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的成长99%靠妈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好孩子的成长99%靠妈妈- 第1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学校培养感性认识的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思考的多样化。培养感性认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从多角度进行思考。让孩子在面对一个事物时,能够从多个角度思考是培养感性认识的核心。
  但是,强迫性的思考是不可取的。孩子面对不关心的东西,如果要求他去思考反而会阻碍孩子的想象力。让孩子自己去思考才是培养孩子感性认识的捷径,而这个捷径就隐藏在生活中。
  不要忽略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提问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许多提问是没有答案的。“人为什么会死?”、“人们为什么要进行战争?”孩子类似的问题无穷无尽。如何回答这样的问题真的令大人们很为难。
  不知道您是否遇到过这种情况:有一天孩子忽然问:“妈妈,我是怎么生出来的?”
  这种问题虽然有答案,但是却十分难以回答。“爸爸和妈妈,在晚上相爱,就生出你来了。”即使直接这样和孩子说,孩子也不会真正地明白。妈妈面对这种问题不知道该怎样应付过去,最后只能回答:“因为爸爸和妈妈结婚了。”
  这样回答完后,妈妈暗自松了一口气,以为自己的回答很巧妙,但是没有想到孩子的问题接踵而来。
  “爸爸为什么和妈妈结婚?”
  “因为爸爸和妈妈相爱。”
  “爸爸和妈妈为什么相爱?爱是什么?”
  这时候孩子连最初问的是什么都忘了,妈妈的耐心是有限度的。最后妈妈用生气的语调终止了对话:“等你长大就明白了。”
  虽然孩子还有很多问题不明白,但是却不敢再问了。因为他已经觉察出妈妈有些不耐烦了。
  在回答了几次孩子荒唐的问题后,妈妈就开始故意避开孩子的提问,而且还会觉得这样的对话是在哄小孩子玩,简直就是在浪费时间。
  这样想就是妈妈的错误了,孩子是因为真的很好奇才会问这样的问题,而妈妈回答他们也绝对不是在浪费时间。阻止孩子的提问就是主动放弃了培养孩子感性认识的机会。
  培养孩子感性认识的方法,就在这不停回答孩子的提问当中。当孩子问“为什么”的时候,孩子已经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一番思考,实在想不明白才向妈妈求助,以得到正确的答案。在孩子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提问中,孩子的思维越来越活跃,孩子的思路也在不断扩展,这是孩子感性认识的基础。
  在孩子问“为什么”的同时,也要问孩子“为什么”。
  “妈妈,人为什么会死?”
  有一天正在吃晚饭的时候,南希突然向我提出这个问题。当时南希刚上幼儿园不久,对她突然的提问,我只有用常理来解释。
  “人的年龄大了,身体就会衰弱、生病,衰弱到一定程度人就会死。”
  南希似乎不满意我的回答,反问我:
  “不是的。人不是神创造的吗?”
  “是的。”
  “那么神为什么让人死?”
  这时候,我明白了南希问这个问题的初衷。小孩子是不会明白为什么神创造了人类,又会让人死的。我没有回答南希而是反问孩子们:
  “你们都是怎么想的呢?神为什么会让人死?”
  孩子们没有想到我会这样反问,一时间都陷入了沉思。最后,三个孩子都说不知道。
  我听了孩子们的话后,笑着说:“ 其实我也不知道。我们一起想一想,再回答吧。”
  几天后,我再次向孩子们提出了这个问题。孩子们各自说出了自己的答案。我已经记不清孩子们具体是怎样回答的了。爱丽丝好像回答:“ 如果人不死,一直生活下去就会越变越懒。”彼得说:“ 如果人不死地球上的人就会越来越多。”不管他们的回答多么可笑,重要的是他们为了寻求答案经过了不断地思考。
  妈妈们总是对孩子的一些问题显得手足无措,以为必须得给孩子一个答案。实际上,并不一定要给孩子一个正确的答案,只要能让孩子开动脑筋进行思考就足够了。反过来问孩子“ 为什么”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和孩子最常说的话就是“ 为什么”。
  “ 这个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 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通过不断地问“ 为什么”,让孩子们为了寻找答案而开动脑筋,经过这样不断地思考,孩子们的思路就会逐渐扩展开来。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
  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国王和一个公主。国王只有这么一个公主,因此视她为掌上明珠。有一天,公主想要天上的月亮,国王为了达成公主的愿望,把所有的大臣都叫来,一起商量办法。大臣们都说月亮离地面太远了,而且又很大,摘下来是不可能的。
  一个小丑听到这个消息后,表示能够完成公主的心愿。他来到公主面前问公主:“公主殿下,月亮有多大,怎么才能摘到?”公主回答说:“你这个笨蛋,月亮只有我的指甲那么大,只有我窗前树梢那么高,顺着树爬上去就可以够到了。”
  于是国王就给公主做了一个只有指甲大的月亮,公主满意地笑了。
  孩子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不如成年人,但成年人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总爱拘泥于固定思维模式,对一个事物不会再有更多的想法。对成年人来说月亮就是月亮,但对公主来说,月亮只是一个梦想。只要能够实现梦想,即使只有指甲大小的月亮也是可以的。
  孩子的想象力通过不断地思考和提问,会变得越来越丰富。如果妈妈对孩子的想法和提问只停留在固定的思维中,孩子的想象力就会受到限制。
  想要把孩子培养成感性认识丰富的人,妈妈首先要改变传统认识。不要总为孩子上什么培训班而苦恼,应该先听一听孩子提出的问题,然后经常问一下孩子“ 为什么?”以开拓他们的思考空间,“ 为什么”的提问中隐藏着孩子的感性认识的灵光。


·☆卷尾语
还没说完的话
  如今,我已步入古稀之年,我经常会想“现在是该整理人生的时候了。”、“我为什么而活着?”、“上天给我的使命是什么?”我是否完成了我的使命?当然,这些都是无法回答的。

  我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回顾我的人生。但是,当我写完这本书的时候,却不知为什么心里忽然有种空荡荡的感觉。现在,似乎还有很多要说的话没有说完,心里不免有些遗憾。于是,在本书的最后,再补充一些想说的话。
  在我的事业生涯中,不断有人问我:“教育是什么?”
  我的一生似乎与“教育”有着不解之缘,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向我询问“教育”问题。
  我把我们生活的时代分成三部分,即人、空间和时间。
  这个时代的“人”,在21世纪的“时间”里,生活在被称为社会的“空间”内。这个时代不断地变化着,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也在不停地发生变化,构成社会的人也在不断变化。因为这三大要素的不断更新,一个时代谢幕后,另外一个新时代就会来临。
  在时代变迁中,教育也是瞬息万变的。随着人们所处的空间和时间的变化,教育也在不停变化。例如,信息社会的到来,产生了与信息相关的教育;全球化的到来,外语教育开始变得越来越重要。
  但是,在这种变化中,也有亘古不变的东西。教育的中心无论在什么时间、在什么地点,都是以“人”为主的。也就是说,“人”永远是教育的中心,这意味着人性教育的重要性。无论教育怎样变化,人性教育的基本范围是不会变的,当然,也不能变。
  我在成为妈妈之前,一直工作在教育第一线。我的教育哲学,就是首先教孩子怎样做人,我也是这样教育我的孩子的。
  我在家里从来不教孩子英语、数学等在学校可以学到的内容,而是教孩子们在人间应有的生活姿态。每个星期我都会制定几个主题对孩子们进行人性教育。
  星期一是对人类认识的教育。让孩子认识人类为什么要生存下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怎样形成的,家庭的概念是什么等有关人类生活的基本常识。
  星期二的主题是自然。带孩子们去附近的公园、湖边等可以接触到自然的地方散步,并给孩子们直接观察自然的时间,让孩子们去听鸟鸣、闻花香、看昆虫,直接感受大自然。
  我之所以认为接触自然非常重要,是因为孩子们可以从自然中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听鸟啼声、雨滴声可以培养孩子对音乐的感性认识。在大自然中感受美丽的风景,可以培养孩子对美术的感性认识。孩子们对自然的感觉是人类感性认识中重要的一部分。
  星期三的主题是科学。我一贯认为“人类所有的发明都来源于自然”。我教给孩子们的不是学术上的科学知识,而是我们自己可以感受到的科学,我让孩子们认识到,科学来源于自然。瓦特从烧开的水壶中受到启发,发明了蒸气机,牛顿从落在地上的苹果上发现了万有引力,这些都是从自然中得来的。
  这样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也帮孩子们养成了从多种角度观察同一事物、从多种角度思考同一问题的习惯。
  星期四的主题是对超自然的讨论。话题从神是什么到我们所知道的神话、传说等。希腊神话和圣经故事也是很好的话题。这样对孩子们畅想美好社会、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都有很大帮助。
  星期五搜集一周以来其他的话题展开讨论。比如从自然规律里诞生的科学,这种科学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变化。在这样的社会里,人类生存的意义是什么等都可以成为我们谈话的主题。而这个就是我毕生追求的“整体教育(total education)”。
  对人类来说,一个人需要掌握知识、感性认识和社会关系。但是,如果只进行知识的教育,人就会失去了感性认识和社会性。对这三个方面全面的学习,就是整体教育。
  我认为我的孩子各自走向成功并不单是在学校里努力学习的结果,他们从小就接受了人文、自然、科学、哲学等人性教育。如果孩子们没有这样的基础,就不会有后来的成功。对孩子们来说,人性是基础,在此之上再学习知识才能够成功。
  美国总统罗斯福曾经说过:“只教人知识而不教育其品德,对社会是一个威胁。”真正的教育不只是传授知识,还要教授品德,即人性。没有人性的教育,只会给社会带来威胁。
  纵观韩国的现代教育,总感到有些缺陷,仔细分析下来,这个缺陷正是教育脱离了人性。
  虽然所有韩国人都在强调:“学校应该是人性教育的地方。”但是,真的来到学校您会发现,这里更注重知识的教育,而忽略了品德的教育。
  这种现象不只出现在学校中,在家庭里也是一样。在学校里被灌输知识的孩子在家里也被强迫学习知识。
  缺乏人性教育的教育,就像没了顶梁柱的房子,表面上看着富丽堂皇,却经不起风吹雨打。韩国的教育以及接受教育的孩子,不知在什么时候就会在瞬间崩溃,这一点令我异常不安。为了摆脱这种不安,现在就要展开以人性为主的教育。而人性教育的出发点正是家庭,这一点,希望家长们一定要牢记。
  支撑我生活的力量
  人最终是脆弱的,但即使是再脆弱的人,如果有某种目标和力量支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