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日落:老佛爷与光绪》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清日落:老佛爷与光绪- 第2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里被驱逐出来的,所有的这一切怎能让光绪不感慨垂泪呢?!
  当然,让他感到备受折磨的是看到自己已经远远地被抛到了尘世之外,红尘滚滚而过,自己再也无法跟上这瞬息万变的人世。
  虽然被幽禁在瀛台的岁月是那么漫长,但是这漫长的光阴丝毫没有减少光绪对袁世凯、荣禄和李莲英的憎恨。此后很多年,他说过,在被幽禁的日子里,他总是不由想到就在他刚退位的时候,那个“线蜡李”嘴里最后吐出的这几句话:
  “我在老佛爷面前替你说了很多好话,”不要脸的李莲英说,“要不是我从中斡旋,老佛爷是不会对你这么宽大的。我向她反复解释了,这件事情的主要责任在于珍妃!”
  可恶的李莲英!典型的伪君子!他希望用这几句话来博得光绪的好感,因为他要预防将来有朝一日光绪可能会重登皇位。适得其反,他的一席无耻之言让光绪感到越发痛心,他是在众人面前把刀子向皇帝的心口一捅,并且还将刀柄拧了一把。表面上看来,李莲英只是在说话中无心地提到珍妃,事实上他是处心积虑的!因为,虽然皇帝与珍妃自始至终未尽夫妻之情,但是他一直把珍妃视为自己的红颜知己。
  光绪被驱逐到瀛台小岛,并幽禁在那所四室居室。他毫无盼头地走进了阴冷的囚室。他是一个身份特殊的囚犯,他与自由之间只隔着一条不宽的碧水。然而,这咫尺距离却胜似千里之遥,水岸远在天涯海角,可惜无人能逾越。要是真的远在天涯海角,那倒好了。而现在,光绪从他的囚室,每天都可以看到他失去的帝国,“雕栏玉砌今犹在,只是朱颜改”——而这一切仅仅是由于袁世凯的背叛!
  在这瀛台的幽幽囚室之中,光绪开始孜孜不倦地写日记。这些幽怨之作后来名扬四海,许多人不惜连篇累牍地撰写文章来研究它。光绪骨子里是一个好人,具有极高的修养和素质,遗憾的是他一向缺乏魄力。因此,他始终难以成为一个强大有力的统治者,只有拥有足够的魄力,他才能对抗宫廷生活中无休无止的钩心斗角,否则他就不能保护好自己。
  瀛台的岁月就是无边的苦海,光绪记述了这苦海生涯中一天天发生的事情。光绪记述了老佛爷派来四名太监“保护”他这个被废黜了的皇帝,其实就是对他进行严密监视,保证他没有任何机会离开瀛台,并且把他每一个行动都及时向老佛爷汇报。
  值得一提的是,宫里除了珍妃之外,还有一个人同样对光绪忠心可鉴,那是一名姓黄的太监。他也算是老佛爷安插在光绪身边的探子。他负责向老佛爷报告光绪每天的一举一动,只是每一次汇报之前,他都要和光绪反复商量,以保证他汇报的内容不会伤害到这位过期的皇帝。光绪把自己的全部日记秘密地托付给他小心保管。每次光绪写完一天的日记后,就交由他妥善保管。另外四名太监则是老佛爷真正的密探,当他们走近他时,他就设法把日记藏好。黄太监常常向老佛爷汇报:“皇帝一直在倾心学习绘画、书法以及古文,他把时间都花在这些修身养性的事情上。我一定时刻在他身边监视他,绝不让他再干出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
  就这样,从表面上看,黄太监是坚定地站在老佛爷一边。实际上,他是尽心尽力来帮助他的主子,以缓解他在瀛台的悲哀生活中的痛苦。
  多么不幸的皇帝!当他无事可记、无话可写的时候,他就坐在牢房那宽敞的阳台上,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他一言不发地向远处眺望他失去了的世界,时而眺望西苑,时而眺望紫禁城;他的心时常飞出瀛台,飞向那昔日的宫室殿堂,但是他的身体哪儿都去不了。囚室里的家具极其简陋,再也找不出比这更简陋的家具了,而且还要经常搬来搬去,以适应不同的需要。一张桌子,一两把椅子,几条破板凳——这就是光绪所处囚室中的全部家当。
  他一天天书写着他的日记,在日记中他反复提及好几个人的名字——袁世凯、荣禄以及李莲英。后来,无耻的李莲英还利用这世界有名的日记干了一些丧尽天良的坏事。
  一个码头靠近光绪的囚室,但并不与他的居所相连,中间还隔着一条宽宽的水渠,渠上没有任何架桥。在四名太监的谨慎看守下,老佛爷确信光绪不可能获得任何船只。他想逃跑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所以这个不幸的皇帝只得百无聊赖地坐在瀛台的阳台上,两手紧扣在大腿上,看着远处那些曾经一度属于他的财富;或者,睡在硬板床上,辗转反侧始终难以入睡。囚室四周的渠水轻轻地拍击岸壁,如同催眠曲一样试图使他入睡,但这只会是一个充满噩梦的睡眠。
  光绪被囚禁在瀛台几乎长达两年之久。在这漫长的两年里,珍妃也被幽闭在自己的冷宫里。实际上她与光绪维新变法毫无关系,她唯一的过错在于她尊敬被废黜的光绪皇帝。
  光绪每日的食物并不比最下等的人吃得好,由太监定时送来食物全都非常粗糙。这些太监表面上对光绪非常恭顺,背后却常常嘲笑他身陷牢笼。甚至有时还公开嘲笑他,因为他们知道他现在没有一丁点权力来惩罚他们。
  供给珍妃吃的食物同样粗糙得难以下咽,而且仅仅只够勉强维持她的生命。此外,她没有任何衣服可以更换,直至她衣衫褴褛到无法蔽体之时,她才能获得一件新衣服。珍妃的食物由太监通过一个特设的洞口推进她的房间,或者把门打开一条小缝儿送进去,好像她是一个充满攻击性的野兽。
  岁月流逝,历史进入了多灾多难的20世纪。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二十九、薄命的珍妃
广州道台的两个女儿都是光绪的妃子,而光绪只喜欢妹妹珍妃。她的姐姐瑾妃不仅身材有失苗条,而且不太聪明伶俐,所以实在不能讨得光绪的欢心。光绪对这个胖姐姐一向比较冷淡,就像他对待慈禧给他挑选的皇后一样。与对她俩截然不同的是,光绪对珍妃却是百般宠爱。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个深受皇帝宠幸的娇女子命运多舛呢?是妒忌,是老佛爷对珍妃莫名其妙的妒忌。除了用老佛爷对光绪由来已久的憎恨去解释这种妒忌外,很难有其他理由。这种憎恨开始于慈安太后尚且在世的日子。那时候,小光绪在慈禧太后这里得不到安慰和理解,他就常常跑到东宫慈安太后那里去寻求一点爱抚。
  现在,光绪背叛了他的皇姨,而李莲英又在其中冷言调唆。恶毒的李莲英企图使老佛爷相信珍妃对皇帝产生了极坏的影响:一方面,她用自己的天生的美貌去诱惑皇帝;另一方面,她凭着聪慧的头脑总是鼓励皇帝去做他愿意做的事。所以,这次皇帝企图“暗杀”他的皇姨,直接责任在珍妃身上。
  多么悲哀的皇帝!多么不幸的珍妃!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他们除了那次西行避难前匆匆地生离死别之外,再也没能见过一次面。在这个世界上,或许除了她那不讨人喜欢的胖姐姐瑾妃以外,只有光绪是真正关心她的人。虽然,据说由于双方的性取向问题,他们俩实际并没有成为真正的夫妻。不过,对于光绪而言,珍妃始终是他唯一的知音。而现在,这两个知心伴侣被慈禧活活拆散了。
  谁能想象出那一段苦难的日子,这个出身名门的娇美女子所承受的无辜遭遇?孤苦伶仃、形影相吊的珍妃,常常凭窗望断天涯路,空盼故人相聚。她甚至不知道自己究竟身犯何罪而被禁闭。她的内心承受着无法言说的痛苦。
  很多次,她碰都不碰那些送给她的食物。完全可以想象,有谁愿意吞咽这样的食物,粗糙无味、难以入口。而送饭的那些手都是不喜欢她的人之手,那些手倏然而入、倏然而出,似乎她的饭是不能沾手的脏东西。他们给她饭吃,只是为了不让她饿死,以免她逃脱“莫须有”罪名的惩罚。
  她的旗袍褴褛不堪,已经难以遮蔽她那苍白、粗糙的肌肤。她的脸颊更加苍白,再也难见当初天真烂漫、幸福快乐的少女红润。
  这是一个多么不幸的女人啊!她双手抓住囚室高窗上的铁栏,向外张望,向另一个囚室张望。她看不到那里的囚徒,但是她知道他就在那里。也许他也正在向一个地方张望。此时此地,她只能默默地等待着,等待着她那永远都不会再回来的皇上,她一心牵挂的主子。凄楚悲伤的双眼镶嵌在一张永远愁苦的脸上。她现在已经成为一只名副其实的笼中鸟,笼子是那样狭小,她是如此的娇弱,以至于无法用鸟喙来梳理一下翅膀上凌乱的羽毛。笼内的阴沉与黑暗压抑了她曾经婉转的歌声——这又是一个埋葬希望的坟墓。
  饭菜一次次被送进来,又一次次被原封不动地留在了盘子里。那张苍白的脸颊毫无表情地贴在铁窗上。太监路过这儿看到了这张脸颊,就不屑地对她嘲笑。于是,脸颊在嘲笑声中缩了回去。她的脸颊贴在冰冷铁窗上的时候,她并不知道心中的他也同样遭到了幽禁。她只知道始终没有一个朋友来看望她,就连他这个朋友也已经把她遗忘。想到这些她感到极度痛苦,这张脸颊就急忙地缩了回来。
  珍妃头上原本华美的装饰已经七零八落,因为从来没有人给她换过一个新的;一度高贵而精致的旗袍已经褴褛不堪……
  恐怖无边的夜晚,那张苍白的脸颊无助地倚靠在囚室的窗边。斜月挂在天际,朦胧淡月云来去——月儿是那么善解人意,有多少人曾对它仰望,知音、恋人……他们都在向它诉说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可是它为什么对这个名门闺秀的痛苦却显得如此冷漠?属于她的只有这间囚室,弥漫着叹息、哀伤和无尽的悲凉气息。
  随着岁月的流逝,囚室阴冷的四壁似乎在不断挤向这个即将被病魔折磨得奄奄一息的娇弱女子。四面墙一起争先恐后地挤压过来,好像要来安慰她,让她从痛苦中永远解脱出来。
  这一切怎能不让人为之动容!难怪人们传言,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珍妃的灵魂就会在那囚室附近飘荡,在那庭院内阴暗井旁飘荡,那口井是……
  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惨白的月光照进她黑暗的牢房,在地面上洒下一片银白色的亮光,铁栅栏的阴影交错映在地上。这时,在那空荡荡的囚室里可以经常听到她在呜咽,那交错的阴影就好像珍妃纤弱的双手,想要撕毁束缚她的一切,发泄她深重的幽怨和愤怒。
  珍妃的悲惨遭遇历来博取了人们对她的无尽同情。同时,珍妃悲惨的命运似乎让人们更加领教到老佛爷的残忍。我们想要做的是把真相比较客观地展示给这个世界,姑且不去评论其中的是是非非。假如不认识这些事实真相,人们就不会把老佛爷看作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而只是把她想象成身着皇袍、身披铠甲、戴着铁手套的历史人物。那只不过是根据传闻和个人主观想象虚构出来的形象。
  虽然,不幸的珍妃早已香销玉殒,不再需要任何人对她表示同情,但是她确实是一个品质高贵的女子。所以,我还是强烈希望后世之人能够理解和同情她。在整个宫廷里人人都不喜欢光绪,即使是最小的太监都敢于背地或当面嘲笑他的时候,珍妃却敢于将自己的爱毫无保留地献给他,甚至为了他甘愿忍受牢狱之灾,直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