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孩子的55个细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赏识孩子的55个细节- 第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孩子担心自己考不好,你可以说:“不要担心,以平常心面对,即使这次考不好,下次还有机会!”
  当孩子缺乏必要的准备时,应该给孩子适当的帮助和指导,让孩子有更充分的准备。你可以说:“孩子,让我来教你几招!”
   。。

细节16  鼓励孩子与人交往
最近一段时间,妈妈发现小凡不太高兴,于是问他:“怎么了小凡,在学校里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情了吗?”
  “没有什么。”小凡回答妈妈。
  “那我怎么发现你不开心呢?是不是有人欺负你了?”妈妈接着问。
  “我说过没什么了,妈妈你别管了。”小凡一边说,一边朝妈妈挥了挥手。
  这时,妈妈发现小凡的胳膊上有条伤痕,不禁吃了一惊,急忙抓住他的胳膊,问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快告诉妈妈。”
  小凡一看瞒不过妈妈,就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她。原来班上有个同学特别霸道,经常欺负小凡,有几次还动手打了他。听到这种情况,妈妈非常认真地对小凡说:“别人老欺负你,你应该还手。”
  小凡的爸爸听到了妈妈的话,不解地说:“还手干什么,打架吗?哪有你这样教育孩子的?打架根本解决不了问题的。”
  妈妈说:“那你说怎么办?难道就这么老让人欺负?”
  爸爸说:“我也不知道怎么办,总之不能鼓励孩子动手打架,再说,要是孩子打不过别人,怎么办?”
  听着爸爸妈妈的争执,小凡默默地回到了自己房间。
  小凡的爸爸妈妈碰到的确实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孩子在与小伙伴的交往中,总会发生一些矛盾,甚至动手打架。这时候,父母应该怎样面对?是让孩子默默忍受,还是以牙还牙?
  这些都不是好办法。如果孩子之间有矛盾,应该鼓励孩子去和对方交朋友,对孩子说:“不要打架,你应该主动讲和,告诉对方,你想和他成为朋友!”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和小伙伴们和谐相处、互相帮助。因此,对于孩子交往中遇到的种种难题,应该建立在以和为贵、发展友谊的基础上。鼓励孩子用心与他们沟通,相信孩子的真诚可以打动他们,从而把对手变为好朋友。
  丁丁的爸爸是旅居美国的华侨,在他7岁的时候,爸爸把他送到美国当地的小学读书。因为整个学校只有丁丁一个中国人,所以他在学校没有朋友。就连他的同桌麦克尔也不愿意理他,还经常欺负他。
  丁丁把这些情况告诉了爸爸,爸爸问他:“麦克尔为什么不愿意理你呢?”
  “我听到他和其他美国同学说,中国人都很笨,所以不要理中国人。”丁丁告诉爸爸。
  “那你就好好读书,每门功课都要比他们好,让老师也说你好,他们就不会不理你了。”爸爸说道。
  丁丁听了爸爸的话,非常用心地学习,成绩进步很快,这让那些美国孩子都很吃惊。渐渐的,他们都不说丁丁笨了。
  可是,麦克尔还是经常欺负丁丁,有一次竟然打了他。丁丁很难过,告诉了爸爸。
  “麦克尔是个怎样的孩子?你能和爸爸说说吗?”爸爸问丁丁。
  “他学习不用功,经常在学校里捣乱,上课也不好好听讲,老师让他回答问题,他什么都不会。”丁丁说道。
  “噢,那你想过在学习中帮助麦克尔吗?”爸爸问。
  “我为什么要帮他,他总是欺负我!”丁丁不解地说。
  “要想不让他再欺负你,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他变成你的朋友,你觉得呢?”
  丁丁想了一会,对爸爸说:“我知道该怎么办了。”
  “好,相信你们会成为好朋友的!”爸爸高兴地说。
  后来,丁丁果然主动去帮助麦克尔了。起初麦克尔还有点迟疑,但看到这位中国同学是真心想帮助自己,便愉快地接受了丁丁的帮助。过了一段时间,麦克尔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丁丁和麦克尔也成为最好的朋友。
  当孩子遇到交往中的问题时,鼓励孩子与对方交朋友,给孩子一些时间和空间,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去改变事情的状况,而不是让孩子能忍则忍或者以牙还牙。
  通过鼓励和信任孩子的交往能力来赏识孩子,能够激励孩子更加注意与小伙伴们的交往方式,促使孩子学会交流并快速融入到集体中去,拥有一个开放的心态,从而有利于孩子人格的健全和学习的进步。
  当孩子与别的小朋友发生争执甚至打架时,作为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去和对方讲和,然后积极地交朋友。你可以说:“你们都是好孩子,不应该打架,应该成为好朋友才对!”
  当孩子不善于与人交往,怕见生人时,你应该说:“去和他玩吧,相信你们会成为好朋友!”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细节17  尊重孩子的意愿
一天晚上,齐齐的爸爸对他说:“从明天开始,我们要把你送到爷爷家里住一个月。到了那里一定要听爷爷奶奶的话,不要惹他们生气,知道吗?”
  听到爸爸的话,齐齐很吃惊,接着大声地反对:“为什么要把我送到爷爷那里,我不去!”
  “不去不行,这个月爸爸和妈妈都要出差,没有人照顾你!”爸爸生气地对齐齐说。
  “为什么你们不问我愿意不愿意呢?我不想去爷爷家!”齐齐难过得快要哭了。
  “大人决定的事还要问你同不同意,你懂什么啊?这事你同不同意都得这样了,我和你妈妈都出差,总不能把你一个人放在家里吧”爸爸一脸怒气地对齐齐说。
  第二天,齐齐被爸爸送到了爷爷家里。他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他开始恨他的爸爸妈妈了。
  孩子也是家庭的一员。当遇到事情尤其是和孩子密切相关的事情时,父母应该征求孩子的意见,并尽量尊重孩子的意愿。而不是总以为孩子太小,根本没有思考问题的能力,即使跟他们商量也没有用。
  当然,生活中有些大人的事情是不必让孩子知道的,但是有些事情却完全应该让孩子参与讨论,尤其是关于孩子的一些事情。尊重孩子的意愿,遇事经常和孩子商量,是对孩子的一种赏识和尊重。
  父母尊重孩子的意愿,不仅是因为孩子有权知道自己的事情,这更是对孩子的分析和判断能力的赏识,相信孩子有能力分析和决定家庭中的事务。
  孩子和父母在家庭中的地位是平等的。父母在决定一件事情之前,不妨听听孩子的意见,有时候,孩子的意见也非常重要,甚至能对整个事情产生重大的影响。
  陈先生和妻子准备买一套新房子。他们挑来挑去,觉得两个楼盘比较中意。但这时候,夫妻两人的意见却出现了不一致。
  一天,夫妻俩又因为房子的事情争执起来。这时候,陈先生女儿—上小学六年级的彤彤终于忍不住了,大声对爸爸妈妈说:“你们要买房子怎么从来都没有征求过我的意见呢?”
  两个人立刻停止了争吵,奇怪地看着彤彤,半天没说出话来。
  “你能有什么意见,小孩子懂什么啊。”陈先生首先从惊异中醒过神来。
  “就是,买房子是大人的事,你管这么多干什么?!”妈妈接着说。
  “买房子是全家人的事,我也是家里的一员为什么不关我的事呢?”彤彤生气地问。
  “可是你懂房子吗?小孩子好好学习就可以了,别管这么多闲事。”爸爸朝彤彤一摆手,很不耐烦地说。
  “谁说我不懂,我知道爸爸要买新时代花园,我还知道,那里的房子根本不能买。”
  “为什么不能买,你知道什么啊?”陈先生吃惊地问。
  “新时代花园的旁边有一片空地对吧?那里马上就要建化工厂了,爸爸想以后天天都闻化工厂的怪味吗?!”
  “什么?化工厂?我怎么不知道?你听谁说的啊?”陈先生非常疑惑地问彤彤。
  “我同学的爸爸是化工厂的厂长。那天我和他说你们想买新时代花园的房子,他说不能买,因为他爸爸告诉他化工厂马上就要搬过去,他还说化工厂的气味能熏死人呢。”
  “真的吗?要真是那样,这房子就真不能买了。”陈先生自言自语地说。
  后来,陈先生打听了一下,彤彤说的消息确实是真的。于是他在另一个楼盘买了一套房子,一家人乔迁新居,生活得非常幸福。
  赏识孩子,就要尊重孩子的意愿,让孩子有知情权和参与权,这样才能让孩子感觉到他在家庭中的重要性,从而建立对家庭的责任感,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大局观。
  对于父母来说,对孩子的尊重是了解孩子最好的途径。如果父母尊重了自己的孩子,孩子反过来也会尊重父母。只有父母想了解孩子的想法时,孩子才会大胆地告诉父母。
  另一方面,如果父母经常和孩子商量事情,征求孩子的意见,一旦孩子需要做一项决定,他也会主动跟父母商量,征求父母的意见,而不是隐瞒父母,一意孤行。
  因此,父母应该随时记住孩子是家庭中的重要成员,遇事主动征求孩子的意见;当孩子表示不满或者反对的时候,应该心平气和地给孩子解释,争取孩子的理解,而不能强制孩子服从甚至恐吓孩子。
  当遇到与孩子密切相关的事情时,应该主动征求孩子的意见。对孩子说:“孩子,有件事和你密切相关,我们想听听你的意见。”
  当遇到关系到整个家庭的大事时,应该让孩子知道,并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告诉孩子:“这件事非常重要,你有什么想法吗?”
  

细节18  尊重孩子的想法
周末,陈女士和来她家玩的同事聊天,说到单位几个年轻人谈恋爱的事。
  “听说小赵又失恋了,你知道吗?”陈女士说。
  “是吗?我不知道,什么原因?”同事很惊讶。
  “还不是小王,已经好长时间不理小赵了,听说又在医学院找了一个研究生,正打得火热呢!”
  “啊?小王怎么这样啊,不是跟小赵谈得好好的吗?人家小赵也不错啊,真是的!”
  这时,一直在旁边看电视的儿子明明突然说话了:“我要是小赵叔叔,才不理小王阿姨呢,她太坏了!”
  “到你房间去,大人说话你搭什么腔,你懂什么啊,讨厌的孩子!”陈女士站起来,拉着明明的胳膊就走。明明撅着小嘴,一边走还一边小声嘟囔:“本来就是吗!”
  孩子懂事以后,便开始思考这个世界,思考他所遇到的每一件事,并逐渐产生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大人和孩子的世界确实不同,但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却一直在向大人靠近。他们对大人世界的事情发表意见和想法,说明他们有了独立的思考意识,这是非常可贵的。
  这时,父母应该赏识和尊重孩子的想法、理解孩子的心情、倾听孩子的诉说,在孩子想要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时,给予积极的赏识和尊重。赏识和尊重孩子的想法,不仅可以进一步锻炼孩子的思考意识和表达能力,而且可以通过倾听孩子的观点,发现和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从而纠正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些错误思想。
  父母千万不要忽略和压制孩子的想法,即使他们说得不对,即使他们的想法幼稚可笑,也不能嘲笑和打断他们;不要总是以大人的思维来要求孩子,而应该让孩子说下去,允许孩子把自己的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