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乡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老乡亲- 第1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授说:“现在剧校同学根本没见过兔儿爷,所以兔儿爷的扮相,就别出
心裁,离了大谱啦。”因为谈到护背旗,所以顺手写出来给扮演者参考
参考。

从龚云甫想起几位老旦
    《国剧月刊》第七十九期登有一篇《回忆龚云甫》,让我想起了当年
若干老旦行往事。笔者从小就是戏迷,对于老旦、老脸、小丑、小生犹
有偏爱。龚云甫是玉器行票友下海,早期戏单只写龚处而不标出他的
大名,一方面是恭维他,另一方面表示他是票友下海。龚老天生是一
种慈祥俊迈老婆婆型,他冬天皮帽子皮大衣围脖子一围,活脱儿像个
老太太。扮起钓金龟的康氏,就是个老贫婆;扮起辞朝的太后就是元
勋命妇,虽非绝后,至少是空前。比他稍微早一点有个谢宾云(外号叫
谢一句)扮相能富贵而不能贫贱,每出戏只要一个满堂彩,其余就敷衍
了事啦,和龚老从出场一直卯到底的敬业精神,那就没法相比了。有
一年兰芳在开明贴《六月雪》(又名《斩窦娥》),特烦龚老的老婆婆,三
九天又赶上下大雪,龚老重感冒发高烧,他把郭仲衡找到后台给他打



针吃药,到了场上一丝不苟,感动得兰芳直掉眼泪,下了装亲送龚老回
家,马上又找出一只吉林老山人参给龚老送去补补中气。这些举措足
证早年梨园行情谊是多么淳朴敦厚。
    票友松介眉,玉静尘(卧云居士先票友后下海)都给龚云甫磕过
头,所以龚老对他俩都是爱护有加。松介眉天赋虽非上驷,可是他对
技艺能够钻研不舍,持之以恒,永远保持票友风度,不撒红票,不拿黑
杵,玩意儿中规中矩不离大谱。玉静尘绝顶聪明,扮相雍容,嗓筒受
听,学玩意儿碰爷高兴,一出《长寿星》云彩苍勃,吐字亮拔,不作第二
人想,后来因为困于烟霞,抗战末期下海搭班,终至抑郁以终,非常可
惜。
    陈文启也是一位能富贵不能贫贱的老旦,文启实大声洪,凝光琬
琰,《雁门关》的余太君是他拿手活,让他来个《游六殿》就显出不十分
对了啦。
    李多奎有一条好嗓子,曾经拜过龚云甫,可是他自以为是的地方
太多,后来龚也就不尽心指点了。李的胡琴是陆五,手音道劲,是孙老
元后第一人,上得台去,一个闭着猛唱,一个低着头猛拉,袁项城的女
婿薛观澜说:“李多奎有一出戏比龚云甫都好,那就‘天齐庙断后龙
袍’,李宸妃双目失明,李多奎横竖是闭着眼明唱,跟真瞎子一样。”后
来传到李多奎耳朵里,闭眼的毛病倒是改了不少,珂是一唱大段戏,老
毛病还是改不了。他是半路出家,所以脸上身上都没戏,因此他搭班,
只能唱单挑的几出老旦戏。当年程砚秋的四大金刚王又荃、文亮臣、
吴富琴、曾连孝背叛了他,改傍新艳秋,程四极想拉拢李多奎加入秋声

社,虽然出重金,李多奎始终不肯点头。后来李多奎跟人说,程四爷尽
是私房本戏,我这老八板的玩意儿只能唱前场单挑戏,让我天天跟他
排本戏,实在力有未逮,所以他不愿给人做跨刀老旦。李多奎水音特
佳,听说他最喜欢泡澡堂子,每天在大池子连喊带吊,论水音那是谁也
比不了的。“红卫兵”造反,他那宁折不弯的性子,是不会有什么便宜
的,近两年也打听不出他的消息,据内地逃港梨园行人说,他在“红卫
兵”造反时,已魂归天国啦。
    丑行头郭春山跟我说过,老旦罗福山原来是唱开口跳的,因为有
嗓子,时常客串老旦,本来谭鑫培唱《天雷报》,必定是请慈瑞泉客串姥
姥。有一次老谭贴出《青风亭》,慈瑞泉得了重感冒,爬不起炕来,救场
如救火,罗福山自告奋勇,把慈瑞泉的戏给接下来,虽然是现钻锅,居
然跟老谭配合得严丝合缝,有此肇因,才激发他改行唱老旦。早年罗
福山唱“得意缘干戈祖钱”,耍起大棍来,使出浑身解数,还能落个满堂
好呢!他最大缺点是面目黧黑,扮相太差,所以不能大红大紫。孙甫
亭一直傍着萄惹生,苟的本戏都有他的份儿,黄桂秋在北平唱《春秋
配》,一定是孙甫亭的乳娘,他说孙甫亭配戏盖口严谨,“打柴”一场站
的地方,非常合适,盖口又严,所以旦角唱起就舒服多啦。
    文亮臣也是票友下海,后来傍上程砚秋,一些老旦单挑的戏就全
搁下了,文的脸上长满了葡萄坑的小麻子,俗名橘皮脸,扮起来活像积
世老婆婆,下台之后说话动作慢条斯理,也像一个老妈妈,同行背后都
叫他文老太婆。他给砚秋记戏从没误过事,后来秋声社四大金刚集体
投奔新艳秋,程四把个王又荃恨得牙痒痒,唯独对文亮臣未出一句怨



言。可惜好景不长,新艳秋遭了官司,戏班报散,文亮臣也就改行做小
买卖啦。
    来台之后只听得杜夫人唱了两出满了满调的老旦戏,盛世元音,
堪为下一代的楷模。现在各剧团,虽也培植了几位坤角新秀,可是都
是雌音太重中气不足,遇到大段唱工,很有点替她们提心吊胆的感觉。
至于几位男老旦上得台去随随便便,完全以交待公事为目的,想起当
年龚老发高烧到三十九度仍旧咬着牙登台,那种敬业精神,相去就不
可以道里计了。

清明零拾
    过了元宵一晃就是清明,在一年二十四个节气里,清明是相当受
人重视的,因为清明家家都要上坟扫墓,慎终追远,缅怀祖德,永绥先
灵。
    依照太阴历推算,清明与寒食,相隔不过两天,唐代沈俭期《岭表
逢寒食》诗:“岭外逢寒食,春来不见饧。洛中新甲子,明日是清明。”由
此看来寒食清明,变成仅隔一日了。
    《舆地记》祭礼一节说得很清楚:“祭礼,士大夫庙祀,民间不敢立
祠堂,清明祭于墓,七月中旬祭于墓,十月一日祭于家,冬至岁暮忌日,
俱祭于家。”千百年来,内地民间扫墓大都是照此奉行的。
    古代寒食例不举火,相传是为了纪念介之推被焚绵山的意思,到
了清明那天再重复举火,韦庄诗有“寒食花开千树雪,清明火出万家



烟”,可为明证。清明所举之火,称为新火,在唐代极为盛行,皇上并于
是日举行清明赐火。民国二十年笔者在上海名医丁秉臣(济万)府上
看到一幅宋人画无款识工笔《清明赐火图》手卷,据乃叔仲英说:“乃叔
祖泽周公少从御医马培学医,马以医治慈禧沉疴而得誉,此幅宋画即
得之上赏。”根据《荆楚岁时》记载:“唐取榆柳之火,以赐群臣。”据说赐
火在朝会散时,由近侍将榆柳树枝点燃后,由皇上亲自分赐群臣,即曰
新火。群臣拿出宫廷,火已熄灭,但他们拿着柳枝回家插在门首,清明
上坟插柳有人说就是因此演变而来的。
    有一年我到江西的修水公干,正赶上清明,当地管清明叫“蛋节”,
我觉得很奇怪,同时发现当日家家吃各式各样做法的蛋。当地钟姓是
大家族,五世同居,人口繁赜,过蛋节更热闹。他们把青年男女,分成
两组,一组画蛋,一组雕蛋。画蛋是选外壳坚硬的鸡蛋或鸭蛋,连壳煮
熟,用茜金草榨汁,在蛋壳上蘸汁精绘花鸟虫鱼。起初看不出画的是
什么,三天后变成浅蓝颜色,由深而紫,由紫而红,把蛋剥开,蛋白上就
显出原绘花鸟虫鱼的图案来了。
    梁节厂先生的哲嗣梁叩,是个石聋子,他对画蛋深感兴趣,他画画
的基础又好,曾经送我两只得意作品:一是《扫墓图》,提樽携梳,车轿
驴马后拄满楮锭冥镪,祭者、哭者、酹者及焚楮锭、除墓草者无不惟妙
惟肖。他用的笔,是他自己精心研究特制,是什么原料,如何制法,他
就不肯告诉人了。另一只是绘的京剧《小上坟》,虽然是写意画,可是
把萧素玲、刘禄京眉目传情神态,都能曲曲传出,我一直放在书房多宝
橱内。有一天四小名旦的毛世来来寓,看见《小上坟》画蛋,喜欢得不

忍释手,最后是强索而去变成他桌上的陈设了。
    雕蛋虽然江西广东两省都很盛行,据说高手都出在粤东,所以有
“画瓷粤不如赣,雕蛋赣不如粤”的说法。他们雕蛋是用细刀将整只蛋
镂空,把蛋黄蛋白全部倒出来。故宫刚一开放时,永和宫后殿,曾经陈
列过一套《二十四孝图》雕蛋,每只都有一只紫檀座子,其雕刻之精细,
真是够得上鬼斧神工了。据说同去参观的李伯悦学长说:“这一套雕
蛋出自他们三水名手于白塘的手笔,蛋的空白地方都可以找出于字图
记。这一套雕蛋大概刻了一年多才完成,是当年岑西林以重金买来孝
敬慈禧太后的,在广东官场中曾经轰动一时,不料想能在故宫看到原
物,真是眼福不浅。”不过这套雕蛋是否一并装箱带到台湾来,就不得
而知了。
    “斗鸡”也是清明应节的游戏,唐明皇在东宫做太子的时候,就喜
欢玩斗鸡游戏,等到他荣登大宝之后,特地在内廷设治“鸡坊”,凡民间
蓄有峨冠昂尾,缪毫铁距,蹿踞雄健良种赉送宫廷,可膺重赏。坊内有
五百男童,专司训练调饲,其中有一名十三四岁姣童名叫贾昌的,不但
斗鸡走狗,战阵驰逐样样精通,人更轩昂明丽。从清明开始,到直夏雄
鸡脱毛为止,每逢朔望都要举行两三场盛大斗鸡,《天宝逸闻》上说:
“每逢斗鸡之日,贾昌冠雕翠绣兜鍪首铠,锦袂利屣,金钺玉斧,拂引群
鸡,兀立广场,指挥往返,拊毛振羽,砺喙磨距,抑怒待胜,影随鞭指,低
昂有度。”从以上描述,可以想出见唐官清睨斗鸡是多么壮观啦。到了
宋代宫廷中把斗鸡的兴趣转移到斗蟋蟀,斗鸡才渐渐地没落了。
    清明在唐代又叫作秋千节,唐玄宗是历朝最会享乐的皇帝了,每



逢清明佳节,竖立高架以彩绳悬木,坐立其上,推引飘荡,谓之“秋千”。
在绿肥红瘦、绿叶丹英之间耸立雕龙的秋千,上面有位轻艳侧立瑁簪
珠履的佳人,随风作式,抑扬飘荡,玄宗管它叫半仙之戏,这个名词真
是亏他如何想得出来的。时代演变到现在,打秋千已从成人游戏变成
了幼童们运动的项目,没有玉貌佳人再玩这种游戏。可是去年我在泰
京曼谷,去到一个荣华酒馆吃潮川菜,附近有一架丹漆彩绘高耸入云
的秋千架,问了附近住户,才知当地就叫“秋千架”。据说这座秋千架
建自素可索王朝,系模仿中土式样建造的,早先每年清明都举行美女
打秋千游戏,一时车马喧阗,塞巷填衢,轻跷竞技,还有选美的意味在
内呢!
    历书载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
明,盖时气清景明,万物皆显,故名清明,闺中妇女竞着新鞋,出行原
野,谓之踏青。”现在每逢周末,无论男女老幼,都以郊外健行为乐,清
明踏青,已经成为历史名词了。

慎终追远话清明
    清明又叫清明节,也是一年里二十四个节气之一。中国的节气,
全都跟农事有关,唯独清明除了与农事有关外,并且含有神秘色彩,可
以算是一个极特别节日。照中国习俗,清明那天,无论南方北方,都要
上坟扫墓,所以清明又称鬼节。
    按照中国古礼,凡是神主人祀宗祠家庙之后,所有祭奠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