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南北看- 第1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再大的肚量恐怕也吃不下十个去。第二天早上一起身,大雪纷飞,皑
皑的白雪,敢情下了一夜,想起昨晚特大号饺子,什么胃口也没有啦,
干脆大礼堂的春节联欢团圆春酒也免啦。睡到靠近中午,忽然被铲雪
推雪声音吵醒,大雪一直是激荡飞舞,愈下愈大,宿舍的门窗全部被大
雪给封盖,冻结,没法开启。十几位工友正忙着扫雪开门,请我去参加
团圆春酒呢!北票的大礼堂,本来是崇楼飞阁,巍峨高耸的,自从经过
俄国人的洗劫,所有礼堂上的“别拉汽”(东北人管暖气管叫别拉汽)全
部被拆走。胜利后,限于财力,只能择要小修,所以大礼堂聚会,只能
用铁火盆取暖啦。虽然大礼堂摆上三四十个大火盆,又临时砌了两个
大火池子,可是谁也不敢摘帽子,脱大衣。从厨房把菜端出来,红烧肘
子已经变成冻蹄。夹个饺子未尝尝,大锅煮饺子外火内寒,肉馅儿冻
成冰蛋还没化呢,您说怎么下咽呀。
    讲到穿,有人说东北有三个地方最冷,一处是黑龙江,一处是齐齐
哈尔,另一处就是北票。既然叫热河应当暖和才对,怎么反倒特别冷
呢?您要知道虽然地名叫热河,可是清朝皇帝夏天都要到热河行官来
避暑,夏天特别凉快,到了冬天自然比别的地方更要冷点啦,何况北票



又在金岭寺的山区呢。
    东北的老年人说,到了真冷的气候,不管你外面穿的是羊毛衫、丝
棉袄、各种长毛皮衣,贴身一定要有件棉背心,是小棉袄才能挡寒,起
先大家都不信。有一次我因为有急事,要赶到支矿去,事务处没听清
楚,只开了一辆火车头来,我因为事情紧急,就跳上火车头,让车开行。
当时我穿的是羊毛衫裤、丝棉袄裤、老羊皮袍、长毛绒大衣、皮帽皮靴
皮手套,可是站在车头,车行不到五百米,一阵风来,凛冽刺骨,冷得整
个身体好像什么也没穿似的,跟跌到冰窖里一样。只好赶紧开进车库
加挂一节车厢,否则非冻僵了不可。
    英国人经营北票煤矿时代,办公厅都有羊毛毡厚地毯,胜利接收
的时候,早被那些强盗掳掠一空,仅剩下光秃秃的水泥地了。一到10
月,在办公厅坐上半个钟点,脚趾就会冻得麻木不仁,没法走路,好像
不是自己的脚。于是大家只好买点草垫子来当脚垫,虽然稍微好点,
可是时间一长,腿脚仍旧冷得受不了。有人发明一种长统的厚毡靴
子,靴底垫有很厚的乌拉草,又轻又软,本地人管它叫唐古拉。大家穿
上唐古拉办公,两脚才免于遭殃。东北劳工有好多脚趾不全的,据说
都是冻掉的,我们幸亏都穿了唐古拉,否则现在也难保十趾无缺呢。
    有一个同事叫张寿铨的,湖南长沙人,骡予劲十足。人家告诉他,
三九天从热乎乎有暖气的屋子里出到外边,一定要穿上大衣,他偏不
信邪。有一天他要寄封信,从办公室一看外边一百码左右站台旁矿里
自备的火车要开动,没戴皮帽,没穿大衣,撒鸭子就往站台那边跑。等
回来之后,脸上发青,一屁股就坐在汽管子旁边取暖,没有五分钟,就



见他脖子往下一搭拉,身子也坐不住啦。同事一看情形不妙,七手八
脚把他往没有暖气的玻璃甬道地下一放,宽衣解扣,用酒精擦胸口搓
四肢,又灌了他两口烧刀过子,总算把小命救活来。当时如果再缓一
步,等冷毒一攻心,张嘴哈哈一笑,成了南天门的曹福啦。这位张兄后
来到了长春公干,硬是把脚趾头冻掉了两个他才服输。
    谈到住,经理副经理,都住在当时所谓第一、第二宾馆,拿现时住
的标准来说,当然够不上豪华富丽,可是在兵燹之余的东北来说,设备
方面,可称应有尽有,算得上高级享受了。处长住甲级,科长住乙级,
一般同仁住丙级。有些同仁因为没带家眷,一人住一栋大房子,晚上
九点钟一戒严,没有口令连到附近人家串个门子都不许,反而找几位
谈得来的同事一块儿挤,说说笑笑其乐融融。
    宿舍里最妙的是浴室,以甲级宿舍的浴室来说,大约有八叠榻榻
米大小,屋顶是尖的,据说免得积雪,雪若融化,流得也快点。洗澡盆
的形式很特别,既非盆、更非池,而是圆桶形的陶缸,平地砌三层台阶,
浴缸就砌在里面。倒是冷热水管俱全,热水是后面灶上现烧的。缸里
还附有一只载沉载浮的木凳,大概是准备人洗累了,可以坐在凳上下
沉缸底,露出脖子来喘喘气歇歇腿儿。笔者东西南北也跑过不少地
方,像达样登阶入缸,大煮活人的洗澡方式,还是破题儿第一遭。您要
是出上三天两天公差,回到宿舍想洗个澡再休息,那您必须算准日子
告诉工友哪一天回来,工友头一天就把灶火烧上三两个小时,让屋顶
积雪融化流净滴完,第二天烧水,您才能洗个舒服澡,否则屋顶积雪被
热气一蒸,都变成汽汗水,一点一滴从天花板往您身上漏,冷热夹攻,

您不洗澡还好,要洗准得闹回重感冒。调度科的科长张乐棣平素说话
就挺幽默,他管浴室叫十字坡,他说《水浒》里孙二娘黑店卖的人肉馅
馒头,想必都是经过这样大煮活人的手续呢。
    讲到行,矿区四周都有通电的铁丝网,等闲人不能越雷池一步,从
总矿到支矿那就要坐矿里的火车了。宿舍到办公厅大家一律都是步
行。
    技术人员自然非下坑工作不可,管理人员十之八九都视为畏途。
笔者为了规划核计成本,自告奋勇,下坑受尺(查勘开一新洞,需用多
少炸药等)。一到坑口,先把身上洋火、打火机一类易燃物品都得留在
坑外,换上水袜子,头戴矿灯,然后进入电梯。矿上电梯,可不像台湾
豪华大厦的电梯,简直是个铁笼子,电梯速度,用揿电铃来分,承管电
梯的工员揿了九次,是最慢速度了,电梯一开动,真是焱闪雷厉一泻而
下,比起当年上海华安大厦电梯(以快速出名)不知还要快若干倍。坑
里各处都是坑木林立,因为空气稀薄,每人头顶矿灯闪闪如同鬼火。
大的坑道还可以通行大车骡马,有的地方敷设轨道,还可以用元宝车
装运煤块,碰上矮而狭的坑道,那就要连走带爬不可。有时新煤道子
开采,首先打眼放炮,空气一鼓荡,碎石纷飞,烟雾扑来,几乎窒息,说
是人间地猿也不为过。出得坑来,必须先从头到脚大洗一通,才能换
上自己的衣服呢。
    谈到娱乐,最初逢到大礼拜(矿区每两星期放假一天),请了两次
唐山落子、蹦蹦戏给大家开开心。听得各位哥儿们,真是一个个直眉
瞪眼,如醉如痴。唱一回戏,总有几位明眸善睐体貌丰美的女角失踪,



不两天失踪的女角又陆续出现了,好在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人家班主
能装得没事人儿似的,别人何必多管这份儿闲事。
    矿上的生活实在太枯燥啦,在阳盛阴衰情形下,看见骆驼都是长
脸儿的美人,如果不想法把生活改善调剂调剂,容谁也待不住。于是,
在众谋咸同的情形下,成立一个京剧组织,有钱好办事,立刻派人到北
平办了四蟒四靠的半份儿戏箱(全份儿戏箱是八蟒八靠),把当年由花
旦改须生,在王凤卿之前,傍过梅兰芳的孟小如请到矿上来说须生花
旦外带青衣,孟小如的儿子孟之彦说铜锤花脸、勾脸带管戏箱。唱青
衣胡菊琴的父亲胡老四拉胡琴还管说老旦小丑,票房一响排,这下儿
可热闹啦,每天晚饭后,票房里的锣鼓丝竹、生旦丑净,一直要闹哄到
十二点才能清净。票房又设在宿舍区里,不管会唱不会唱的,从来没
有听谁抱怨说,吵得没法睡觉,您说怪事不怪事。短短两三个月,居然
能够彩排登场,全本《法门寺》、《打面缸》、《四盘山》、《琼林宴》,连附近
蒙旗几位王子,都赶到矿上来听戏。在热河省来说,像这样京腔大戏,
算是破天荒空前绝后呢。
    有几位爱好运动的,大家又组织了一个篮球队,队名叫砧子篮球
队,靠近煤层的石头叫砧子,什么用处也没有,说白了就是废物队。您
别瞧不起这个簋球队,有几位还膺选过省市篮球选手,出席全国运动
大会。见过大场面的运动员,像队里谢九皇就是代表江西省参加全运
的。这个队虽然长劲不足,可是人多势众,每人打十来分钟,个个有板
有眼,蛮像一回事真能唬人。有一次,约来热河的省运选手比赛,居然
把人家揍了个弃甲曳兵而走。篮球队嘛,当然要有队服。人家球队外

衣,多半都是双料粗线大翻领厚毛衣;砧子队的队服,可新鲜啦,也不
知是谁出的馒主意,白碴儿反穿老羊皮袄,脚下是搬尖大掖巴洒鞋,这
副打扮,大概跟小方朔欧阳德的德行差不了多少,但是这套队服还没
做好亮相,北票煤矿就被共产党占领啦。
  说是练武可以强身,矿里也请了几位武术老师,来教内家外家各
派的中国软硬功夫。不知是哪位仁兄,请来一位教气功的老师,此公
姓甚名谁,因为事隔三十多年,一时可想不起来了。凡是身体亏弱的
都能够练气强身,转弱为强,您要想练气,首先要摩挲一遍你全身筋
络,认定你确实身体亏弱,才能加以施教。笔者当年年轻好奇,曾经跟
两位同事许元浩、陈叔谦一块儿请他按摩研判身体到底怎样,可惜没
有缘分。我们三人经他研断都是精力充沛,无庸施教。职工处有位袁
专员,经他一检查,认为是最宜练气人才,立刻收列门墙,从此每天早
上天蒙蒙亮就要到老师那里练功,一人手是师傅把他大腿根两条主筋
揉挤,大约要行功半小时来松筋舒络,十天过后,开始用网袋放两块砂
砖系在下体上,丹田用力一吸气,慢慢鸵把砂砖吸动,渐渐离地,袁君
练了半年,一提气能吸起十六块青砂砖来。听说现在台湾也有练这门
功夫的,不知道是不是跟北票那位师傅同一流派。
    北票的工人本来是每月发工资一次,从每天出煤一百多吨,经大
家努力增产,最高产量每天居然达到三千多吨,可是工人一领饷包,第
二天的产量,马上能掉下三分之二来,然后再慢慢一点一点地恢复。
后来才知道工人的毛病一有钱,有家眷的除外,凡是孤家寡人,必定是
吃喝玩乐,狂嫖滥赌,不到口袋底朝天两手空空,谁也不肯再下坑干



活。矿上有一小型风化区,一共有六七家绿灯户,大约有二十来个姑
娘,据说凡是屋里有客,就把红布窗户挡儿拉上,可是您不管什么时
候,从那儿走过,简直很少看见过拉开窗帘儿的房间。后来财务处计
算成本分析费用发现医疗费用项目,药品中的德国狮牌六O六消耗简
直惊人。本来么,处在僧多粥少情形之下,那时候还没有盘尼西林,当
然六O六这一类药材,自然是销路畅旺了。后来凌源吃紧,矿里听说
凌源有二百多名妓女,福利委员会赶紧派了一位姓余的小伙子,愣是
开专车把她们扫数接运到北票来。矿工的盖仙,给姓余的起了个绰号
“活人济世佛”,您说逗不逗。
    矿方鉴于工人一发饷,出煤量就像闹疟疾一样忽多忽少,影响整
个生产计划,于是改成十天发一次,情形真的就渐渐好转。可是东北
流通券也越来越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