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天文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通俗天文学- 第1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看得见的表面不是固体已由它的自转的性质表明了。我们已知道它的表面上的各部分自转周期是不相同的。而且,它的极高的温度也不能让它是固体或者液体的。许多年来大家都相信太阳内部一定是一大团等离子体——一种具有很多奇妙性质的物质状态——但被太阳巨大的引力压成非常致密的状态——事实上按照物理理论,我们认为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仍然适用于太阳内部,所以我们也可以将其看作是气体。
  人人都会承认太阳一定是极热的。它能在1.4亿多千米外让我们感受到炎炎夏日的威力,本身当然更是要热极了。这从适当的测算看来也是真的——作为太阳辐射直接来源的光球已有6 000℃以上的高温了。
  不同方法对太阳表面温度所作的测量都可以得到相同的结果。这些方法都遵循同一个途径——辐射体温度与辐射功率之间是有确定的关系的。譬如说,辐射与温度的4次方成比例。这就是所谓斯特藩定律(Stefan's law)。这定律告诉我们,如果辐射体的温度加倍,它的辐射出的热量就要增大16倍。
  假设用一个平底盆盛1厘米深的冷水,让太阳光直射下去。1分钟后,如果没有空气的影响而水又没有热量损失的话,温度计就会读出水的温度约增高了2℃。
  因此,假如有一层1厘米厚的冷水组成的球形的壳,半径恰等于地球对太阳的距离,恰好将太阳围在正中,在1分钟后就会增加上述的温度。既然这一壳层已经将太阳完全包住,那么我们就已经在1分钟内捉住了太阳的全部辐射了。
  由这种测算得出从太阳表面的每平方米中都不息地流出8.4万马力的能量来。再依据辐射定律,我们又可以由此推算出太阳的温度来。实际上我们不用水盆和普通温度计,却是用一种很精巧的仪器——“太阳热量计”(pyrheliometer)。用这种仪器的观测已在史密森天体物理学天文台(Smithsonian Astrophysical Observatory)的各个分部进行了许多年了。
  因为我们不能看见光球以下的太阳内部,所以要得到一个关于太阳内部情况的明确概念就非常困难。但我们完全可以假定越深处的压力与温度越高。早在1870年美国物理学家莱恩(Lane)就已经计算过太阳内部的温度,他假定里面各处都在一种平衡的状态中。太阳内部每一点上物质的全部重量都完全被下面热气体的膨胀力所支持。问题便是算出内部要热到什么程度才可以使太阳不致被自己的重量压碎。
  

太阳的结构(2)
20世纪30年代,关于太阳及星辰内部的理论成了英国的爱丁顿(Eddington)、詹姆斯(Jeans)、米尔恩(Milne)等人研究的热点。爱丁顿计算出太阳中心的密度约为水的50倍,而温度约为3 000万℃至4 000万℃。米尔恩推算出来的中心密度与温度比此数目还要大得多。按目前的太阳模型推算,太阳内核的气体被极度压缩,其中心密度是水的150倍,而温度约为1 560万℃!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太阳的热源(1)
太阳从它表面上每1平方米倾注出8.4万马力的能量。既然知道太阳直径是140万千米,我们就很容易算出它的表面有多少平方米了。这巨大的数目再乘以8.4万,就可得到以马力表示的太阳不停散发的全部能量的巨大数目了。当我们想到照地质学家和生物学家的说法,太阳已用与现在同样的强度照耀了5 000万年的时候,我们就遇上一个重要而且困难的问题了。
  这种辐射能量的来源在什么地方?当然它是直接由光球来的。可是一定还得有新的能量供给不断地到达光球,才能维持不断的辐射。那么,这种使太阳一天一天照耀过了5 000万年的、仿佛永不耗竭的内在供给的来源到底是什么呢?
  据能量不灭定律,能量不可能无中生有。它可以由这种形态变到那种形态,可是宇宙间能量的总量是不能增加的。除非太阳从外面不断地接收能量,它的储藏一定要按我们上述的比率减少下去。我们完全可以假定这储藏总会有一天完全耗尽,太阳会渐暗下去以至于完全无光。可是太阳一百年又一百年地照耀下去,看起来光辉丝毫未减,这怎么可能呢?
  两百多年以前,物理学家亥姆霍兹(Helmholtz)曾经创出太阳热的收缩学说,以后的许多年来都被当时的科学家认为是真实的情况。他的观点是:如果太阳半径每年收缩43米,就足够产生一年中由辐射而失去的热量。依这学说,太阳从前是更巨大更稀薄的。按照收缩说,将来太阳将会紧密得不能收缩以适应由辐射而来的热的损失。几百万年以后,它将会冷得不能再维持地球上的生命。
  这种收缩学说画出了一幅黯淡的远景,它显示了生物世界的末日只在很短的时期以后——至少照天文学尺度说来是很短的。但在19世纪初,收缩说遇到了强烈的反驳——不论从多大的体积收缩到现在这样,太阳照现在这样发光率,只要两千万年多一点就足够得到充分的热量了。但依这比率它却一定照得比这时期更长得多的,于是收缩说就不能解释太阳在过去如何维持辐射了。因此对于这理论对将来的预言,我们也就不能抱多大的信任。而且事实上太阳的逐渐收缩又绝无确切的证明,因此就渐渐被人们所抛弃了。
  20世纪初,随着相对论以及核物理学的发展,人们认识到太阳和恒星的能源来自于核能的释放。光谱观测的结果表明,恒星物质内部氢的含量相当丰富,而氢又是很好的产能原料。当氢在高温和高压下聚变成氦时,会有巨大的核能释放,因此可以维持太阳和恒星向外辐射达数十亿年之久。
  1926年,英国剑桥大学著名的天文学教授阿瑟?爱丁顿(A. Edington)爵士出版了他的《恒星内部结构》一书,这是一部关于恒星内部情况极其物理特性的卓越著作。爱丁顿认为,太阳通过重力把物质聚集在一起,重力将物质拉向中心。由于太阳内部高温的气体产生的压力与重力方向相反,它将物体向外推出,这两个力互相平衡。达到这平衡点时,由经典力学和热力学原理,我们可以算出恒星的中心温度将达到4 000万℃左右。爱丁顿认为在这样的温度下,氢核会发生聚变,为太阳和恒星提供了强大的辐射能量。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太阳的热源(2)
但是爱丁顿的想法遭到了物理学家们的竭力反对。他们认为要真正实现这一聚变,温度应达到几百亿摄氏度。而4 000万℃太低了,不足以克服原子核之间极其强大的电磁力而产生氢核聚变。但是乌兰克核物理学家和宇宙学家乔治?伽莫夫(G. Gamow)的工作证明了物理学家们的猜测是错误的。
  伽莫夫认为,虽然镭核内的粒子受到核力的约束,但按照现代量子理论,它们并非不可能分裂出?琢粒子来的,尽管发生这种过程的概率很小。镭核中的粒子被核力所束缚,就好像有一座堡垒从外界将它们包围住一样,粒子的能量不足以越过这座堡垒而跑到外边去。量子力学却认为,核内的粒子在偶然间可以不从堡垒的上面越过去,而是从穿过堡垒的一条隧道中通过。人们把这种现象形象地说成是“量子隧穿”。伽莫夫进一步指出,假如粒子能够由内向外穿过堡垒,那么,粒子也应该能够由外向内穿过它而进入原子核内。
  1929年,英国天文学家罗伯特?阿特金森(R. Atkinson)和德国核物理学家弗里茨?豪特曼斯(F. Houtermans)合作,发表了一篇题为“关于恒星内部元素结构的可能性问题”的文章,将伽莫夫的量子隧穿理论应用到恒星内部能量的问题上。他们认为:恒星内部的质子和质子也可以通过“隧道”越过势垒很高的堡垒,接近到可以发生聚变的距离之内,进行轻核聚变而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样,他们就成功地解决了在较低温度下使氢聚变为氦来实现太阳的能量需求,由于这种反应是在数千万摄氏度下进行的,他们就把这种反应称为“热核反应”。
  天文观测表明,太阳核心的物质处于等离子态,完全适合于热核反应的物理条件。那么,太阳和恒星内部的氢是怎样聚变为氦的呢?1938年,美国核物理学家汉斯?贝特(H. Bethe)和查理斯?克里奇菲尔德(C. L. Critchfield)发现了氢直接变为氦的反应机制,称为“质子—质子循环”。在这一反应中1克氢将释放6 700亿焦耳的核能,这些核能迅速转化为热能,并通过对流和辐射向太阳的外层空间输送出去。
  贝特又和德国的弗里德里希?冯?魏茨泽克(F. V. Wetabckor)各自独立地找到了由氢转变为氦的“碳循环”机制。现代天文观测表明,太阳的能量98%来源于质子-质子循环,2%来源于碳循环。贝特也因该理论的创立而获196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

太阳的演化
现代的观测表明,太阳已有50亿年的历史。它是一个典型的中等质量恒星,正平稳地燃烧着自身的核储备,并把氢转变为氦。现在人们对恒星演化的知识逐渐完善,并勾勒出太阳的生命历程。
  幼年阶段,原始星云在自身引力作用下不断收缩,密度不断增大,温度不断升高。历时数千万年形成原始太阳。
  青年阶段,太阳位于非常稳定的主星序(参看“恒星”一编),按照观测得到的氢和氦的丰度估计,太阳还可以生存50亿年之久。今天的太阳正处在它的鼎盛时期。
  中年阶段,约持续10亿年时间。当热核反应的燃烧圈接近一半太阳半径时,将会难以支持太阳自身的巨大引力,中心将会塌缩,这个塌缩过程中所释放的巨大能量使太阳的外部大幅膨胀,这时的太阳体积很大、密度很小、表面亮度很强,演化为一颗红巨星。太阳直径将扩大到现在的250倍,连地球都将被吞没。
  老年阶段,太阳转变为一颗脉动变星,终于,内部核能耗尽,整体发生坍塌,内部被压缩成一个密度很高的核心,冷却后形成一颗白矮星,并长久地留在宇宙中。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地球
既然我们所居住的这球体是行星之一,那么即使它没有别的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也该要描述一下它在天体中的地位了。虽然它跟宇宙间大天体比起来,甚至跟我们太阳系的大行星比起来,它只是微不足道的一员,可是在它自己的系统中却还是最大的一个。至于它是人类的家园——这一点我们更不用说了。
  地球是什么?我们可以先下一个广泛的定义,说它是一个物质的球体,约有1万多千米的直径,由于其各部分的互相吸引而联成一体。我们都知道它并非严格的球形,它的赤道部分稍微鼓起来一些。因为它表面的不平,于是确定它的准确的大小与形状也就比较困难。幸好人造卫星技术的进展帮助人们解决了这个难题。
  关于地球形状及大小的结论可概括如下:
  极直径12 713.6千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