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美国大选和美国政治:选票的背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透视美国大选和美国政治:选票的背后- 第1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赫克托尔告诉我,一旦当选,奥巴马将成为19世纪以来美国历史上第三位黑人国会参议员。他的父亲是肯尼亚人,黑人;母亲是堪萨斯人,白人。他自己曾是《哈佛法律评论》的第一位黑人主编,以及芝加哥大学的宪法教授。这位当时才42岁的演说家一出道就震动了美国,有人当时就斗胆预测,他将成为美国第一位黑人总统。对于这一说法,我清楚记得,赫克托尔当时摇摇头说:“他不太可能在2008年竞选总统。美国还没有准备好让一个黑人当总统。”现在想来,就连当时最铁杆的奥巴马支持者们确实也没有料到,他们的政治英雄进步得会如此之快。
  不过,黑人姑娘波拉?哈德森对奥巴马前景显然要看好得多:“奥巴马自信,有智慧,某一天他会成为总统;四年后,他至少会成为副总统。因为他代表着未来的希望。”
  不过,不管是谨慎乐观,还是非常乐观,奥巴马的支持者们都料定,他会稳进参议院。前任退休后,在这个民主党占优势的州,奥巴马几乎没有对手。
  在约瑟夫?扎帕拉克眼里,奥巴马是英雄,他会成为参议员,为伊利诺伊州争取权利,让伊利诺伊人有工作,过体面的生活。“他会成功,他是我们的代表。”
  12时,吃饭的人多起来,在棒球场一角满是尘土的地方是几块木头搭建的简单主席台。有人跳上去大声喊道:“共和党是富人的党,不管我们穷人。2000年大选,布什是个骗子。”这赢得台下阵阵掌声和欢呼声。这里,几乎没人说共和党的好话,因为这是一个民主党人的###。
  12时30分,好多人坐在草坪上休息,只有几个金发孩子在草坪上蹦蹦跳跳。忽然,有人大喊一声“奥巴马来了”,许多举着“奥巴马,参议员”牌子的人欢呼起来,草坪上的人也围了过去,摄像机、照相机不断闪光。瘦瘦高高的奥巴马和人们握手、合影,笑得很灿烂。
  欢呼、掌声和口哨。两个小姑娘唱完美国国歌后,奥巴马登上了讲台。“6个月前,你们还都不认识我,还以为我叫亚拉巴马(注:亚拉巴马是美国一个州的名字,发音和奥巴马相似)。直到现在,还有人问我,你是芝加哥大学教宪法的老师,你笃信宗教,为什么涉足政治?因为我们都是美国公民,都是政治进程的一分子。但是我们的工作流失,我们面临困境,我们对此感到不满。我关心所有老人,所有孩子,所有工人。我不仅仅在社区里关注,还希望政府关注他们,因此,我涉足政治。”之后,奥巴马亮出了自己的许诺:“我要让每个孩子都读书,上大学,即使他的父母是穷人;我要让每个人退休以后都能领到退休金,过体面、受人尊重的生活。”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你是我见的第一个中国记者(2)
“好!”台下许多人一起喊。有老人,但更多的是年轻人;有黑人,但更多的是白人。他的演讲很抓人,很容易让人想起20世纪60年代的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昨天晚上,我妻子安慰我说‘不要紧张’。我今天站在这里一点都不紧张,因为我告诉大家的都是我和各位亲眼见到的情景。我看到工厂搬走,许多人工资减少,有人为孩子上大学的费用发愁。这不是编造的,而是事实。”奥巴马补充说,“我们需要工作,可我们的工作大量流失;我们的年轻人被派到伊拉克,打一场不知道怎样才叫胜利的战争;我们花2000亿美元在伊拉克,然而,在这里花几亿就会让每个人都生活得更好。”
  反对战争,创造工作机会,这两点足以抓住人心,也足以让奥巴马当上民主党一向占优势的伊利诺伊州的参议员。就像参加###的人所说的,他会毫无疑问地当选。
  “我们伊利诺伊的人民知道如何选择,我们希望政治家不要攻击对方 ,而是着手解决问题。权力总是在你们大家手里,你们的选择可以决定一切。美国政治不属于共和党,不属于民主党,而属于你们——手里握有选票的人。”奥巴马不仅告诉大家,要选自己当参议员,还动员所有人投票选择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克里:“你们不要只是待在家里看体育比赛,你们要出去投票,不仅自己去,也要叫上亲朋好友一起去。”
  20分钟的演说很快结束了,口哨声不断,叫好声不绝,人们不时高高举起手中的牌子,表示对奥巴马的支持。
  1时10分,巴拉克?奥巴马准备离开,人群开始渐渐散去。我见势立即冲上前去,截住正迈步的奥巴马,先是由衷地称赞他的演讲“非常深刻”,而奥巴马则笑笑说:“那真是太好了。”当他得知我来自中国时,就脱口而出:“你是我见的第一个中国记者。”我马上逮着机会要求与奥巴马合影与对话,他非常爽快地答应了,并且招呼身边那个人高马大的胖子拍我与他的合影,然后还拿着我的相机问满不满意。
  上面这段文字,发表在9月28日的《中国青年报》上,标题是《他可能成为美国首位黑人总统——巴拉克?奥巴马竞选###纪实》,当时就敢这么写,可不是我前知500年,后知500载,纯粹是被他卓越的演讲才能所震撼,被当时的气氛所感染,被周围他的粉丝的赞扬所感动,这才如此描述这个在2004年大选本来无足轻重的场面。
  当时决定采访奥巴马时,我们来自亚洲各国的十几位记者产生分歧,由于是周六,没有官方安排,许多人想干脆在宾馆里睡大觉。美国国务院的陪同人员周树龙力捧奥巴马,说尽管是周末,如果你们想去,我还是派车陪你们。我和来自台湾的、新加坡的同行耐不住诱惑,于是决定去看看,于是有了前面提到的这一幕竞选###。
  

老祖母遥望美利坚(1)
老祖母遥望美利坚
  ——奥巴马的非洲缘
  正当美国大选两党初选激战正酣之时,在大西洋另一岸的非洲国家肯尼亚的一个贫困山村里,一位86岁的老太太,比美国人还要紧张地“盯”着这场选战。
  老太太名叫萨拉?侯赛因?奥巴马,是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的祖母。
  萨拉祖母已经86岁了。她的一生也是个传奇。16岁那年,她无法抗拒地顺从父亲的意愿,嫁给了父亲的朋友侯赛因?昂扬古?奥巴马,成为他的第三任妻子。结婚的第一天,她就有了一个儿子:巴拉克。因为她的新婚丈夫把巴拉克的生母弄到别的地方去了。从此以后,萨拉就肩负起了照顾巴拉克的责任。
  虽然巴拉克并非萨拉的亲生儿子,但这没有影响他们的母子亲情。
  巴拉克小时候,和其他肯尼亚孩子一样,要为家里负担部分农活。他学会了在村里放羊。然而,他从小就是个志向高远的孩子,不甘心像父辈一样在非洲大地上耕种一辈子。于是,在1959年有机会去美国留学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去争取。萨拉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她了解儿子的野心,默默为他打点好一切,让儿子尽情去高飞。
  巴拉克顺利地到了美国夏威夷。他信心满满,成绩突出,无论在任何场合都会成为焦点。不久,他赢得了一个漂亮白人姑娘的好感,两人迅速坠入爱河,准备“闪电结婚”。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种族歧视普遍存在,他们的婚姻自然遭到了姑娘父母的激烈反对。但两个年轻人还是不顾一切地结合了。
  不幸的是,这段婚姻没有维持多久。奥巴马两岁时,父亲离开夏威夷,到哈佛大学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这一去,他再也没有回来——在哈佛大学毕业后,他带着另一个女人回到了肯尼亚,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学者和公务员。
  萨拉沉默地看着学成归来的儿子。她没有斥责儿子,尽管她对远在美国的那个儿媳和孙子充满了思念。她只是不断为儿子祈祷,希望他不要受到神的惩罚。但不幸的是,巴拉克还是受到了“惩罚”——1982年,他在一场车祸中去世。萨拉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亲眼看着族人将儿子葬在小村旁。
  巴拉克去世的时候,他的儿子奥巴马已经长成一个21岁的英俊小伙。13年后,奥巴马的母亲因癌症辞世。从那以后,他的亲人,除了美国的外公、外婆,就是非洲的萨拉祖母了。
  萨拉祖母第一次见到孙子,是在1987年。那时候,奥巴马还是一个略显青涩的年轻人。初次见面时,这对祖孙并没有生疏感。年轻力壮的奥巴马总是帮老祖母干活,陪她种地、养家禽、扛玉米包……闲暇时,他就听祖母喋喋不休地讲肯尼亚人的风俗、祖父的故事、父亲的生活……萨拉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一切都说给孙子听。懂事的奥巴马总是坐在祖母身前,微笑着倾听。后来,萨拉一说起自己的美国孙子,就夸他是个“很好的倾听者”。
  2006年,奥巴马再次来到祖母身边。这一次,他是“衣锦还乡”——以美国伊利诺伊州联邦参议员的身份,对肯尼亚进行为期六天的非官方访问。他受到了英雄般的欢迎。他一眼就发现了人群中的祖母。萨拉祖母含着热泪,看着眼前自信、成熟的孙子,激动地享受着人群发出的欢呼声。
  新罕布什尔州的竞选开始时,遥远的肯尼亚正是夜间时分。萨拉祖母依然守着收音机。夜深了,家人都劝她早点休息,她却坚持守着电波。“这个时候我不能离开,因为我的孙子在新罕布什尔州,他需要我。”
  “我有一个华裔血统的侄女”
  ——奥巴马和中国有些缘分
  奥巴马“从小浸淫在亚洲文化之中,深受亚洲思维方式和文化的影响”,因为他出生于拥有大量亚裔群体和亚洲文化特点的夏威夷,少年时期在印尼接触到中国、马来西亚和印度文化。奥巴马不无得意地说:“印尼的要员,包括有分量的印尼华人访问美国时,他们想见的第一个人就是我。在印尼国内,他们经常将我视为他们中的一员,或者至少是能理解他们的一员。你们都不知道,我会说一口还算流利的马来语!”难怪奥巴马因此自称是“亚裔中的一员”。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老祖母遥望美利坚(2)
“我和中国特有缘,是华人的姻亲,我有一个华裔血统的侄女,”奥巴马说,“我的妹夫吴加儒是在加拿大出生的华裔,现在有美国国籍。”
  奥巴马的同母异父的妹妹玛亚与吴加儒是在夏威夷大学东西中心结识的。当时两人都在修博士学位,玛亚主修教育,而吴加儒则主修政治学,两人因“东南亚”结缘,加上玛亚出生于雅加达,有一半印尼血统,而吴加儒的父母是来自马来西亚的华人,两人有说不完的东南亚话题,最终成了一对爱侣。
  我翻查奥巴马当年顺口说出的华裔妹夫,结果发现这个妹夫在奥巴马这次竞选总统、争取华裔选民方面帮了奥巴马不小的忙——他在接受美国中文媒体采访时,直夸奥巴马是一个“诚实、工作努力、重视伦理及善解人意的人”。奥巴马提出的多项实质政策,包括移民政策首重家庭团聚、减少工作签证持有者对雇主的依赖、调整和亚洲国家的关系等,都和亚裔有关。为了帮助奥巴马得到亚裔选民的了解和支持,吴加儒夫妇还在网上开博客,用中文介绍奥巴马的政见。
  2008年3月初,当民主党的预选战正酣的时候,吴加儒在一封写给亚裔选民的信中说,“还从来没有一个总统参选人像奥巴马这样懂得亚裔美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