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徒生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安徒生传- 第2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个脚踏实地的人。温和谦逊的奥斯特总是在纵容着安徒生的天赋,而与之相反,繁忙而注重实效的科林却一直对诗人在人格发展方面严加要求,但是,对于安徒生那与众不同的秉性及其超乎寻常的发展空间,乔纳斯?科林也并非视而不见。
  正如上文所述,科林出生于启蒙运动期间。早在16岁的时候,他就进入了大学,3年后,也就是1795年,乔纳斯?科林获得法学学士的学位。当时,这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进入了父亲经营的彩票公司。与此同时,他还在很多大学授课,其中涉及哲学、数学、物理、天文学、植物学和地质学。这是年轻的科林独特之处,当然,也是那个时代最鲜明的特色,它是法国大革命和丹麦君主专制政体下斯特鲁西民权运动的产物———在这种大环境下,这位年轻的法律大学生的第一篇文章就是《向农民传播知识的一种方法》。1794年,这篇文章发表在一份名为《丹麦观众》的报纸上,文章表达了这个18岁的学生对于普及基础教育、“提高淳朴的农民阶级文化知识水平”的主张。例如,年轻的科林建议为农民修建一座图书馆,开办一种面向大众的、通俗易懂的小报,每周两次以教育专刊的插页形式,刊登在当时最受欢迎的《生活信息》上。
  乔纳斯?科林在1800年左右又写下其它几篇文章,这时候,他已经成为一名赫赫有名的翻译家和作家,同时也是“德莱叶俱乐部”的一员,经常和奥斯特兄弟、敏斯特、亚当?奥伦施拉格、亨里奇?斯蒂芬斯、克努德?林恩?拉贝克等文化界名人在一起交流思想。这些文章既包含具体的法律问题,也涉及普遍性的道德伦理观念。正是在18世纪90年代这些年的求索和思考,为丹麦黄金时代造就出众多传奇人物之一的多面手———乔纳斯?科林,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他处世圆滑,擅长外交,在1800年到1850年期间,他成为一名尽人皆知的官员和社会活动家,作为商人、农民、作家等各种社会团体的代言人,无论在谈判交涉,还是发挥社会影响、发起社会运动等方面,他所具有的能力都令人叹服。身处君主专制政体国家机器的重压之下,乔纳斯?科林依然在不辞辛苦地奔波于丹麦社会的各个阶层以及每一个角落。从1800年到1850年,人们似乎在任何一个地方都能看到他那精神饱满、奔忙不止的身影,在这场让世人难以忘怀的思想革命和社会活动中,我们始终可以看到这样一个人:他知道自己的能力所限,于是,他总能以最有效的方式去指导自己的实践,从而找到一切问题的根源。
   txt小说上传分享

慈父科林(2)
1802年,年仅27岁的乔纳斯?科林已经成为当时艺术基金会的秘书,19世纪20年代,该基金会为安徒生的求学提供了大量资助。这也使得安徒生在19世纪30年代初期就实现了自己的旅行之梦。在担任基金会秘书职务的30年之后,科林把这个职位又留给了他的儿子———爱德华?科林。在19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期间,乔纳斯?科林还曾经长期担任皇家剧院的财务经理。一旦有哪位顾问对一部新戏剧的质量感到满意,他就可以投下决定性的一票。乔纳斯?科林年纪轻轻就占据了这两个在丹麦文化生活中极为重要的位置,这使得他有机会与当时最伟大的丹麦艺术家和学者建立起不同寻常的私交。在19世纪20年代的君主专制统治下,乔纳斯?科林对于艺术和经济两者的结合所发挥的作用,对于今天众所周知的丹麦黄金时代来说,其重要性是无法估量的。它意味着,19世纪的哥本哈根,是众多艺术家与科学天才、杰出人物云集的地方,他们当中的很多人举世闻名,即使是现在,他们依然是整个丹麦乃至丹麦人民的象征。克尔恺郭尔和安徒生便是其中的代表。
  而在19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期间,另一位慈父般的人物张开双臂,纵容、呵护着安徒生天性中所固有的一切天真和烂漫,他就是奥斯特。奥斯特知道,这正是安徒生天分的本源,于是,他希望能够通过不断的肯定和鼓励,让这朵天才之花尽情绽放。而另一方面,乔纳斯?科林却认为,自己的职责就是约束安徒生的天性,让他回归到尘世,趋于理性,植根于现实的生活。冷静的头脑、自我控制的能力,当然也包括让沸腾的血液变成冷血的能力,也许是科林在安徒生的教育上所做出的最大的贡献。显然,这个敏感的年轻人所需要的不仅仅是抚慰和关怀,有的时候,他也需要一个严父,在自己冲动的时候当头泼上一盆冷水。相比其它人对安徒生的阿谀奉承,科林总是在以一种极为含蓄的方式,让这个年轻人不断地反省自己。对于像科林这样的一个显赫人物,他的沉默肯定会让安徒生感到局促不安,但是,对于正步入成年的安徒生来说,这比任何其它方式都能够塑造和打磨自己。同时,这也激发安徒生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诗歌、故事、剧本和小说。这些作品以各种伪装打扮和些微的粉饰来掩藏,其内容常常所指的是“大家之家”———这是安徒生对科林一家的称呼。
  1827年,在离开西蒙?米斯林的学校之后,安徒生所需要的不仅是一个保护者,同时也是一个可以约束自己的权威者,或者说,是一个新的奥斯特和科林,只有这样,他才能让自己的心智和性格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出于这个原因,对于安徒生来说,在19世纪30年代早期,由于他还依赖于来自科林家族进一步的支持,因此,向科林表白自己对这个家庭的爱戴、感激和忠诚,也许才是最重要的事情。每年的1月6日,安徒生都要为乔纳斯?科林写一首生日赞歌,这个传统几乎延续了30年。每当科林的生日那天,所有亲戚围坐在这个一家之长的身边,为这个“让我们生活在一起的核心”献上自己的礼物,这是安徒生在1854年第一次为科林创作生日颂诗中对科林的称呼,在诗歌中间,围坐在桌子周围的子女们将齐声朗诵庆祝之歌:
  是您,赋予我们新的生命,
  您,是我们的领路人,
  您,站立于大家之家,
  是我们最珍爱的财富。
  毫无疑问
  是您,让这个家庭每一天都沈浸在无限的荣耀中,
  每一年都陶醉在无数的节日里。
  生日快乐!1月6日———
  它是我们一年中最美好的一天。
  除了这些生日颂歌之外,从19世纪20年代初开始,一直到他1861年去世,乔纳斯?科林还会经常收到一些定期的汇报和表彰证书,这些都是对这个儿子的勤奋、聪慧所给予的肯定,其间也会夹杂着一些活生生的证据———安徒生的名声无论是在丹麦还是在国外,都在与日俱增。而在安徒生自己看来,后者则是最好的证明,它说明,腓特烈六世的投资已经开花结果。1845年到1846年间的冬天,就像一个骄傲的儿子一样,安徒生在柏林给这位“慈祥而善良的父亲”写了封家书,当时,他在德国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相比较安徒生的祖国而言,德国人在很久以前就已经接纳丹麦人:
  “当您看到这封信的时候,在我的脑海深处,我已经和您在一起了。我紧握你的手,我亲爱的父亲,祝福你!……当然,你知道我最大的空虚,或者说也可以称之为快乐,就是想到您会以我为荣。每当我获得这些赞赏的时候,就会想起您。但是,我的确已经在国外得到了认可,人们喜爱我,也欣赏我;现在,我已经不再默默无闻了。是的,您也许会为我而微笑。但是,即使是那些举足轻重的人物,也会跑到我的面前,拥抱我,欢迎我的到来,欢迎我造访他们的家。即使是那些王子和才华横溢的天才也会以最高的礼节接待我。您应该看到,纵然是这个所谓的重要圈子里,他们也会鞍前马后地围在我身边。但是丹麦人却不这么认为,他们对我熟视无睹。如果他们能听到对我的这些赞誉,肯定会欣喜万分的。然而,我的作品要远比这些丹麦人所认为的具有更多的优点。海博格的作品也被翻译到了国外,但却没有人谈论它。要是以为丹麦人是世界上唯一具有判断力的人,那可真是天方夜谭了。您应该知道,亲爱的爸爸,您完全应该意识到,当您接纳我,把我待如亲生儿子的时候,当您帮助我、爱护我的时候,您绝对没有看错我。”
  

慈父科林(3)
无论何时,只要安徒生在信中流露出这种胜利、陶醉于成功的喜悦之时———比如受到某位欧洲贵族的款待、获得什么奖章或是得到什么新的奖励,乔纳斯?科林总会以一个简洁而谨慎的赞许作为回复。他从不喜形于色地赞扬安徒生;相反,他总是以这样的话语让安徒生重归冷静:“看到你在这个领域如此的安逸而快乐,让我感到很欣慰。但是对于我来说,这些东西在长期上对于精神境界毫无益处,就如同糖果蛋糕对身体毫无营养一样。”
  但是从内心深处剖析的话,多年以来,虽然安徒生口口声声向外人宣称自己对乔纳斯?科林的爱戴,但最终还是反映在维持、巩固、扩展与科林一家人的关系上。安徒生一直在想方设法让自己融进这个家庭,于是,在1827年春天,也就是在安徒生回到哥本哈根之后,马上就在文加德斯特拉德131号的一个顶层房间住下,这里距离位于布莱德加德和斯特兰德斯特拉德商店之间的科林家很近。这一次,安徒生再次用最聪明的方式,打出了一张自己能打出的最恰当的牌。通过调和乔纳斯?科林与米斯林之间的关系,他终于诱使自己的恩人走出幕后,在外人面前建立起父亲的角色。就在毕业考试前的一年,乔纳斯?科林打破了安徒生和自己的老师———米斯林之间的关系,他让安徒生离开了学校,并承担起为儿子谋得幸福的责任,这不仅仅体现在在皇家剧院和艺术基金会给安徒生找一个职位。毫无疑问,对于一个像乔纳斯?科林这样的忙人来说,他的计划本不应该考虑到这样的琐事。当他在1832年把这个孩子送到斯拉格尔斯、送给米斯林校长的时候,他可能根本没有料到,这就是开发小安徒生天分的结果。
  但在另一方面,这正是安徒生长久以来梦寐以求的事情。虽然他在回到哥本哈根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一个计划,但他也知道,一定要谨慎从事,不能有丝毫的疏忽。安徒生在1832年为科林家族创作的回忆录中,这一点显现无遗。在回忆录中,安徒生回顾了离开赫尔辛格回到哥本哈根后那段艰难但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生活与工作片段:“我真的害怕爸爸(乔纳斯?科林),尽管我全身心地爱着他,因为我的恐惧是有根据的:我觉得我生活中的一切快乐,乃至我的生存,都离不开他。”
  他的计划很简单,首先,当然也是最重要的,是完成学业,然后尽可能地发表自己已经创作的诗作。在通过毕业考试之后,安徒生马上将出版一部真正的作品,他希望能借评论家对这些作品的赞许,来赢得科林一家的喜爱和好感。同样的,与科林家子女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目标。无论安徒生在什么时候造访科林家,和安徒生同龄的爱德华?科林似乎总是异常冷漠,而且显得性情暴躁。此后不久,一切就一目了然了,排行老三的儿子———爱德华成为科林家族的掌门人。在1827年到1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