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侠隐- 第2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陆饭店百老汇舞厅整修完毕:爵士音乐,流行歌曲,舞伴如云,异国情调;汽车接送,每次一元……
  唉……李天然心中苦笑。西安事变归西安事变;“震惊中外”归“震惊中外”,日子总要过……美国人是怎么说的?Life goes on……大概也是这个意思吧……
  他这才注意到三版左下角的大标题:“中日合作,共防亚洲赤化”,小标题是“日本友人临别赠言”。
  报道并不很长:
  日本旅游协会主席山本一郎,周五在其平寓卓府警告各界:当前亚洲真正敌人乃系苏共及其在华爪牙。惟有中日联合抵抗,才能阻止亚洲赤化之祸害。
  论及日本在华之立场时,山本强调东京坚决反对欧美殖民主义在远东之扩张政策。日本政府立场明确,即协助中国及其他弱小民族驱逐一切外国势力。他并着重指出,亚洲属于亚洲人。
  山本又系日本著名剑道,在展示其祖传武士刀时,记者请其评论中日武术之异同。山本先生谓称,日本亦曾受益中国,但近百年来,则“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山本先生温文有礼,曾官拜关东军师长,颇有我国儒将之风。访问结束前,山本高举香槟酒杯庆贺平津东京直航,笑曰:“此乃进一步之中日合作也……”
  李天然一下子坐直了,心中突然激动起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是,堂会上见过一次。没错,无冤无仇……可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就算你是日本的名剑道,这句话也未免太嚣张了点儿吧!
   电子书 分享网站

19 盗剑(2)
他把报纸摊在书桌上,留给师叔看。
  礼拜一上班那天,李天然在街上就感觉出人心惶惶不安。一路上看到不少人,三三两两地围在那儿议论。
  报上的消息也不知道可信不可信。像《晨报》就说,莫斯科谓称张学良不但反动,而且叛国。
  金主编还是不在。小苏埋着头专心看报,见他一进门就问;“真不得了……会给枪毙吗?”李天然摇头苦笑,过去倒了杯茶。
  办公桌上有两封信。白色硬硬的那封是蓝田约他去北京饭店除夕舞会的请帖。浅蓝那封是蓝兰写的,请他作陪去她同学家过圣诞。后面还附带说,爸爸有份新杂志给他,她留下来先看了。
  李天然想了想,放下请帖,提笔婉拒了二人,说早已有约。回完了信,他拨了个电话找罗便丞,听听他有什么消息。可是家里没人接。又打到办公室,一个女孩声音用英文说他昨天去了西安。
  他有点无聊,但也不想再约小苏去吃饭,把两封信给了长贵转交之后,就一个人走了。
  李天然微微感到少许寂寞。他突然发现他几乎没有什么朋友。师叔之外,也就是马大夫一家人。当然,又怎么去交朋友?一大堆事不能跟人讲,而不讲真心话又怎么交得上真心朋友?蓝家兄妹都还是小孩儿。蓝青峰像是有所他图。
  那巧红?又应该怎么对待巧红?人家已经认为是一块儿出去过了,也差不多什么话都说给他听了。可是他能照办吗?
  刚推开了大门,徐太太就从厨房里跑了出来喊;“给您安上啦!”
  李天然没听懂。徐太太前头引着进了北屋,一指沙发桌上一架乌黑色的电话;“床头儿还有一架。”
  他进了内室……这准是蓝老给安排装的。他拿起来听了听,通。机上印的号码是“东局——六三二六”。
  他放徐太太早回家,顺便叫她把那件皮统子捎给关大娘,说是换扣子。
  天气干冷,大晴天。太阳的热力虽然不大,倒是在那儿。他光着上身下院子走了两趟拳。回屋洗了澡,又连写了几篇稿子,看看时间,马大夫该回家了。这才拨他第一个电话。
  马大夫也感到意外,先记了号码,然后也没等天然问,就讲了半天西安那边的事。说是南京派了飞机在西安上空示威,又听说苏联正式警告中共不可以乱搞,又说南京方面还是有一些人坚持出兵###。
  才挂上电话,铃就响了,把李天然吓了一跳。他一面猜是谁,一面拿起了听筒。是蓝兰。
  “我是第一个打给你的吗?”
  李天然说是。她说看到了回信,追问他有什么早约。好在是通电话,李天然撒了个小谎,说是马大夫请他过节过年。蓝兰有点赌气地接下去说,因为是马大夫,所以她可以原谅他。
  所以的确是蓝青峰的主意了。李天然只是觉得装这个电话,不是为他方便,而是蓝老为自己方便。
  第二天报上谣传更多。有的说委员长身受重伤,而且死了三十多个侍卫。有的说国民党气数已尽,剿匪的投了匪。有的说张学良果然是个马弁护兵丫头老妈子带大的小军阀,才会受杨虎城的骗。有的说,幸亏有个史大林出来警告毛泽东,否则蒋先生早就没命了。有的说是亲日派势力高涨,才会闹出这场事变……到了十六号星期三,有份报居然说它有了确实证据,中共已经接受了苏联的警告,愿意和平解决事变,与南京共同抗日。
  他下午回家,一进大门就听见师叔的声音,还听见徐太太在厨房里咯咯地笑。他进了院子,师叔还在说,徐太太还在笑。
  李天然有点儿急。几天不见,师叔好像没事儿似的。他脱了大衣,在客厅等。半支烟之后,德玖才进屋。
  “徐太太真像个小孩儿,两个笑话就乐成这样……”
  “什么笑话?”
  “没什么,都是糟蹋我们老西儿的。”
  李天然不敢催,静静地等。
  “大寒,”德玖坐了下来;“朱潜龙那小子真当了警察,还是个便衣……”
  

19 盗剑(3)
李天然心差点儿跳出来。可是德玖只说他认识了一个小警察,一块儿喝过两杯,觉得这小子有那么一股怨气。
  “怨气?”
  “对,怨气……我还没开始套他话,这小子就沉不住地骂起来了,说什么好好一个警察局,全叫一帮子为非作歹的败类给毁了,包赌包娼包烟馆儿……我还摸不准这小子究竟是有骨头看不惯,还是没骨头,没分到好处的混球儿……可是,你听,便衣组组长朱潜龙,也是由他嘴里抖出来的。”
  “真的?!”天然一惊,半天没说话,过了会儿才问;“您怎么打算?”
  “我回来取点儿钱,看有用没用。”
  “钱咱们可有的是,里屋就有五条。”
  “别瞎扯!一个小警察,每月带扣房捐,也挣不了二十元,一年领不了几个月的饷,你五条不把他吓死了。”
  李天然只有让师叔看着办;“可是警察?不会是他在试探您吧?……”他起身往书桌走过去。
  “我想过……不像。”
  李天然取了《北京日报》,递给了师叔,用手一指;“您看了这段儿没有?”
  德玖瞄了一眼;“看了……口气可不小……”然后一抬头;“掌门人有何想法?”
  “想法?”李天然站在那儿皱着眉头;“公开……在北平……说了这么一句风凉话……不去跟他打个招呼……也未免太便宜了这位日本友人了吧?”
  “玖叔也是这么想,”德玖微微一笑;“你怎么打算?”
  李天然脸上显出一丝狡猾的微笑;“倒是不妨借他那把祖传的武士刀来看看。”
  德玖眼珠儿一转;“好!”
  李天然回身找来了纸笔,把他还记得的卓府宅院画了个简图,不时停下来想想,再添几笔……“他好像是住在这个大花园北端这座小楼,两层……剑搁在哪儿不知道,反正不在楼下就在二楼……西边有六进院子……东边这个大花园,里头有山有水有树,围墙不低,总有两个人高……墙外头是堤边的西河沿,土道两旁都是树,再过去是西海积水潭,晚上天一黑就没人……”他顿了顿,没提他前几天才走过;“卓府人可不少,总有上百来个,儿子们全跟老太爷家里住,怎么住法不清楚……还有,那天堂会晚上人太多,没注意到,可是一定有人看家护院保镖……这么大个人家,这种宅院,这种派头……”
  徐太太等他们吃完了饭,洗了碗,沏了壶茶,闷上了火,就走了。爷儿俩回到正屋接着说话。德玖又拿起了那张草图;“这卓府是干什么的?有这么一个宅院儿?”
  “听金主编说,这座宅院是以前的昆王府,还是慈禧赐给他们祖上的,大概立过什么功吧……现在这位老太爷早年留日,城里城外都有地,还有不少买卖,当铺,金铺,药铺,酱园碾房什么的,都是几个儿子们在管……我就见过小的,还有个保镖跟着,像是会点儿武……小儿子叫卓世礼,排行十一,又叫卓十一,管他们家的珠宝首饰买卖……”他看了看表,八点半,“咱们先换衣服吧,早点儿去摸摸……”
  爷儿俩九点出的门,一人雇了一辆洋车,在德胜门下。李天然前头带路,德玖远远后头跟着。
  城墙根下边小胡同里黑黑的没人。一小片新月透过云层,发着冷冷淡白的光,勾出了高大城垣的影廓。
  二人紧贴着人家院墙走,往南拐进了西河沿。西海黑黑一片。风更凉了点儿。他们一前一后到了卓府东北角的外墙根。
  爷儿俩早商量好了。先各自上房,在上头南北西东走一趟,再回到西河沿土道旁那棵大柳树下碰头。
  二人套上了帽子,蒙上了脸。德玖也没再言语就矮身一纵,上了墙头。李天然隐隐见他奔了西。他也跟着上了墙,轻轻往南边移。
  他在墙头稍微一打量,上了沿着墙盖的长廊屋顶。他紧趴在瓦上琢磨了一下,看出下边是另一个小花园,又琢磨了一下,像是那座小楼的后花园。可是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他往南抄下去,到了小楼,才有了亮光。
   。 想看书来

19 盗剑(4)
大花园那边有一阵阵轻微的动响。他两眼紧搜……妈的!他心中暗骂。是两条大狼狗。
  小楼上下都有灯。上边比较暗。下边不但很亮,也很热闹。窗帘拉开一小半,可是看不见屋里的人,只听见不时传出来的阵阵话声笑声,有男有女。
  也不时有人进进出出。趴得这么老高老远,只辨得出是端着些碗盘,像是正在吃饭。他看看表,快十点了。不知道还要吃多久。
  他慢慢移动,眼睛追随着那两头狼狗。起了点风。很好,没事不会有人出屋子逛花园。
  一条狗卧在水心亭里动也不动。另一条在池塘旁边草地上走来走去,闻闻这儿,闻闻那儿。
  他算计了下该怎么办。这种狼狗的鼻子眼睛耳朵都灵,可也不能给它们唬住。他半起身,弯着腿,弯着腰,抄到了长廊南边尽头,像是一排房子的后边。再过去是前院和一排倒座。进出的人不少,像是些听差打杂儿的,声音很吵,可是还是听不见在说什么。
  从屋脊往胡同里看,大门口灯下头有好几部汽车,十几辆洋车,像是包月的。也有不少人在走动。
  他抬头看了看天。月光是有,可是很暗,不至于把他的身影投进院子。风一阵阵吹,好像又大了点儿。他比较放心地从前院上头爬到二院。也有灯有人,还有好些小孩儿的声音。几个屋都亮着。
  四院冷清多了。有灯,也听得见牌声。五院六院都黑着,也没动静,他又过了一排房,发现又是个后花园,像是有个藤架。上回没来过这儿。旁边像是有道门跟东边小楼那个后花园通。
  他没再多逗留。从后墙上头下来,沿着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