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润的文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湿润的文明- 第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书封

    书名:湿润的文明

    作者:中央新影历史节目部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

    中央新影历史节目部,目前国内最大的纪录片、科教片制作基地,集团拥有丰富的纪录片资料资源、实力雄厚的制作班底,继承创作纪录片的优良传统,立足制作反映政治、经济、文化、艺术、自然、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电影、电视纪录片。

    纪录片《湿润的文明》曾获得第七届纪录中国人文自然类纪录片一等奖。

    内容简介:

    本书从国家视角出发,对中国湿地现状、湿地保护历程进行了全面梳理,将个体人物命运作为主要叙事线索,通过湿地周边人物的生活,勾连文化、生态、甚至是地质历史常识,讲述湿地与人类文明的故事,讲述湿地与人不可割裂的关系。н米н花н书н库н ;http://www。7mihua。com

    书摘正文:

    一泽被苍生

    湿地流动的水系,见证着世人的死与生,勾连着地球上不同的时空。这里,还将上演更为丰富的故事

    每天日落前,桑巴拉…都要将牦牛从几公里外的牧场赶回家。高原上刚刚返青的嫩草,不足以满足牲畜每天所需的水量,牦牛需要在桑巴拉家门前的河边再喝些水。像玛多县许多牧民一样,桑巴拉的游牧生活完全围绕着这条小河进行,这条清澈的小河名叫玛曲,它是玛多县重要的饮用水源之一。

    以桑巴拉家所在的玛多县为起点,玛曲河向西会穿越数百公里无人区到达它的源头—巴颜喀拉…山,向东会贯穿中国9个省区,这条在中国北方地区蜿蜒流淌5400多公里之后汇入大海的河流,就是黄河。

    黄河,中国北方地区最大的供水水源,它以占全国河川2%的有限水量;灌溉着近3亿亩耕地,承担着中国1。2亿人口和50多座大中城市的供水任务。

    黄河入海的尾闾处,刚刚被淤积出来的土地泥沼遍布,成群的水鸟是这里天然的主人。数万年前,人类的文明,正是在这样的地带悄然崛起,而仅仅数十年前,这些荒凉地带才有了自己的名字—湿地。
第2页 :地球之肾:湿地
    地球之肾:湿地

    湿地,地球上介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带。它包括沼泽、湖泊、河流、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近海海岸以及人工库塘等五种积水形态。这些常年积水的地区往往能够滞留吸收有毒物质,净化水体,因此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

    根据国家林业局2003年第一次湿地调查的结果,中国湿地总面积3848万公顷,湿地面积居亚洲第1位,世界第4位。

    这些湿地,据说诞生于一场暴雨。大约40亿年前,频繁爆发的火山,为地球带来了大量的蒸汽,这些蒸汽在空中引起了一场持续数十万年的暴雨。雨水注满了地球的低洼地区,最早的海洋形成了。距今17亿年前,中国最早的古陆—华北台地抬升,其后,中国大陆历经数次沉降,逐步形成了包括古若尔盖、古共和、古银川和古汾渭4个大湖在内的众多内陆湖泊。随着第4纪冰川的消融,河水暴涨,湍急的流水将4个古湖前后贯通,又经…过数十万年的冲刷,河水向东直入大海,黄河,一条塑造了中华文明的大河就此形成。在黄河形成的同时,中国七大水系中的海河、辽河、松花江…、淮河、长江…、珠江…等也各自形成。

    丰富的湿地环境,滋生万物,中华文明的多个源头围绕着几大水系萌芽,黄河文明,是其中最为绚烂的一道风景。

    河水荣枯,生命涨落

    刘秀英今年69岁,她一生的悲喜都与身边湿地的兴衰息息相关。黄河水的荣枯,决定了她和丈夫盖洪海收入的多少。

    刘秀英夫妇靠耕种一片棉花地谋生。这片棉花地位于黄河河道附近,自从1984年承包土地以来,不到30年的时间内,黄河淤塌不断,两位老人亲眼目睹了这片土地从距离黄河500米变成现在的距离河道不足百米。刘秀英夫妇耕种的土地也因此减少。

    采访时,刘秀英回忆道:“才开始时地多呢,后来黄河水也淹,地也塌到黄河里,最早七八亩呢,现在剩了4亩多,黄河有时候滩下些地,有时候塌没了,跟黄河近就是那么个事。”

    祖辈居住在黄河边,依靠着黄河水,刘秀英已经习惯了黄河桀骜不驯的性格。多年以来,黄河的每一次泛滥,或者会夺走刘秀英的劳动果实,或者会为她带来新的土地。

    刘秀英居住的生产村位于黄河南岸,是黄河入海前流经…的最后一个村落。这个村子每一寸土地都来自黄河泥沙的淤积。这里的人们,仍在重复着黄河流域农耕文明诞生时期的古老故事。
m米m花m书m库m ;www。7mihua。com
第3页 :追溯黄河文明:泽薮之利
    追溯黄河文明:泽薮之利

    黄河,地球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在有据可查的历史中,黄河最大含沙量一度达到每立方米900公斤,平均每年大约有16亿吨泥沙随黄河而下,如果将黄河一年的泥沙量堆成高、宽各1米的土堤,可以绕地球赤道27圈。黄河文明的秘密,正在这些泥沙之中。

    距今300万年前,沙漠形成。这看似毫无生机的景观,却是地球生命的另一个源头。每年,强劲的西北气流裹挟着中国西部沙漠的尘埃向东南飘移;这些尘埃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数百万年的沙尘堆积,将大量的养分输送到黄河流域,在中国形成了一个北起长城、东达太行山、西抵日月山、南至秦岭的面积63万多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数万年来,黄河裹挟着黄土高原的大量泥沙奔腾而下,在中下游地区,泥沙沉淀淤积,造成河水泛滥、改道不断。从春秋时期算起,黄河决口1500余次。然而,中华文明却在这艰难之中悄然崛起。╬米╬花╬书╬库╬ ;www。7mihua。com

    远古时期,没有堤坝束缚的河流改徙无常,在平原留下大量淤废的河床,这些地区往往植被繁茂,动物众多,古代文献将这些水陆交杂的湿地环境称为泽薮。“泽,水所钟也。水希曰薮。”黄河流域大大小小的湿地环境,滋养出极其丰富的物种,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就以描绘湿地风貌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为开篇,曾有人统计,《诗经》305篇诗歌中,出现动物112种,植物135种。

    中国古有十薮之称,其中黄河流域占有8薮,古人更将泽薮之利与政权兴废相联系,认为泽薮乃“有国之富而霸王之资也,人君统而守之则强,不禁则亡”。从采集、渔猎发展起来的古代文明,很早就意识到低洼地区的泽薮对于人类生活的意义,人类的农业文明,正是依靠这些水陆交杂的湿地环境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黄河流域,粟作文明

    黄河流域松软而肥沃的黄土,极其适于农作物生长。大约两万年前,先民们将黄河两岸某种狗尾草的细小草籽当做食物,果腹充饥,经过代复一代地驯化,竟而培育出一个新的物种—粟。

    粟是禾本科狗尾草属一年生草本,中国古称稷或粟。脱粒后中国北方地区俗称“谷子”,脱壳加工后称“小米”,南方地区则通称“小米”,因其粒小,直径2毫米左右,故名。粟是中国最早驯化的栽培谷物之一,适合在干旱而缺乏灌溉的地区生长。其茎、叶较坚硬,可以作饲料,大牲畜都能消化。

    中国新石器时代早中期;按经…济文化类型来划分;可分为黄河流域的粟作农业经…济文化、长江…流域的稻作农业经…济文化、北方草原…地区的狩猎兼有农业经济文化、南方地区即武夷山至南岭一线以南地区以采集经…济为主兼有农业园艺的农业经…济文化。粟作农业是黄河流域的旱作农业,一般泛指粟、黍之类的旱作农业。黄河流域之所以成为中国古文明的摇篮;其原…因之一就是黄河流域的粟作农业产生较早和发展较快。

    粟作农业在我国历史悠久,据考证北方种小米有将近1万年的历史。现已发现的最早的粟作文明遗存是8千多年前的,农业在当时还是以山地农业、高地农业为主。

    在农业文明初兴的时期,漫漶的黄河水携带大量已经被驯化的粟米种子顺流而下,各种湿地鸟类也在迁徙中成为优良小米种子的传播者,湿地的各种元素,在不经意间促进了粟作文明在黄河全流域的拓展。

    原…始农业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的增长,山地的条件无法满足农业生产用水的需要。为了扩大农作物种植规模,原…本居住在山腰的先民们,开始审视脚下那片汪洋恣肆的低洼之地。

    相对于山地来说,低洼地区水源丰沛,土壤肥沃,湿地良好的种植条件,将先民们陆续吸引到此,在湿地上种植农作物,使得灌溉极为便利,收获自然也更多。

    历史学家陈梧桐认为低洼地的开发是必然的。从发展农业生产的角度说,洼地的条件非常好。但是需要先解决几个问题:一,防洪;二,排水。经…过长期的探索过程,人们慢慢地掌握了基本的知识,就可能去解决这两个问题。所以,历史上的大江…大河流域,即洼地地区,一开始人口稀少,但是到一定程度以后一定会开发起来。
第4页 :历史的哺育之地和教养之家
    历史的哺育之地和教养之家

    在黄河流域湿地被开发的同时,中国各地其他文明支系也围绕着几大水系萌芽发展,人类为了获得湿地的水源进入低洼地区耕种,同时也由于治水能力低下而时常遭受大水泛滥之苦。这或许就是先民们关于洪水记忆的由来。

    经…济史学家李根蟠对此的看法是:如果大家都在高地,那么洪水在低地流对先民的生活影响不大,人们就不会注意这个,也不会将洪水作为大事来记载。所以尧舜时代大禹治水故事里的洪水,它的背景之一,就是低地农业的发展。

    在先秦典籍《尚书》中,曾这样描述大禹治水的方法,“决九川距四海,浚畎浍距川”,也就是说,梳理沟渠将田野里的积水排到河川去,疏浚河川,将洪水排向大海。这种治水种田的方法,被称为沟洫农业。__

    因此,根据李根蟠的观点,沟洫农业的产生背景,就是大河泛滥淤积起来的土地,即低地、湿地,为沟洫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基地。湿地的开发,带来了农业的繁荣。而在与湿地朝夕相处的过程中,中国的文化吸收了越来越多的湿地元素。

    由阴阳观念衍生而来的八卦,每一个卦象代表一种自然现象,其中与水相关的卦象有两个。湿地元素也浸染到汉字之中,在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说文解字》中,每个部首平均有17个字,而与水部相关的字共522个,远远高出平均值。

    湿地在融入文化的同时,也改变着中国人的生活。在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