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华为:一本真正关注中国企业命运的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走出华为:一本真正关注中国企业命运的书- 第2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吧,就像敬畏我们的生命。生老病死,生命的规律是最简单不过的了。  在本书的上一稿中,接下来的整整一章是“罗马并非一日建成”,现在我觉得相对于一个“规律”而言,这个道理就显得太肤浅了。只不过,我想说的是,大公司抗风险能力强是人们的共识,通信行业更是如此。现如今真正的全球化已经来临,通信行业的巨无霸早已把天下瓜分殆尽,通信行业的高投入让小公司的生存愈加困难。所以,“大公司”虽不是成功的条件,但是华为能在残酷的20世纪90年代里突围出来,本身就算是一种了不起的成功。而这种成功,实际上就是遵循了一个简单的规律。  成功的“保龄球效应”  10年后一次大学同学聚会。10年前稚气未退的毕业生现在已经变成了各个行业的栋梁之才。但是细心分析,你会发现有的人是企业的高管人员,有的拥有了自己的企业,有的在政府已经做到处长级以上的干部,但是有的人只是靠10年的资历在企业里混成了个可有可无的“骨干”,或大腹便便其实还是普通一职员。同学们都散去后,我对班主任慨叹说:为什么10年前差不多的同学,10年后差别如此之大。  班主任笑着说:事业就像打保龄球,他的算分规则是,如果你能击出全中,就可以把后面两格的分累计上,如果你一开始就能击出全中,并且能连续全中,你就会把看似每次打倒不少却不能全中的人远远甩开。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一招领先,招招领先。  

第34章 华为:当心(1)
1。 肤浅的“短木板”理论  · 我们总是习惯说发展是主流,问题只是局部,中国人最喜欢说的这句话是最害人的了  · 假设没有这个转换条件,即使是恶人也不一定会有恶报的  · 华为的生存环境太凶险了,特别是作为处于食物链上端的一家制造业公司  我们总是习惯说发展是主流,问题只是局部,中国人最喜欢说的这句话是最害人的了。你见到有几个人死于五脏六腑都无药可救的?  后来人们反思这句话的谬误,于是便有了“短木板”的理论,华为人也把“短木板”理论牢记心中。从自然现象而言,“短木板”理论是对的,但是如果把它放在一个事物的分析上,“短木板”理论就不够深入全面了。  “短木板”理论说水桶装水的多少取决于那个最短的板,这是事实。可是,事业成功的大小不一定就是取决于你的最短,而要看短在何处以及长和短之间的转换。有的时候,你可能觉得你的短毫无所碍,甚至你可能什么短都没有,但一个偶然、一个坏运气就可能让你立马玩完。  我们看到的“短木板”是静态的,可事实上短和长之间是互动的。更要命的是,在现实生活中,水桶的短板是能看见的,你不会傻乎乎地打满一桶水,或者刚走了几步,该漏的水也就漏完了一大半,更多的路程你不用提着满满一桶水困难地前行。怕就怕一个生了虫子的木板你却看不见它,当你气喘吁吁地快到家门口的时候,突然“哗”地一声崩溃,麻烦可就大了。  前文我说到了“是与非”的辩证法。“是与非”之间的转换不在于“是”有多“长”,“非”有多“短”,而是说“是与非”间存不存在转换的条件。假设没有这个转换条件,事物就不会有这么复杂,甚至即使是恶人也不一定会有恶报的。因此,我们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我们需要把“是和非”的“长和短”说清楚,具体到对一个事物作出判断时,我们就要分析“是”与“非”的根源何在了。更主要的,要看看有没有什么“短”的外力能将“非”变成彻底的“败”。  华为的危机在“简单”这个规律面前被一定程度地弱化了。但是无论如何,大量的冗员、人浮于事、股权的危机等等还是现实存在的。而且,这些危机的根源来自企业管理以及运作的习惯性思维。如果不能从根子上认识到它,不能从结构上解决掉它,这些危机难免就会越来越深重。即使你能某种程度地免疫,但肌体总是会受到损伤的。  华为的生存环境太凶险了。特别是作为处于食物链上端的一家制造业公司,华为过长的食物链让它生存的风险迅速加大。更何况,华为还要不断面临通信行业持续全球化的残酷竞争,通信行业的高投入和漫长的产出周期,通信行业延续性和独占性的网络特点以及通信行业复杂难辨的采购模式等诸多挑战。不要说华为目前尚有很多危机,就是一个百毒不侵的企业也很难说它不会遭遇失败。  所以说啊,坏人不见得不能上天堂,好人不见得不会下地狱。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34章 华为:当心(2)
2。 再读华为危机  · 但就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华为却断断续续地讨论了好几年,最后又不了了之  · 员工总是感到工作后没有调整过来,其中有生理的问题,更有心理的问题  · 甚至有高层领导把他们的工作方式“惯性”为整个公司的工作方式:高层领导本来就没有什么周末  为了能把事情说得明白,我用了“有用功”和“无用功”两个概念,但是现实要比它们的加减法复杂得多,很多有用功是会被无用功成倍地抵消掉的。同样,华为的“简单”是制胜的功臣,但是“简单”绝不是免疫的保证,如果把它和“复杂”掺在一起放久了,它也会变质。危机会把很多“简单”吞噬掉,并把它们变成“复杂”。  举一个前面说到的小例子,不让员工上班时间利用公司的公共网络资源做个人的事情,方法很“简单”,谁上网就追究谁的责任,可华为却把它“复杂”成要将计算机里面的个人物品统统删掉,还要耗钱、耗人飞来飞去检查。  谁“复杂”少一点,谁的成功就多一点。  我再举一个比较“简单”的事情,看看华为是怎么样把它“复杂”化的。  华为在中国早已实行5天工作制的情况下,一直实行一周工作5天一周工作6天的5天半工作制。  一周工作5天半本身倒也没什么,几年前华为人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一周“工作”5天半或许还不止。实行5天半工作制的不仅是华为一家,中兴通信也是5天半工作制。而且,总的来说,华为并没有欠员工的假期,华为少了25天左右的周末,但是华为另有约25天的年休假给予弥补。  因此,这个问题太简单了,简单到华为只需说个“YES”或“NO”就OK。但就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华为却断断续续地讨论了好几年,最后又不了了之。其实,华为一直实行老的办法是有“民意”的:市场部的员工希望春节放假长一些(除了法定假之外,把年休假再放7、8天进去)。  而实际上,人们希望5天工作制是明摆着的,同时实行5天工作制可能也是效率最高的:  (1) 全国绝大多数企业实行的就是5天工作制,别人不上班,华为对外和谁去沟通呢?特别是一线的市场部门,周六过来上班就是聊天、贴发票,没有多少事情干。所以这个25天被浪费了很多。  (2) 市场部可能是有人赞成旧的休假制度的,因为市场人员平时都可以在宾馆里睡大觉,何不再休25天年休假呢?  (3) 即便如此,市场部赞成旧的制度还是少数。因为我后来就在他们中间,知道他们的“民意”。你也不妨一起来设想一下,星期六上班,星期五就没有周末的感觉了,也就等于把双休日的气氛全破坏了。华为人经常出现这样的对话:“这周是大休还是小休啊?”“休息一天。”“小休啊,烦死了!”很长一段时间,全国人民放长假7天,华为却只有6天。别人在休息,自己跑来上班的感觉不太好吧?特别是,这种感觉一年至少要出现25次。  (4) 华为的年休假员工是不是都休了呢?华为把年休假分成过年约7天,平时约18天。过年的7天,绝大部分人都休了,而平时的额度,我虽然没有统计,但可以肯定地说:大部分人没有休。平时休假,工作谁来管呢?更主要的,就算有人真的离开岗位,我相信工作也照样运转,问题就是,华为人的“危机意识”让你没有“面子”去休这个假。因此,不仅仅是实际休假不够的问题,华为的这种休假体系让员工的休息与调整变得支离破碎,员工总是感到工作后没有调整过来。其中有生理的问题,更有心理的问题。  (5) 华为把大家没有休完的假按1倍的工资补偿给大家,无论是逻辑还是实际,华为人捐款都成千上万地捐,谁会在乎这几千块钱而不要十好几天的假期呢?多数华为人想休这个假,却又苦于“脱不开身”。而且,还是前面的意思:简单的华为人不是在乎总天数够不够,而是在乎怎么休的问题。  华为对此讨论再三,定不下来。  对于员工,人们在华为觉得“累”,有一部分竟然就是来自这个本来仅是个方式的休假问题;对于外人,人们觉得华为人也太累了,有人据此就认为华为没有人性;对于华为,更需要审视自己了:有一些“人浮于事”的人在做“调研”、“决策”;有一些拖着“家长余风”的影子;甚至有些高层领导把他们的工作方式“惯性”为整个公司的工作方式:高层领导本来就没有什么周末。  值得一提的是,“华为电气”卖给艾默生后,艾默生立即实行了彻底的5天工作制。艾默生还是华为的原班人马。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华为不久前也终于实行了“5天工作制”:一个月4个星期中有3个星期工作5天,另一个星期工作6天!  你说烦不烦!如此简单的事情,一些“简单”的华为人却把它如此复杂化,带来的直接影响姑且不提,其深层次的原因是不是值得我们玩味和反思呢?是不是和我在书中提到的华为危机有些一脉相承呢?  

第34章 华为:当心(3)
3。 华为的转折点  · 我认为导致这个转变的只有一个非常具体的“条件”:3G  · 未来3G的采购模式肯定会非常复杂,复杂到可能就靠一点好运气  · 如果华为的3G失败,她将极有可能在一段时间里退步成二流的通信设备供应商  前面说了“是与非”,我们再来看看华为有没有把“是与非”转变为“成与败”的条件。华为的生存环境很险恶只是大方向,我认为导致这个转变的只有一个非常具体的“条件”:3G。  华为的3G技术排名第一,我听说了;华为的WCDMA在一些地方已经开始商用,我也听说了。但你不妨听我再说点别的。  ■ 华为高层关系的竞争力堪忧  做市场70%靠关系,30%靠技术。大公司的技术差别只在毫厘之间,通信产品的技术含量让你很难严格地把几个大公司的产品给区分开来。在决策者那里,决策天平向谁倾斜就是看他对谁的产品好恶和对谁的关系认同。  企业的产品销售无一例外都是以客户关系为突破口的,靠关系的建立带来对技术的认同。建立关系本身是正常现象,多个朋友多条路嘛,只要你能对得起朋友给你的机会就可以了。我们也不要把西方公司的营销想象成“技术取胜”,只不过他们做关系的方式与中国人不同罢了。中国人爱吃火锅,喜欢亲密无间的感觉;西方人爱吃西餐,讲究卫生和高雅,吃西餐也不是一个人吃,美国人爱开PARTY也不只是为了娱乐。  现在的问题就看华为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