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红楼做贾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红楼做贾赦- 第3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男女七岁不同席,不共食,虽则她与贾琏是夫妻,可只有两人单独一起用膳的时候他们才会同桌吃饭。当贾赦在家想要一家人共进晚膳的时候,都是男女各坐一桌中间还隔上屏风的,徐氏还从来没有在大庭广众之下和丈夫共坐一桌吃饭呢。

    至于各领一席,倒不是不行,可不该由贾母主持,毕竟她已由贾赦供养,来荣国府,虽是亲儿子家,可也该收敛一二。这各领一席的宴席通常是由一家之主来招待同来的客人夫妇才会有的,而现在贾赦不在家,她和贾琏俱是晚辈,品级也底,断不能坐贾母上首,那这顿饭可该要怎么吃呢?

    作者有话要说:关于有的读者提出的在正文里占字数要在作者有话说里补上,初次写文,真的是不知道这个,在这里写个小故事做补偿吧!以后有小番外什么的会补在有话说里的。

    在夏末秋初的草原上被成群的蚊子叮咬是作者亲身经历过的事实。话说那是作者刚上高中时候的事情。放暑假去内蒙古玩儿,第二天天没亮就偷偷跑出去骑马,马是寄住的那家蒙古包主人养的,不是景点给游客骑得就能小碎步颠两圈的那种马,是真正的蒙古大马,非常威武。作者费老大劲才爬上去的,就骑了不到两分钟,一看那马屁股上趴的全是蚊子,那都快白天了,还那么凶猛,马尾巴怎么甩都没有,赶走了马上又回来。作者拿上衣抽,死的一大片一大片的,结果还是前仆后继,特别吓人,赶紧就回去了。后来听蒙古包主人说,他们这个时候晚上出门都是长袖长裤带帽子口罩的,不然会被蚊子咬死。牛马羊什么的有条件都赶到严实的圈里,一般不敢露天放着。而且,圈外都点上大堆的驱蚊火堆,不然白马能叮成红马,全是大血包。而且草原上的蚊子个头比一般的大好几圈,咬的包也大,还特毒,作者也被咬了,在腿上,就两个包,痒的不行,最后挠破了,把水挤出来又抹的药,那样也难受挺长时间。反正草原上的蚊子太威武了,轻易别惹它们的好。忠告将来可能去草原玩儿的朋友们,在夏天一直到秋天中段,蚊子都特别猖狂,而且它们通常是成群结队出现,尤其晚上,能不出门尽量别出,要出去一定全副武装好,驱蚊药水、香包一定要带足,被咬后抹得药最好也带上。白天要是骑马最好选上午接近中午那会儿,虽然晒得要死,又有中暑的危险,但是那会儿的蚊子相对要少很多。别以为一直动蚊子就不会咬了,草原上的蚊子不能以常理判断,逮着活物一定往死里吸血,就算你当面把它们的同伴打死也不会撤退。绝对是吸血不要命的典型。唯一有优势的是,它们的个头太大又太贪婪,所以飞的比较慢,一般能看见就能打死。不过最好赶在吸着血前打死,相信作者,一旦被它们咬了,就算能打成粉末也不会解恨滴,实在太痒了,要命啊。

    最后,感谢可乐扔了一颗地雷,爱你,摸摸。
第47章 山中无虎
    徐氏的犹豫看在贾母眼中分外刺眼;贾母几次欲要端起太婆婆的款儿来,却都逼着自己给强行压了回去。她这次来是要跟贾赦谈判的,万不能还没成功便坏在一个黄毛丫头身上;至于这个徐氏,哼;等自己搬回荣国府;到时候想怎么料理她都行;且忍这一时。贾母掩耳盗铃地不肯承认是徐氏背后家族太过强大让她不敢放肆。

    到底徐氏脸皮薄,没好意思当面指出贾母的无礼,只能委委屈屈勉强咽下这一餐;心里分外不舒服;连带嗓子眼都堵得难受。可她不知道,贾母比她更不舒服。

    先老太太出身武将世家,为人极其爽朗大方,对表面功夫并不十分苛求,只要人前过得去就好。因此,贾母当儿媳妇儿时,并没有天天伺候婆婆,也没有时时立着规矩,其实过得十分轻松。只是当她自己做了婆婆以后便摆起了款儿,行动就要儿媳妇儿服侍着,百般挑剔,处处讲究。以至于后来每每看到张氏、王氏辛苦疲惫的样子就自发的代入自己的形象,好似当年她也曾被先老太太这样苛待过似的,便更加变本加厉地折腾两个儿媳妇儿。

    到最后,所有当媳妇儿的都要这么服侍婆婆已经成了她大脑里根深蒂固的思维了。以往到别人家做客,见那家的儿媳妇儿没有如张氏、王氏那般小心殷勤的伺候着,便会暗地里撇嘴,轻视这家人不讲规矩,同时自得于自己地位的尊崇。

    虽然她折腾别人的女儿折腾的不亦乐乎,却十分心疼自己的女儿,这也是当年她总是对林母盛气凌人的原因之一。她诡异的认为只要自己能在气势上压倒林母,贾敏就能在林家过得更好。而林母越是谦恭,贾母就越是自大、自得、自负,所以最后,她才会那么心安理得地计算林家。因为那是林家欠她的,他们娶了她的掌上明珠,就理当双手奉上家产才公平。

    联想到史家三老爷史鼎在大哥重伤垂危之时见缝插针抢夺爵位,嗯,大概,史家老祖宗在传授思想品德教育时缺少了格外重要的几课。

    而没有获得孙媳妇儿殷勤伺候用膳的贾母更加坚定了王者归来的决心。瞧瞧,老大家里没有老太君坐镇,这规矩都松散成什么样儿了?且得她老人家从头收拾一番。

    于是,打着探视在木兰围猎中受伤的可怜儿子旗号的贾母无限期地在荣国府里赖下去。

    而贾琏到底是晚辈,给贾赦写信要斟字酌句,要考虑辞藻修饰,这一弄,便没能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如今荣国府山中无老虎猴子欲称王的现状。

    对实情一知半解的贾赦认为,这是锻炼儿子外交能力的好机会,学习款待宾客之余,也应该了解如何清理不请自来的不速之客,贾赦老神在在地泡在温泉里打滚儿,这个家早晚是要交给贾琏的,就让他也操点儿心吧,没道理当老子的累死累活打天下,白叫儿子坐享其成,他又不是雍正!(雍正在位13年,留下清明吏治和丰富国库,最后累死在任上,而乾隆继位不到20年就花光了大半国库,顺便养腐了朝政,清朝也是从乾隆后期开始走向衰亡的)

    贾赦是不知道,贾母不但已经登堂入室,而且还打起了荣国府内库和印鉴的主意,不然他早八百里加急赶回去抢地盘了。

    荣国府的内库自上年交了欠款,如今虽不至空空如也却也没差多少了。然而,迎春、惜春两人握在张氏手中的小库房却是满满当当,光是自出生起每年朝廷发的宗室俸禄,皇上、太后、皇后三节两寿和各人生辰的赏赐就足够十户中等官宦人家舒舒服服过一辈子了。而那些交好的各府和一些跟风讨好的人家送的礼物又是一笔不菲的收入,贾赦曾估计过,等迎春长到10岁上,她收的那些东西就足够给她自己和惜春置办嫁妆了,说不定连贾环娶媳妇儿的花费也有着落了。

    又有徐氏过门之前,正值贾赦穷的要当裤子的时候,徐大学士和皇上怕贾赦家计艰难,都多多地备下了嫁妆。徐家时代为官作宰,又没有败家子孙,因而家底颇厚,徐大学士便给孙女儿准备了满满当当四十八抬嫁妆并五万压箱底银子。而内务府所备的郡主规格六十四抬嫁妆则在皇帝的暗示、皇后的关心下按照嫁公主例准备,台数不变,内容更丰。这笔嫁妆,徐氏本来是打算按祖父的要求上缴的,但贾赦没收。张氏的嫁妆还在她自己手里呢,没道理儿媳妇儿的私房反而成了公有财产,自然也该自己留着的。因此,荣府虽然仍旧是锦衣玉食,实际上靠的都是女眷们的小金库,贾赦爷几个成了名符其实的吃软饭小白脸。甚至包括贾蓉、贾蔷。他两个分家后的府邸虽是皇上赐的,但养家银子并土地庄子店铺之类可全是张氏、徐氏自掏腰包给置办的。还有家里的摆设、用具,是年纪稍大一点儿、已经略略懂事了的迎春从自己小库房里贡献了大半。要不然,他们哥俩指不定得守着豪宅喝西北风去。

    然而贾母不知道这些,她只是看着荣国府现在噎金咽玉更胜从前,便一心一意惦记着丰厚的库房。而且,就算她知道这些其实都是荣府大小女人们的功劳,也一定会认为贾赦和她一样贪得无厌,老早就把老婆、女儿、媳妇儿的私房都据为己有,如今都锁在内库里等着生小金子呢。心里大发痴梦,打算动些手脚,见面分一半。

    至于印鉴,那东西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代表荣国府,盖上印鉴后发出的信函、请柬就代表了荣国府的意向。贾母享受之余也没忘了受穷的小儿子,打算假传贾赦之意,委托他的朋友、同僚们帮贾政谋回官职。真真是一位充满爱心的慈母!

    贾琏、徐氏被缠得够呛。为了躲避,贾琏以备考为借口,揣上印鉴跑到忠靖伯府上找贾蓉、贾蔷商量办法。

    贾蓉只在极小极小的时候随祖母见过一两回贾母,印象已然不深。而贾蔷幼时压根儿就没见过贾母。后来,两人家道中落,住进荣国府,看多了贾母对于贾赦的打压、欺侮和谩骂,对贾赦敬若天神的贾蓉、贾蔷非常气愤于这个老太太对贾赦的不公和无情,又加上当初王氏看不顺眼他的宝贝儿子被挤到偏院却便宜了这两个罪臣之后大摇大摆住进正堂,曾暗地里鼓动下人说了不少闲话,这其中贾母即使为出把力却也没费心制止,让两小包子对她的假慈悲十分反感,因此他们对于赶走抢地盘的老土匪举双手赞成,而且因为他们对贾母半点儿好感也无,甚至连贾琏对亲祖母的敬畏和顾忌也没有,于是出的那些个主意是一个比一个歪,一个比一个损,被听得头皮发麻的贾琏武力镇压了。

    相比贾琏,徐氏可惨多了。她没处可躲啊,而且就算有她也不能躲。毕竟,她可是当家主母,要是她把家扔下出去躲灾,可就等于是给了贾母现成的借口插手内务了。徐氏一个头两个大,在她过去15年接受的教育中可从来没学过要如何把一个已经分家了的厚脸皮的太婆婆礼貌地从家里请出去。

    徐氏一没辙,贾母就神气了。每每在徐氏来请安时指手划脚教导处理家事,数次暗示要权。只是徐氏把账册钥匙都攥的死紧,面上只一味装傻充愣,不接贾母话头。贾母蓄势满满的拳头挥了个空,心下气恼,决定要给这个不识相的孙媳妇儿点颜色看看,便端出来才收敛没几天的老太君架子可劲儿使唤徐氏。

    如此没几日,徐氏尚未叫苦,周嬷嬷先不干了。她可是清楚荣国府里那些猫腻儿的,对贾母这个偏心眼儿差不多偏到后背上去的老太婆一丝好感也欠奉,看见她给自家小主子气受,恨不能扑上去咬一口。人家正经婆婆尚不曾挑三拣四,你一个分了家的太婆婆却这般无理取闹,真是欺人太甚。周嬷嬷心中不忿,打定主意要回去找夫人告状,好给自家姑娘拿个主意。便去同徐氏告假,要回承恩公府。

    徐氏心知嬷嬷是要回家去请母亲甚至是小姑母来给她撑腰,十分感激一心一意护着她的乳母。但是她却不愿事事麻烦娘家,二来,这次是她初次独立掌家,如果她不能完美的处理好眼下的局面,总觉得有愧于公公婆婆对她的信任,便打定主意要自己解决。

    周嬷嬷不知道徐氏心中的想法,只是担心自己小主子吃亏受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