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家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拯救家庭- 第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半年后,他们结合了。又过了半年,他们开始吵架。她认为,他是大男子主义,处处霸道;他认为,她还惦记着前夫,跟他三心二意。)
  分析
  1。 初婚失败,源于投射
  那位离异的女子说自己给前夫的压力过大,一方面“希望他像父亲一样优秀”,另一方面,自己又在无形中扮演着母亲的角色。前夫因她的投射而不堪重负,逃之夭夭。她通过再婚试图重新找到“父爱”,这次本想轻松地“做个女儿”,但“想做母亲”的惯性再次发作。这并不难理解,自卑与自负本是一对孪生。于是当她无力再给对方施压时,便怀念前夫,其实是回味自己那种做母亲的感受。因此第二任丈夫才说她三心二意。
  2。 二次婚姻,困于矛盾
  再婚的丈夫大她8岁,像父亲一样处处做主,这就是她眼里的“大男子主义”。其实,他们只是在玩过家家的游戏,只不过这种浪漫的“彼此要求”证明他们还没有真正明白自己到底输在哪里。
  不难看出,这对男女内心均充满了矛盾,他们都试图重新开始,却又无法彻底摆脱旧时的经验。当理想与经验并存时,他们的内心产生冲突,这冲突兑现于他们的实际接触中,从而开始了新的矛盾。
  因此,二次婚姻中的许多男女会把初婚的失败归结于“没有找到真爱”或“缘分已尽”。若真的这么认为,那么他们注定还会输。就算不输,也会伤痕累累,因为这都不是真实答案。真实的答案是:他们过于相信自己的直觉,而这直觉的内存里充满了观念和经验。
  心灵处方
  调整性格,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而性格中的绝大部分都由经验和观念组成,不反省它们,就无法调整性格。
  婚姻的本质说不出,只能做。做什么?做饭、做事、做伴——这,就是面对现实。如果早一点看清这一切,人活得可能就不会那么苦。因此台湾作家苦苓才说:“浓烈是苦,浪漫的脑筋还不够清楚,平实是绝对的美好”。
  

调整关系莫惧变化
案例 4
  孙先生:在我老婆面前,我好像总是被她耍来耍去的,像一个玩具。过去我在一家机关单位,她就说,“瞧你那窝囊样,你怎么就不知道出去创业?你看人家某某,再看看你,老大不小一男人,干什么什么不成,我真瞎了眼,怎么嫁给你了?”
  咨询师:您会怎么反应?
  孙先生:我就说,“嫌我窝囊呀,早干什么去了?看谁好找谁去呀,你瞎了眼,我还后悔莫及呢,怎么找了你这么个嫌贫爱富的势利眼?!”
  咨询师:您现在不是已经下海了吗?
  孙先生:是呀,我不是听她的话了吗?可我发达了也不行,有一天我可能在她面前多说了几句,她又讽刺我,“瞧你那小人得志的样,你怎么就不会低调一点,你看看人家某某,谁看得出他有钱呐,再看看那谁,谁不知道他是局长啊?再看看你,有了点本钱就像个老大似的,你以为你是谁呀?”
  分析
  1、固执的原则源于价值观
  古代有一位皇帝想用上好的黄金打造一张名贵的床。他派人统计全国所有人的身高,再用这个身高总和除以全国的总人口数,得出的平均值就是全国所有人的标准身高,也就是这张床的长度。
  他按照这个尺寸打好了黄金床。一到晚上,他就请一些人来睡这张床,当此人的身高超出了床的长度,他就拍两下手:“啪啪”,即刻会从后面走出两个彪形大汉,一个按住这个人,一个用斧子“咔嚓”一声——砍断那人超出这张床长度的那一段腿;如果有人身高短于这张床,他也会拍两下手,里面走出的大汉会拉住此人的头和脚,用力一扯,让这个人的身高正好与这张床一致。
  也许你认为这位皇帝是个暴君,他不是人,太残酷了……可是,我们的心中不都有一个统一的价值观和所谓的原则、标准,并按照这个“统一标准”拉扯自己和亲人吗?上述案例中的妻子不仅恪守自己的固有观念,而且要求丈夫与之相符。无论丈夫是高是低,她都不满意,其本质原因是自己无法改变与生俱来的价值观。
  2、改变价值观如同自杀
  价值观是根深蒂固的,有人形容说:“改变它就如同把自己杀死一样困难”,可不改变,同样没有出路。因此,首先不要当暴君——无论是妻子或丈夫,都不是君主,因此也无暴可施。其次,心中不要总放着一张“黄金床”:这个价值观无异于把自己及心爱的人锁进一个狭小的空间,让彼此既大不成,也小不了。这就违背了恋爱、婚姻的誓言,因为没有自由,就没有幸福可言。
  3、夫妻间会产生不和谐的节奏
  在新婚典礼上,夫妻都是新人,那时,他们接受彼此的价值观,在同一个起点上起步,准备迎接未来的生活。一切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崭新的,都是陌生的,都是有可能变化的。然而,他们毕竟是两个不同的个体,不同的性格决定了他们在同一个起点上肯定会有不同的速度。有时候,丈夫跑得快了点,或许他会回头埋怨静止的妻子,“你怎么当着别人不给我留面子,你怎么不多接触接触外面,就知道墨守成规?”有的妻子赶不上丈夫的节奏,也许会说:“哦,有了点成绩就得意忘形呀?你有什么了不起的,别忘了我认识你的时候你还是个穷小子呢!”
  也有的时候,妻子跑得快了点,回头抱怨丈夫:“你想累死我呀,家里家外都靠着我一个人,能指望你什么呀?”而丈夫也会反击:“既然你什么都比我强,你去干呀,还要我干什么呀?”
  而最多的时候,是妻子跑不快,便试图让丈夫跑快些:“你怎么这么没出息,看人家某某,再看看你……”此时,丈夫苦于妻子的压力,有一种深深地挫败感,以及由此而导致的自责,但又委实力不从心,于是他正好把自卑迁怒于挑衅的妻子:“看某某顺眼,那你怎么不跟他过呀?”
  4、和谐的节奏在于自我反省和彼此欣赏
  夫妻双方站在各自的立场上要求对方,正如那位皇帝不住地以自我的标准改造着别人。其实,他们的症结在于:不反省自己,也不愿意接受变化(现实)。
  所谓“夫妻之间需要相互欣赏”,并不是指“永远恪守一个标准”来衡量对方,而是在“变”的前提下调整自我,以适应对方,这是夫妻关系良性发展的唯一渠道。
  因此,夫妻二人的“配套”即显得尤为重要:一个进步了,另一个就不要太固执地原地踏步,总抱着过去的状态不放,而要与进步者沟通,在沟通的过程中调整自己的节奏,如果沟通成功,就已经做到了适应对方的节奏,那么对方也理解了你。当然,进步者也要调整自己的步伐,以适应整个家庭系统的共同进步。
  心灵处方
  妻子在相夫教子的过程中,一定要以变化的心态处理两性和亲子关系。丈夫成功了,妻子就要成为“成功人士的妻子”,而不是仍固守“小女人”的状态。丈夫不成功,妻子也不要把自己的期望值硬加在丈夫身上,因为那是父女间的依赖关系,丈夫肯定不堪重负,甚至有可能逃之夭夭。
  。 最好的txt下载网

老公,我曾经被“鱼刺”卡过(1)
不和谐的性源于受伤的心灵
  (一)老公,我曾经被“鱼刺”卡过
  案例 5
  齐女士:我和他分居的原因是性生活不和谐。他太过于主动,我觉得那近乎是伴有暴力的冲动,在我还没有做好充分准备,也就是没有进入状态时,他便急于亲密,后果往往导致我们都很沮丧。
  咨询师:您无法配合他吗?
  齐女士:我是那种“慢热型”,而他进入状态太快。
  张先生:我满心欢喜地亲近她,觉得自己的热烈足可以融化一块冰,可是,任凭我如何努力,她就是不配合,那时我根本无法控制,我们无法统一,每次只能草草了事。这种不和谐已经有5年了,我们都感到筋疲力尽,各自都有一肚子的委屈。
  咨询师:你们没有看过医生吗?
  齐女士:我觉得这不是生理问题。
  张先生:我觉得,连我们自己都无法进行坦率的沟通,更无法面对医生。每次只要我谈及这件事,她就像吃了戗药一样,后来我也就不再提了,这不,冷战好几年了。
  (为了进一步沟通,我请张先生暂时出去,和齐女士单独谈。)
  咨询师:能不能请您谈一谈自己的感受?不说您先生,只说自己。
  齐女士:我一看到他主动的样子,就会莫名地产生反感,不管他怎么做,我都极难进入状态。当时我就像被什么东西催眠了一样,就是放不开,看到他一脸沮丧的样子,我也会深深自责。
  咨询师:既然你们不去就医,那为什么还要来我这里做心理咨询?
  齐女士:曾经问过一位老中医,他说可能是心理问题,所以我考虑再三,终于鼓足勇气来找您。
  咨询师:你们有没有过成功的经验。
  齐女士:好像……从来没有过。他特别想要个孩子,他的父母也特别着急,可我……
  咨询师:您认为你们的感情基础如何?
  齐女士:刚结婚时还好,后来由于这个难言之隐,逐渐貌合神离,最近我们动不动就吵架,谁都知道原因,却都回避。我知道,再不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无法维持了,我甚至有时候劝他出去再找一个,可……这也不是办法呀,我感觉自己都有点自欺欺人了。
  咨询师:平时跟什么人沟通过吗?无论是亲友还是同事。
  齐女士:没有,我觉得这是家丑,是隐私。我们分居一年多了。平时,我用紧张和忙碌地工作来回避这一切,可一个人回到家里,独自坐在饭桌前,躺在床上,一想起这些,真的,人都快崩溃了!
  咨询师:好,现在请您回答我一个问题,在儿童或少年时期,您有过被侵害或骚扰的经历吗?
  齐女士:我不知道那算不算。大概是我4岁的时候,过春节,家里来了很多亲戚,晚上大家出去放炮仗,我怕响,就一个人躲在屋里,躺在床上蒙住被子,可突然,我的被子被撩开,然后是一股酒气扑面而来,是我的一个舅舅,当年他已经30多岁了。

老公,我曾经被“鱼刺”卡过(2)
咨询师:嗯。
  齐女士:后来,他,一只手解开裤子,一只手扳住我的头……我不肯,他就用力,可我不敢叫,外面的炮仗声实在太响了。
  咨询师:嗯。
  齐女士:当时我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有点害怕,就哭了,他就系上裤子离开了。这算性骚扰吗?可我当时太小,什么都不懂呀!
  咨询师:如果这还算不上性骚扰,那什么才算?
  齐女士:可我并不恨他呀,现在我们还有来往呢!
  咨询师:您对父母讲过吗?
  齐女士:没有,我父母一直不太喜欢我,他们特别想要个男孩子,尤其是我爸,总对我没有好脸色。
  咨询师:上中学时,有没有男孩子追求您,您有没有早恋的经历?
  齐女士:有追我的,可我讨厌他们,嫌他们脏。
  咨询师:所以您讨厌接触男性。
  齐女士:可能吧。但我也看过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书,身边也有女友有过与我类似的经历。有一个同事说她在上中学的时候,一放学就会看到胡同口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