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魅影:苏菲·玛索画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使魅影:苏菲·玛索画传- 第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14岁的初吻(1)
20世纪80年代初,法国影坛一些新锐导演开始把镜头对准青少年,注重反映他们成长的烦恼。1980年,导演克劳德·皮诺托涉足青少年题材影片,决定拍摄《初吻》(又被译为《第一次接触》),但因找不到合适的女主角而迟迟未能开机。
  幸运的克劳德·皮诺托终于碰到了更加幸运的苏菲·玛索,两人一见如故,年龄相差几十岁并不妨碍他们沟通。一个是出色的伯乐导演,一个是本色的少年演员,导演与演员之间总有情投意合的时候,克劳德·皮诺托与苏菲·玛索就是如此。当时没有拍过电影的小苏菲在拍戏时比别的演员更加投入,也异常勤奋,颇受导演的青睐,也理所当然地受到剧组其他成员的好评。她不仅在拍戏时是一个投入的演员,在拍戏之余,她的许多即兴表演也给大家带来了快乐。初入电影界的苏菲·玛索受到了特别的喜爱、肯定。
  《初吻》是苏菲·玛索的电影处女作,也是她的成名作。14岁的苏菲·玛索,早熟、敏感而又性感的气质,在这部电影里表露无遗。
  后来,包括导演克劳德·皮诺托在内的人,都对她如此评价:小苏菲把她的早熟和敏感都表现在《初吻》中。那种青春期的压抑,带着些许对未来渴望的眼神,少女羞涩的微笑,在铁栅栏前的那一个青涩朦胧的初吻,让观众沉醉不已。小苏菲略显稚嫩的演技,反而为这部电影增添了青春青涩的气息。《初吻》上映后,风靡欧洲各地,苏菲·玛索那楚楚可怜的形象也在一夜之间成为千千万万法国少男少女心中的偶像。
  14岁,每个女孩子只有一次。苏菲·玛索拍《初吻》时刚刚过了14岁,而她在《初吻》里扮演的薇卡只有13岁。
  《初吻》中的薇卡,正值情窦初开。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总希望有一些自己的空间和小秘密,父母却不一定能理解和接受。小女儿从稚嫩到成熟过程中的变化,薇卡和父母间的误会、摩擦甚至冲突,在所难免。好在她有一个非常风趣、开明的外曾祖母,能倾听她的烦恼,分享她的秘密。
  在同学的生日晚会上,薇卡认识了英俊的高年级男孩玛菲,两人开始了纯真的初恋。与此同时,薇卡的父母正闹离婚,因为父亲搞婚外恋。薇卡和男孩玛菲之间也有一些误会发生。在青春期,这是一个女孩子多么正常的烦恼啊。
  这是许多家庭熟悉的生活,也是许多家长吃不消的问题。影片中,父母最终握手言和,男孩玛菲也终于出现在薇卡的生日舞会上。不过,薇卡在舞会上又认识了一个陌生的、叫她心颤的英俊男孩……
  影片中孩子们在同学家参加生日派对的场面令人印象深刻。深夜,家长们开着车在派对的楼下忐忑不安地等待着第一次参加派对的孩子,还在电话亭排起长队,要打电话探听情况。他们由此回忆起自己的青春岁月。令他们百思不解的是,从什么时候起,儿女已经长大成人,开始远离他们,甚至有了代沟,有了隔阂。
  这部影片不仅仅关注孩子们青春成长的烦恼,更有父母们的深思与焦虑。它所散发的清新、香醇、温和、亲切、细腻而又生活化的法兰西之风令人陶醉不已。14岁的苏菲·玛索,把少女薇卡的纯真、可爱、懵懂、任性,以及初恋时的陶醉和迷失,演绎得细致入微,惟妙惟肖。此时的苏菲,虽说是没有发育开的小女孩,又穿着中性的学生装,配着头套似的发型,但她脸上的梦幻气息已经初见端倪。她米的个子在一群女生中又格外显眼。在影片中,小苏菲扎着两条小辫,用铅笔支着下巴,翘着头,心不在焉听课的样子,迷住了很多人,以至于她那张纯真的脸变成了那个年龄少女的标本,永远地留在了观众心里。就像主题歌Reality的旋律一样,梦幻、柔美、纯真、清澈,又带有一点点忧郁、无奈、迷失和彷徨。
  少女情怀,如诗如梦一般地清纯,14岁的花,只开一季。
  苏菲·玛索那朵14岁的花,在《初吻》里开放得鲜艳欲滴。那个烦恼苦闷而又桀骜不驯的少女形象,迷倒了许多孩子与成人、许多老男人甚至有夫之妇。
  在没有有线电视也没有因特网的时代,看电影是人们最好的娱乐消遣。《初吻》在法国公映后,电影院人满为患。影片中讲述的故事,为人们特别是青少年津津乐道,少年苏菲·玛索一夜成名,从此成为法国影坛上的一个奇迹,也成为法国电影在世界影坛上的骄傲。
  《初吻》的成功,不仅仅是苏菲·玛索的幸运,更是剧组成员们共同努力的成果。这部电影后来一度荣获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棕榈奖、柏林影展最佳影片奖、西雅图国际电影节最佳电影和最佳导演奖。当时有这样的评价:“导演克劳德·皮诺托用轻快的手法,处理了一个其实并无新意的少女初恋故事,将少女薇卡的心事,用日常生活点点滴滴的细节,传神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令人为之动容。”
  值得一提的还有片中的音乐,它们总在一些关键时刻,或需要交代时间流逝的过渡场景中出现,将法国式的浪漫情怀,通过情歌的方式,用轻缓的曲调表达出来,对于气氛的酝酿和渲染起到了不小的作用。这样美妙的音乐,配以苏菲·玛索的出色表演,简直称得上是完美的极致。
  《初吻》推出并获奖后,苏菲·玛索像当年出演《茜茜公主》的罗密·施耐德一样,轰动了全法国乃至欧洲,成为电影宝贝,人们形象地称她为“法兰西之吻”。
  

14岁的初吻(2)
在《初吻》中,苏菲还没有坚毅的眼神和强烈的个性色彩,但她清新自然的表演,将如诗的少女心事生动地传达了出来。同样,少女苏菲·玛索借助薇卡这个角色,把自己的青春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一切,让人觉得,一个人的青春,连同那个时代,都十分美好。
  

任性的“小甜心”
受到成功的巨大诱惑与鼓舞,《初吻》的导演克劳德·皮诺托有了更大的信心,所以他毫不犹豫地决定拍摄《初吻》的续集《青春的疑惑》(又被译为《再一次接触》,La Boum II)。在续集中,他仍然毫不犹豫地选择苏菲·玛索作为女主角。《初吻》剧组的原班人马再度合作,并再次创造了奇迹。
  在《青春的疑惑》中,小薇卡长大了两岁,比以前更成熟了。她在旅游返家的途中,在调换护照时认识了一个中学生,两人逐渐产生了好感。与此同时,小薇卡的父母各自发展事业,外曾祖母也迎来了“黄昏恋”。出落得亭亭玉立的小薇卡,面临着是否初尝禁果的烦恼。
  这部影片仍旧走浪漫生活喜剧的路子,内容大量铺陈小薇卡一家人的感情伦理问题,故事性并不强。但影片许多场面很感人,加上它是大获成功的《初吻》的原班人马制作的,它仍然受到了人们的追捧与喜爱。
  苏菲·玛索在这部影片中的个人表现依旧可爱。她妩媚,美丽,富有个性,她所扮演的这个角色,充满醉人的魅力。但是在有些人看来,她的表演“不过如此”。不管人们对她的这次表演如何评价,法国电影界还是非常钟情于这位新秀。年纪轻轻的苏菲·玛索,凭借《青春的疑惑》获得了法国影坛最高奖项恺撒奖中的“最有希望的女演员奖”,以及法国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不得不承认,这种荣誉对于一个刚刚16岁的女孩子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幸运。在后来的《女大学生》、《萨卡纳要塞》中,她依然美丽聪慧,天真无邪,感性奔放,浪漫优雅,甜美多情。苏菲·玛索从此成为法国影迷们心目中的“小甜心”。获奖之后,她加盟了法国著名的高蒙电影公司,年薪100万法郎。
  就在苏菲·玛索的星路蒸蒸日上的时候,在她18岁那年,任性的她又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她义无反顾地要用100万法郎买回与高蒙电影公司的合约,甚至不惜上法庭。为了筹齐违约的款项,她东奔西走。
  这个举动太出乎人们的意料,人们惊呼:难道这个孩子疯了吗?
  是什么力量让小小年纪的苏菲·玛索如此大胆?这一切,缘自一场狂野的爱情!
  

百万法郎赎身(1)
1984年,18岁的苏菲·玛索爱上了44岁的波兰籍导演安德烈·祖劳斯基,一场长达18年的爱情长跑开始了。
  这场忘年恋情,彻底改变了苏菲·玛索的影艺道路。安德烈·祖劳斯基以其独到的艺术眼光和丰富的人生阅历,引领着他心爱的女人走向成熟。
  起初,几乎所有人都反对他们相爱,但他们的感情与日俱增。这一对相差26岁的男女走到一起,究竟上演了怎样的爱情奇迹?
  1984年,祖劳斯基为他的新片《狂野的爱》寻找女主角,自然而然地想到了他倾慕已久的苏菲·玛索。
  祖劳斯基出身于一个极富文学修养的书香世家,父亲是一位外交官,也是一位诗人,叔父是著名的小说家和哲学家,亲戚中间也不乏作家、画家、作曲名家。20世纪50年代,祖劳斯基毕业于著名的法国高等电影学院,其后担任过摄影助理、影评家、编剧等,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他开始独立制作后,他的作品陆续得到了国外的荣誉(法国恺撒奖、威尼斯影展的奖项等),但难以获得波兰当局的认可。1977年,他拍摄的电影《在银色的地球》完成80%后,竟因为文化官员换人而被迫销毁。这对于安德烈·祖劳斯基不啻是一种毁灭性的打击。他不得不出国寻求发展。
  苏菲·玛索早就听说过有关安德烈·祖劳斯基的闲话,很多人说这位波兰导演是个疯子,甚至是个虐待狂……苏菲·玛索提心吊胆地去见他,生怕受到刁难。但在见面10分钟后,她被他的魅力深深地折服了。
  现在看来,苏菲·玛索遇见安德烈·祖劳斯基,就像她当年遇到伯乐导演克劳德·皮诺托一样——她是无意的,导演们却是有预谋的。与他们的相遇,不仅改变了她的现状,更改变了她此后的人生道路。
  拍片的决定下得很快,就像他们决定爱上对方一样快。但他们之间的鸿沟好像大了些。苏菲·玛索生于1966年11月17日,安德烈·祖劳斯基则生于1940年11月22日,两人虽属同一星座——神秘的天蝎座,年龄却相差26岁。26年,有什么问题吗?他们俩丝毫不以为然,苏菲·玛索坚信,她找到了“真正的那一个”,祖劳斯基则认为,苏菲很漂亮,有想法。
  就在他们准备投拍《狂野的爱》时,苏菲·玛索所属的高蒙电影公司提出了严厉抗议,他们不希望玉女形象的苏菲·玛索出现在一部“狂野”的影片中。他们找来了一切材料,试图阻止苏菲·玛索的加入,其中包括对祖劳斯基的人身攻击。此举把苏菲·玛索彻底而完全地推向了祖劳斯基。她跟电影公司变得水火不容,并上演了“百万法郎赎身”的一幕,这一几乎可以说是自杀式的决定,让世界为之震惊。这不仅仅是出于一种小女孩的任性,更显出她早熟、果断而又不惜一切代价追求自由的性格。先前,是苏菲·玛索的清新迷住了他们,如今,又是苏菲·玛索的反叛精神给了他们沉重的一击。法国的万千少男少女们愤怒了:她到底是为了艺术还是为了爱情,竟然冒天下之大不韪与比她大26岁的安德烈·祖劳斯基走到了一起?
  自从苏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