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一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小人一生- 第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忐忑的心情,听着男欢女爱的声音,使本就没有睡觉打算的我一点睡意也没有了,又使我浮想不断。

  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不知什么时候又迷糊了一会儿。再次在女人兴奋的吟叫声中醒来时。天已放亮,我不安的心情也趋向了平静。再一次在不知不觉的困盹中进入了梦乡。

  蒙胧中好像有人进入了屋子,感觉有人坐在床边,看着我,是梦又像是现实,我却无力睁开眼睛。

  醒来的时候,已经日升中天了,一个女子就坐在床上、我的身边,静静的看着窗外。像在想着什么,见我醒来,赶忙起身。  

  这我才真正看清三个月来一直陪我聊天的女孩、一个开解了我的女孩、一个把我从三界外拉回的女孩、一个把我关在黑屋子里熟悉而又漠生的女孩。

  “对不起,委屈你了”她笑道。

  “多亏,昨天晚上,我没有多喝水,或者闹肚子,”我也笑道,“若是那样,你的闺房可就惨了。也多亏我还算是一个沉住气的人,否则,我会跳窗逃跑的。明天小报上又会多了一条新闻。”

  也许我真的还算镇静,没有说出我想报警的话。一晚上的假想都没有发生,忽然又感觉到不尽的轻松。我仍旧躺在床上调侃着。

  她只是抿着嘴笑,看我不说了,才笑着说:“一块去吃点饭去吧,对不起,不要生气了,吃完饭,我和你一块沿河走走,然后到公园玩一玩。今天我们也不走了,明天再走,好好陪你玩一天,这样行了吧!”

  几句话,又回复了网上聊天时的自然,也亲近了许多。

  我们俩吃过饭已近中午。

  这天天气很好,走在两边长满竹丛的河边,感觉到好久以来没有的清爽,看上去她也非常开心,对我的印象也不错,一如我对她的印象,像网上的感觉,过尤而无不及。

第六章  河边溜溜
我们边走边说,东一句西一句的谈了很多。

  这才知道昨天晚上她走后,就去了宾馆找她姐,那时她表妺、还有一个小表弟都在那里为找不到她而着急,看到她去了才松了口气。玩到很晚,惦记着我,想回,表姐不让,又找不到非走不可的理由,就没有走成,一晚上也是碾转反复没有睡好。

  不过也有一个令人高兴的消息。

  碰巧她的小表弟第一次来,想玩一玩,表妺又挂念着自己的情人也不想离开,她不用说也不想走,三人一心说动她表姐星期一再走。这才又给了我们续写的机会。

  下午三点的时候她说回去看一看,要不,表姐她们会着急,让我在河边草坪上等她。过了一会儿她又跑回来说,表妺的情人要开车带她们一块到山上去玩玩,说她表弟没有来玩过,表妺、表弟都同意,非要她也一块去,她找不出理由拒绝。

  我说:“我怎么办?我回去吧。”也不坚决。

  人就是这样一种感性动物,三个月的牵挂,一夜的相识,一天的携手,即将永远的分别。我并不是不甘心,而是真的有点恋恋不舍了,我看她也是这个样子。

  我们算不得一见钟情,我们先相知、后相逢。有种说不出的苦涩。

  “要不,你先别走,我们上山可能很快就回来,如果他们不回来,我就说有事打车回来,你在这里等我。”语气不大,但是很坚决的样子。

  我答应在小河边草地上等她。

  河边有几个老人在垂钓,不远处的草坪上几个孩子在嬉戏,树荫下几对恋人在低声呢喃,我,则毫无目的的走来走去,累了坐下歇一会儿,歇过了再走一会儿……

  也许真应了那句老话,好事多磨,这一等就不见了她的踪影,看着不远处垂钓的人们一个个收杆,孩子们一个个离去,恋人们一对对远消失在远处的丛林中,我开始心焦。

  从日西到日落,从日落到夜幕的降临,又从傍晚等到了夜深还没有见到她的到来。

  初秋的夜晚开始有点凉,等人的感觉象讨厌的课堂,无耐而又漫长。送走了一批批散步的老人,又看着一对对恋人消失的夜幕中。开始讨厌自己没有出息,讨厌自己送走了的东西在不自觉中又悄然回来,三年的淡泊寡欲、修道看佛附注东流。

  我象一条无家的野狗,在河边徘徊,不知到做什么。叫,不能作声,走,不知方向,迷罔的眼神,让每一个从我身边走过的人会不自觉的回头多看我两眼,像看一个怪物。

  我在夜色中凭印像找到她租房子的地方,看不到在家的迹象,又怕她真来找我不见而走错了方向,在两者之间来回游荡。夜里十一点的时候我已经没有了什么感觉,坐在离她租房子不远的一块石头上,等待上天的安排,等待天亮,再回到原来的时光。

第七章  往事(1)
听我娘说,我一出生身体就弱。几个月大的时候,病生的厉害,娘都不敢要了,决定要扔的时候,好酒的父亲用一斤白酒连搓带揉又救了过来。一直到上了初中,身体还弱得很。直到父亲用推车从十几里路远的一个村子里,推来一个老奶奶给我鼓捣了一番,才渐渐好起来,这里我没有宣扬迷信的意思,但我想信有着心灵的感应,这也许就是医学上的心理暗示作用吧。

  也因此上学由着自己性来,成绩时好时坏,父母又不识字,也不知怎么管。一年级上了两年顶一年。至于考学,从家人到自己当时是断没有这种想法的。

  事有凑巧,刚上初三时,上课看小说,让教师逮住了,小说不但没收,还罚座位挪到最后一排。这才知道煤油灯下的苦读小说,知识没有学到多少却换来了一对近视眼。那时近视眼并不像现在这样普遍。一听眼睛近视了,是又惊奇,又可怕的。就像班主任老师说的,如果考不上学,锄地连草也会看不见。那样的人生是怎样的可怕?配眼镜是天方夜谈的事。

  在我保证不再上课看小说的前提下,又把我调回了前排,其实不用保证,我已经被近视眼的事实吓坏了。

  上课无事可干,小说是不能再看,退而求其次,也只有听老师讲课了。正巧那时家里刚扯上电灯。白天黑夜的,少年用不完的那份精力用在了学习上,成绩也突飞猛进起来。一学期的时间,由一个差生成为了班里的尖子生,成了学校培养考学的苗子。原来遥不可及的上高中、考中专的目标忽然之间清晰起来。

  那时,在我们农村大部分人的印象里,只要考上吃国家粮的就算是大学,其余一概不知。现在想来可笑,但至少我和我的同学及我们的父母就是那样认识的,不怎么叫农村?中专考上就是公家人、吃公家饭,况且一旦预选成功无论农村、城里学生就是一个分数段录取。是农村家长、也是孩子的最佳选择。预选考重点中学则不同,到了正考时,试卷相对较难;再就是我们乡下初中,同样的考试题,录取分数要比城里的学生高的多。像我们那样的联中(几个村联合办初中)一年能考上三两个就不错了。

  我们当时有句玩笑话,说考上重点高中,科举时候可能相当于考上了秀才。吃的是周转粮,当时我们戏称为半公粮。就是到粮所卖上三成麦子,七成玉米,到了学校可以领七成细面,三成粗粮。是中专之外的最好选择了。能够到县城上一中是我们当时每一个农村孩子所向往的,虽不及中专那么诱人,用我们农村的话说也已是学有所成了。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八章  往事(2)
也因此农村孩子上了县重点高中,大都学习很努力。

  那一年我所在联中成绩出奇的好,预选上了五个中专,七个高中,我们“四王”也都在其中,“两王”考中专,“两王”考高中。

  所谓“四王”是我们四个要好的同学自封的。在初三下半学期预选以后,不能升学的学生已经拿着文凭回家了。只剩二、三十人在一个教室内为考高中或者中专做准备,还有一部分家是城里的学生准备考技校(在当时不是城里户口的是不能考技校的,那时城里的孩子考不上学,可以考技校,考不上技校或招干或进工厂)。两个初三大教室,只用到一个,另一个上了锁。自由复习时,我们几个比较好动一点的男同学,老师特许可以到另一个教室内学习,也是老师对我们这几个成绩不错又年少顽皮的学生的关爱。这既自由了我们,又不会影响那些喜静的学习者。我们几个自然条件差不多,兴趣、爱好、脾气也相投有。恰同学少年,学也争胜、玩也好强。学习之余,我们以书为拍,塑料袋装本子纸为球,玩羽毛球;用钢锯片与碎碗片制作电热器,用水缸子当锅做大米粥,大米是王俊山他们三个人从村商店中偷抓来的,也就是几小把而已,这个游戏做了几次就因历史教师的一句话结束了,他说这样做出的东西吃了会致癌且影响智力;用铁丝绕成电网防外人进入。没有了学习压力,教师也不再管教很严。教室既是我们的学习之地,也成了我们嬉戏的天堂。

  那时真有着春风得意的感觉,也有着不知天高地厚的豪情,

  历史书上太平天国的故事我们印象很深。一次偶然的机会,不知是谁提议,各封一个王吧,自己选。于是王俊山自选做了南王、高玉华自选做了东王、高玉涛自选做了西王,我当时对翼王石达开印象最好,自己选做了翼王。这样我们就都有了自己的王位。只要我们在一起,相互称王,在老师面前却是不敢提的。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九章  往事(3)
中考时,学校一块找车拉到县城去考试,一部分留在县城师范学校考中专,一部分到离城五里的县中学考高中。我和高玉华、还有我们村一个要好的高个子同学参加高中考试,南、西“二王”去县城师范考中专。

  这也是我们第一次走出家门来到县城……在我们眼中的城市,也是第一次见到了山。之前,出门最远的地方是逃学到了离家十几里远的一条河,当时的目的是想过河再走几十里就到的南山(一个高一点的土岭)去看一看,终因天黑未果。那时,山和海,我只在书上见过,对我来说还是一个梦。

  学校建于民国初期,坐落在县城东南五里远的一座名子叫“草山”的山腰上,风景不错。是全省很有名的一所省重点中学,在国统时,已名扬全省,也因此,这个县是全省教育模范县。心向往之已久。

  去的那天,下着小雨。刚穿过县城,就看到远处雨蒙蒙的一片山头。出城不远,拐了一个弯,车开始由西向东朝着一座绿树环绕的山头竞直走,便看到了一个很大的村庄自下而上向山顶延伸,直到山腰隐没在丛林中。周围有墙,与山中的丛林、杂草分开。先知者说那就是中学。这时的心情激动自不必说,也完全没有了考试前的紧张。

  下车的时候,已近中午,小雨仍然稀稀疏疏的不停。早有服务人员在学校里接着。我们几个初到生地,还是有些紧张,东张西望,断不敢离大队半步。只感到校园景色非常秀美,却来不及细看。

  等到安排好住的地方,在服务人员指点下,到伙房吃完饭已是下午一点多。领队老师带我们一起熟悉完考场后,让我们自由活动,只是要求不要离开太远。 

  西、南“二王”也与带队老师说了谎,赶了过来。他们考试的地点在城东边,距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