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越调- 第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老九头想这么好的东西给他这种不作为的村长享用也确实糟蹋了。也就没再推辞顺手接住了。

  从村长家出来,老九头把手里的东西递到五老头手里。给五老头说了几句话就径自回家了。对他的这个村长外甥。他真的无话可说了。他生气啊!他李九娃咋就有这么个外甥呢?

  看老九头要走,五老头在后面吆喝:来你把这手电拿上,人老了灯不好使,路黑你小心点。

  对这个事五老头心里倒是不怎么生气。其实这样的一个结果他也想到了。只是抱着来试试的心态。行就行,不行就拉倒。屁大点事儿。

  虽说心里有气,老九头还是回头带上了五老头给他的手电。毕竟到家还有一段距离。最近有人灌溉庄稼把那段路搞的稀巴烂。路上还是小心点好,他还想着剧团的首场演《打金枝》时唱郭子仪呢!

  作为老九头的外甥,村长多少还算是有点良心。虽说他没把村里的黑钱拿出来赞助剧团。不过他给剧团想到一个筹钱的方法。其实这方法也是逼出来的。昨晚上送走了两位老头他一个晚上都没睡好觉。他觉得他多少还是应该帮下这两个老头。且抛开亲戚关系来说,就单单组建剧团这个事情。说小了是给村民搞个娱乐活动。说大了是关系到村里的精神文化建设。关系到戏剧文化的传承。这么大的事情他是一个抛头露面的机会。至少应该让乡亲们知道其实他也是在做为的。

  早上五点,村长起来了大早来到吴老头家。其实压根儿也就是没睡着。

  夏天的早上的五点天基本已经大亮。五老头老伴已经起床开始张罗着做早饭。院子内已经清扫干净,大门已经打开。村长进院的时间已经有剧团的人开始排戏了。

  看村长进院所有人都为之一惊。都不知道他大早上的来这里干啥。

  五老头老伴儿问:大侄子有事?

  村长呵呵的笑:是有事!找我老五叔。他起来了没?

  还没呢?昨晚他睡的晚。你先坐。我进屋叫他。五老头老伴儿说着话,顺手拉了把椅子递给村长。

  不多时,五老头从屋里出来。随便在肩膀上过披了件衣服。手里拿了包香烟。把香烟递给村长说:自己拿。我洗把脸。说着话扭身去了压井旁边。盆里有水。是老伴儿刚才压出来的。他蹲下来。撩水在脸上摩挲了几下。扑哧扑哧的还带有响声。也没有用肥皂。算是把脸给洗了。

  五老头示意村长屋里说话。村长起身顺手掂着椅子跟着进屋。进屋坐定,村长从口袋掏出3000块钱。递给了五老头。

  五老头说:这是干啥?

  村长说:我的一点心意。支援一下咱越调剧团建设。

  五老头说:我可没钱还你。

  村长说:不用还。

  五老头这才接过了钱。

  村长说:老叔。还有个事情给你商量。

  村长吧昨晚盘算的好的事情给五老头说了一遍。村长说:老叔,你还记得咱村上修庙的事情吗?

  五老头说:记得。

  村长说:记得修庙的钱是怎么来的。

  五老头说:记得。

  村长说:咱组建剧团的钱也可以这么来。

  五老头心里犹豫了一下,说:不中吧!让相亲们募捐不是啥好事吧!修庙是积德行善。大家都乐意。组建剧团和那个不一样。

  村长说:有什么不一样?将来剧团组建成功了,每年义务的给乡亲没演几场。谁不乐意?

  五老头说:那也是!

  村长在五老头家里一直等老九头过来。三个人又合计了一下,觉得向乡亲们募捐这个办法可行。

  于是又村长作为队长的募捐小组即可成立了。三天的时间。三个人走村串户。事情发展的出乎三个人意料。乡亲们大多都很热情。5块,10块,20块的。也有给50,100块。也有一毛不拔说话超级难听的。第四天时候,三个人在一起把钱盘算了一下。乡亲们募捐了有小一万块。加上之前大家对的份子,差不多有45000。紧紧裤腰带也算是够了。

  第五天头上,五老头和老五老九头去跑趟郑州。专门去买行头。因为是之前定好的货。去了只是看看质量和做工。耽搁一天,然后直接发货回来。倒也省事。

  2008年年三十。村子寨门前开始搭戏台子。有村民送来钢管和竹坝。免费租赁给剧团。傍晚村里开始有鞭炮声音的时间,戏台子搭建完工。一条醒目的红色条幅拉扯在戏台子的正上方:河南南阳沙山越调剧团。

  年初一上午8点,剧团乐队开始打闹戏台。8:30首场演出开始。依照惯例首场演出传统剧目《打金枝》。

  五老头和老伴儿分别饰演唐王和娘娘。

  高建伟和妻子分别饰演郭暧和金枝。

  老九头饰演郭子仪。

  《打金枝》讲的唐代宫廷中的事情:唐代宗将女儿金枝公主许配汾阳王郭子仪三子郭暧为妻。时值汾阳王花甲寿辰,子、婿纷纷前往拜寿,惟独金枝公主不往,引起议论,郭暧怒而回府,打了公主。公主哭诉父母,逼求唐王治罪郭暧,郭子仪绑子上殿请罪,唐王明事理、顾大局,并加封郭暧。沈后劝婿责女,小夫妻消除前隙,和好如初。

  时值中场,郭子仪绑子上殿请罪。唐王和皇后出场。只听得后场有声音响起。

  唐王:梓童;走啊!

  皇后:万岁——!

  只见一内侍臣手持拂尘,高高扬起从后场走出。先在台子上走了个过场。然后手持拂尘打扫桌椅。完毕在台子左侧恭恭敬敬的站定。

  唐王和皇后从后场走出。唐王前走,手持纸质折扇。皇后跟随,手持木质折扇。二人貌似边走边聊。步至场中,走过幔幕。唐王给皇后做了“请”的姿势。皇后靠前一步。二人目光对视一下。点头示意。唐王将手中折扇展开,慢慢轻摇。二人开始对唱:

  王:有为王我坐江山(哪个)非容易,

  后:全凭文武保华裔

  王:安禄山反唐兵马起

  后:他要夺万岁锦绣社稷

  王:多亏了老皇兄郭子仪

  后:才斩了安禄山贼的首级

  王:有为王见人头满心欢喜

  后:金殿上才把他官职来提

  王:孤封他汾阳王人称千岁

  后:我的儿金枝女做他儿媳

  王:汾阳王今晨寿诞日

  后:咱送去了寿礼和锦衣

  王:君妃们打坐在深宫里

  后:咱君妃下一盘象牙棋

  二人你唱我和。边唱边用眼神交流。顺带着很自然的手势将皇家的风范演绎的淋漓尽致。但又不失中年夫妻感情上的默契。和谐而温馨。夫妻间谈论家常的姿态尽在其中。就唱腔上来说,男声浑厚而略带沙哑,字正腔圆。女声委婉稍带苍老。二人吐字都异常清晰。犹如玉珠落地般流利,但不带清脆。

  再说就老九头饰演的郭子仪。虽然唱词不多,但人物也是非常的饱满。就化妆上来说,也颇是讲究一番。一把大花白胡子,大红脸,眉头白色以示苍老。身穿白色蟒袍,腰缠玉带,手持玉斛,头戴乌纱。在脑后有两条黄色飘带肋在头上,从乌纱帽后延出垂至脚踝。

  郭子仪是郭暧打过金枝后出场。看郭暧打了金枝。怒气中烧。怒气中又带有对皇家的胆怯。浑身发抖。上场一把抓住郭暧的手腕,又使劲的甩开。转身过来,左手挽冉,右手食指中指并拢,一脸怒气的指着郭暧唱到:

  快绑我儿莫迟疑。

  随后念白:将这奴才押上殿去——!

  随着演出的进行大段的精彩唱段逐渐的展现了。河南戏以唱功为主。一点不假。大段大段的唱词加上人物的动作做把人物心理活动表现活灵活现。唱词句句押韵,顺口流畅,简单易懂。《打金枝》中的精彩唱词有很多。基本上全场都很精彩。最精彩的要数皇后劝宫和唐王责婿:

  皇后劝宫:

  万岁莫要动真气

  妾妃有本对君提

  汾阳王今辰寿诞期

  八婿七子在宴席

  一个个成双又配对

  只有咱驸马独自己。

  哥嫂们一定会闲言碎语

  难道说驸马就无有面皮

  驸马难堪回宫去

  皇儿也不肯把头低

  招惹的驸马火性起

  才引起这场闲是非

  为君的应有容人义

  念只念老亲翁年迈苍苍白了须

  消消火压压气

  哪有个岳父大人斩女婿

  唐王责婿:

  有为王我金殿上观看仔细,

  殿角下吓坏了王的驸马儿。

  为王我不传旨哪个敢斩?

  斩驸马,斩驸马本是把孤王来欺!

  走上前那个将驸马,急忙搀起,

  听父王与我的儿呀,细说来历:

  恁夫妻不和睦王不怪你,

  你好不该呀,好不该把父王的江山提。

  论国法本应该,将儿斩首!

  为王我斩女婿,也难舍得!

  替娇儿,擦去了,面上之泪,

  与我儿,与我儿加官职--提升三级!

  王这里传旨赦了你啊,

  驸马儿回班房,你更换朝衣。

  上午11:40。首场演出顺利结束。没有掌声。台下观众乱哄哄的不肯离开。这是农村观众对演员独有的,超越掌声的鼓励。有人大叫了起来:下午还有吗?

  这么有人一叫。大家都跟着叫了起来。台子下面更乱了。

  五老头正在后台卸妆。听到有人大叫。以为是有人打架了。赶紧从后台冲了出来。看五老头出来,大家叫的更热烈了:

  五爷,下午还唱不。

  五老头呵呵的笑:下午没了。

  下午接着唱吧!大活想听你唱啊!

  五老头最终还是沤不过乡亲们的热情,一跺脚对着喇叭喊:

  中!下午接着唱。唱《四郎探母》,两点钟开戏。

  大伙这才散开。

  2009…12…12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