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才子--中国古代美男扫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风流才子--中国古代美男扫描- 第1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庖惶焓秋档拇蠡橹铡K妥吡税滋斓男郑戳艘雇淼娜崆椤!霸破圃鲁龌ㄅ埃禄缢魍唛堋保咨脑鹿馊鹘路浚兆耪舛圆幻叩摹霸а臁保晌健傲汲矫谰疤煸熳鳌薄xt电子书分享平台 

“魏晋风度”——嵇康(2)
洞房内,烛影摇曳。嵇康看着端坐在烛光下的妻子,心中怦然。一段情话之后,这对伉俪越发地情意缱绻。
  “夫君,有个关于你的传闻,一直萦绕着我。”曹慧慵懒地依着嵇康,深情地瞅着他。“什么传闻呀,说来听听?”“你是不是曾在洛水之西的月华亭投宿过呢?”“是有此事呀,怎么了?”“听说你有一天夜宿华阳,独个儿在住所弹琴。夜半时分,突然有客人来访,自称是古人,与你共谈音律,谈着谈着来了兴致,向你要过琴去,弹了一曲《广陵散》,声调绝伦,曲毕,便把它传给了你,并与你盟誓,千万不要传给别人。这个人飘然而去,没有留下姓名。”曹慧说得活灵活现。“此事纯属子虚乌有,我会弹《广陵散》倒是不假,不过可从没遇上什么所谓的‘古人’,倘能一遇,我倒说不定随他学琴去了呢!听你绘声绘色的讲述,倒是挺有意思!”于是嵇康学着爱妻的语气,把她的话重复了一遍。曹慧早已忍俊不禁,笑得两靥生花。小两口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地打趣着,不觉远处的三声更鼓悠悠传来。嵇康起身取过琴台上的七弦琴,不无温存地说道:“今宵花好月圆,我没什么佳礼相送,不如聊表一支《广陵散》作为我俩的新婚之曲吧!”曹慧拊手称快,于是双手托着杏腮,自先进入了聆听的状态。琴声清脆而柔和,婉转而悠长。月亮挂在窗外,好像与他们一起沉醉在夜的温馨里。悠扬的琴声似乎踏着月光在曹慧的微笑中飞翔。
  逍  遥  官  场能娶貌美贤淑的长乐公主为妻,自然给嵇家的门楣增添了不少光彩,嵇氏家族自此成为魏室的宗亲。不久,凭着“终南捷径”,嵇康初登仕途,官历郎中,后至中散大夫。
  正始七年(246年),被爱情滋润不久的嵇康只身来到帝都洛阳。繁华的大街上,人流如织,车水马龙。穿过拥挤的人群,嵇康默默走向尚书府。
  吏部尚书何晏(魏晋时期著名玄学家)热情地接待了嵇康。略微寒暄后,分宾主礼落坐。“何大人,后辈乃谯郡嵇叔夜。”何晏手捋胡须道:“叔夜之名,如雷贯耳。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嵇康欠身道:“晚生才学谫陋,倒是久闻何大人引领当今玄学论坛,万人敬仰,学富五车,非我等小辈所能望项背。”说话之间,已日上中天,何晏吩咐仆人们摆满了一桌酒菜。席间两人谈玄论道,切磋乐理,他们都歆羡对方的智慧与才情,大有相见恨晚之憾。酒过三巡,何晏话锋一转:“嵇郎中青年才俊,英姿飒爽,待老夫委你重任,意下如何?”讵料嵇康婉言谢绝道:“承蒙何大人栽培,您的一片美意,晚生没齿难忘。只是萱堂衰迈,家居服侍不敢有半点分心,还望大人见谅!”何晏不无遗憾,心知叔夜之意已无可挽回,只好道:“那就当个闲职的中散大夫吧!虽无实权,名可不低,也可照顾到你的一片孝心!”嵇康这才如释重负,却面无喜色,显得很淡然。在那个工巧的时俗里,“几案累牍、锦服束身”非其所愿,“鸷鸟不群”的他渴求生活在“别处”。临别时,何晏再三挽留他暂住几日,嵇康借故推脱了,拱手向何晏作了个揖,走出了尚书府。

“魏晋风度”——嵇康(3)
不觉太阳已快落西,嵇康趱程前往城外,在那物色了一家客栈,打算投宿一段时日。客栈主人是个敦厚、爽快的老汉,见嵇康每晚夤夜苦读,打心眼里欣赏这个用功的小伙子。
  一天傍晚时分,老汉送茶水点心上来,嵇康起身让座。老汉见书橱里摆满了书籍和文稿,羡慕道:“嵇公子初到洛阳,却每日去太学,天天带些书回来看,真是求知似渴,令人好生敬佩!”“我未曾来过洛阳,初临此地,才发现洛阳人杰地灵、卧虎藏龙。谈玄论道者大有人在,且出言不凡,颇有妙识。我想趁这几天好好打磨一下自己。”“嵇公子真是真人不露相呀!”老汉忽然神秘地说到。嵇康顿感讶异:“大伯何出此言?”“你就不要再瞒我啦!今天晌午时,你刚出去不久,一群太学生就来到我这,说是要见嵇中散嵇大人。萦绕在心头的谜团终于化解开了,我一直感到纳闷,你这年轻人器宇轩昂,怎么看都不像一般的书生,总算我没看错人!”老汉憨憨地笑了起来,像是对自己的聪明有点满意的样子。此时嵇康也不多言,彼此一时无语。
  当天晚上,月上树梢,两人就在月下把酒赏花,老汉意兴正浓,侃些洛阳的奇闻轶事,嵇康洗耳恭听,备感新鲜,听到畅快处两人都开怀大笑起来。
  嵇康仍旧住在这家客栈,时而去太学谈玄,时而到洛阳各处游玩凭临;时而有慕名者前来造访这家客栈,所谈无非玄学。晚间则伏案读书,或与老汉对酒小酌,促膝长谈。
  避  走  河  东正始十年(249年),帝都洛阳,山雨欲来风满楼。野心勃勃、羽翼日丰的司马氏集团伺机发动了一场鲜血四溅的“高平陵政变”。大将军曹爽及其党羽被送上断头台,司马氏开始执掌曹魏政权。从此以后,司马氏为排除异己,一场又一场为了权力而不择手段的屠戮陆续上演。史家写下了这样沉重的一笔:“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
  人生是多么单薄与不堪重负啊!面临着“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的乱世,逍遥的中散大夫识时务地选择了“避走河东,远离尘嚣”这条隐逸之道。
  甘露二年(257年),嵇康离开太学,弃官归隐。他脚蹬芒鞋,身披褐衣,去寻访仰慕已久的老道孙登。一路上跋山涉水,餐风露宿,最终来到了河东抱犊山(今河北鹿泉市西郊)。道士孙登是个大隐士、活神仙,一副鹤发童颜、仙风道骨的模样。他见到嵇康,不喜不忧。嵇康默默地陪着他,一起云游山林,一起采药炼丹。这里没有尘世的喧嚣和官场的污浊,他深深地陶醉其中,就这样随孙登云游了三年,希望得到孙大师的指教。但孙登对他的疑惑不做任何解答。嵇康见孙登如此冷漠,引以为憾。无奈之下,在一个黎明醒来后,嵇康决定告别孙登。临别时,他再一次问孙登:“先生竟无言乎?”这时孙登却开口了:“你知道火吗?火燃烧时发出光,不会利用它的光,火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同样,人有才华,却不会利用才华,人也就失去了生存的意义。发挥光的作用,要有充足的薪柴来确保火的燃烧;运用才华,要有明智的识见才能保全性命。你才华横溢,卓尔不群,但是缺乏见识,恐怕难以善终呀!你还是时时多留心为好。”嵇康像一尊雕塑似的立在那里,神情肃穆,若有所思。

“魏晋风度”——嵇康(4)
广  陵  绝  响轻轻地他走了,正如他轻轻地来,他挥一挥衣袖告别了昨日的“云游生活”,却迎来了风波潜骇的人生变故。面临不堪重负的生活压力,嵇康处变不惊,淡然自适。
  景元元年(260年),魏帝曹髦被司马昭所弑,群臣哗然。为了逃脱弑君的罪名,司马昭想取得舆论的支持,想要拉拢嵇康支持自己,他不好意思直接说,便由尚书侍郎山涛(嵇康的竹林旧友)出面。山涛以自己要出任散骑侍郎,要嵇康出山代替自己的吏部侍郎为理由,推荐嵇康。嵇康得到消息后,非常生气,一怒之下写下了《与山巨源绝交书》,宣布与自己的老朋友山涛断绝交往,并拒绝司马氏给予的官职。司马昭得知嵇康拒绝出山做官,又“非汤、武而薄周、孔”,勃然大怒。司马氏父子擅自废立皇帝都是以周公摄政自居。司马昭还想实行“汤武革命”改朝换代。嵇康的话对他隐含的攻击,捅到了他的要害之处,他当然要恨之入骨了。
  嵇康对司马氏反感,对他的爪牙也非常反感。有一次,钟会(大书法家钟繇的儿子)带着一些人去拜访嵇康。当时嵇康正在洛阳城外打铁,好友向秀在一旁拉风箱。见钟会来了,嵇康旁若无人,只管打铁。这一下可把钟会推到了尴尬的境地。俗话说,对人忽略是最大的侮辱,最高的轻蔑是无言。双方就这样僵持了很长时间,钟会终于坚持不下去了,他面带怒容,策马便走。这时嵇康忽然开口了:“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一惊,也不甘示弱:“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问句和答句都简洁而巧妙。对钟会的高傲的鄙视,对嵇康的无限的怨恨,隐含在双方的话锋里。钟会乘兴而来,败兴而归,从此钟会恨透了嵇康。景元三年(262年),一个案件把嵇康牵扯了进来。他的好友吕安的哥哥吕巽是个衣冠禽兽,看到弟弟吕安的妻子漂亮,就找个机会让一群娘们劝她喝酒,趁其酒醉奸污了她。吕安知道后就告诉了嵇康,可吕巽恶人先告状,他诬告吕安不孝,曾打自己的母亲耳光。嵇康就是这样一个人,朋友有急,能为之两肋插刀,正是“刚肠嫉恶,遇事便发”的个性给他带来了牢狱之灾。要治一个人的罪,在魏晋之际并不需要什么法律程序,大将军司马昭的话就是法。嵇康就这样被扣上了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包庇好友罪”而锒铛入狱。
  景元四年(263年),嵇康临刑于洛阳东市。
  东市刑场,人头攒动。嵇康神色自若,环顾了一下日影,还未到行刑的时间,便要来一架古琴,调试了一下,开始奏起他最拿手的、也是最心爱的《广陵散》。霎时间,刑场上一片安静,琴曲昂扬激越,如怨如慕,如泣如诉,随着他的手指的一弹一拨,每个音符都跳入了四周每个人的血液。一曲终了,嵇康慨然长叹:“过去袁孝尼要求跟我学《广陵散》,我一直没教他,《广陵散》于今绝矣!”一片乌云飘来,顿时狂风大作,地上片片落叶乱舞。这时候,刽子手举起了罪恶的屠刀。嵇康走了,一腔热血点成绽梅,飘香九天。正所谓:“幽愤诗遗世,广陵散绝闻。皇亲贵不显,居士冤海沉。”
  嵇康,一个“振衣千仞冈”的旷世美男,一个“伏清白以死直”的俊逸才子,像一株挺立青崖间的孤松,永远傲立于史册中,为历代文人所敬仰。
  (夏    超)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俊美才高——潘岳(1)
人们常用“貌似潘安”来夸赞一个男人的美貌,潘安俨然成了千古美男的代表人物。那么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他又美到什么程度呢?潘岳,乳名叫“檀奴”,后世文学中“檀奴”或“檀郎”也成了俊美情郎的代名词。潘岳不仅人长得好看还写得一手锦绣文章,很小就显露出文学天赋,被乡里称为“奇童”。在文学史上他也占有一席之地,擅写悲情文章。生活中潘安是个好男人,十余岁定婚,对发妻杨氏一往情深。后来杨氏去世,潘安写了不少悼亡词,缠绵悱恻,情真意切,是中国此类题材中最早的名篇。可惜其人功利心太重,后陷入“八王之乱”的政治漩涡之中,终落得身首异处。后世褒贬不一,但千百年来,他已成为美男子的符号,鲜活在成语典故、诗词曲赋、古今小说中。
  生  平  概  括潘岳(247—300);字安仁;俗称潘安;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