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顺治十四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顺治十四年- 第9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气势这东西。最是微妙。身居高处。时日久了。不必刻意撑持。自然而然就会生出一种居高临下地气势。那是一种不须肆意就能张扬地存在感。而下位者。在这一点最是不能与之抗衡。

但是——陈旭日微微眯起眼睛。他头一次发现。袁珍珠直起腰板来。竟也能散发出与其相匹配地气场。毫不逊色。

“嗯。这倒是件值得推敲地事。”陈旭日有些奇怪地自忖道。

钮祜禄氏伸手摸摸金真儿摆在石桌上地琴。手指指腹在绷紧地琴弦上滑过。轻抹慢捻。拨出三两声高低成调音。“久闻真儿小姐琴棋书画皆通。尤其擅琴。今儿可是亲眼见识到了。出门时也不忘随身带着琴。显见不但精于此道。也是真心喜欢这个。”

她侧头对伯奇福晋笑道:“咱们满人姑娘就疏于这个,一个个打小就学规,学一些持家之道,哎,还是汉人姑娘好啊,整日里看看书,弹弹琴,日子过的舒服自在,还能博得一个才女之名。”

金真儿低头做整理袖口状:“传言不可尽信,真儿不敢妄称有才。只些许认得几个字,喜欢弹琴罢了。这琴是亡母遗物,真儿习惯随身携带。”

又抬头浅浅一笑,指着侍立在一旁几个丫头道:“福晋们手里调教出来的姑娘,真儿自是不能比的,不说别的,单单这几个姐姐,个个都是顶尖的好姑娘。这个妹妹看着比真儿还小得多,倘使换了一样地打扮问别人,怕是十个里面要有九个,夸的都是这个妹妹。”后面这句指的是现下年纪最小的紫蔻。

还真别说,两位小姑娘站一块儿,真是春兰秋菊,各有胜处。

伯奇福晋这时才留意到紫蔻,“这——”

钮祜禄氏与有荣焉,“她是我身边侍候的,名唤紫蔻。”

伯奇福晋打量了紫蔻一眼,忍不住又多瞅了几眼,心里暗暗点头。

金真儿是有名地才女,一代博学大家金之俊亲自调教出来的,出色自是应当,这紫蔻却是一个侍候人的丫头,即便是除这层|的身份,她也不过是一个蓬门小户出来的贫女。

心里不由犯合计:今日却倒怪了,一连见了三个出色的少年男女,偏偏都是汉人。

金真儿一句话,使得陈旭日也留心到紫蔻。不消片刻,便即认出,眼前这做了丫环打扮的,正是南苑种痘时见过面的那位让人印象深刻的小姑娘。

南苑一别,就是个多月,她脸上稍显丰润了些,身量似乎也略略见长,比之那时候,更见精神。

紫蔻未进亭子前,已经认出陈旭日。这回见面,虽在意料之外,心里却也涌动着一~淡



陈旭日之其人其事教给了她坚强和从容,面对生活,不管前面等着地将是什么,都要笑着面对,纵是现实世界里的矮子,也要争取做精神世界里的巨人。

大约是这个意思,总之,那种心态不能具体用语言加以分说,但对她来说,非常重要。

两人目光相撞,彼此虽未交谈,已经在微微一笑里,不露痕迹的用眼睛打了招呼。

接下来又说了会儿话,大多是伯奇福晋和钮祜禄氏问,陈旭日等作答,因为要考虑措辞,留意回答的语气,这种谈话方式,并不是那么令人觉得愉快。

窥了个空,金真礼貌的提出告辞,袁珍珠偕子与她一同搭伴离寺回京。

伯奇福晋目送几个人身渐行渐远,很快拐过一个弯,被树木遮掩,再也望也不见了。

她收回目光,佛自言自语道:“这位陈夫人,什么来历?”

钮祜禄氏不:“怎么了?”

“嗯……”伯奇福晋回忆适情景,微拢了眉头。时人纷纷传言,那个少年如何如何神奇,照她来看,他的母亲,似乎也是个有故事的模样。回头倒要找人仔细问问。

钮祜禄氏则在寻思另一件事,“照看,那金真儿也没什么了不得的,不过是长的好点。整天里喜欢弹琴自娱,心思旁分,持家理事上,也未必就会是个能管事地。在咱们旗人家里,十二三岁正是谈婚论嫁的年纪,打小跟着母亲学习操持家事,有专门的嬷嬷负责教导,这样的姑娘将来才做得一家主母,持家有道,让男人专心外面的事,不用操心后宅。这位金家二小姐,打小失了母亲教导,这方面必是不合格地。话说回来,就算她母亲在世,不过一个妾室而已,也教不了她正经东西。”语气中不无挑剔之意。

伯奇福晋笑笑道:“这女人看女人,和男看女人,角度不一样,结果也就不同。男人更喜欢她那种,长的养眼,能写会画,还会抚琴弄筝,皇贵妃不就是这种类型地?你看把咱们那位万岁爷迷的……金真儿不愧是皇贵妃地表妹,两个人倒是有不少相似之处。”

“谁说不是呢,”钮祜禄氏撇嘴道:“京里,多少八旗子弟都对金家这位才女动了心思。”

贵妃人的***就那么大,有什么小道消息流传地比什么都快,伯奇福晋自是晓得这个,“听说,你娘家侄子……”

“您不是外人,侄儿媳妇也不瞒您。都快把我嫂子愁死了,您说我那侄子,一门心思就想娶她为妻,为了这事,正同我嫂子闹性子呢。”

现今,朝廷不禁满汉通婚,皇帝带头娶了汉妃做表率,册封户部侍郎石申的女儿为恪妃。石氏进宫,皇帝恩赐她居住在永寿宫,为一宫主位之正妃,允她所着冠服均为汉装。还赏石氏之母赵淑人乘肩舆进西华门,至右门下舆,入行家人礼,赐重宴等。

所以,金真儿虽是正经的汉家姑娘,身份上倒不是大问题,至多成婚的手续繁琐些。她既有才名,也被人传容貌绝美,一点不比迷的皇帝失了心的表姐董鄂妃稍差,使得京中多少世家子弟,皆动了求偶之心。

钮祜禄氏娘家是大族,偏生她这位看中金真儿的侄子,不但是长子,也是嫡子。在他们这样的满洲大家来说,将来的一家主母是汉女,总归是件没面

子的事。至少婚后的交际应酬上,很多地方不比自己人来的方便。

而且,最最重要的是,“您也知道,宫里边,皇太后对那位是个什么态度。这金真儿不单是汉女,还是那位的表妹,您说,我侄子若是了她进门,往后升迁进退,不是生生添了许多波折?”

皇太后?伯奇福晋垂下眼眸,摩挲着自个儿小拇指上长长的指甲尖儿,“这事要看从哪个角度考虑,现在情况有所不同,四阿哥做了太子爷,母以子贵,那位将来如何不用多说。且不论她素来看重这位表妹,单就金家来说,金之俊是个相当通达的人,而且是个会做官的人……”

多尔衮执政时,金之俊深得多尔衮信任,顺治亲政后,大肆打击多尔'一系人脉,但凡与多尔衮走的近的、被多尔衮重用的臣子,无分满汉,都在贬抑之列。但是金之俊不靠贬斥多尔衮献媚于朝,却仍然能深得皇帝的信任。

“他调教出的孙女,应该可以信。再说了,吏部掌握用人大权,关系最重,皇上命金之俊以大学士兼吏部尚书,称得上位高权重,

,单纯以事论事,也不是可以结的……”

第三卷 咫尺天涯 第二十四章 多事之夏

除圈的禁止投充的法令自下达之日起。//一直没有被|位。

倒不是一点作用不起。主要是效果不明显。明面。成规圈的事件发生的少了。但是私下里。类似使了各种蛮横手段强占他人之的为已所有。逼迫普通百姓尤其是各种手艺人匠人投充旗下为仆的事件。仍然屡有发生。

顺治对这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阴奉阳违的局。气愤非常。

熟读史书。知悉史上历代帝王事。顺治很看重“政由已出”。他认为一个真正的帝王。就应该做到“发施令。旁若无”。且务须“政出令行”。最后这一条尤其关键。

前些年力排众议。坚持启用汉臣洪承畴经略西南各省。顺治给了洪承畴五省军权财权人事权。以及临近四川广东。以至河南陕西等省粮草调拨权。全国乃至中央的文武官员他都可根据需要择取任用。而且不但不派满官监视他的行动。反而要求相关满官包括宗室王公与他合作。甚至可以先斩后奏。以此表示他对洪承畴极大的信任和采用招抚政策的决心。

这样改弦更张。君臣两都顶着很大压力。不少朝臣都是反对的。特别是议政王大臣和各宗室王公。坚决表示反对。

洪承畴从实际情况发。采重抚轻剿政策。谨慎用兵。以守为战。借力打力。同时将吴三桂等汉王部队驻守关。一点一寸的向内挤压。

这种经略政策实行之初到朝廷诸王公的猛烈抨击。垢病颇多。但自顺治十四年孙可望投。战事开始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今年入夏以来。西南战事越来越明朗化。前线战事的顺利进行。使的顺治有了底气。开始在朝政上安排进行突破性的改革。

六月里以“国吃紧。需开源流”为明|。发布废除圈的禁止投充法令外。紧接着又下旨停诸王|孀居福晋岁给俸禄银米。照八旗;命妇例各半俸。

此举引来京师满人中各王公大及内宅命妇不满。顺治这边。除简亲王济度巽亲王常阿外。诸多满臣先后在面圣时。或明或暗表示出反对之意。宫里边皇太后那里也不消停数位老福晋纷纷进宫。孝庄诉苦。

一时间。满臣中对|治大起怨之意。消极怠工敷衍塞责者屡见不鲜。

孝庄虽未驾临南但是三番五次派专人过来提点警告他不可“亲汉人远满臣”。末倒置。寒了自己人的心损了朝廷立足之根本云云。措辞从委婉到犀利。态度愈见强硬旗帜鲜明的表示出对意思。

内忧外患。纷至沓来。顺治怒气逐渐高涨。最后一次。当着过来传达太后旨意的专使苏尔的面。当摔了茶杯茶碗。揣翻椅子。高声怒斥。以示坚定不从之。

苏尔打小侍候孝庄。不仅是宫里边太监宫女包括各宫妃在内。就是朝中各大臣。对都有着一份敬重。她打小看着|治长大。顺治向来对她尊重有加。似严重发作。却是绝无仅有的一次。

苏尔回宫后。虽有心掩饰为他开脱。但孝庄岂是别人糊弄的了的。弄清详实情况。勃然大怒。

这哪里是发作苏尔?根本就是公然给她没脸!

总算在闻讯陪着苏尔一同回宫的孔四贞等人的劝解下。孝庄暂时按捺了性子。没有立时追到南苑发作。心里边既对己不争气的儿子感到痛心失望。对董鄂妃又加深了一层厌恶。几到切齿痛恨之境。

孝庄那里决意暂且冷眼旁观。看儿子最后到底能折腾出什么花样。另一边。顺治决意杀鸡儆猴。打算拣着朝中几个不大不小不轻不重的人物抓着由头好治一番。敲山震虎。以泄心头之怒。

最后被安亲王岳乐给劝住了。

岳乐劝他暂忍一时之气。“为君者当有容人之量。不必急于一时。洪承畴几年里顶住压力。才换今日西南战事的好局面。时间已经证明了皇上决策英明。眼下的各种措施。日后也将继续被时间证明皇上是对的……且忍一。往后腾出工夫慢慢梳理就是。现在要紧的不是发作哪个。正事要紧……”

七月二十三日。顺治开始改定官制。重新划分满汉官员品级。

改内三院为内阁。大学士改加殿阁大学士。仍正五品;将翰林院并入内阁。提高大学士的秩。设翰林值庐。设翰林院及掌院学士官。加大汉臣对朝中政事的…与力度。掌学士及学士均正五品;六部满汉尚书。俱正二品。汉尚书如先与满尚书到任可为掌印;侍郎正二品;理事官改称郎中。正五品;副理事官改称员外郎。从五品;主事正六品。司务从九品。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