重建一个新家!成都市委对此表示大力支持。9月2日,成都市建委负责人和东正公司副总经理周玉文一同来到山西忻州市戎金亮的家。看到戎金亮四处掉灰、漏水的破旧老房,想起戎金亮为灾区舍命建房的事迹,在场的人无不为之感动落泪。周玉文副总经理说,戎金亮为灾区人民建房出力,而自己家里却还是漏水的旧房,我们无论如何,一定要为戎金亮家人建一所好房!
  9月8日,成都市副市长王忠林也专程赶到山西忻州,代表成都人民慰问了戎金亮的家属;市委书记李春城还专门给戎金亮的妻子徐美英写了一封亲笔信,他在信中这样写道:……为人子者要尽孝,为人夫为人父者要尽养家之责。金亮同志走了,不能再尽责了,我们成都人民愿代他尽好这份责!王忠林副市长还向徐美英转达了成都市委、市政府的决定:除了为戎金亮重新修建一间新房外,由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为戎金亮患病的岳母免费手术,并邀请戎金亮的小女儿戎慧到成都市最好的中学——第九中学——上学,免去所有费用,同时还邀请戎金亮全家举迁成都定居!
  成都市建委办公室主任告诉我说,9月11日,在成都市建委的安排下,戎金亮的新家由东正公司正式动工。一个多月后,戎金亮面积为130平方米的新家顺利落成,戎金亮的老房子也被修缮一新:老的木门窗换成了铝合金门窗,并使用中空玻璃;屋内墙面全部粉刷一新;客厅铺了地砖;厨房铺了白色瓷砖。考虑到北方天气寒冷,不仅保证了新房通水、通电,同时还为新房特意安装了地暖设备。
  …………
  其实,在灾区抢建板房中,实实在在、埋头苦干、舍身忘我的建设者,何止武文斌、戎金亮两个,而是十个百个,百个千个,数不胜数!他们中,许多人都像武文斌、戎金亮一样,自己没有一个像样的窝,却千里迢迢来到灾区,挥汗如雨,加班加点,甚至舍弃生命,为灾区人民抢建新家。当今中国社会,报纸、电台、广播,天天都在大谈特谈各种“精神”,请问,这样的精神,是什么精神?
  如今,灾区人民虽然告别了板房,但“板房”二字却永远留在了他们的心中。我相信,灾区人民是不会轻易忘记那段“板房日子”的,无论是年迈垂暮的老人,还是新婚燕尔的夫妇;不管是十月怀胎的孕妇,还是震后蹒跚学步的婴儿,当无情的命运将他们安排在了酷热、狭促的板房后,他们便一同吃饭,一同睡觉,一同焦虑,一同忧愁,一同流泪,一同哭诉,夜半三更还要一同逃避随时到来的余震!然而就在板房这个极其特殊的生存空间里,他们的生命犹如乱石中倔强的青草,或废墟上不死的野花,顽强地抵抗着,默默地生长着,不经意间便烙上了一个刻骨铭心、深深难忘的印记:板房!
  

2.我的房子我当家(1)
这次到灾区,我跑得最多的地方是乡镇和村,总共加起来,大概有二三十个。为什么?灾区的乡村,变化最大。
  比如,鹿坪村、宝山村、向荣村、金陵村、三观村、凤鸣村、会元村、阳平村、高原村、龙马村、国坪村、鹿池村、虹口乡集镇新村,等等,都是颇有特色的典型村,与两年前我在灾区看到的相比,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世界——两年前是血迹斑斑的废墟,现在是拔地而起的楼群;或者干脆说,昨天是地狱,今天是天堂。
  从地狱到天堂,当然不易。它离不开政府的关怀,社会的支持,民间的温情,以及信念的坚持,观念的转变,理念的创新。
  我在《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加快灾后农村住房重建的意见》中,看到这样一段话:
  我市灾后农村住房重建的基本原则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用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坚持“三化联动”,推动“三个集中”,深化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由此可见,乡村重建,无论规划,还是建设,同样离不开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而且,乡村重建,绝不是外界有些人想象的那样,只要简单地把房子盖起来,就算完事了,而是要转变设计理念,按照科学规划进行重建,力争把灾区打造成中国最美的现代化的乡村。
  成都市规划管理局副局长张佳告诉我说,成都市灾后农村住房重建规划设计大会战,有100多个设计单位参加,从2008年8月中旬开始,至9月下旬结束,历史一月有余。最后,成都市规划局与市建委共同制定了《成都市农村地区规划建设技术导则》,印发至各区(市)县广大农村地区。这个《技术导则》图文并茂,通过通俗易懂的文字、形象生动的图片,明确了选址、建筑布局、建筑环境、公共配套设施等方面的规划设计标准和要求,为农村地区灾后重建的规划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指导。随后,成都市规划局于9月初,又抽调了24名专业技术骨干组成3个工作小组,与彭州市、崇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