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智慧》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聆听智慧- 第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和神州数码副总裁王平生先生的对话中,彭剑锋教授就对〃胜任力素质模型〃的建立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一针见血地指出传统模型建立方法存在的弊端和不足,并进而结合自己的管理咨询实践提出了非常具有启迪意义的三项改进建议。这些无疑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活动提供了非常有益的指导和帮助。
  第四,对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自身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启迪。
  比如,王平生先生提出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就是要从一身毛病的人中培养出优秀的领导者和管理者来。〃就是在告诫新生代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做事不能搞完美主义,这确实是难得听到的肺腑之言。而遍布全书的这种忠告和心得无疑对每位成长中的人力资源管理者来讲都是难得的至理名言。
  另外,由于每次对话都选取不同的专题,嘉宾又来自不同的行业,所以,通读全书之后,读者可以更有效地博采众长、为我所用。
  当然,管理是科学,也是艺术。大家处境不同、经验不同,对书中的观点难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争鸣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够有机会和智慧的头脑在一起,给思想一个交流、沟通、对话的平台。我想,《聆听智慧》一书的核心价值就在于此。
  【本文作者为清华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协会常务理事、北京博目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高级管理顾问】
   。。

刘秋廉:感受名企 聆听智慧
年后的一天,中华英才网《人力资源oHR经理人》杂志编辑部的一位朋友拿给我一套叫做《聆听智慧》的书稿,请我帮着写书评。翻开一看,书中的内容我非常熟悉,原来是他们把自己杂志〃锵锵三人评〃栏目一年来累积的精华文章结集出书了。真是一件大好事!这样就会有更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研究者和爱好者能够享受到这份精神大餐了。
  因为平时工作忙,对办公桌上堆着的各种报刊杂志通常只在稍有空闲时才会拿来翻翻,而《HR经理人》却一直是我爱不释手的一本专业杂志。因为其中的〃锵锵三人评〃栏目每次都会让我眼前一亮,感触很深。这个栏目一反很多人力资源杂志拼凑豆腐块文章、缺乏深度探讨的浮燥,利用较长的篇幅,每次只针对某一个焦点问题进行对话式深入讨论。选择的题目涵盖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领域,选择的中外知名企业也涵盖了各行各业。对话主要由学院派结合企业咨询实践的彭剑锋教授和多年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中华英才网总裁张建国主持,聘请的嘉宾都是知名企业的HR总监或某个领域的资深人力资源实践者。这是专家和行家之间的对话,也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智慧探讨,让人每次读起来都有不同的收获。
  翻开《聆听智慧》,从〃IBM的招聘经〃中,你会听到张榕女士〃学历、能力、经验不是分别独立的三个方面,而是在不同需求层面上适当搭配的艺术〃的经验之谈;从宝洁95%的管理人员都来自大学毕业生,你可以感受他们之所以成为校园招聘标杆的原因;谈到联想的〃对话会〃,柳传志先生的一句话颇给人启发,〃全世界最廉价、性价比最高的东西,就是别人的思想,而通过交流激发别人的思想是企业家的天分〃;还有,为什么微软把绩效设定称作〃承诺〃而不是目标?为什么专家说自我管理是真正的〃以人为本〃?神秘华为的HR是如何为这个中国品牌增值的?这些在书中都有清晰的解读。也许你还想知道被外界称道的惠普之道到底怎样、GE公司员工的职业生涯是如何规划的、万科〃地产业黄埔军校〃是怎样炼成的、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国际化中遇到了哪些难题,等等,《聆听智慧》为您娓娓道来。
  以上问题的答案不仅体现在对话中,而且对话后企业资料的〃链接〃,也以更加详实的信息让读者可以深入了解这些知名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状况。
  在一定程度上,这本书可以作为HR从业人员的标杆手册,让大家在专家锵锵碰撞出的智慧火花中,更加系统和深入地了解这些名企人力资源管理的体系和经验。
  【作者简介:刘秋廉 北京中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协会副会长 】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