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以为下一份工作会更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别以为下一份工作会更好- 第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梦想飞翔是美好的,可你要真正地实现飞翔的梦想,你得好好地问一问自己:是否充分地做好了飞翔的准备?   

  华人首富李嘉诚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话:   

  人生不同的阶段中,要经常反思自问,我有什么心愿?我有宏伟的梦想,但我懂不懂什么是有节制的热情?我有与命运拼搏的决心,但我有没有面对恐惧的勇气?我有信心、有机会,但有没有智慧?我自信能力过人,但有没有面对顺境、逆境都可以恰如其分行事的心力?   

  14岁,当我还是个穷小子的时候,我对自己的管理方法很简单:我必须赚取足够一家人存活的费用。我知道没有知识就改变不了命运,没有本钱更不能好高骛远,我还经常会记起祖母的感叹:〃阿诚,我们什么时候能像潮州城中某某人那么富有?〃   

  我可不想像希腊神话中伊卡罗斯一样,凭借蜡做的翅膀翱翔最终悲惨地坠下。于是我一方面紧守角色,虽然当时只是小工,但我坚持把每样交托给我的事做得妥当、出色;一方面绝不浪费时间,把剩下来的每一分钱都用来购买实用的旧书籍。         

。←虫工←木桥 书←吧←  

第30节:第三章⊙年轻人,你的名字叫冲动(6)         

  确实,李嘉诚成功的人生是源自于他对〃认识自己〃的心得与经验。正是在李嘉诚自身素质的不断完善和追求更高境界成功理念的不断努力中,他才得以收获巨大的成功!   

  〃认识你自己〃被公认为是希腊哲人最高智慧的结晶。一个不断经由认识自己、批判自己而改造自己的人,智慧才有可能渐趋圆熟而迈向充满机遇之路。只有在你认识了自己之后,你才能自信起来,坚定起来,成为有韧性、有战斗力的强者。认识你自己,就好像你多了一双睿智的眼睛,时时给自己添一点远见、一点清醒、一点对现实更为透彻的体察与认知。借这份认知,可以少干很多日后追悔莫及的事情。经常把〃自己〃放在嘴里嚼一嚼,并不比捶胸顿足、以头抢地多费力气。认识你自己,充实你自己,这样你就不会哀叹:世界之大,竟找不到自己的立足之点?   

  年轻人首先应该给自己一个定位,自己到这个世界上来究竟是干什么的,必须有个十分清晰的描述,离开了这个描述,人就会迷茫,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就会在一个个十字路口徘徊,这样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客观地认识你自己,知道你自己的长处,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走一条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这对于你工作的收获,对于你未来的发展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主持《正大综艺》的4年造就了杨澜,盛名之下的她却毅然放下〃金话筒〃出国留学,此举震惊了很多人。在最后一期节目中〃难忘那朵兰花〃的话语说出了别人不知的心声。对于这次离去,杨澜说:〃主持人这个行当有某种吃〃青春饭〃的特征,我不想走这样的一条道路。我相信,如果一个人不充实自己的话,前程将是短暂的。〃   

  两年后,拿了学位的杨澜选择了回国。〃传媒离不开特定的社会环境,在自己的国家可以做的事更多。〃从加盟凤凰卫视到创立〃阳光文化〃公司,杨澜不断地改变自己的角色设置。但是,千变万化的杨澜从没有偏离做媒体这个大方向,她清楚地知道,这是自己的优势,她的目标就不断朝这个方向上更高层次地迈进。生活中的每一次选择实际上都是人生的一个转折,而杨澜的每一次选择包含着她对自己对未来的清醒把握和预测。〃一个人要想成功的话,一个最重要的基础,就是先要明白自己到底要干什么,成功的意义应该是由自己确定的……〃这些话闪烁着杨澜的智慧,并由此决定了杨澜的成功。   

  毫无疑问,研究自己的目的就是更清楚地认识自己,找到与自己的素质相对应的目标,凭着自己素质上的信号找到这一目标后,才能攻其一点,攻出成果,由此及彼,不断扩大。认识你自己,找到最适合你的位置,开发属于你的领域,这是走向成功的一条捷径。         

虹←桥书←吧←。←  

第31节:第三章⊙年轻人,你的名字叫冲动(7)         

  在千变万化的世界中,你找到自己所处的位置了吗?你看清前面 的导航标志了吗?在人生不同的阶段中,你要经常反思自问:〃我有宏伟的梦想,但我懂不懂什么是有节制的热情?我有与命运拼搏的决心,但我有没有面对恐惧的勇气?我有信心、有机会,但有没有智慧?我自信能力过人,但有没有面对顺境、逆境都可以恰如其分行事的本领?〃   

  伊卡罗斯的故事已经告诉我们:不要奢望用蜡做的翅膀能永远地翱翔。要想在空中自由地展翅翱翔,你就得拥有一双坚硬的翅膀!李嘉诚那么成功的人都不敢凭借蜡做的翅膀翱翔,那么,我们作为一名员工,当我们各方面都没准备好的时候,又怎么敢放弃手中的这份工作呢?扑腾两下就摔下来,那样的结局是我们想要的吗?   

  三思而后行,欲速则不达   

  【智者如是说   

  成功不是追求得来的,而是被改变后的自己主动吸引而来的。   

  ……金·洛恩   

  做任何事情都要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慎重就是良好的心态所不能缺少的因素。谨慎地做事情,慎重地对待遇到的问题,我们常说凡事要三思而后行,这不仅是态度问题,更是人生的智慧。   

  年轻人激情、有干劲,甚至拥有无限的创造力和可塑性,然而,他们的幻想和浮躁也是普遍存在的,具体表现在事情刚做到一半,就觉得要大功告成,开始飘飘然起来,不知道现实为何物。许多年轻人从刚刚跨出校门第一步时,理想化的欲望就开始逐渐膨胀,他们觉得仿佛有一个支点,真的就能把地球撬动似的。这种意气大约会维系到结婚生子,平淡的日子过上几年。有些年轻人又会陷入另一个极端,在他们眼里,生活就是一连串的平庸和烦恼,似乎永无出头之日。   

  作为走向社会不久的年轻人,要摆正理想的位置,认清现实的压力,让自己沉下心来进入现实的角色中。每天都让自己成熟一些,真实一些,三思而后行,千万别贪多求快,否则,你就可能像蜈蚣一样得不偿失。   

  据说上帝在创造蜈蚣时,并没有为它造脚,但是它仍可以爬得像蛇一样快。有一天,它看到羚羊、梅花鹿和其他没脚的动物都跑得比自己快,心里很不高兴,便嫉妒地说:〃哼!脚多当然跑得快。〃于是它向上帝祷告说:〃上帝啊,我希望拥有比其他动物更多的脚。〃   

  上帝答应了蜈蚣的请求,他把好多好多脚放在蜈蚣面前,任凭它自由取用。蜈蚣迫不及待地拿起这些脚,一只一只地往身体上粘,从头一直粘到尾,直到再也没有地方可粘了,它才依依不舍地停止。它心满意足地看着满是脚的躯体,心中暗暗窃喜:〃现在我可以像箭一样地飞出去了!〃但是当它开始要跑时,才发觉自己完全无法控制这些脚。这些脚噼里啪啦地各走各的,它非得全神贯注,才能使一大堆脚顺利地往前走。这样一来它反而比以前走得更慢了。         

BOOK。←虹←桥书←吧←  

第32节:第三章⊙年轻人,你的名字叫冲动(8)         

  古语云:〃欲速则不达。〃其实,王者的荣誉谁都想要,因为那是如此的诱惑,以至让许多人如此趋之若鹜。但若想成为事业中的王者,如果眼里只有金子的话,又怎能看见身边的人?你要是勇敢的飞蛾,就无须在意眼前那几日的表面风光,也许前面还有更大的饭团在等着你,只需暂掩光辉,小心翼翼地侧身过去,更大的成功必将属于你!   

  成功者的步伐永远是从最浅的脚印开始的。因为比较弱小,所以还需要成长。在成长的道路上,如果还没有强大到可以擒狼,就不要指望去打虎,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未经磨砺的刀又怎么能杀人,少逞一时之勇,待到时机成熟的时候,还怕名利不会自动地投怀抱吗?   

  遇到麻烦要审慎,要沉着冷静,而不是慌张无序,鲁莽从事。沉着冷静给自己赢得思考的时间,留有想象的余地,进而能使麻烦的危害性降低,甚至变害为利。否则,遇到麻烦就慌慌张张、六神无主、手足无措,就会把原本简单的事情搞得复杂,从而扩大事情的态势,导致不希望看到的结果。   

  凡事三思而后行,说的是做事要慎重,切不可未经思考就仓促定下结论   

  很多年轻人总想着通过跳槽获得更理想的工作。他们笃信,没有跳过槽的人生一定是失败的人生。因此很多人希望通过跳槽,使薪酬、职位越来越高,最理想的状况是,每跳一家公司,都能创造一番业绩,交上一帮朋友,树立起一块丰碑。   

  然而,想法虽然美好,总归只是想法,现实情况往往很难如此尽如人意。观察我们周围跳槽的人,并非人人都越跳越好,也是有人欢喜有人愁。跳槽要根据个人具体情况,慎重考虑后,再量力而行。   

  也许你压根就没有跳槽的想法,尽管目前的工作状态也有很多不尽如人意之处。这种情况下你大可不必去追赶跳槽的时髦。   

  虽然看别人跳槽觉得很平常,但真要轮到自己来实际操作,却往往并不那么容易。   

  如果跳槽后的单位比现在的单位好,那当然最好;就担心费了好大一番折腾后,发现跳进的公司并不比原来单位好多少,那种打落门牙后往肚里咽的难受滋味,只有自己知道。   

  现在很多公司为了防止员工流动过于频繁,有很多的收入和福利,要等工作一定年限后,才能让员工拿到。如果你要提前离开公司,很多此类预期收入也就泡了汤。   

  要跳到收入高、福利好、有前途的大公司,必须具备个人实力做后盾。如果没有过硬的本领,即使侥幸进了人才济济的大公司,也会因为自身条件的限制,早晚会被大公司内部的激烈竞争给淘汰掉。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只要你是人才,无论在哪里工作,早晚都会冒出头来。只要你安心在岗位上踏实工作,干出成绩,前途自然不可限量。说不定单位领导现在已经在考虑提拔你,而你突然提出要辞职,岂不是前功尽弃?         

。←虹←桥书←吧←  

第33节:第三章⊙年轻人,你的名字叫冲动(9)         

  滚石不生苔。跳槽太过频繁的人,往往得不偿失。因为工作能力的培养,都要经过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才能真正掌握,如果经常跳槽转行,往往容易成为〃万金油〃,即什么都会一点,但什么都不精通、不专业,这样哪家公司也无法用你。   

  聪明的员工往往遇事三思而行。每个人遇到事情都会有不同的处理方法,鲁莽草率的员工往往使事情更加无序化,也分不清利害关系,就像故事里的蜈蚣,想要求得更快但最终反而自尝苦果。蜈蚣在做出决定之前根本没考虑,做事要三思而后行,有时贪多求快反而欲速则不达。   

  现实生活中也是这样,很多员工胸有大志但却没有作为,一方面的原因在于眼高手低,自己的能力不足以支持自己的志向;另一方面也是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